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收到消息,個個急的鞋子都來不及穿,就出了門,趕到大殿前的時候,不少人帽子都是歪的。

還有人在係衣服。

趙公公出來看到這一幕,微微皺眉,高聲道:“整頓衣冠!”

待所有人都穿戴整齊,文武分四列站好。

“進殿!”

趙公公宣布道。

百官排著隊進來,抬頭一看,女帝並未坐在鳳椅上,而是立於案前。

天子之劍撐著地,威武的看著眾人。

麵色無悲無喜。

“臣等拜見陛下!”

眾人剛準備跪下去,姬箐箐一揚手。

“免禮!”

禮節都不顧了,由此可見女帝此刻的心態。

憤怒!

怒而不囂!

“朕知道,直到此刻,你們中還有人在懷疑,在恐懼,怕打仗,尤其是怕跟匈奴打仗。”

“那是幾百年來,中原從未真正戰勝的敵人,你們怕,是理所應當的。”

姬箐箐目光掃視之下,有人昂首,自然也有人低頭,代表著他們的態度。

她便繼續說了下去。

“朕也怕過,這一戰要是打輸了,過去一年的努力都會付之一炬。”

“說不定,晉國就此淪亡!”

“但是,怕有用嗎,怕了幾百年,他還是年年南下,搶奪,燒殺,無惡不作。”

“就在三天前的夜裏,晉國的子民,在歸家的路上,被戎狄侮辱,屠殺!”

“難道,我們還要坐視不管?”

“他們南下,我們就抵禦,他們撤退,我們就歡呼,這樣的日子,還要過到什麽時候!”

文武百官什麽話都沒說,有些話說不出口,有些話沒必要說。

到了此刻,說什麽都是廢話。

女帝要怎麽做,他們配合就是了。

姬箐箐便提著天子之劍,往前一步,道:“朕決議,滅了他們,永絕後患!”

除了有限幾人,知道這個決戰計劃。

其餘人都不知情。

此刻,聽到這話,都是心頭一震!

滅了戎狄,永決後患!

不是打一場勝仗,讓戎狄臣服。

本質的不同。

“陛下,萬萬不可!”一名老臣硬著頭皮站了出來。

姬箐箐淡漠的看了他一眼,就知道這些士大夫會出來反對,便道:“有何不可?”

“戎狄聯軍有騎兵三十萬,我們騎兵隻有不到十萬,若隻是為打一場勝仗,逼迫戎狄臣服,安北方太平,方可!”

“若是打滅國之戰,戎狄必然拚死抵抗,那時候,怕就不止三十萬騎兵了。”

“陛下,晉國經不得這麽大的消耗啊!”

他這還算是留了話了。

戎狄騎兵三十萬,向來是天下一甲,中原從來沒有在正麵討到什麽好處。

除非是打人數差,或者幹脆把戎狄放進關,拉長他們的後勤補給線。

切割殲滅!

現在是晉國舍關主動出擊,正麵作戰,兵力上本就不占優,甚至是劣勢。

騎兵連人家三分之一都不到。

在他們看來,這仗根本就不可能打的贏,所以從一開始,他們就持有反對意見。

反對到了現在,終於是後退一步。

答應女帝開戰。

僅僅隻是為了出口氣,按照他們的想法,或許想著的是,打輸了之後,回來繼續搞生產。

守著西北三州,世代相替就得了。

“臣附議,不是臣等怯戰,而是戎狄驍勇,我們無法真正戰勝。”

“陛下,切不可把戎狄逼的太急。”

“臣附議。”

“臣等附議!”

“……”

站出來人越來越多,都是一些老臣,其中大部分是士大夫,他們都不支持決戰。

退一步講,就算打的贏,消耗也太大了。

這時候,如果東方諸侯列國來犯怎麽辦?

沒有這個,也會有別的考慮。

姬箐箐頓時清醒過來,不管是朝中,還是軍中,甚至是民間,都缺少戰心!

