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已經許久沒有上朝了。

大約是從太上皇致祭宣府之後,這位百戰老將,回到京師當中,便病了。

後來慢慢傳出於謙在邊境暗查軍屯的消息,朝野上下,又冒出各種流言。

有的說楊洪是心虛不敢上朝,有的說楊洪是怕了於謙,在府中等死,也有的說,楊洪是積蓄力量,等著反戈一擊。

對於這些謠言,楊洪一概不理,甚至到了後來,連過府拜訪的客人都不見了,都交給了自家的兒子打理。

至於朝會,更是次次告假,來的次數屈指可數。

如今,楊俊流放,楊能出京,兵部整飭軍屯的奏疏明晃晃的上了廷議,這位昌平侯,終於是要按捺不住了嗎?

按例,朝會之上,公侯位居文武班首,次駙馬,次伯,自一品而下各照品級、文東武西、依次序立。

但是,由於爵位的特殊性質,非社稷軍功不授,所以,基本上,文官這邊的第一班就是七卿大臣,而武臣這邊的第一班則是勳貴大臣。。

京城四大公府,英國公年紀尚幼,成國公爵位虛懸,定國公前年崩逝,子幼尚未襲爵,所以真正立於朝班的,就隻有一個豐國公李賢。

因此,在李賢早已經出列的前提下,楊洪這個昌平侯,本就列於第一班中,聲音方起,便匯聚了無數人的目光。

楊洪的氣色看著不大好, 或許是因為真的纏綿病榻多時, 又或許是因為這段時間流言紛紛, 心力交瘁。

總之,這位百戰老將,此刻看起來身軀有些佝僂, 全無鎮守宣府時的威風赫赫,亦無回京受封時的意氣風發。

隨著聲音落下, 楊洪在所有人的注視下, 舉步移列, 一步步從朝班中,來到丹墀中央。

風卷雲動, 旌旗獵獵,黃天之下,高居九重的天子玉音垂問, 波瀾不驚。

“昌平侯楊洪, 何事啟奏?”

“臣, 劾寧遠侯任禮, 貪瀆無狀,冒功敗戰, 擅失軍田,結黨營私,欺瞞朝廷, 暗殺大臣,膽大妄為, 罔負天恩,罪在當誅!”

楊洪拜倒在地, 聲音蒼老,但卻仿若金鐵交鳴。

丹墀之上, 楊洪手捧奏疏,高舉過頂,原本略顯彎曲的脊背,陡然挺直。

僅僅是這一個簡單的動作,注視著他的所有人,心頭便不約而同的生出一陣寒意。

猛虎下山,必擇人而噬!

內侍走下禦階, 從楊洪的手中接過奏本,奉至禦前,然而,天子卻並未打開, 隻是平靜問道。

“昌平侯,今日廷議乃兵部整飭軍屯疏,你要彈劾寧遠侯任禮,可是因為,他剛剛反對此疏?”

不得不說,天子的反應,再次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楊洪會在這次廷議上有所動作,這是在場的多數大臣都能夠猜到的事。

這次整飭軍屯,種種跡象表明,昌平侯府早已經陷入了風暴的中心。

無論是要竭力反抗,還是認罪求得寬恩,楊家都勢必不能毫無表示。

所以,朝臣們對於楊洪出麵並不意外。

甚至於,對於楊洪剛剛說出的那番話,雖然信息量很大,但是,朝臣們在稍稍有了準備的情況下,盡管接受起來仍然艱難,可也畢竟在意料之中。

心思轉得快的,立刻就明白過來,楊洪想要拿任禮當擋箭牌,換得自己的一家平安。

這本不是什麽很難想到的事情,朝野上下對此早有猜測,隻不過沒有人敢確定,楊家到底會拉誰出來而已。

現在,自然是確定了。

寧遠侯任禮,有戰功,有資曆,有權勢,夠份量,若是能夠扳倒他的話,楊家說不定真的能夠逃過一劫。

但是,天子到底是什麽意思?

聽這口氣,是對楊洪彈劾任禮有所不滿?

眾臣心中心思紛紛,但是,楊洪卻並無任何慌亂之色,迎著在場所有人的目光,輕輕頷首,聲音淡然。

“回陛下,是!”

聲音落下,哪怕是在朝會之上,有糾儀禦史在,在場眾臣還是忍不住掀起一陣低低的議論之聲。

楊洪,竟然就這麽承認了?

然而,接下來才是更奇怪的事情。

眾所周知,任侯爺在如今的武臣當中,無論是權勢軍功,還是地位威望,都是數一數二的人物。

不僅有侯爵之位,而且還執掌中軍都督府,更兼和各家勳貴交好。

上次這位任侯爺和英國公府一起敲響登聞鼓之事,朝臣們至今還曆曆在目。

所以正常情況下,如今這種狀況,早該有其他勳貴出麵,為任侯爺張目。

但是,怪就怪在這一點!

從剛剛任侯爺出麵大義凜然的反對整飭軍屯,到如今他被楊洪如此彈劾,勳貴武臣這邊,遲遲都沒有任何的反應。

場中再次沉寂了片刻,天子似乎也有些詫異,沒有想到楊洪會這麽幹脆利落的承認,將手輕輕的按在手邊的奏本上,天子方問道。

“所以,昌平侯的意思是,你彈劾寧遠侯,是因一己之私,攻訐朝臣?”

這般口氣無悲無喜,讓人聽不出是何意味。

麵對天子垂問,楊洪這次卻搖了搖頭,道。

“回陛下,因一己之私攻訐朝臣者非臣也,乃寧遠侯任禮也!”

說著話,這位老將似乎下了什麽決心,輕輕的抬起頭,渾濁的雙眼眸光閃動,道。

“陛下,臣自知有罪,常鎮宣府多年,曾犯侵占軍田,私墾民田,挪用軍士等罪,此次兵部整飭軍屯,臣早已將數年來所行之事寫明自陳,隻待今日呈於禦前,甘受責罰。”

“然臣更知,朝中於軍屯一事牽扯比臣更深者,大有人在,欲因己之私阻撓朝廷大政者,更非罕有,故臣今日冒死上奏,既為自罪,亦為朝廷誅賊!”

“臣之罪過,甘願受朝廷處置,但,寧遠侯任禮罪行累累,確鑿無疑,今日廷議整飭軍屯疏,任禮早有預謀,非出於公心,實乃為掩蓋罪行。”

“故臣請陛下,準臣當廷對質,將此賊之罪公之於眾,以安朝局民心!”

說著話,楊洪的手中赫然多了一本新的奏疏,高高舉過頭頂,上寫著幾個字。

《臣昌平侯楊洪奏宣府曆年軍屯積弊自陳疏》!

隨著內侍再次走下禦階,將這份奏本呈上禦前,在場眾臣望著跪倒在地的楊洪,心中不約而同的浮起一個同樣的想法。

這位昌平侯,不會是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