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水泥廠的風波(2)

當天夜裏,徐少傑回到了淮揚市的家裏,當他和張小玉在吹著電扇,看著電視的時候,張世奎已經開始已經開始應付第一批次的“上訪者”了。

張世奎知道,徐少傑也是怕麻煩,徐少傑是主要領導,不能也不應該沉湎到諸多的具體事情中間去,主要領導主要是決策,比如建水泥廠、蔬菜大棚,都是徐少傑拍板,具體的籌辦過程,徐少傑很少參與,遇到具體辦事人員無法解決的問題,徐少傑就出麵了,一旦拿出了方案之後,徐少傑馬上退居二線,不再過問具體事情。

張世奎暗自將徐少傑和劉誌華進行了比較,兩人的風格有很大的不同,徐少傑是抓大放小,抓住了主要方向,一般不幹涉具體過程,大都是看事情的結果,所以,管事的人手裏有權,有自主權,一定會盡心盡力去做事情,就說蔬菜大棚的事情,胡德義整天泡在花冠村,徐少傑落實了建大棚的資金之後,將所有事情交給了胡德義,包括所有的開支事宜,包括建大棚的地方、雇用人管理大棚等,再說水泥廠籌建的事宜,徐少傑解決了貸款問題,根本就沒有過問具體的事情,會議上做出布置安排之後,就不關心了。乍看起來,徐少傑似乎是有些放任自流的意思,其實不然,徐少傑抓住了主線,總是能夠很巧妙的引導著大家跟著他的思路走,這是一種非常高級的領導藝術,是真正的領導方式。再看劉誌華,差了就不是一個檔次了,什麽都想著管,什麽都捏的死死的,不相信下麵,分配工作任務的時候,不考慮到下麵的困難,一律采用強行措施,辦不好就是粗暴對待,劉誌華落到這樣的結局,有些咎由自取的味道。

張世奎感覺到,跟著徐少傑,能夠學到不少東西,到底是名牌大學生,淮揚市委辦公室派下來的幹部,水平高,見識廣,張世奎想到了自己,是區長,區長當然要麵對具體的工作,可將來如果做了書記,學習的榜樣,就是徐少傑。

不過張世奎來不及總結,晚上,得到了準確消息的董桂花和劉沐就到區公所的寢室,找到了他。

董桂花是女同誌,眾所周知,女同誌本來就有優勢,加上玉林鄉現在的地位不同了,在玉都區是鼎鼎有名,所以,董桂花的大嗓門讓張世奎有些發懵,劉沐不同,文文靜靜的,兩人的性別似乎倒了,張世奎不聽就知道兩人來的目的,12個村,可隻有8個指標,兩個照顧鄉政府的指標,自然不會分下去的。

張世奎早就跟著徐少傑學到了一些辦法,此刻,田立新、趙德立都在他的寢室裏麵,眾人一起給董桂花和劉沐解釋,這是區委會定下的事情,眾人當然不會抬出徐少傑,總之是集體研究決定的。董桂花可不是那麽好糊弄的,她表示,堅決支持區委的決定,可萬事都有例外啊,玉林鄉的情況特殊,應該照顧,劉沐在一邊不緊不慢的補充,弄得張世奎、田立新和趙德立麵麵相覷,張世奎實在沒轍了,最後詢問,玉林鄉存在多大的困難,董桂花倒也知趣,表示增加兩個指標就夠了,玉林鄉知道區委區公所也是有具體困難的。

張世奎沒有表態,趙德立已經記下了董桂花的要求,張世奎表示,這些問題,最後統一研究,不過,10個指標,三天內必須完成,否則,一切都是免談。

董桂花和劉沐離開之後,張世奎要求田立新和趙德立,這三天時間,統一辦公,秤不離砣、砣不離秤,具體的統計情況,讓宋濤去辦理,水泥廠的管理人員,安排具體任務,做一些登記的事宜。

