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琴鄙視的望了一眼這不可一世的二世子,單憑這一句話蕭琴便知曉此人做不了天下,不然他這句話應該換成:“如何能將那幫死禿驢為我所用呢?“
朱棣聽了半響,方才聽出了一些眉目,這會兒才插過話頭道:“小兄弟有何良策?“蕭琴點了點頭道:”眼下天下擒王兵馬雖奉命擒王,但這人草莽多數來自江湖,江湖之人自有江湖之人的習氣,他們可能不守法,但最為重義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形容這些草莽最為合適不過了!“
朱棣沉著臉點了點頭。
蕭琴受朱棣鼓舞,繼續道:“新皇帝雖素有仁愛之名名聞天下,無奈登基之後,大力削藩,弄得人心惶惶,且多是無中生有之事,朝廷更是重文輕武,殊不知習武之中比起飽讀詩書的讀書人更注重義氣,王爺素有威名,且於國家有大功,平日也並無不法之事,王爺隻需對這番江湖草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定能化幹戈為玉帛!“蕭琴盯著朱棣,目光閃耀著光芒。
暖閣一陣沉默。
良久朱棣才抬起頭,沉聲道:“以小兄弟看,本王該如何是好呢?”
蕭琴尚未說話,一旁的朱高熙便搶先一步道:“不行,父王這太冒險,若是說服不了那幫草莽,到頭來一樣要大戰一場,如此多費唇舌,不如用拳頭說話!”
朱棣皺了皺眉,這個二兒子很多地方都像自己,唯獨性子太狂了些,他小身喝道:“不得胡言亂語,且聽小兄弟作何解說!“
高煦天不怕地不怕,唯獨怕這個威風凜凜的父王。朱棣聲音雖不大,仍讓他脖子一縮,但心中仍舊不服氣,惡狠狠的衝著蕭琴瞪了一眼。
蕭琴裝作沒看見,扭過頭對朱棣道:“兵法有雲: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如期被天下兵馬攻入王府,不如王爺來個單刀赴會!”蕭琴聲音不大,但在場之人還是聽得心頭一驚,朱高燧楞了一下道:“這……這怎麽行……父王乃千金之軀……這……?”
“就是,且不說這樣能不能成功,王爺千金之軀,前往敵寇群中,這太過威嚴,萬一有個什麽閃失,如何是好?”張玉接著朱高燧的話頭道。
“古人雲:富貴險中求,自古做大事者,有那個不是處處伴著危險,漢有劉邦勇撲鴻門宴,終究成就大漢王朝,唐有郭子儀單刀入回紇,換取大唐百餘年安穩,若是王爺心中害怕,在下奉勸王爺趁早斷了揮兵南下的念頭,早早收了兵馬會朝廷做了一個安穩的王爺得了!”
“大膽蕭琴……爾竟敢……?”
“不得無禮!”朱棣陡然衝著朱高熙喝道,朱高熙狠狠的瞪了蕭琴一眼,冷哼了一聲坐在長椅上,朱棣雙目寒光一閃,盯著蕭琴,蕭琴絲毫不讓,二人相視對了片刻,朱棣原本嚴肅的臉上,慢慢的湧出了笑意,忽然哈哈哈一陣大笑,走上前拍著蕭琴肩膀道:“好一個富貴險中求,今日本王就學學關公單刀赴會!”
“父王……這太兒戲了吧?”朱高熙拉著朱棣道。
“是啊,二郡主說得極是,王爺乃千金之軀,豈可冒如此大險?“張玉不放心的站起身道,他望了望道衍又道:”軍師,你且說句話!“
“是啊,軍師,你快勸勸父王,這太危險了!“朱高燧平日裏對道衍最為信服,這會兒瞧朱棣似乎下定了決心,一時也慌了。
道衍眯著眼生,想了想,方才站起身來,緩緩道:“老衲認為小兄弟的主意不錯,眼下朝廷正蓄意找除掉王爺的理由,若是能和天下擒王兵馬化幹戈為玉帛實乃最好不過!“頓了頓又道:”不過,王爺身係眾位將士的希望,安危自是最為緊要,若是王爺不嫌棄,就有老衲和小兄弟陪著王爺走上一趟如何?“
“軍師……你……?“朱高熙驚訝的望著道衍,本指望以他的威望反駁兩句,豈料他不但不反駁,還決意陪著走一遭,這讓他如何不驚訝。
朱棣想了想,道:“眼下府上正值多事之時,府上不可一日無主,若是軍師隨同前往,一旦府上出事,適合是好,以本王看,就勞煩小兄弟和朱將軍配本王走一遭吧!“
朱能蕭琴二人紛紛抱拳道:“正該如此!“
朱高熙、朱高燧等人雖不願,但瞧朱棣心意已決,均不敢再言語,當下無話,眾人除蕭琴、朱能二人回屋準備之外,其餘眾人也紛紛告退,一時偌大的光天殿內,剩下朱棣獨自一人,他輕歎了聲,背著手,徑自走出了光天殿,沿著儀天殿向北走了去,義天殿之北遙對的是萬歲山,金稱瓊華島,峰巒掩映,鬆檜濃鬱,奇石突兀,秀若天成。引水至山頂,出螭首口,曲折而流,時隱時現,注入方池。伏流至仁智殿後,從石刻螭龍口噴出,然後分東西流入太液池。元順帝曾偕妃子月夜乘龍舟在池中嬉遊,朱棣急步登上了城樓,他憑欄遠望,雄偉的北平便盡收眼底了。北麵燕山如長蛇,首銜西山麓,尾掛東海岸,東麵的太行上山像猛虎一樣雄踞在燕王府的東麵,十裏青山行畫裏,雙飛白鳥似江南東南角之金光耀眼的樓台殿閣便是燕王府。洪武三年,他在京城被封為燕王,到十三年就藩北平,當時他才二十一歲 。憑他的才略,憑他的英武,僅僅能做一個鎮守邊關的藩王嗎?“朱棣喃喃自語道。夕陽不知何時變得暗淡了下來,朱棣歎了聲,反身朝光天殿走了去。
——————————————————————————————————————————————
各位支持首訂啊,小景跪求首訂!
注:
用兵打仗是一種詭詐之術,需要運用種種方法欺騙敵人。所以,明明能征善戰,卻向敵人裝作軟弱無能;本來準備用兵,卻偽裝不準備打仗;要攻打近處的目標,卻給敵人造成攻擊遠處的假象;要攻打遠處的目標,相反卻偽裝作要在近處攻擊;敵人貪心就用小利來引誘他上當;敵人混亂就乘機攻取他;敵人實力雄厚就要謹慎防備;敵人強大就暫時避開其鋒芒;敵人容易衝動發怒,就設法挑逗他,使其失去理智;對於小心謹慎的敵人,要千方百計驕縱他,使其喪失警惕;敵人安逸就設法騷擾他,搞得他疲勞不堪;內部團結的敵人,要設法離間他,讓他分裂。在敵人沒有準備時,突然發起進攻,在敵人意料不到的情況下采取行動。凡此種種,是軍事家用兵取勝的奧妙,隻能隨機應變靈活運用,是無法事先規定刻板傳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