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可有良策!”這時一旁的朱能也聽出了端倪,臉露喜色。
朱棣虎目皎潔的一笑,道:“二位將軍可否記得昨晚抓住的兩個士兵?”
朱能、張玉一愣,隨即想起昨晚的那一幕,朱棣自得知鬆亭關乃是卜萬鎮守,當下揮兵來援,不料卜萬得知朱棣來援,竟然狡猾的仗著城樓堅固,隻守不攻。朱棣見卜萬如此防守,一時也不知如何是好,當晚就在大帳之中苦思冥想破敵之際,想了半響,卻沒有計策,正不知如何是好之際,忽前軍獲大寧探卒十數人,一名將校一番查問之下,居然是自前些時日跟隨劉真的士卒,劉真自宋忠兵敗後,就逃亡了鬆亭關,這幾個小卒,得知主帥逃亡鬆亭關,當下也逃到了鬆亭關,不曾想被燕王的軍隊發現,一並抓捕了回來。
燕軍將校有感事情嚴重,也顧不得這十餘人是何人坐下,當下壓到了朱棣的帳下,朱棣正苦思冥想破敵之計謀,陡然見到這十餘人,心中一動,有了計較,故而召一卒到麵前問道:“你叫甚麽名字?”那小兵沒想到能見到燕王,瞧朱棣麵色雄偉,居然嚇得有些顫抖,顫著聲音道:“小人叫做王才。”
朱棣皺著眉頭將這個名字默念了聲道:“本王有一封緊要書,要寄與卜將軍。你能替我悄悄送去,不但饒你之罪,且有厚賞。”那王才,本就是貪生怕死之徒,進來時,正兀自擔心小命不保,這時瞧朱棣如此說話,心中頓時大喜,急忙磕頭猶如小雞搗米一般,口中喜道:“王爺若饒了小人之死,莫說送書小事,便蹈湯赴火,亦不敢辭。”朱棣登時大喜,忙讓人給他準備了上等了好酒好菜,這王才本就是窮苦人家,那裏見到這麽一桌豐盛的好酒好菜的,當才狼吞虎咽的吃了大半響,一壺上等的女兒紅也被他喝的幹淨,待他吃得微醉。朱棣遂寫了一封書,讓人密密縫在其衣襟之內。王才糊裏糊塗的接過書信。朱棣麵色沉重,低聲吩咐他小心送去,不可遺失,又賞了他十兩銀子,遣他去了。然後吩咐將一人眾給綁下了,想在這幫人還被捆綁在朱棣的後麵的大帳內。
張玉人心思較為細密,一聽朱棣提起那抓捕的士卒,頓時有些明白了過來,遲疑的道:“王爺難道是想利用這幾個小卒?”
朱棣點了點頭道:“不錯!這卜萬英勇善戰,非善類,況且這次調守鬆亭關的都是大寧城中精勇,若是攻城,雖以二位將軍隻能,定會攻下鬆亭關,但鬆亭關內乃是大寧精銳部隊,不費上一番功夫,隻怕難以攻下鬆亭關,如今我等兵力不足,朝廷派遣耿炳忠率領三十萬大軍鎮守真定,我等若是不費一兵一卒破了鬆亭關,以本王的威望,料來城中部隊定會歸順,如此一來豈非壯我聲威!”
“王爺所慮甚是?”朱能、張玉 齊聲讚道。
“不過,眼下除了贏攻之外,還能怎麽辦?”朱能性子急躁,不待朱棣答話,搶先將自己心中所擔憂的說了出來。
朱棣冷哼了聲,雙目忽然有些笑意,盯著朱能望了一陣,方才低聲道:“秘密就在王才的身上?”
朱能、張玉一愣,二人雖是絕頂聰穎之人,但一時也猜不透朱棣的心思,隻得四目齊刷刷的望著朱棣。
朱棣瞧二人神色,得意的一笑,當下湊過頭去,低聲將心中的一番計劃告知了二人,二人一聽均恍然大悟,片刻朱能哈哈一笑,道:“王爺的反間計,果然厲害,那卜萬雖英勇善戰,定料不到王爺會來一招反間計!哈哈哈……?”
“不過,單憑王才,可靠麽?”張玉不似朱能那般大大咧咧,聽了朱棣的計謀,雖覺得可行,但若是將座城池的安危,交到一個貪生怕死的小卒的手裏,多少讓他有些不放心?“
朱棣微微一笑,低聲道:“張將軍可聽過《群英會蔣幹中計》?“
張玉一愣,沒料到朱棣會如此一問,但他畢竟是聰明之人,這《三國誌》的書,他自小熟讀,尤其是對裏麵的周瑜十分敬佩。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是多少人的夢。“張玉微微一沉吟低聲道:“臣不才,《三國誌》臣雖看了不下十遍,但不明王爺之意,還望王爺明示!”
