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沈扶搖方才那一番話,是在表態。倒不如說,也是在安慰太夫人。

她以自己的方式告訴太夫人,她會留在太夫人身邊兒。

都說人老了以後,會變成老小孩。

而家有一老,則如有一寶。

此時的太夫人,就驗證了這麽一句話。

別瞧著太夫人什麽事情都能解決,且解決得利利索索。可實際上,她已經變成了一個想要依賴別人的小老太太。

需要哄,需要肯定,也需要人陪。

她怕自己心疼的人受傷,也怕自己心疼的人離開。

隻是那些怕,最終都被疼愛所融化。

在太夫人看來,隻要沈扶搖能幸福,即便改嫁也無妨。

哪怕‘改嫁’一事兒,從她懂事兒至今,整整六十來年,在京都勳貴家族裏,從未發生過。

哪怕這件事兒,會讓北定侯府成為整個京都的笑話。但隻要沈扶搖幸福,她都不怕。

隻要她幸福。

而沈扶搖呢?

莫說對七王爺無意,也莫說莫止湛還活著。

即便莫止湛真的死了,而她心裏也真的住了別的男子。

‘改嫁’於她而言,也是絕不可能的事兒。

“孩子,你受苦了。”

太夫人閉著眼,眼裏含滿了眼淚。

看著如此懂事兒貼心的沈扶搖,太夫人心疼極了。

她想起沈扶搖初入侯府時的模樣兒,幻想著如果莫止湛還在,那他們該是如何幸福的一對。

她想起方才在祠堂裏,沈扶搖描述的一字一句,心就劇烈地疼。

或許對於旁人而言,沈扶搖所描述的場景,很難想象。

但太夫人卻能根據沈扶搖的話,看見那陡峭的懸崖,和那險些讓沈扶搖喪命的瞬間!

好在沈扶搖回來了!

平安無事兒的回來了。

如若不然,她老婆子要如何與沈家交代?如何去地底下見自己的孫兒啊!

“祖母,扶搖不苦。”

沈扶搖怕太夫人有心裏負擔,忙拍了拍太夫人手背,安慰道:“古語有雲,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扶搖是個有福之人,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說罷,沈扶搖又道:“再說了,扶搖的性子如何,祖母又不是不知道!我呀,可不是一個好欺負的人!

這一次出事兒,是我大意了。我對祖母發誓,再沒有下次。

至於這一次……我知曉是誰在後頭對付我,隻是苦於沒有證據。待我尋到了證據,誰攔著,我都得讓她好看!”

沈扶搖在說這些話時,齜牙裂齒的。

一個姑娘家家,說出這樣的話,露出這樣的表情,按理說該是不討人喜歡的。

可不知為何,太夫人卻覺得這丫頭可愛極了,說什麽都對。

於是,笑了笑,道:“行行行!咱們家扶搖是個好孩子!即便有了懷疑的對象,也不會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隨意誣陷人。這一點啊,真讓祖母為你驕傲!”

說罷,又道:“旁的也就罷了!現如今你能平安回來,祖母就放心了。隻可惜你今兒個身子還沒痊愈,須得再養養。

這樣吧!待過完了年,你身子也大好以後,定要回一趟娘家。這一次你出事兒,你父母可擔心死了。”

“是,祖母。”

提起沈家老爺和沈家夫人,沈扶搖倒也內疚得很。

自出嫁以後,沈扶搖回沈府的機會兒,是越來越少了。

一開始,因著還不大習慣自己的新身份,也沒完全撐起過獨立的買賣,倒是時常回去。

每每回去,不是取經,就是撒嬌。

隔三差五的,一個月總能回去兩三回。

後來,沈家夫人怕沈扶搖頻繁回娘家,會被夫家為難,便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你都已經嫁到北定侯府了,有空閑時間就多孝敬婆婆長輩,別有事兒沒事兒往娘家跑!沒得惹我和你爹爹嫌棄!”

那時候兒,沈扶搖又好笑又可氣。

她不止一次在趣兒麵前埋怨,道:“我一定是父親和母親撿回來的野孩子!沒出嫁前,拚了命的念叨我,說我吃家裏大米吃太多。出嫁以後,又說我回娘家回得勤快!

按道理來講,我是他們唯一的孩子,他們不該如此啊!難不成真像母親說的那般?她與父親是真愛,而我隻是一個意外?”

隨著時間的推移,沈扶搖開始掌管中饋大權。

她需要處理的瑣事兒越來越多了,所要對付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緊接著,莫昌海戰死沙場,莫止湛‘離世’。

沈扶搖所要護著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

因此,她回沈府的次數,也越來越少。

明明娘家就在京都,可一年到頭,也不過回去一次兩次罷了。

仔細想想,最近一次回去,還是因為於媽媽。

就連她身邊兒的丫鬟醫清、霓裳幾人,前往沈扶搖的次數,都要比她多得多。

許是經曆的事兒多了,年紀也長了。

很多以前沈扶搖看不明白,感受不到的情感,現在都變得透明了起來。

她從來都不是多餘的,也不是一個意外。

隻是父母的性格不同,所給的愛也不一樣。

她的父母,也不是從沒想她。

在她不在身邊兒盡孝的時候兒,她們也會念她。

但因著她已經出嫁,往後的日子都要在夫家過。

而北定侯府呢?

又是京都裏一頂一的勳貴世家,非旁人能比。深宅大院裏的日子究竟有多難熬,可想而知。

他們不願意自己的女兒被人抓了把柄,故而假裝灑脫。

這幾年來,沈扶搖傳出的流言蜚語,一次離譜過一次。

她所受的委屈,也讓沈家夫婦十分後悔。

無論是被人誤會兒,還是成為寡/婦。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讓沈家夫婦自責不已。

如果當初……

沒逼著女兒出嫁就好了。

即便她做一個老姑娘,一輩子都在沈家經營家業,他們也願意!

這一次,沈扶搖突然被擄。按道理說,為了避免節外生枝,是不該通知沈家的。

可因著沈家就這麽一個女兒,而沈扶搖在太夫人麵前,又時常提起沈家夫婦。

於是,在沈扶搖失蹤的第二日,太夫人終是將這消息傳了出去。

不為別的,隻希望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不隱瞞不該隱瞞的人。

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