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
多日來,曹軍的進展尚算順利,真定郡、河間郡內,除了幾座堅城外,外圍諸縣已被盡數攻克或是迫降。眼見河北之地已經明顯呈現袁消曹漲之勢,不少冀州豪族更主動向曹操示好,紛紛獻出家中錢糧,表示願望附旗…………一切皆朝著有利曹軍的方向發展。如果強要找出美中不足的地方,那就是曹軍雖屢勝袁軍,但每次破敵的數量都比較有限,至目前為止,還未有哪次能夠破敵2000人以上。
袁軍真定、河間主將牽招總是盡可能避免與曹操展開決戰,他依托城池實施固守,保存自軍實力,目的隻有一個——拖!牽招已從渤海得到消息,袁譚向壽春劉備和西涼馬騰請援的使者皆已派出。牽招相信,若劉備、馬騰一同出兵,曹操絕不敢掉以輕心,隻要自己能夠盡量將真定、河間抵抗維持下去,戰局總有該觀的一天。現在拚的就是時間,看曹、袁兩軍誰更耗得起時間,一旦曹操吃不住劉備、馬騰施加的壓力,調兵援應或是直接撤退,冀州的情況將會徹底扭轉過來,屆時自己積蓄保存的軍力將派上用場,甚至有可能乘機將冀南失地一舉收複。為實現計劃,牽招做了很大的犧牲,甚至不惜將郡內許多縣城拱手讓給曹操。當然,牽招的做法並非沒有有人反對,左長史郭圖甚至向袁譚提議,以“畏戰棄地”之罪罷免牽招。幸得軍師將軍審配向袁譚詳細分析了牽招此舉的用意,以及臨陣易將的利害,才勉強保住了牽招。審配知牽招壓力巨大,但也無法提供更大的幫助——渤海城中雖有5萬餘駐軍,但被夏侯敦死死壓製,動彈不得分毫。
钜鹿郡,為更好地指揮作戰,曹操已將行轅由鄴城遷至距真定僅80餘裏的癭陶。
癭陶城,議事廳
“未曾想。這牽招倒也頗識用兵之道,居然一時間還奈何不得他……”曹操察看了這幾日的戰報後,語帶賞識地說道,“如此良將,竟歸效袁家小兒,著實可惜!”
“此人畏戰躲守,隻如殼中之龜,如何稱得上良將?”曹洪有些憤憤地說道。曹洪曾奉命至真定罵城挑釁。期冀激牽招出城交戰,但不想反被牽招言語所激。一怒之下,曹洪竟由徉攻變真攻,幸得夏侯淵及時趕到喝止才悻悻作罷。但短短一個時辰的攻城,就造成了近千名士卒的傷亡。事後,曹洪深以此為恥,也連帶惱上牽招。
“牽招善能辨勢,而又知進退……正是良將之資!”曹操搖了搖頭,嗬嗬一笑,隨即不再跟曹洪在這個問題糾纏。轉頭對賈詡說道。“文和,事情進行得如何了?”
“啟稟丞相,一切順利!”賈詡似早已料到曹操會向自己問話。迅速回道,“樂平令劉助答應歸順,並已密遣其子至癭陶,以示效忠丞相。”
“如此甚好!”曹操一拍桌案,興奮地說道,“樂平歸降,我軍即可密斷並州援軍退路,圍點打援之計可成!文和,做得好!”
賈詡麵色平淡如故,並未因曹操的誇獎而喜形於色。微施一禮後,退回列中。
“公明!“曹操朗聲令道。
“末將在!”徐晃出列,拱手聽令。
“你即領精騎5000潛行至樂平縣北山麓之中,密切留意並州軍動向。若再有並州軍朝真定開進,不必阻攔;一旦發現袁軍自真定向並州撤退,即是出擊之時,屆時你等務必切斷袁軍退路,配合大軍聚殲並州援軍!”曹操毫不猶豫地將手中可以調用地騎兵全部派出,目的非常明確——徹底擊破那源源不斷的並州援軍。十多日來。並州刺史袁熙已向冀州派遣援軍不下4萬人,盡管被曹軍所阻而未能進入真定。但無論如何,這四萬多駐紮在獲鹿(地名,在真定西北)的並州援軍對曹軍總是一個威脅。
“得令!”徐晃單膝跪地,深深一拜後,昂然而出。
“妙才,你領本部步卒萬人,於今夜急行至石邑待命。一旦我大軍對並州軍發起攻擊,你即從中截出,配合大軍絞殺!”曹操再對最擅急襲速攻的夏侯淵下達命令。
“子廉,你領本冊…”
很快,一係列的命令便已被下達完畢。曹操一拍桌案,語帶著無比自信地說道:“先憑此一役,將並州援軍盡數擊滅,以震敵軍之膽!”