晚上,張世奎跑到了財政所,財政所有客房,張世奎想著好好睡一覺,早上起來之後,精神飽滿的辦公。

早上,張世奎出現在區公所院子裏的時候,傻眼了,區公所沒有通知開會,鄉政府的書記和鄉長全部到區公所來了,看樣子都是趕早的,還有不少的站所負責人,張世奎安排食堂煮麵條,大家總是要吃早餐的,令張世奎沒有想到的是,食堂裏的師傅,也悄聲請張世奎關照考慮,吃麵條的時候,張世奎開始摳腦袋了,躲是躲不過的,必須要解決問題,指標隻有那麽多,想麵麵俱到是不可能的。

吃完早餐之後,張世奎想到了辦法,區直單位的負責人暫時在大會議室等候,鄉黨委書記和鄉長到小會議室,一個一個解釋,耽誤時間,索性一起解釋,如果有具體困難的,到時候再說。徐少傑上任幾個月時間,開了一些會,玉都區的會風有所轉變,所以,這些書記和鄉長也就大膽發表意見了,總之一個情況,指標少了,還要求解決指標,趙德立最先解釋,接著是田立新,最後是張世奎,區公所裏麵幾乎沒有什麽班子成員,都去落實自己的兩個指標了。鄉政府的領導,對區委研究的意見都表示支持,沒有人質疑區委區公所領導,相反,有人提出,徐書記和張區長沒有分配指標,有些不公正,經過了接近兩個小時的交談,鄉政府的領導提出了各自的困難之後,迅速回去了,畢竟,時間不多,現有的10個指標,要迅速落實,要將人直接送到水泥廠。

接下來是區直單位負責人,也就是張世奎最為頭疼的問題,16個指標,平均一個單位不到一個指標,當然張世奎在頭天夜裏就開始考慮這個問題了,難度很大,張世奎大概考慮了一個方案,在會議室裏麵,和田立新、趙德立仔細進行了磋商,方案不是很完美,聊勝於無。

再次開始的會議,難度陡然增大,幾乎所有的區直單位負責人都來了,大家的要求,至少一個單位一個指標,這當然沒有可能性,聽了大家的要求之後,張世奎親自解釋,這次,張世奎很嚴肅,要求區直單位體諒區公所的困難,指標重點針對的是農民,剩下的指標,經過區委會的討論,已經形成統一意見,不可能變更了,所以,有什麽困難,大家一起克服,接下來,張世奎說出了自己和田學貴、趙德立商議的意見。

張世奎說出來意見之後,會議室裏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中,張世奎也知道這樣有些不公平,他主要是從工作關聯的角度出發,一切都是為了有利於開展工作,一些平時強勢的部門,都有指標,一些無關緊要的站所,反而沒有指標。要知道,這些強勢的站所,一直都是占便宜的,看著會場的氣氛,張世奎想了想,要求已經分到指標的站所負責人立刻回去落實,沒有分配到指標的站所負責人留下來。

會議室的人少了很多,分配到指標的站所負責人,當然高興,這個指標,就是他們自己說了算的,誰都有需要照顧的親戚朋友的。

張世奎想了一會之後,給剩下的站所負責人留下了希望,區公所知道他們的具體情況,將再次研究,看看從哪個方麵來想辦法。這些站所負責人怏怏不樂離開了區公所。

張世奎感覺到很累,但是,還有一個大麻煩,區公所內部的指標,這也是一個敏感問題,可現在不能耽誤,時間要求很緊,必須要馬上落實,否則其他地方的人都到位了,區公所落後了,可不是好事情。

水泥廠傳來消息,請區委領導去看看,水泥廠附近的農戶,問題基本解決了,一共招募了27人,其中有一戶,家庭特別困難,破例招募了兩人,請領導去審核。張世奎無奈,隻好要田立新到水泥廠,那邊必須有一個領導了,人員正在逐步到位,沒有人主事,可是不行的,區公所,隻剩下了張世奎和趙德立。

區公所裏麵的幹部,曆來都是有一些優越感的,特別是在辦公室、組織人事辦公室、紀檢辦公室等工作的幹部,大都是從基層上來的,甚至不願意到下麵去擔任鄉黨委書記,這些幹部,或多或少有一些資曆,或者是與領導有一定的關係,他們的作息時間,和市裏機關幹部是一樣的,除了收稅的時候,或者是煙葉收購的時候,一般都是在機關上班的,有些幹部,長期在領導身邊工作,當然是有一定的感情的,所以徐少傑考慮到了這個因素,為機關留下了20個指標。可機關裏麵幹部的地位是不一樣的,最牛的是辦公室和組織人事辦公室的,其次是紀檢辦公室、綜治辦公室等,至於團委婦聯,就是弱勢了,

