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回長安的目的很簡單
時間過的很快,但朔方大唐敗北的消息而已傳到了太原,太原百姓是一片嘩然,根本就沒有想到大唐唄敗北,還會損失那麽多人馬。百姓們對太子李承乾不敢議論,隻能將怨氣撒在了李績身上。頓時之間,李績便成了過街的老鼠,在太原城是人人咒罵,天天喊著要朝廷懲治李績以儆效尤。其實,太原百姓除了對李績有怨氣外,對李承乾也不感冒,他們借李績的機會向朝廷宣泄不滿,就是表達了太子李承乾的不滿。太原百姓感受到了李恪在太原給他們的好處,使得他們生活富裕安康,他們便將自己當做李恪的子民,心裏期盼著李恪能夠進入東宮,坐上太子之位。除了太原百姓,漢學院的士子們對李績也的口誅筆伐,盡然將李績列到了賣國的範疇,利用各種言論對李績攻擊,以泄心頭之恨意。隻有陸軍學院的學生一反常態,沒有做出出格的舉動,反而個個上書,陳述自己的戰術和戰略,有的則是寫血書自薦到朔方從軍。李恪心裏清楚,陸軍學院學生肯定被李績做過引導,才會顯出這麽高是素質。而漢學院的士子們,則是出於自己是士子善議國政的秉性,還有可能是李泰派到漢學院任教的幾名教員的授意。但不管怎麽說,太原城的民心對李績非常不利,即便是對李承乾,太原百姓明麵上不說什麽,但心裏也很不鳥他。
李恪一天出了思考對吐蕃和吐穀渾聯軍的破解之法,就在翻閱陸軍學院的學生寫給他的關於陳述大唐對吐蕃和吐穀渾戰役的戰略構想,戰術運用等,讓李恪倒是充實了很多。而李恪這段時間也保持了沉默,聽從了狄知遜和許敬宗的意見,以靜製動。
十二月中旬,李恪終於接到了李世民的旨意,讓他回長安歡度佳節。李恪便下令王中長前去準車馬,讓阿史那雲和武媚娘準備行裝,跟他一同回長安。兩日之後,李恪安排妥當了長安的一切事物,他的車隊開始出發向長安而來。李恪一行出了八輛大車外,還有五百鷹衛相隨。平常李恪回長安時隻帶二百或者三百護衛,而這次他卻是帶了一千人,這不是李恪在顯擺,而是他有自己的想法。聽了狄知遜和許敬宗的分析,他清楚吐穀渾和吐蕃的使者會到長安,他們的目的是利用一次勝利向大唐施壓,想要索取財物,還要求娶公主。而大唐在這種情況下要麽強硬,跟吐蕃和吐穀渾打下去,直到滅了兩國為止,要麽就是妥協和退讓,答應他們的要求。而李恪帶領真多黑衣衛,目的便是想壓壓吐穀渾和吐蕃的囂張氣焰,讓兩者清楚在大唐還有這樣一支強悍的騎兵,隻要大唐願意,依然可以派到朔方跟他們血戰到底。
其實,李恪還想多點人馬回長安,用自己身邊黑鷹衛的氣勢震懾一下吐穀渾和吐蕃的使者,讓他們收斂一點,但他北府兵馬大總管的官職和親王爵位的權限隻能容許帶一千人馬,他也是沒有辦法!
這日,李恪的一行人就像一條黑色的長龍一般,緩緩的出了太原城。太原城的百姓看到北王要回長安,便交道相送,盡是將李恪一行人送出了太原城外十裏的位置。大唐這次的敗仗讓太原的百姓們深深的感受到了北王的存在會太原城的大家是多麽的幸福,也為朝廷沒有任用北王而感到沮喪,對朝廷甚為不滿。他們真真實實的感受到了生活在一個大唐軍神般存在的北王殿下治下,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至少,不會害怕自己的家鄉慘遭侵略和qiang劫,不會害怕自己的軍隊打敗仗,不會覺得給自己和唐人丟臉。大唐一擊擊潰了突厥,取得是無上信心在這次跟吐穀渾的一戰中讓李績敗的幹幹淨淨。
李恪這次回長安是按照行軍速度,用了四天便道了長安城,在城外時,李恪看到進城的百姓臉色多了份憂鬱之色而少了份豪情。李恪很清楚,這便是大戰敗北所造成的影響,對於這場大戰,長安百姓的寄予厚望,希望能夠打出當年大唐打敗突厥的氣勢,隻是沒有想到會敗北,還會敗的這麽慘,盡然讓十二萬大唐將士婚喪擾蘭。
百姓在城門口看到李恪的車架,臉色則是露出了淡淡的欣喜,看到李恪身邊的一千殺氣騰騰的鐵衛,他們的心裏也有了希望,開始向往北王殿下能夠率軍出征,能夠打敗吐蕃和吐穀渾,能夠給大唐挽回尊嚴,能夠為死去的將士們報仇。
“北王殿下——”
“參見北王殿下——”
李恪車架經過的地方,不時的傳來長安百姓的問候,聲音很幽怨,似乎在向他傾訴自己心裏委屈和不滿,看的李恪心頭愁緒萬千,不斷的跟行人招手,用此方式安穩長安百姓。緩緩的李恪才車架到了北王府,楊恩早已等候,看到李恪的車架到了府門口,中門大開,將車架迎接了王府。李恪身邊的一千鷹衛也進了北王府。
回到王府,楊恩剛將李恪一行人安排妥當,他便來到書房,向李恪匯報最近長安出現的一些情況,以便李恪能夠及時掌握長安的最新情況而不至於出錯。通過楊恩的匯報,李恪清楚現在的朝堂依舊有中樞大臣共同處理政務,太宗則依然臥病在床。太子黨一係人比較低調,似乎忙著在為李承乾開脫,東王李泰一係則是顯得很高調,想盡辦法在搜羅朔方戰敗跟李承乾有關的證據,想利用這次機會將李承乾逐出東宮。而楊恩也告訴李恪,吐穀渾和吐蕃的使者已經到了長安,他們就住在驛館,但還沒有見到李世民。吐穀渾來到使者依然是李治百歲時的吐穀渾左賢王伏真,吐蕃的使者則是吐蕃國的大相祿東讚。
對於伏真李恪見過幾麵,有點影響,清楚他的吐穀渾的王族成員。但對於吐蕃的大相祿東讚,李恪則是很陌生,就連大相在吐蕃代表著什麽職位都不曉得,而李恪也想去了解這些自己認為不必要的事情。在他的心裏,他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滅了吐穀渾,滅了吐蕃國。
而就在楊恩跟李恪在書房談論長安最近局勢的時候,門外王中長喊道,“殿下,宮裏內侍傳召,讓你進宮麵聖!”
“麵聖?這麽快?”李恪疑惑道,自己這剛到長安,剛回到王府還沒有休息片刻呢,怎麽就讓自己進宮麵聖呢?難道發生了什麽大事嗎?李恪便向楊恩詢問,楊恩也搖頭歎息,示意自己不清楚。
“你去準備車架!”李恪對王中長說道,自己和楊恩則是來到了聚義殿,就見王德正在聚義殿裏焦急的等待中,看到李恪,急忙對李恪說道,“殿下,皇上讓你進宮商議大事!”
“好,本王這就跟王公公進宮,請!”李恪擺手道。
“殿下請!”王德謙虛道。
李恪也不推辭,大步走了王府,等上了王中長的車架向皇宮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