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 應對中國之策

美國的MQ-1捕食者在秘魯應用的成功,激勵了克林頓。阿斯平的具體報告呈現在克林頓案頭的時候,克林頓拍案叫好:“我們已經找到了未來戰爭的新途徑”

在克林頓的指示下,國會下一財年的采購重點,將移至采購更多的MQ-1捕食者上麵,美軍將在一些動**的區域,安排更多的捕食者,用於偵察和打擊敵方。捕食者在反恐戰爭中具有的重大潛力,也是白宮和國會山願意忍受其造價超過一架半雄貓戰機而仍舊大量采購的原因。

不僅美國打算將捕食者部署在秘魯,協助秘魯政府軍對付光輝道路的武裝起義,而且,美國也打算將捕食者開發出使用在海洋空域作戰的型號,部署在日本和琉球的基地,其目的不言而明,就是為了對中國日益強大的軍事能力進行抵近偵察。

雖然克林頓將重心轉移到了美國經濟的提振上,但維持美國在世界範圍內的優勢地位仍舊是白宮的重大問題。而顯然影響美國世界領導地位的國家,現階段隻有一個中國。克林頓的幕僚們綜合了智庫學者的一些意見,為克林頓獻計了一條新政策——再平衡。

顯然此時再平衡還隻出現在美國戰略界內部的一些小範圍,更多的是停留在討論階段和籌備計劃階段。克林頓本人對於再平衡這個概念相當熱衷,現在中國還不夠格在全球範圍內對美國發起挑戰,但是如果在他任上中國越來越強,而美國相對性衰弱,他同樣不會是一屆風評太好的總統。

來自美國知名智庫的戰略學專家裏德在白宮為克林頓親自講解了再平衡戰略的情況,“……總統先生,由於我們對於中國崛起速度的預估不足,實際上按照任何正常的邏輯看,中國都不應該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發展成今天這個樣子。我們麵對的對手比蘇聯人更懂得隱忍,也更加的聰明,他們也會按部就班,並且在戰略戰術上更為精通,這就給我們的應對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克林頓道:“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設計一個更好的方略來對抗這種來自中國的挑戰。”

裏德跟著點點頭道:“我們有理由相信從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國長達十幾年的混亂期給中國造成的破壞並沒有我們想象的嚴重,甚至中國人大概還是故意用誇張和荒謬的混亂來掩蓋他們秘密的發展,尤其是在科研實力和軍工實力上得進步。我們已經知道,中國有一個近乎涵蓋全部科學領域的超級發展計劃,名為9527工程,這個工程經過長期的發展為中國在八十年代中期後的蓬勃發展,提供了最堅實的基礎。

以此可見,中國在國家戰略和發展上,具有很強的欺騙性,從早前與蘇聯分裂然後快速接近我國,最後決心加入我們的陣營共同對付蘇聯開始,恐怕中國就有了一個相當明確的路線,那就是以迎合我們為契機,而獲得更廣闊的國際空間,從而利用世界的力量更好地發展自己。當我們的視線都集中在蘇聯的時候,我們就忘記了還有一個同樣有著爭奪世界領導權潛力的國家正在影子中快步趕上。”

裏德的話引起了在座所有人的同意,有些人甚至還有點咬牙切齒地重重點頭,顯然對中國的不地道十分不滿。

裏德又繼續分析道:“現在中國形成的勢力已經基本成形,中國的戰略我們也能夠忖度一二了。中國通過聯合一些亞洲國家,企圖在太平洋、印度洋地區建立自己的霸權影響力,通過整合這一區域的資源為自己所用,而更好地完成發展,從而獲得超越我們美利堅的國力,最終以勢得勝。”

副總統戈爾感歎道:“中國在東亞,雖然有著世界上最多的鄰國和漫長的陸地邊界與海疆線,國防壓力巨大,但同樣也給了他們非常廣闊的經營空間,反觀我們,基本上沒有什麽外部威脅,同樣能夠供我們經營整合的空間也比較有限,就算我們搞了北美自由貿易區,再加上加勒比海諸國,也沒有太大的經濟圈,遠不可能比得上中國聯係北亞、東南亞、中亞甚至未來東亞有效果。”

克林頓卻自信道:“但我們美利堅在全世界有著中國無法比擬的影響力,我們的貨船在我們的戰艦的保護下,可以去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我們的商品能夠輕易地打開任何一個國家的市場,中國是無法像蘇聯一樣在全世界範圍內對付我們,才選擇以一個區域的方式,對抗我們的。”

裏德講道:“話是這樣說沒有錯,但是我們能夠觀察到,中國對於上合組織內部經濟的整合與經營深度和廣度是難以想象的,其層次甚至比歐盟內部經濟整合還要厲害,我們推斷,如果真的按照中國歸化的路線圖進行下去,中國作為整個經濟圈內經濟規模最大的國家,能夠從這個體係中汲取到最多的好處,從而上升更多地國力,這是我們應該深深憂慮的地方。所以對中國的進步與成長,我們必須十分地關注,並找出方式能夠遏製這種迅猛的增長,從而保持我們的優勢。”

克林頓道:“說說我們可以怎麽做吧?”