“丞相,曹仁將軍急書!”夏侯德急步匆匆走進議事廳,向曹操行禮後,將手中絹書奉上。
“竟然如此!”曹操迅速看完絹書,眉頭微皺,沉聲說道。
“丞相,莫非兗、徐有變?”程昱知道曹仁急書必與劉備軍的進犯有關。
“張飛騎軍突入徐州腹地,子恪(呂虔)增援彭城途中遭襲,折損3000餘人!”曹操置下絹書,沉聲說道,“另丹陽劉備軍進攻廣陵,陳登無力援應子恪!”
“難道張飛當真有意襲取徐州?”曹純疑惑地說道,“否則他怎敢擅入徐州腹地?”
“……”曹操略一思索後,轉頭向郭嘉詢問道,“奉孝,你以為如何?”
“我仍持前番之議……”郭嘉淡然說道,“劉備襲徐、兗都是為虛,牽製丞相攻擊袁譚是實!至於敵騎軍突入徐州腹地,也不足為奇。張飛此人善能弄險,而且他對徐州地形頗為熟悉,其深入徐州四處攪擾,隻是為了迫使曹仁將軍和呂刺史向丞相求援!”
“話雖如此,但如今徐州兵力拮據,任其攪擾下去,極有可能激起民變!”程昱雖也認同郭嘉的分析,但他還是對徐州的狀況感到擔憂。畢竟,徐州情況特殊!
“是否需要調派部分兵馬回援?”曹操點點頭,沉聲說道。
“丞相,我以為不必!”郭嘉搖頭說道,“丞相前番已命青州出兵援應,而且曹仁將軍也在征調郡國兵支援徐州。就兵力而言,絕對綽綽有餘。我以為,保徐州無恙並非難事!”
“奉孝詳言之!”曹操感興趣地問道。
“其實應對敵騎軍襲擾之策極易——其一、以不變應萬變。嚴令諸城縣閉城緊守,不予敵騎可乘之機;其二,加派斥候打探,並懸賞百姓,凡提供敵情者可獲重賞。如此,當可獲取敵軍蹤跡。其三,一旦獲取敵蹤跡,即可讓曹仁將軍領軍圍堵驅逐敵騎軍。南方無馬。騎軍於劉備軍而言必是珍貴不已,我料想張飛也必不舍輕損騎軍戰力!無機會之下,張飛隻有退卻一途!”
“嗯……”曹操略一思索,點頭說道,“就依奉孝之言。我這便書信一封於子孝!”
九月十日晚,月隱星明。
得到斥候未發現敵蹤的回報後,呂虔領5000軍潛出彭城,北行六、七裏後,折向東行至泗水一處河位較淺的河彎,那裏有呂虔先行讓人準備的近20支排筏。隨即。呂虔命士兵分批渡河。
至翌日清晨。河水上已生起淡淡的晨藹,全部5000曹軍終小心翼翼地渡過泗水。
“嗬~~!”聽得先行渡河斥候未發現異狀的回報,呂虔長出了一口氣。下令全軍朝下邳城進發。
但行不到兩裏,耳靈的曹軍士卒便突然聽到自東南方向傳來奇怪地沉悶聲響,而且聲音異常迅速地接近。
不多時,在薄薄的晨霧之中,一支曹軍騎兵現出了身形,並朝呂虔軍快速靠近過來。
“敵襲!”呂虔麵色大變,厲聲高呼起來。呂虔情知若真是自家騎兵,絕不可能突然出現在此處。惟一的可能,就是那支偽裝地敵軍騎兵察覺到自己地動向,早已埋伏在此。亦或。自己會渡河回援下邳,根本就在敵騎軍的陰謀之中。
肘腋變生!曹軍士兵雖在呂虔的提醒下,一直做著戒備,但真正遭遇敵襲時還是有些手足無措。這支騎軍出現地太突然,而且逼近地速度太快,不少曹軍士兵還沒完全反應過來,兩軍就已經迎麵撞上。
距離已經很近,敵軍騎兵根本無視身上的偽裝,直接刀弓上手。獠牙畢露。
“嗾~~!”首先招呼而來的是呼嘯的長箭。數百支羽箭幾乎在同一時間被擊出,箭身帶著淒厲的嘯叫,穿過晨霧,如死亡使者般撲入曹軍隊列中。
“第一曲,外圍奔射;二、三曲,隨我突陣!”趙雲洪亮的聲音異常清晰地響起。
“諾!”數千風騎軍幾乎同時怒吼出聲,聲如驚雷,震懾人心!