朱棣嗬嗬一笑道:“張將軍嚴重了,昔日陶淵明所言,讀書不求甚解,是為最好的讀書之法,今日本王並非考校張將軍讀書心得,本王隻不過學學周公瑾而已!”
朱能乃是一介武夫,聽了半響仍舊不明所以,嘀咕道:“王爺,我們不是利用王才麽,何以扯上周公瑾?”
朱棣沒料到朱能這麽實在,哈哈哈一笑扭過頭衝著張玉道:“張將軍可知周公瑾如何利用蔣幹?”
張玉文武全才,平日最喜愛讀史書,《三國誌》看了不下數十遍,《群英會蔣幹中計》更是看了數百遍,如何不知曉。
赤壁之戰前夕,曹操率領八十萬大軍攻打孫劉聯軍,但曹軍士兵,多係北方人,不習水戰。曹操在占領荊州之後,便用降將蔡瑁和張允為都督,訓練水軍,為掃平江東做準備。蔡、張二人,久居荊州,深得水戰之妙。由他們訓練水軍,對江東顯然是一種潛在的威脅,周瑜深為憂慮。一天,周瑜正在帳中議事,有人通報故人蔣幹來訪。周瑜對眾將作了一番部署,遂整衣出迎。
這蔣幹,字子翼,與周瑜自幼同窗,交情頗厚,現為曹操帳下幕賓。這次,他是主動請命前來江東的,目的是要說動周瑜投降。對此,周瑜自然心中有數。所以,他一見麵就把蔣幹的嘴“封”了起來:他命大將太史慈監酒,聲稱“今天是老同學相見,但敘朋友之情,不言軍旅之事,有言之者當即斬首”。然後,他又以江東精勇雄壯的士兵、堆積如山的糧草和眾多的文武英傑,誇示蔣幹,使得蔣幹始終無法開口道出說詞。歡宴之後,周瑜一定要與蔣幹同榻而眠。他故作大醉之狀,和衣而臥,嘔吐狼藉,一會兒就鼾聲如雷。那蔣幹因心中有事,難以入睡,二更即起,見帳內殘燈尚明,桌上堆著文書,便下床偷看,他見有蔡瑁、張允寫給周瑜的一封投降書信,不禁大驚,忙將其藏到了身上。這時,周瑜在**翻了個身,說起了夢話,道是數日之內要讓蔣幹看那曹操的腦袋。蔣幹連忙熄燈上床。將近四更時分,隻聽得有人進帳喚道:“都督醒了嗎?”周瑜裝作夢醒的樣子,故意問那人說:“**睡的是什麽人?”那人答道:“都督請子翼一同睡覺,怎麽忘記了?”周瑜懊悔地說:“我平日從未醉酒,昨天喝醉了,不知可曾說過些什麽?”那人道:“江北有人過來。”周瑜小聲喝道:“低聲!”又叫:“子翼。”蔣幹裝作睡著,一聲不應。
周瑜同來人悄悄走出帳外,蔣幹則在帳內偷聽。隻聽來人在外麵說:“蔡、張二位都督道:‘急切中無法下手。’”後麵的話因聲音太小,無法聽清。一會兒,周瑜回到帳內,又叫:“子翼。”蔣幹不應,仍然蒙頭假睡。周瑜遂脫衣就寢。蔣幹暗想:這周瑜是個精細人,天亮後若不見了蔡、張二人的書信,豈肯與*休?因此,剛到五更,即趁周瑜熟睡之機,悄悄溜出帳外,叫上隨身帶的小童,飛快地趕到江邊下船回江北去了。
蔣幹回到江北,去見曹操。曹操問道:“子翼,事情辦得怎麽樣?”蔣幹回答說:“周瑜雅量高致,不是言詞所能打動。”曹操十分不悅,道:“事情沒有辦成,反讓人家笑話!”蔣幹說:“雖然沒能說動周瑜,卻為丞相打聽到一件重要事情。請摒退眾人。”待左右之人退下,蔣幹取出書信,並將聽到的事情一一告訴了曹操。曹操大怒道:“這兩個賊人竟敢如此大膽!”遂喚蔡瑁、張允入帳,未容二人分辯,即命武士推出斬首。這樣,大戰尚未開始,曹軍最為得力的兩個水軍將領,就被周瑜以反間之計輕而易舉地除掉了。
《群英會蔣幹中計》的這一節故事乃是周瑜人生生涯之中最亮麗的一筆,張玉自是熟讀,這會兒聽朱棣如此一問,當下將這段故事說了出來。
“王爺難道也要學周公瑾,夜會蔣幹?”朱能睜大的雙眼望著朱棣道。
朱棣嗬嗬一笑,並不言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時間充足,多更點,本來打算更新六千字就好了,但想想還是多更點,讓各位書友看得過癮的同時,自己也能趁著時間充足多碼點字,隻是近幾日的訂閱太讓小景傷心了,讓小景差點產生了放棄的念頭,好在小景毅力夠強悍,繼續寫下來去,直到這本書的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