“好的,這裏主要由幾個方案,我們可以多管齊下,在戰略層麵對中國進行遏製,從而實現我們力量的再平衡。第一,我們需要經營對於上合組織的同盟國的保溫圈,聯合在這個區域內所有非上合組織的國家,使其站在我們一邊,對中國形成足夠的鉗製和威脅,以最大限度內保護區域的和平,避免因為上合組織國家實力過強,而產生了目中無人的心理,那樣會造成衝突更容易爆發。”

戈爾道:“可是區域內日本我們尚可以拉攏,但是韓國,哦不,現在已經是朝鮮聯邦了,已經顯示出了明顯與中國靠近的趨向,對於我們是非常大的打擊。再有其他像菲律賓這樣的國家力量太弱,別說對中國,就是對臨近的南洋形成威脅,都是不太可能。”

裏德也明白這種包圍圈戰略的問題在哪,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他道:“沒錯,我們能夠找到的盟友不多,但是越是這樣越說明中國把我們拒之門外的行動越明顯,以前我們尚無法完全辨別,但是在韓國失去後,我們已經可以看出了清晰脈絡,那就是中國在亞洲地區大力地在對我們進行排擠。越是如此,我們越要加強對區域內國家的拉攏,不僅是日本、菲律賓這些國家,甚至越南、柬埔寨、老撾等過我們也要經營。同時,我也不相信中國打造上合組織的架構師穩定的,這個體係明顯是有利於中國,而其他成員國的自主性正在受損,我們能夠使用離間的手段,將幾個比較強的國家拉出來,就是對中國的巨大影響。”

實際上在另一個位麵中,美日都搞過類似的包圍圈戰略,美國的睡蓮計劃,日本的自由與繁榮之弧,都是這樣的東西。但是在本位麵這種戰略顯得格外單薄。因為另一位麵中,中國還是相對孤立,而美國影響力極大,能夠拉攏亞太和全球大多數的國家,但這一位麵中,圍堵對象已經不僅僅是中國了,而是上合組織幾個成員國,總麵積超過兩千萬平方公裏的地區,就跟圍棋一樣,勢力已成,就再難遏製。

更何況另一位麵中,即便是中國沒有本位麵中國的強大勢力,依然擁有巨大的影響力,能夠將這樣的包圍圈戰略戳的千瘡百孔。

裏德又談到了第二個戰略計劃:“在打劫了蘇聯遺產後,中國已經擁有了與我們規模相當的核武庫,而以巨浪-3、東風-31A東風-41、長劍-10等一批可攜帶核彈頭的導彈,對我們的核威脅,已經上升到不亞於當初蘇聯的地步了。雖然中國的地理位置並不是很好,直接在本土攻擊我們難度較大,但是不要忘記北亞的兩個國家也是中國的盟友,他們同樣有實力對我們進行打擊。

所以,我們必須要未雨綢繆,建立更強的戰區彈道導彈防禦計劃,重點就是防禦在亞太地區的核導彈,對我們的直接攻擊。我們在應付這些彈道導彈的主要策略有三:一是在來襲導彈發射前偵察到並將其摧毀;二是在來襲導彈發射升空時將其摧毀;三是在來襲導彈飛行途中或重回大氣層時予以攔截摧毀。

現在我們實現這些目標尚有一定的技術難度,但是無論如何我們必須下功夫去開發這些防禦係統。與中國的衝突可能是不明顯的,但是核戰爭的陰雲仍舊籠罩在地球上空,在中國的核裝具越來越多,威脅越來越大的時候,我們必須一邊磨快我們的矛也要夯實我們的盾。”

克林頓拍拍手道:“沒錯,即便是我們不願意跟中國打一場核戰爭,但是我們必須有這樣的準備,現在的核打擊已經是三位一體了,那麽我們同樣需要獲得三位一體的核武器防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