487 全線突破
2世紀英國著名的軍事學家利德爾o哈特的著作《戰爭:間接戰略》提出了一個軍事的戰略方針,那就是戰爭不是尋求正麵決戰,而是要盡量削弱敵人的抵抗能力,破壞其穩定性,創造有利的戰略態勢,從而以最小的軍事消耗和最低限度的損失使敵人屈服。
為了實現這種戰略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走“間接路線”,即在作戰中盡可能避免與敵人作直接硬碰硬,而是采取各種巧妙的方法,力求出其不意地打擊和震撼敵人,使之驚慌、動搖,並在心理上和物理上喪失平衡。目的是敵人自動崩潰,或可以被輕易擊潰。
手段上主要是避免向堅固陣地作正麵突擊,盡量從翼側迂回以猛擊敵要害地點;作戰計劃具有靈活性,根據情況隨時變更部署;實施兵力、兵器的廣泛機動;采取欺騙和迷惑敵人的方法,誘使敵人在兵力部署和作戰行動上犯錯誤;威脅敵補給係統和交通線等。
可以說哈特的這種簡潔路線戰略,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整個二十世紀乃至之後西方戰爭的軍事指揮。
隻是作為一個中國人,完全有資格冷嘲熱諷,因為這種思維我們的老祖宗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來了,先不談不戰屈人之兵這樣高端的戰略,上兵伐謀四個字其實已經很能夠概括哈特這些囉裏八嗦的文字了。
從plA全軍到齊一鳴的紅警軍團,其實都秉持傳統的上兵伐謀的策略,說的洋氣點就是間接戰略。即使齊一鳴手握重兵二百萬,他也不是瞎打仗的人。局部戰場上雖然不是由他指揮,但基層的紅警軍官們用兵也算是細膩。
烏法戰役的主要負責指揮官為一名紅警中將費歆,說起這名紅警中將也是有來頭的。他其實不是正統的紅警出身,而是從《命令與征服:將軍》裏“穿越”過來的。齊一鳴不久之前解鎖了這個科技,獲得了四名帶星的將軍。這些將軍果真在帶兵的時候都有戰力的加成,所部軍隊的戰力會直接提升一個星級
不過四個將軍的等級各有不同,隻有費歆是中將級,其他三人都是少將。這軍銜的區別主要是體現在為不同規模的部隊戰力的加成上,費歆可以給一整個方麵軍加成一星的戰力,而其他三人隻能加成到一個集團軍上。
齊一鳴還任命了一名叫康達漢的少將為紅警第一集團軍的軍團長,原本以為兩廂加成可以把紅警第一師加成到五星級的部隊,但是最終紅警第一師隻加成到了四星半。不過這也是強大到讓人眼瞎的水平了。
還別說,這專業的帶兵將領拉出來個個都是名將級,往常齊一鳴手下的那些紅警軍團長、師長之類的,齊一鳴覺得他們帶兵中規中矩,也沒有什麽出彩的地方,你怎麽要求他們怎麽上,但來自《將軍》的四位,紅警將官明顯打起仗來跟這些將領不在一個檔次。
在費歆這位“步兵專精”的將領指揮下,中路方麵軍的攻勢如水銀瀉地一般流暢,他極為重視空地配合和攻勢轉換節奏,往往發現敵軍後,立即就是一波空中打擊,待空中打擊結束,蘇俄軍尚未站住腳緩過勁來的時候,他往往又從不同方向把這一股敵軍給包圍起來,發動圍攻。
即便是地麵部隊的圍攻,他打得也十分有層次感,讓齊一鳴頗為受益。例如,一個團級規模的蘇俄軍機械化步兵暴露在了紅警軍團的攻擊範圍中,挨過一輪空襲後,先是右翼的機步營發動攻勢。這種攻勢往往是由營屬的機動炮兵部隊以直射火力進行襲擾,打過一輪後立即脫離;然後從左翼又是一個紅警機步營穿插上來,幾乎用同樣的方法再**蘇俄軍一遍。
這樣輪番幾次之後,不知道又從哪裏再鑽出來一個紅警坦克營,直接鑿穿這個已經瀕臨崩潰的蘇俄軍步兵團,基本上再堅韌的部隊也要被打個全殲。
整個烏法戰役的戰場上鮮有見到上師級規模、超過萬人的戰鬥,基本上都是以營團為單位的交鋒,十分零散但打得又十分犀利。等到蘇俄一邊的指揮官意識到不能這樣打的時候,他們已經發現無兵可用,而費歆又將本方的部隊收攏起來,分成兩路,從中路再把之前沒有發動攻勢的第9集團軍給推上去,蘇俄軍根本抵擋不住,立即就被擊潰。
烏法戰役跟北線的彼爾姆戰役一樣,持續不到2個小時,聯軍殲敵3-l俘虜敵軍680繳獲大量武器裝備和物資,倒是有很大一部分是之前揚科夫轉交給馬卡舍夫的武器。
