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十日之後,便是伍子胥的伍子噬魂鞭的在出世之日,哈哈...哈哈...”陳展說完這句話,就消失在遠處。
“伍子噬魂鞭!”我驚訝的站在那裏不知道該說啥。
隻見陳樂兒說了一句:“這伍子噬魂鞭,本來你是我陳家之物,最後失傳了。”
啊!然後陳樂兒就給我講起了這伍子噬魂鞭的威力。
“伍子噬魂鞭第一是專打一切陰鬼邪靈或者變屍,但是還有一個功能便是吞噬亡魂!”
“吞噬亡魂!”
據我們家記載伍子胥所用的鞭子乃是世間奇異之物,若是以此鞭擊打屍體,百鞭子之內,三魂盡散,二百鞭子七魄盡散。三百鞭之內,便會陷入永生不得輪回之苦。消失的亡魂散魄便會被伍子噬魂鞭所吸收。伍子噬魂鞭最厲害的不是鞭屍除凶,而是噬魂。“
我接下來知道了這個伍子噬魂鞭的淵源!
伍子胥的父親伍奢是楚國太子太傅,負責教導太子建,太子建被費無忌所誣陷,伍奢也受到了牽連。
費無忌對楚平王說:“伍奢有兩個兒子,都有才幹,不殺掉將成為楚國的禍患。可將他們的父親作為人質將他們召來,不然就會成為楚國的禍害。”
楚平王派使者對伍奢說“:你若將你的兩個兒子招來可免你一死,不然性命難保。”
伍奢說:“伍尚為人仁厚,召他一定會來。伍員為人剛烈暴戾,忍辱負重,能成大事,他料到來後會一起被擒,一定不會來。”
平王不聽,派人召伍奢的兩個兒子說:“你們若來,我就讓你父活命;不來,馬上就殺掉伍奢。”
伍尚要去,伍子胥說:“楚王召我兄弟,並不是為了讓父親活命,是怕我們逃脫後成為禍患,所以拿父親作為人質,假意召我兄弟倆,我兄弟倆一到,父子三人就會一起被殺,對父親的死活有什麽好處呢?
況且去了便不能報仇雪恨。不如投奔別的國家,借他國的力量來雪父親的恥辱,一起束手待斃是沒有作為的。”
伍尚說“:我知道應召前去也不能保全父親的性命,可是隻怨父親召我們以求生路,而我們不去,以後又不能報仇雪恨,到頭來豈不被天下人恥笑。”
他又對伍子胥說“:你可逃走,你可以報殺父之仇,我將安心就死。”
伍尚束手就擒,使者來捕伍子胥。
伍子胥挽弓搭箭對著使者,使者不敢上前,伍子胥就逃走了。
伍奢聽說伍子胥逃走了,歎息說:“楚國君臣將要苦於戰爭了!”
伍尚到了楚國都城,楚王將伍奢並伍尚一道殺死。
此時伍子胥欲逃往吳國,奈何路途遙遠,隻好作罷。之後他因太子建在宋國,遂投靠之,但宋國內亂,隻好與太子一起奔鄭。
在鄭國,太子建和晉國大夫中行寅合作,聯合推翻鄭定公,被定公知曉而被殺,最後子胥隻好偕太子建的兒子公子勝一起投奔吳國。途中過陳國欲出昭關到吳國,昭關守衛正在到處抓拿他們,兩人隻好徒步逃走。
伍子胥出了昭關,怕有追兵趕來,急忙往前奔跑,但遇到一條大江攔住了去路。
正著急時,江上有個老漁夫劃著小船過來,把他渡了過去。過了大江後,伍子胥感激萬分,摘下身邊的寶劍,交給老漁夫說:“這把寶劍是楚王賜給我祖父的,值一百兩金子。送給你,聊表我的心意。”
老漁夫回答說:“楚王為了追捕你,出了五萬石的米糧作為賞金,還答應封告發者為大夫的爵位。我不貪圖賞金、爵位,怎麽還會貪圖你的寶劍呢?”
