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二三八 玄宗登基
禪位?”群臣驚訝得眼珠砸在地上了。喜歡該,請到……
陳晚榮雖然知道曆史上的睿宗以禪位而退出曆史舞台,就是沒有想到睿宗會在這種情況下禪位,大是意外,驚奇不已:“曆史重來,睿宗雄心勃勃,我還以為他會一直當皇帝,直到把後突厥和大食處理好了去了。沒成想,他居然禪位了!不過,這也難怪,他看重親情,太平公主這事讓他心力大耗,難以為繼了,不得不禪位。”
睿宗看重親情,要是普通人的話,這是美德,會為人頌揚。可是,他是帝王,帝王過於看重親情那會倍受煎熬。這幾天,睿宗就是在煎熬中度過的。
幾天下來,他最終決定處死太平公主,可是,他的心有多苦,隻有他自己知道。現在,這事已經結束了,他再也支撐不住了,再次暈過去了。
“皇上,這萬萬不可!”群臣異口同聲的反對,可是,睿宗早就暈過去了,哪裏聽得見?
姚崇的反應夠快,忙道:“快,傳太醫!”
李隆基撲上去,一把抱住睿宗,虎目中的熱淚流了下來,喚道:“父皇!”懷中的睿宗軟軟的,沒有一點反應。
太醫顛兒顛兒的趕來,一把脈,眉頭皺在一起。
“怎麽樣?皇上怎麽樣?”姚崇率先問起來。
“快說!”群臣催促道。
禪位這事太大,群臣還有一肚子的勸阻之言要說,巴不得睿宗現在就醒過來。
太醫眉頭擰在一起。想了想。這才道:“各位大人。最好不要打擾皇上。得讓皇上好好歇息。”
為太平公主這事。睿宗已經數次昏倒。那時。事情沒有完結。睿宗憑著一口氣硬撐著。現在。事情一完結。他地氣一散。整個人哪裏還能撐得住。非有數天歇息。不能複原了。
事已至此。群臣再急也沒有用。隻有眼睜睜地看著內侍把睿宗抬走。群臣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不知所措。
李隆基並沒有馬上跟上去。而是吩咐道:“姚崇。眼下。最緊要地事情就是穩定朝局。不出亂子。你得多用心。”
姚崇在心裏暗讚一聲李隆基地鎮定。忙道:“臣明白!”
“列位臣工應當恪盡職守。散去吧!”李隆基一交待完。飛也似地趕了上去。
群臣不由自主的追上去,才追得幾步,又停了下來,眼巴巴的望著睿宗給抬走的方向,沒有人說話。過了老大一陣,群臣呼啦一下圍上來,望著姚崇道:“姚大人,你看怎麽辦?禪位可是大事,我們得向皇上進諫。”
禪位是遠古時期五帝之製,自從帝王權力確立以來,有幾個皇帝主動禪位的?就是高祖李淵退位,那也是因為玄武門事變給逼退的。睿宗這一決定彌足駭人,群臣要不進諫也不可能。可是,要進諫總得等睿宗清醒。
在睿宗昏迷不醒的情況下,他們不找姚崇還能找誰?
姚崇也頗感為難。要說才幹,肯定是李隆基更高。可是,睿宗在這近半年時間裏的表現也挺搶眼,采取了一係列果斷的措施,把唐朝打理得有聲有色,讓人佩服。
“這……”足智多謀的姚崇第一次感到舉棋不定了。
陳晚榮接過話頭道:“各位大人,還是各安其職吧。我想,等皇上醒了,還有旨意,到那時,我們再商議定奪也不遲。”
也隻能如此了,群臣無異議,隻得散去。
要不是睿宗昏倒,他們的諫議必然是一天,睿宗這一昏倒,反倒省事了。
正如陳晚榮所料,睿宗真的是有旨意下來,不過,那是在一天之後去了。睿宗這一昏迷就是一天一夜,醒來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下旨“禪位一事,朕意已決,不得再議!著姚崇準備新君登基事宜!三日後,舉行大典!”