北線和中線的兩場戰役是前後相隔不到半天進行的,打得是一個於淨利索,用不到兩天的時間,滅掉了馬卡舍夫超過十四萬人的部隊,相當於毀了蘇俄軍超過四分之一的戰力。更關鍵的是,烏拉爾山防線洞開,聯軍獲得了通往歐洲的大路與立足點,蘇俄軍不得不轉入全麵撤退的狀態。
北線和中線戰役結束後,南線由哈薩克斯坦軍為主的聯合第六集團軍和紅警部隊為主的聯合第10集團軍,從西哈薩克斯坦出發,花了幾個小時地功夫就開進到了俄南部重鎮伏爾加格勒。
這座城市在半個多世紀前爆發了一場改變了二戰歐洲戰場命運的保衛戰,也就是斯大林格勒戰役,最終蘇聯紅軍用鮮血和生命拖垮了納粹德軍,使得整個衛國戰爭出現了轉折。因為政治的影響,這座最初名為察裏津的城市為紀念斯大林在此領導的戰爭,改名為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死後又被改名為了伏爾加格勒,另一位麵213年又出了一個奇葩的規定,這座城市每年六天中會更名斯大林格勒,其他時間改回來。
不過曾經神奇地挽救整個俄羅斯民族命運的城市,在這一次無法起到什麽太大作用了。伏爾加格勒和俄南部諸多城市一樣,處於防守極度空虛的狀態。列奧波德的一顆核彈炸平的格羅茲尼,也把輻射帶到了整個伏爾加平原地區。大量的俄羅斯人不得不北逃以躲避殺人的輻射。
原本駐紮於此的蘇俄軍甚至沒有等上麵的調令下來,就直接撤出伏爾加格勒向北逃去了卡米辛。此時的伏爾加格勒除了少數民眾,守軍加起來滿打滿算都不夠兩千人。
聯軍攻到伏爾加格勒,這裏的守軍甚至打野沒打就投降了。雖然核爆已經過去了兩個月,但齊一鳴也不敢絲毫大意,第六集團軍和第十集團軍全都是以最高的防化裝備進入這一地區的,這大熱的天人人都頂著一個三防服,躲在戰車裏,真的是要命的事情。
但也沒人敢不穿,因為雖然核爆已過,而且伏爾加格勒離著格羅茲尼有六百公裏,但大毀滅者的那次爆炸實在有點太厲害,使得這一地區還有著一定的放射性沾染,不會直接把人殺死,但對人的身體健康也有不利影響。
所以齊一鳴命令兩個集團軍,占據伏爾加格勒之後,立即棄城,不做長期占領。何況蘇俄軍現在於南部地區基本無法建立有效統治,民眾對於向附近投原子彈的蘇俄軍的厭惡之情以臻頂端。
南線方麵軍也不僅隻有兩個集團軍,從烏拉爾斯克出兵的還有兩個集團軍,第e刂第18集團軍,他們的主攻方向是薩拉托夫,之前蘇俄軍大敗聯邦俄軍的地方。蘇俄軍在南線的防守力量不如北線和中線那麽足,大約隻有兩萬多人,而他們卻需要完成將二十萬敵軍留在伏爾加河東岸的任務,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於是就見到蘇俄軍在南線主動避讓攻過來的聯軍兩個集團軍,終於在抵達伏爾加河退無可退的時候,英勇地選擇了投降。
這個時候普通的蘇俄軍軍官和士兵基本都看出來了,蘇俄這是要完蛋了。馬卡舍夫一顆大毀滅者不僅毀掉了車臣和印古什,而且毀掉了自己在俄羅斯本來就微薄的民心基礎。反觀於涉的中國拉起了十二國聯軍,蘇俄軍一開始沒搞清楚所謂聯軍會是什麽規模,但從這幾日的情況來看,怕是沒有一百萬也有八十萬,加上中國軍隊裝備精良,訓練紮實,士氣高昂,蘇俄軍壓根就不是對手
沒有幾個人願意為馬卡舍夫陪葬,即便是有樸素的愛國主義情結,認為中國人這是在侵略自己的俄羅斯祖國,也許他們能打得過中國人的時候會好好的展現一下戰鬥民族的威力,可是現在壓根就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對手,還要跟人家死磕,就是腦殘行為了。毛子們雖然很粗蠻,但是並不是傻子,所以選擇投降也是正常的。
南線方麵軍收降了這一路蘇俄軍之後,槍口一轉朝北,攻破了馬克思城,隨後在此度過伏爾加河,數萬大軍再度轉向,從薩拉托夫的背部攻了過來,薩拉托夫對岸的恩格斯市有一座雙跑道的軍用機場,聯軍的空軍直接把前線戰機掉了過來,就近轟炸薩拉托夫守軍。
薩拉托夫守軍在堅持了兩天後,最終選擇向聯軍投降,兩日後,之前攻破伏爾加格勒的6集團軍和10集團軍在薩拉托夫與2集團軍和18集團軍匯合,莫斯科的柔軟的東南腹部已經露在了聯軍的尖刀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