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到了九月,唐安把一些事情都處理完了,便開始投入到劇本的創作中去。

 那部軍事片,自然就是《紅海行動》了。

 作為國內最優秀的幾部現代軍事片之一,《紅海行動》在質量上絲毫不比《戰狼2》差。

 隻是兩個不同的類型,後來上映的時候,雙方的影迷之間也有很多爭論。

 一個個人英雄主義,一個是更注重團隊,都在各自的方向做的很好,側重點不同罷了。

 《紅海行動》的影迷噴《戰狼2》不合邏輯,太假,其實兩部電影都有不合邏輯、假的地方。

 任何一部電影,尤其是商業電影,都能從中找出一大堆漏洞來。

 就是為了吸引觀眾眼球的一部電影,不可能做真正的真實。

 誇張,是一種表現方式。

 觀眾也不在意真實與否,有時候你非要往真實上麵寫,不僅少了觀賞性,絕大部分不了解的觀眾反而會認為不真實。

 寫本小說,主角高中畢業考不上大學,從二流子開始,一路造假做到了部級高官。

 真實嗎?

 大部分人肯定覺得不真實。

 但這就發生了,真人真事!

 現實都如此,永遠不知道有多麽奇葩的事在發生。

 在人為創造的電影裏追求真實是不可能的,隻要不是什麽大的硬傷,能夠自圓其說把故事講好,那電影的劇情上就合格了。

 《紅海行動》也有很多漏洞,事實上越火的電影漏洞越多,因為看過的人太多了。

 《戰狼2》為了渲染個人英雄主義,更加不真實,但是這片子就不能真實,要不然可能就沒這麽爽了。

 相比而言,《紅海行動》已經夠真實了,足夠了。

 最後解救人質之後,隊長還要去搶黃餅(核原料),在我國軍隊的紀律來說,是非常不真實的。

 但是那個私自的行動,是作為一個商業電影非常正確甚至是成功的情節設計而已。

 作為一個商業電影,必須照顧觀眾的情緒。

 在一個8人隊伍犧牲兩個殘廢2個後,作為隊長,打著“對於黃餅我們不能置之不理”的招牌,帶著小隊去為隊友報仇——這個很符合正常邏輯。

 隊友犧牲,不憤怒嗎?

 不想報仇嗎?

 但是任務已經完成了,怎麽報仇?

 那是違反紀律的!

 但是,打個擦邊球,用“反核”做借口去報仇雪恨,

 這就很符合邏輯和正常思維了。

 紀律是死的,隊長卻是個活人,有血有肉的活人。

 《亮劍》裏,李雲龍還為了和尚滅了黑雲寨呢,《順溜》裏麵順溜最後還是開槍了。

 反之,如果劇情到任務完成犧牲兩人就結束,作為正常觀眾,能接受?

 憑什麽恐怖分子能這麽囂張還能逍遙法外?

 說好的“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呢?

 這麽丟下兩個犧牲的烈士回國太不爽了!

 觀眾不爽,就是導演的不對!

 所以必須報仇!

 反派必須死!

 國內最經典的臥底電影《龍虎風雲》裏,周閏發死了,但是大反派張耀陽還活著,大部分觀眾最後都憋屈死了。

 而《英雄本色》裏,周閏發也死了,但是觀眾不會感到憋屈,因為大反派李誌雄同樣掛了,隻會感到悲壯、傷感。

 還有那個記者的角色,也被詬病。

 節奏方麵,也是和《戰狼2》完全不同的,簡單點來說全程打打打。

 《戰狼2》是標準的商業電影節奏,主角遇到的威脅一個接一個,目不暇接,特別是最後冷鋒跪著送女主上飛機,結果轉眼飛機就被炸,這個情節設計的很好。

 歌曲、電影都講究抑揚頓挫,有高有低,有快有慢,有收有放,有鋪墊有**。

 就連人類的原始行為還講究節奏,不能悶頭硬幹。

 但是《紅海行動》沒有這樣,動不動就搞一個10-20分鍾的戰鬥場麵,全程都是**,也會造成視覺疲勞。

 不過其中間隙也有一些情感的表達,算是讓觀眾喘一口氣。

 還有一個,過於血腥了。

 第一版的劇本不需要多精細,上麵還有光電、軍偉、外教部等等部門的審核,先寫一個本子遞上去,反正後麵還要改動的。

 再說了,本子是一回事,拍出來可能有事另一回事了,還要在大剪刀下麵走一遭。

 將近十萬字的劇本花了唐安半個多月的時間,雖然不是最終版本,但是那麽多部門要審核,也不能隨便應付。

 最後通篇了過兩遍,沒什麽毛病,拷貝到U盤裏。

 出了辦公室,丟給秘書室裏其中一個秘書。

 “把這個劇本審一遍,完了打印出來讓製片部送審。”

 改改錯別字、語病什麽的,就不用自己幹了。

 周莉走過來問道,“董事長,您要出去嗎?”