這道旨意一下,睿宗禪位就成定局了,再諫也沒有用,群臣隻好不諫了,緊鑼密鼓的行動起來,為玄宗登基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新帝登基是大事中的大事,誰也不敢鬆懈。這三天裏,唐朝各部門高效率的運轉起來,姚崇他們是忙得團團轉。陳晚榮雖然是睿宗的紅人,畢竟職位低,還是散官,這些準備工作輪不到他,隻能呆在軍器監。
軍器監雖然也挺忙,相較而言,比起姚崇他們還是輕鬆得多。
轉眼間,三天就過去了,到了玄宗登基的日子。這天,陳晚榮起個絕早,剛剛穿好衣衫,鄭晴就端著熱水進來了,笑道:“今天怎麽起這麽早?”
要是在以往,陳晚榮是給鄭晴叫醒的,象今天這般早,還真不多見,鄭晴不由得調笑一句:“太陽是不是從西邊出來的?”
“不是!”陳晚榮一本正經的回答:“今天是皇上新帝登基的大日子,我當然要起得早點。”
“是啊!”鄭晴附和一句:“快洗臉。”
陳晚榮笑嘻嘻的道:“是什麽是?我話還沒有說完呢。”
鄭晴頗有些好奇,問道:“你還有什麽話?”
“我是說,新帝登基之後,朝中的局勢就穩下來了,我也就沒甚事做了。我們的事,是不是該辦了?”陳晚榮右手攬著鄭晴的纖腰,有點不懷好意。
鄭晴臉一紅,很是害羞:“人家早晚是你的人。”
“早晚?”陳晚榮臉皮夠厚:“晚點不如早點,這事越
好!天氣這麽冷了,連個暖腳的人都沒有,那行麽?
“你臉皮真厚!”鄭晴眼睛瞪得老大,裝出一副惡狠狠的模樣,在陳晚榮臉上輕擰一把。
兩人說笑不斷,陳晚榮在鄭晴的幫助下洗漱,用過早點,騎著青花,趕去參加玄宗的登基大典。
今天的長安與以往大不相同,家家張燈結彩,比大過年還要熱鬧。每有新帝登基,都要好好熱鬧,這是幾千年的傳統,李隆基登基也不能例外。
再說了,李隆基才名遠播,英明過人,在老百姓心目中有著很高的地位。尤其是吐蕃這一仗,李隆基是始作俑,是他倡其議,老百姓對他更加愛戴,早就盼望他登基。如今,睿宗禪位,玄宗登基,正合百姓心意,哪有不熱鬧的。
正行間,隻聽一陣震耳的爆竹聲響起,有老百姓高呼:“皇上登基嘍!”
聲音富含喜悅,好象李隆基是他們的親人似的。
“得民心得天下!”陳晚榮在心中感慨一句:“李隆基精明過人,具上皇之資,開元盛世名垂千古,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座豐碑。隻是,因為安史之亂,才把唐朝的前途給葬送了。要是沒有安史之亂,唐朝在中東的爭奪中已經占了上風,很可能會把中東納入版圖。哦,我忘了一件大事,如何避免安史之亂呢?得想個辦法,一定要避免安免之亂!要是沒有了安史之亂,中國曆史會更加輝煌燦爛!”
秦始皇統一中國,是中國曆史的轉折點,是由分裂向統一的轉變。同樣的,安史之亂也是中國曆史的轉折點,不過,是強盛轉向衰落,讓人痛心。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的一千多年裏,中國有秦漢雄風,盛唐氣象。安史之亂後,中國曆史就不如盛唐以前了,繼唐而有天下的宋王朝創造了讓人目眩的財富,卻在外敵麵前抬不起頭來。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王朝,沒有什麽好說的。明朝版圖和秦始皇統一中國時相差無幾,和強盛的西漢、盛唐比起來,差得太遠。
若是能避免安史之亂的話,中國曆史就能延續輝煌,這的確是一件讓人怦然心動的大事,陳晚榮不由得一陣激動,暗中下定決心:“一定要做到!”
就在陳晚榮轉念頭這功夫,整個長安爆竹聲不斷,百姓的歡呼聲不斷,為玄宗登基喝彩!