很快,風騎軍一分為二——一部騎軍成巨大的錐形之陣,直接切入呂虔軍陣,由南而北將呂虔軍切成兩半,細長而鋒利的戰刀迅速飛舞,刀鋒及處,殘肢紛飛,血流遍地,尤其是最當先的趙雲,更是勇不可擋,槍下無一合之人,槍鋒及處,所向披靡;另一部騎軍並未突陣,隻在呂虔軍周圍不停奔馳,奔馳過程中奪命地羽箭也是不停擊出,如割韭菜般收割了一撥又一撥地生命。
呂虔雖又驚又怒,但方寸未失,大聲呼喝收攏士卒。號角兵拚命地吹動牛角戰號,將呂虔地命令傳遞下去。曹軍士兵雖然慌亂,但畢竟訓練有素,聽得號角後,拚命向呂虔所在集中。
在呂虔的指揮下,聚攏起的曹軍士兵緊急地布成一個圓陣以盾牌兵居最外,緊貼地內一層則是長矛兵。盾兵格箭,長矛阻擋騎軍突擊。為數不多的弓箭兵聚在最中,以箭擊敵。
但真正能夠被呂虔聚攏起來的曹軍士兵隻有不到一半,另一半士兵則在慌亂無效的抵抗中、慌不擇路地奔逃中,不斷倒在風騎軍的戰刀和弓箭之下。風騎軍似乎不著急搭理那一部結陣的曹軍士兵,隻是專心地擊殺那些零散的曹兵。
“鳴號,召集他們聚攏過來!”眼見麾下的士兵慘遭屠戮,卻難有還手之力,呂虔心如刀絞,不斷地高聲呼喝。但那些零散潰逃或是抵抗的曹兵,縱再想靠攏,也是有心無力。在奔馳地戰馬麵前,他們想移動一步都困難之極……
零散的抵抗、潰逃逐漸消逝了,2000多曹軍的屍體橫七倒八地散落各地,間或有一些重傷的士兵發出垂死的哀號。
此時,攙雜著濃烈血腥氣息的薄霧已然散去,一屢朝陽映照在血染的土地上,別樣妖豔。
收拾完外圍之敵後,風騎軍重新集結起來,排成三個巨大錐行陣,靜靜地與結成圓陣、如龜殼般呂虔軍殘部對峙著。
異樣的氣氛籠罩在戰場中,適才馳騁縱橫、“囂張跋扈”之極的風騎軍卻突然變地安靜下來。但這種安靜,非但沒有讓曹軍士兵寬心,反而變得愈加心驚,搞不清楚風騎軍到底想做什麽。
兩盞茶的工夫過去,兩軍的奇怪對峙仍在繼續——呂虔軍是想動卻不敢動,一旦行動起來,就很難保證軍陣的完整,軍陣若散,必給騎軍以可乘之機,那結局肯定就如另一半士兵一般。但風騎軍的安靜卻不知出於何種目的……
“咯噔~!”呂虔咽下一口吐沫,目光甚至不敢轉移分毫。
“他們究竟想做什麽……休整?等待機會?還是……”呂虔腦筋急轉。突然間,一絲靈光閃過,呂虔想通了敵軍的目的——以自己為餌,引誘下邳守軍來援。適才震天的喊殺聲、號角聲,很可能已經為下邳守軍所察覺。此外,可能還有少數外逃的士兵,他們說不定也會跑到下邳。一旦下邳知道自己被困,十之會出城救援。如此便正中敵軍圈套。
“惡狼!”呂虔幾乎將牙齒咬碎,恨恨地盯著不遠處的騎軍。
越擔心,就越來什麽!
“嘟~嘟~嘟~!”沉渾的牛角戰號,突然從東麵響起。
呂虔幾乎絕望——下邳距離此地足有十多裏,援軍如此快地趕到,真難以想象他們是以什麽速度在急行軍。急行軍之下,士兵疲乏不堪,正是成為“惡狼”的獵物。
聽得遠處的戰號聲,趙雲嘴角微揚——魚兒果然上鉤了!
正如呂虔事後料想——渡河突襲下邳,隻是趙雲作出的假象,目的正是為了引誘呂虔回援。在彭城諸縣都開始據城死守後,趙雲難覓戰機,隻得再出他策。趙雲的策略就是攻敵必救,從而調虎出洞。對徐州地形相當熟悉的趙雲,自然猜得出呂虔可能會選擇的渡河地點,再以風騎斥候打探確認,呂虔的計劃就完全落在趙雲甕中。
這時,一名風騎斥候飛馳至趙雲身旁,低聲耳語起來。
趙雲聽罷稟報,麵色微變,略一思索後,高聲喝令道:“全軍聽令,撤退!”
很快,風騎軍將陣亡、受傷的同伴帶上後,跟隨在趙雲身後,往東南方向呼嘯而去。
結陣的曹軍士卒個個驚異不已,但同時又有一種絕處逢生的喜悅。呂虔不明所以地看著風騎軍遠去的方向,又看了看愈發響亮的號角聲傳來的方向。
不多時,一支騎、步軍混合、約有萬人的曹軍浩浩****地開近過來,最當先一員曹將身襲黑色鐵甲,威風凜凜。其身後一杆深藍戰旗,旗書五個大字:青州刺史——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