 “不了,請張總和徐總半個小時之後來辦公室一趟,我去走走。”

 唐安擺擺手,一連寫了半個多月的東西,真的不舒服。

 在公司到處走走,製片部門編劇庫裏翻翻,剪輯室裏看看。

 一路來到放映室,裏麵發行部門在看片子,看樣子是古裝片,唐安也就推門進去。

 不過,沒看了兩分鍾,唐安就覺得不對勁了。

 這特麽不就是那部騙錢的電影嗎。

 “停停停。”

 唐安立馬打斷了了他們的觀影。

 坐在前排的漢唐傳媒發行部一位經理立馬回頭,怒目而視。

 敢在放映室裏大呼小叫,那個部門的傻缺。

 然而剛轉過頭,嘴巴剛張開,一句國罵都醞釀好了,卻怎麽也說不出來。

 唐安就靜靜地站在後排,嚇得他那180斤的身軀瞬間從椅子上彈起來,轉彎的時候也比任何時候都靈活。

 龐大身軀低頭立在唐安對麵,有些不知所以。

 “董...董事長,您怎麽來了?”

 “張經理,你們看的是什麽片子?”唐安說著瞥了前排那個片商一眼。

 “哦,董事長您說這個啊,《大話天仙》,孫麗小姐和鄭伊健、蔡紹芬主演的。”

 張胖子連忙回答,想了想又道,“古裝大片,投資一個億,想讓咱們發行,條件很好。”

 這時,那位片商也走了過來,有些恭敬地伸出右手。

 “唐董您好,我是誠信文化總經理趙清。”

 然而,唐安看都沒看他一眼,冷冷地看著張經理。

 “張經理,我記得你不近視吧。”

 “啊...沒...沒近視。”

 胖子連忙搖頭。

 “還沒近視,電影都放了大半,我看你是眼瞎了,這種片子也敢接,壞了集團的名聲,你這一身肉都不夠看......”

 唐安指著胖子鼻子就是一通罵,沒想到偶爾過來看看碰到這麽糟心的事。

 旁邊那位片商臉上有些不好看了,不過還是陪笑道,“唐董,您這話說的,我們這片子有什麽問題嗎,孫麗也是您旗下的演員啊。”

 唐安瞥了他一眼,“你哪家公司的?”

 那片商差點被嗆到,合著剛剛自報家門被無視了。

 不過還是老老實實地說,“我是誠信文化總經理趙清。”

 胖子補充道,“學者股份旗下的子公司,專門在內地投資電影。”

 “學者股份?”

 唐安想了想,這就是那個80年代寶島的學者電影了。

 壟斷了寶島近一半的影院,最多的時候電影製作也占寶島一半以上。

 寶島八大片商之一,八九十年代整個香江除了新義城、嘉和、德保這三家以外,其他的有百分之八十都有學者資金進駐。

 當年香江寶島頂尖的電影公司,現在幹起這勾當來了。

 唐安搖搖頭,“去告訴蔡崧臨,要做電影就好好做,別搞這些東亂七八糟的。”

 這部《大話天仙》說是爛片都抬舉它了,根本不配叫電影。

 三年前好幾家投資商拍了一部《天仙奇緣》,拍到一半沒錢了,這項目就算是黃了。

 但是三年後,孫麗、蔡紹芬現在火了,原來的小配角林更鑫也紅了,這什麽誠信文化就想著續拍。

 但是合同期限已過,導演和演員都不想接著拍。

 這公司也是絕了,找到了當時劇組的一位美術指導來當導演,臨時搭了個破劇組,不到一個星期把這片子拍完了。

 90分鍾的電影,還剩下一半,在沒有導演沒有演員的情況下怎麽拍的?

 這難不倒人家,所有演員都是替身,由替身完成剩下一半的戲份,幾天就匆匆趕工製作完成了。

 不光是背影、遠鏡頭用替身,正臉也特麽是替身,半部電影都是另外找了幾個演員拍完的,看著電影都會感覺突然變了個人。

 而且替身還假的要死,孫麗那個替身膀大腰圓,背影看著都不像。

 這片子後來還是上映了,不過沒有任何見麵會、線下宣傳、首映,因為主演和導演都沒去,倒是海報還有。

 宣傳海報上還打著孫麗他們的名號宣傳,導演、主創還是三年前那群人,但是所有明星都沒有提這部電影。

 管他哪家公司接了,唐安肯定不會去接,就算隻是發行,說不定也要被順帶著給罵慘了。

 比爛片還***那什麽摳圖都沒有下限,簡直可以說是史上最奇葩的電影了。

 “下次再有這種敗壞集團聲譽的片子,你自己滾蛋吧,這次扣一個季度獎金。”

 唐安沒有多搭理他們,丟下一句話就走了。

 片商看著唐安就這麽走了,又看向胖子,“這...張總......”

 “滾蛋,你特麽不是說保密的嗎,唐董一眼就看出來了,帶著你的拷貝趕緊滾。”

 胖子心裏的火也隻能衝著片商發了,丟下一句話,連忙帶著一身肉追唐安去,這可關係到自己的飯碗啊。

 ......

 真特麽糟心,唐安黑著一張臉出來,各個部門都看了一下,搞得凡是被他盯上的員工都有點不舒服,幹活都有點不自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