陳晚榮趕到太廟一瞧,趕到的大臣不少了,還有不少大臣陸陸續續趕來。
權力誘人,皇帝禪位的事情很少,一般都是先帝駕崩,新帝繼位於榻前,或是在朝堂上宣讀遺詔而繼位。睿宗是禪位,不是駕崩,禪位一事先得告於太廟。
是以,得從太廟開始。
要是先帝駕崩,新帝得先繼位,後告於太廟。睿宗是曆史上有名的禪位“專業戶”,一生三讓天下,一讓給母親武則天,二讓給兄長李顯,三讓給兒子李隆基。
幾千年中國曆史,如睿宗這般禪位,僅他一人而已。
新帝登基固然讓人高興,卻也敏感,群臣見麵打個招呼,並不多說,靜靜的候著。
沒過多久,隻聽內侍尖細的聲音響起:“皇上駕到!”
陳晚榮一瞧,隻見睿宗氣色不佳,臉色蒼白,走起路來都有些打飄,要不是有內侍小心翼翼的扶著,恐怕是舉步維艱了。
看來,太平公主一事對他的打擊非常沉重,他到現在都沒有恢複過來。
對睿宗禪位一事,群臣頗有些不讚同,現在看見睿宗這副有氣無力的模樣,大有氣息奄奄之狀,不由得暗歎一口氣,睿宗現在禪位也許是明智之舉。
和睿宗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他身邊的李隆基。現在的李隆基身體已經康複得差不多了,又恢複到昔日那般豐神俊,神采飛揚的模樣,身上自有一股虎氣,讓人打從心裏生出好感。
“參見皇上!”群臣見禮。
現在,大典之禮還未舉行,睿宗還是皇上,依然得依正常禮節相見。
睿宗很是疲憊的揮揮手,李隆基代答:“都起來吧!”
“謝皇上!”群臣謝過恩,站了起來,分列兩廂。
睿宗緩緩掃視一眼群臣,點點頭:“開始吧!”聲音很小,隻有前麵的大臣才能聽得見。
“皇上禪位,太子登基大典開始!”姚崇擔任司儀,大聲宣布。展開聖旨宣讀一通。
這道禪位詔是睿宗口述,姚崇寫就的,大意就是先把自己的功勞述說一番。征戰吐蕃一事,是睿宗的大手筆,雖然睿宗現在心力不行,仍是大特一通。
然後,筆鋒一轉,說起自己的錯失處,列舉了唐朝的積弊,還有太平公主一事,最後把李隆基讚揚一通。
睿宗的文才不錯,這道詔寫得辭采飛揚,讓人叫絕。
詔一讀完,睿宗拈香跪倒,向曆代先帝禱告一番。禱告一畢,睿宗站起身,內侍捧來皇冠皇袍,李隆基跪在睿宗麵前。睿宗拿起皇冠給李隆基戴上,再拿起皇袍給李隆基披在身上,提高聲音道:“三郎,從現在起,你就是大唐的皇帝了!大唐江山將由你來揚光大!”
“謝父皇!”李隆基很是恭敬的道。
“三郎,把大唐的江山交給你,父皇放心!你一定要把大唐的江山揚光大!”睿宗叮囑一句。這不過是禮節
語。
“孩兒謹記!”李隆基應命。
“新君登基,大典已成,朕自今日起為太上皇!你們君臣議國事吧!”睿宗交待一句,右手伸出,扶著內侍,顫顫微微的去了。
“恭送太上皇!”群臣在李隆基的帶領送睿宗離去。
望著睿宗的背影,不少大臣哭了起來。陳晚榮和睿宗相識以來,對他的了解越來越深刻。說睿宗無才,不對,睿宗其實是個精明人。隻是,他太過看重親情,有礙他做個好皇帝。
睿宗對太平公主非常嗬護,若不是生在帝王之家,他們的兄妹之情必然羨煞很多人,這在曆史上是有目共睹的。可是,做為帝王,因為這事弄得形銷骨立,就不是好皇帝了。
回想起睿宗的一幕幕,陳晚榮是感慨無已。
睿宗的身影越去越遠,終於消失在視線裏,一個舊的時代結束了,一個更加輝煌的新時代開始了!
這個新時代叫做“開元盛世”,無論是文治,還是武功,都是一個巔峰!在中國曆史上,隻有漢武大帝開創的“漢武盛世”能與之相比!
