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測風雲。

沒等趙寶音她娘和四個哥哥跑到京城,天家選女的旨意就下來了。

簡直劈得趙侍郎措手不及。

徐家太太顯然估錯了時間,他們以為選秀是七月份才會開始。結果聖旨是六月初十下的!怪隻怪徐家聽消息不夠準,都是聽宮裏的傳言。不過就算如此,趙侍郎還是很感激徐大人了,給了他幾天的準備時間。

選秀,從民間的采選,到送進宮殿選,裏頭流程複雜。

趙侍郎家獨獨一個女兒,毫無例外地給報進了宮裏。禮部亦是管大選的,然而老實的趙侍郎根本沒膽子做手腳踢掉一個秀女的名字,上頭又查得嚴,作弊計劃徹底失敗。偏這時候,趙侍郎的娘,趙寶音她祖母,在溫陵老家裏不幸犯了咳疾。

趙大夫人和趙侍郎商議著,孝字最大,寶音是個晚輩,就算最後見不到麵了,還是伺候婆婆要緊。於是趙大夫人竟是留在了溫陵不能來長安。

趙寶音的四個哥哥,快馬加鞭地從老家趕過來了,趕來後和妹妹抱頭痛哭了一晚上。第二天第三天,他們發現哭得有點早,現在是地方上的選送,等真正要進宮門了,那還得等一個月。

日子過得晃悠悠地,八月十二那天趙寶音真的給送進宮裏去了——開始初選。

與旁的秀女不同,趙寶音她爹官位在五品以上,她不需要在郡守、京兆尹等官員那兒過一遍,直接就能進宮選。這是老規矩了,家裏官大的、爵位高的,必須進宮走這一遭。

趙寶音穿的是天家分下來的一套粉藍色的羅裙,選秀的規矩說嚴也不嚴,給各家女孩分了衣裳和發簪,脂粉、繡帕這些卻沒細管。那身衣裳料子是非常細膩的,質地果然不一般,但繡紋樣式都很單調。發飾就一根簪子幾片花鈿,都是赤金。

選秀可不比選宮女,這些女孩出身都很高貴,各家按著時辰,駕著馬車早早地到了皇宮順貞門。趙寶音下轎子的時候就有宮裏的太監來請,趙寶音和哥哥們一邊哭一邊說話,那個太監就弓著身,很恭敬地說了一句:“若姑娘日後做了貴人娘娘,每年都能夠見家人的。”

嗓子尖利、說話有點嚇人的太監其實是少數。這個太監的聲音就是一種中性的溫和。

貴人娘娘?

趙家兄妹頓時覺得自己小題大做。選秀選秀,百裏挑一地選,這次進宮的女孩有三百多名,最後能當娘娘的就是個位數。她離“一入宮門深似海”還八字沒一撇呢。

趙寶音不哭了。她大哥也不哭了,拿了一個荷包送給太監,拜托他照看趙寶音雲雲。

那內監收了,麵不改色,迎了趙寶音進去又去迎另一位秀女。

趙寶音是從沒進過宮的,然而她出身好,自幼**著,大麵上的規矩都懂。她跟著一大片女孩一起進的門,之後有嬤嬤領著她們一個個去查驗,身材太走樣的不行,臉上長斑的不行,有殘疾、有狐臭的更不行。初選關卡重重,最後刷下去了一大半的人。

甚至趙寶音都差點被刷下去——就是在挑體型的時候,嬤嬤嫌她個矮!一番記檔,這娃都十四歲了,還沒有人家十二歲的長得高,實在矮!趙寶音沒有插話的餘地,之後迷迷糊糊過了這一關,她還祈禱著咋沒真刷下去呢。

她爹不願她進宮,她自己也不願。給人當妾和規矩大這兩條,她都深感不滿!

等到了這一天傍晚,留下來的女孩被分配到一個很寬敞的大院裏住,大家一同聚在前廳裏吃晚膳。留下來的就剩一百來個人了,而就在吃飯的時候,有兩個女孩因為吃的聲音大了,竟還被嬤嬤報上去,連夜就給送出宮回家了!

趙寶音靜默無言,同時哭笑不得地看著和她同住一個屋的女孩,吃過了飯就忙著在袖口上繡花,隔壁的女孩忙著調香料。對方還笑嘻嘻地和她說,進宮好啊,進宮可是嫁給皇上,聽說皇上喜歡海棠花……

我管他喜歡什麽……趙寶音突然覺得煩躁,就算選進去了,他有那麽多妃子,能有心思看自己一眼麽?

她們在這個院子裏住了十六天。這麽多天裏頭,她們唯一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學規矩。

帶著她們的嬤嬤共有十個,另外每個屋分兩個粗使的宮女伺候她們。嬤嬤們都很和氣,說話十分地溫和、緩慢。她們並不嚴,誰請安作揖時做錯了,就緩緩地說兩句,更不會打人。但趙寶音很快發現這些“德高望重”老宮女們很不好糊弄,若你拿銀子讓她們照顧你,那可以;但若想問皇上喜歡什麽、宮裏有多少娘娘之類的,她們就看著你,慢慢地對你說“安分守己亦是婦道”之類的話。

學規矩聽起來挺苦的,事實上說苦也不苦。宮裏的規矩是很難學的,十六天裏,眾人起早貪黑。沒有人會不用功,因為她們現在身處宮廷,一舉一動代表的都是家族的臉麵。而且這規矩學好了,就算到時候選不上,回家後也是一筆人生的財富。嫁人的時候,婆家一打聽說這姑娘是學過宮廷禮儀的,立即高看一眼。

所以說,凡是通過了初選的女孩,身價都會倍增,能夠嫁給原本高攀不起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