這可不是什麽好事。

就在這時。

“帝君覲見!”

薑平已經很久很久沒有來過大殿了,向來是背後謀劃,全部由姬箐箐來執行。

終於,在這個關鍵的時刻,他還是來了!

大不同往日。

百官依舊恨他,反對他,但也多了一絲畏懼,具體的表現就是,隨著薑平輪椅推進。

中間所有人都自動讓開路來。

南宮婉兒把薑平推到了最前麵,停下來,轉過身。

麵向眾人。

“本君在外麵聽了一些,有些想笑,所以忍不住想進來瞧瞧。”薑平毫無顧忌,漏出了諷刺的嘴臉。

不少人對他是咬牙切齒。

最終,一名老臣站了出來,道:“敢問帝君,事關國家存亡,哪裏好笑?”

他們最討厭的就是薑平的這份自信。

仿若他是無敵的,不把一切人,一切事,放在眼裏,永遠一副還沒開始,他就看了勝利的姿態。

偏偏每次他都是對的。

更加讓人生氣。

因為,都沒辦法說他自大!

薑平繼續微笑著,道:“你們既支持和戎狄開戰,又反對陛下滅戎狄之心。”

“難道這不好笑嗎?”

這簡直就是腦子有問題,這不是矛盾嗎?

既然要打,當然最好是把對方往死裏打,如果認定了必輸,幹嘛還要打?

“如果這不好笑,那本君就要懷疑諸位,是不是戎狄安插在朝中的奸細了。”

“你們在擔心晉國把戎狄給滅了!”

薑平繼續道,笑的更諷刺。

“你……住口,滿嘴胡言,我等怎麽可能是奸細,我等對晉國,對陛下,忠心耿耿!”

“如有不忠,甘願遭天雷!”

“陛下,帝君公然冤枉臣等,還請陛下為臣等做主!”

他們急了!

姬箐箐有點想扶額,每次都是這樣,氣氛不管多麽嚴肅,他一出來,就必定要變成一場鬧劇。

可是今天沒有那麽好收場,必定要有一個結果。

戰與不戰的問題已經解決。

現在,是怎麽打的問題。

“朕倒更想聽一聽,平君如何看待朕要滅了戎狄,永決後患一事!”

姬箐箐現在軍政大權在手,不會像過去一樣,事事都順著他們。

他們要交待,就給交待。

她早就可以當家做主了。

臣子的義務,就是幫助她。

不是為了反對她而反對。

薑平轉動輪椅,麵向女帝,拱手道:“臣自當是大力支持,不管此戰是勝是敗。”

“臣不讚同!”

老家夥們又站了出來。

“事關重大,怎麽能不考慮勝敗?”

“沒錯,這實在太兒戲了。”

“陛下,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薑平最討厭聽到話,就是‘從長計議’四個字,遇上一點問題,就從長計議。

結果,什麽事都辦不成。

打仗那是能猶豫的嗎?

薑平轉動輪椅,再次麵對他們,直接問道:“敢問這位大人,您認為此戰是勝是敗?”

“陛下洪福齊天,自然是戰必勝,攻必克!”他可不會中這個圈套。

當然要說好話。

薑平便向姬箐箐問道:“那陛下心裏怎麽看?”

姬箐箐迎上他的目光,猶豫了一會,道:“朕沒有十全的把握。”

來自女帝的拆台。

搞了半天,女帝自己也怯戰。

反倒把他們給坑了。

“但是,這一仗,朕一定要打!”姬箐箐繼續道,語氣容不得一絲質疑。

“我讚同陛下,此戰,本君也沒有十全的把握。”薑平便配合著說道。

他們更加搞不懂了,決定要打之前,帝君和女帝是喊得最凶的。

恨不得馬上開打。

真正要開打的時候,他們反倒都怕了。

關鍵是怕了,還要打。

搞什麽?

“這裏,我再請教這位大人,你必勝的把握怎麽來的?”薑平最終把矛頭,指向那些反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