曆史上,睿宗禪位之時,唐朝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內有積弊不說,還有太平公主覷覦帝位,七個宰相中有五個是太平公主的人,嚴重威脅到玄宗的帝位。這迫使玄宗不得不采取果斷措施,誅滅太平公主。
現在,睿宗處死了太平公主,玄宗最大的威脅已經不複存在了。
對外,強敵環伺,邊境上的戰爭不斷,吐蕃、後突厥、大食相互勾結,騷擾唐朝邊境,滋擾不斷。就連勢力不強的契丹都要來插上一手,可以說,當時的唐朝處於內憂外患之中。
而現在的唐朝,在經過了吐蕃一戰之後,戰略態勢大為改觀,吐蕃這個強勁的對手不複存在了。
還有,安南梅玄成造反是在玄宗時候進行的,為了平定安南,玄宗派楊思率十幾萬大軍沿著東漢名將馬援進入安南的路線進軍,平定了安南叛亂。現在,梅玄成已死,安南穩定。
整個唐朝的戰略態勢極其有利,唐朝的對手隻有後突厥和大食兩個了。唐玄宗要是平定了後突厥,再把大食帝國擊破,那麽,唐朝在中國曆史上將是一個無與倫比的強盛王朝,就是比起秦朝與西漢王朝,也是遠勝之!
唐朝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變化,都是因為陳晚榮,是陳晚榮促成了這種轉變!
李隆基掃視一眼群臣,道:“數十年來,大唐積弊甚深,有些地方已經民不聊生了,朕希望你們恪盡職守,齊心協力,革除積弊,打造出一片錦繡江山!”
“皇上聖明!”群臣齊聲頌揚。
李隆基開始了新政:“第一件事,精簡各部,汰斥冗員,斜封官和得官不正,一律罷免。第二件事,確立考核,官員的任命調遣,必須要經過嚴格的考查,每年十月,朕會派按查使巡視全國各處,監督百官。第三件事,諫官和史官參與宰相議事。”
這三件事,件件是緊急。諫官和史官參與宰相議事,是從唐太宗時期開始的舉措,為的是監督皇帝,因為史官連皇帝都懼三分。隻是,武則天謀政,有很多見不得人的事情,諫官和史官就不能參與議事了。
在群臣的一頌揚聲中,李隆基接著道:“第四件事,檢田括戶。數十年來,律法敗壞,豪強橫行,強占民田的事情時有生。朕粗略估算了一下,無地而依附豪強的百姓不下百萬之戶,這事得抓緊辦。宇文融,你來牽頭。”
正如李隆基所說,當時失去田地的農戶至少有百萬戶,也就是幾百萬人口,這在當時是一個大數目,要是處理不好,唐朝會生亂。
宇文融領命。
“第五件事就是拆毀佛寺,讓僧尼還俗!”李隆基的第五道政令讓人有些意外,仔細一想,卻是大有道理。
武則天為了奪取帝位,縱容扶持佛教,不僅使得佛教徒的數量大為增加,還在於佛教徒橫行不法,逃避稅收,使得國家財政枯竭,抑止佛教對國家有莫大的好處。
“皇上聖明!”姚崇他們心悅誠服。
“召回宋璟,和姚崇一道理政!”李隆基的這道政令很得人心。
宋璟是一能臣,政才不在姚崇之下,其剛正更有過之,為朝臣景仰。隻是,半年前,因為太平公主的關係,給貶到嶺南去了。現在召回他,雖是勢在必行,群臣仍是忍不住興奮。
“現在朝中,人才匱乏,立即從各部挑選一批有政才的人才。”李隆基掃視一眼群臣道:“沒有人才,什麽也做不了。朕決定,明年春天開恩科取士。”
群臣又是一片頌揚聲,姚崇問道:“請問皇上,年號如何定?”
年號是一件大事,每個皇帝都得有自己的年號。
李隆基緩緩道:“元,紀元;開,創新是也,朕決定,來年改元開元,也就是勵精圖治,開創新紀元之意!”
開元盛世正式拉開了序幕!
這是中國曆史上最為輝煌的一頁之一,不安份的後突厥,蠢蠢欲動的大食帝國在更加強盛的唐朝麵前,將會落得怎麽的命運?(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節更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