伍子胥逃出楚國後,白天躲藏,晚上趕路,不久就生病了,此時盤纏用盡,隻好拖著病軀,沿路乞討。
到了吳國,吳王僚剛剛繼位執政,公子光做將軍。伍子胥通過公子光的關係求見吳王。過了許久,楚平王因為楚國的邊城鍾離與吳國的邊城都養蠶,兩個女子為爭采桑葉互相廝打而大怒,以致於兩國興兵交戰。
吳國派公子光討伐楚國,攻破楚國的鍾離、居巢凱旋而歸。
伍子胥勸吳王僚說:“楚國可攻破,希望再派公子光去。”
公子光對吳王說:“那伍子胥的父兄被楚王殺害,勸大王討伐楚國是為了報私仇罷了。攻打楚國未必能攻破。”
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有野心,想殺掉吳王而自立為王,又不能說穿此事,於是就將專諸推薦給公子光,自己退出朝廷與太子建的兒子勝躬耕於田野。
公元前516年,楚平王病死。當初,楚平王奪太子建的秦女所生的兒子軫,到楚平王死後,竟即位稱王,這就是楚昭王。
吳王僚趁楚平王死了,派兩位公子率兵襲擊楚國。楚國派兵切斷吳兵的後路,使吳兵不能返回。
吳國國內空虛,公子光就派專諸行刺吳王僚而後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廬。闔廬繼位後,誌得意滿,就召伍子胥賜官行人,與他共商國事。
先前受吳王僚派遣率兵攻打楚的兩位公子,因退路被切斷不能返回。後聽說闔廬殺了吳王僚自立為王,就率領軍隊投降了楚國,楚國將舒地封給了他們。
闔廬即位三年,就興兵與伍子胥、伯嚭攻打楚國,奪取了舒地,並捉拿了當初吳國投降的二位將軍。
吳軍本想進兵郢都,將軍孫武說:“百姓太勞累了,不可進兵,暫且等待時機吧!”才撤回國。
公元前511年,吳國再次攻打楚國,奪取了六地和飅地。公元前509年,楚昭王派公子囊瓦率兵攻打吳國。吳國派伍員迎擊,在豫章大敗楚軍,奪取了楚國的居巢。
公元前506年,吳王闔廬對伍子胥、孫武說:“原先你們說郢都不可攻入,現在怎樣?”二人回答說:“楚國將軍囊瓦貪財,唐國、蔡國都怨恨他。大王一定要大舉進攻,務必先得到唐國、蔡國的幫助才行。”
闔廬聽了,調動全部兵力與唐國、蔡國共同攻打楚國,與楚國軍隊在漢水兩岸列兵對陣。
吳王的弟弟夫概,率兵請求跟隨出征。吳王不聽,就用自己的部下五千人襲擊楚國將軍子常,子常大敗而逃投奔鄭國。
於是吳王乘勝前進,與楚軍五次交戰後,就攻入了郢都。
當天楚昭王出逃。次日,吳王進駐郢都。楚昭王輾轉逃到了鄖地。
鄖公的弟弟懷說:“平王殺死了我的父親,我殺死他的兒子,不也可以嗎?”鄖公擔心他的弟弟殺害昭王,就與昭王一起投奔隨地。
吳軍包圍了隨地,對隨人說:“周朝在漢水流域的子孫全被楚國殺盡了。”
隨人想殺昭王,王子綦將昭王藏起來,自己裝扮成昭王來對付他們。隨人對於是否把昭王交給吳國占了一卦,不吉利,就謝絕吳國,沒有交出昭王。
當初,伍子胥與申包胥是摯友,伍子胥逃跑時對申包胥說:“我一定要毀滅楚國。”
申包胥說:“我一定要保存它。”
等到吳兵攻進郢都,伍子胥尋找昭王,沒找到,就掘開楚平王的墳墓,挖出屍體,抽打了三百鞭才罷休。
伍子胥在想:“我奮力把這個已經腐爛發臭的屍體打得更不成樣子,又得到了什麽?是的,想當年父兄為楚平王所殘殺,自己死裏逃生,內心的仇恨喚醒了無盡的能量,幫助吳王打敗楚國,就是為了報這殺父之仇。可是,鞭打一個死人一具死體和折磨一個活人還是不一樣的。如果鞭打一個活人,就免不了會有慘叫哀嚎和求饒,免不了會有血肉橫飛皮開肉綻。我的仇恨也就會在他人的慘叫哀嚎血肉模糊之中消失。”
申包胥逃到山中,讓人對子胥說:“您報仇的手段,太過分了吧!我聽說,人多能戰勝天,天也能毀滅人。您曾是平王的臣子,親自拱手稱臣侍奉他,今天竟至汙辱死人,這難道不是違背天理到了極點了嗎?”
伍子胥對來人說:“替我謝謝申包胥,說我就像太陽快落山了,但路途還很遙遠,所以我要倒行逆施。”
陳樂兒講述完之後,我就覺得有點驚訝,這個伍子胥也是奇人啊!
此時我才明白這個伍子噬魂鞭的厲害之處。
我站在那裏頓時的不知道該怎麽辦。因為我被伍子噬魂鞭給驚呆住了。
沒有想到伍子噬魂鞭竟然如此的恐怖,我也是頓時呆住了。
這個時候,我頓時反應過來,為什麽陳展會出現在這裏。
我立馬想到陳展從那個古墓當中出來了,我想到了這個問題很嚴重,並不是那麽的簡單。
這次估計是真的栽了,這一次估計我們全身而退的幾率很小很小。
我們既然誤打誤撞進來,可能這就是天意吧!
既然我們進來,就一定得幹出來點事情。
這時,我看見了墳地當中有異動,一股陰風吹過來,這著實讓人恐怖。
但是忽然從一個墳墓中生伸出了一隻手,這是我們所有人的眼睛都掙的多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