機關裏麵的幹部職工,加上食堂裏麵的師傅,剛好是20人,張世奎明白,徐少傑的意思,一定是每個機關幹部一個指標,可是張世奎有顧慮,以前就有過這樣的糾紛,辦公室工作確實辛苦一些,團委婦聯的,一年到頭沒有什麽事情,在落實微薄的福利的時候,機關裏麵堅決要求進行評比,人本來就不多,還要評出一二三等,偏偏劉誌華支持這樣的做法。

會議開始之前,張世奎心裏已經有底了。

“水泥廠招工的事情,已經傳開了,不是什麽秘密了,很多人知道,機關裏麵分配了20個招工指標,今天我想說一下個人的意見,我們區公所的幹部職工,曾經有過一些不愉快的爭執,可是徐書記擔任書記以後,大家可以感受到機關的變化,我不否認,機關工作,有些重要一些,有些相對清閑一些,但這是分工不同造成的,徐書記多次說到了,上麵千條線,下麵一根針,就是說到我們區公所機關的,我們的分工,不可能向市委市政府那樣明確,我們的具體工作任務,也是不相同的,很多時候,需要突擊,需要加班,所以,我希望今後的爭議盡量消失,今天,我不想說太多了,區委區公所研究的意見是明確的,我和田書記、趙廠長商議過了,機關工作人員每人一個指標,沒有什麽高下之分,我有一個要求,機關幹部職工,代表了機關形象,必須更好執行區委區公所的決定,考慮到大家工作的特殊性,相互之間的工作適當擠一擠,分批次回家,算上幾天,還有三天時間,人員必須到位,具體的要求,剛才趙廠長已經說了,我不重複,如果三天之內人員不能到位,不管是誰,指標一律作廢,好了,散會吧。”

一天下來,張世奎筋疲力盡,落實招工指標,看起來風光無限的事情,落實起來,竟然如此的困難,張世奎不禁想到了劉誌華,如果是劉誌華,不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劉誌華會將指標看作自家所有的,采用恩賜的方式,給一些自己親近的人一些指標,自己會決定大部分進入水泥廠,根本不會出現開會的事情,更不會因為指標分配的問題,向下麵做解釋。張世奎感覺到了奇怪,盡管自己很累,可是心情愉快,無論怎麽說,可以麵對全區的幹部職工,甚至是農戶,可以理直氣壯。

第三天的下午,張世奎趕到了水泥廠,160人,一個不少,全部在水泥廠裏麵集中了,有些早就來了,盡管住宿條件和生活條件很艱苦,可是,所有被招募的工人,都是精神抖擻,眼神裏麵,充滿了驕傲。

張世奎、田立新和趙德立分別講話了,他們的講話都很簡單,最為重要的是馬工的講話,馬工從技術要求方麵做了說明,這些人要參加為期10天的培訓,接下來就要開始上班,培訓的要求非常嚴格,馬工的講話很嚴厲,提出了諸多的具體要求。

徐少傑沒有參加這次的會議,直接產生的效果是,水泥廠的工人,都認為張世奎是真正的負責人,盡管張世奎一再強調是徐書記領導的水泥廠的招工。

張世奎很是感慨,一般來說,這樣的會議,主要領導都是要參加的,起碼是一種權威的表現,也是一種臉麵,可是徐少傑沒有參加,徐少傑曾經說過,張世奎是水泥廠籌建工作的負責人,所以,在公開露麵的場合,無論是簡單的事情、複雜的應對,徐少傑都沒有露麵,全部是張世奎出麵處理的,徐少傑嚴格遵守了自己設立的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是徐少傑經常強調的。

張世奎捫心自問,他還做不到,跟著劉誌華的時間長了,很多的觀念,一時間還糾正不過來,需要時間,張世奎在工作中,不斷反省,比如說這次的招工,張世奎和田立新、趙德立等人,常常在一起商議,眾人共同來決定某一件事情,好處是很明顯的,避免了不少的失誤和頭腦發熱的情況,減少了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