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楊教授,你剛才說的那個魚鳧時代是什麽意思啊!”我好奇的問道楊教授。

“魚鳧時代隱含了溫江、郫縣、金沙、三星堆等古蜀文化的燦爛曆史,從結繩記事到象形文字符號的誕生都與魚鳧王息息相關。魚鳧王是古蜀史前文化傳說中的古蜀先王。生活在成都溫江萬春一帶,以漁獵遊牧為主。”楊教授對我說道。

我們往前看去,然後有著一個巨大的圓形器物在前邊的山壁上雕刻,足足有幾十米大。

盡管曆史的年輪已經將這些東西給風華了,但是我可以想象在當年屬於古巴蜀人的一種虔誠的信仰。

“那竟然是太陽神鳥!”獨孤弘對著楊教授說道。

到了此時,我坐在那裏不停看著太陽神鳥的圖案,這太陽神鳥的鳥頭和爪子較大,頸、腿長且粗,身體較小,翅膀短小,啄微下鉤,短尾下垂,爪有三趾。

“金沙遺址也曾出土過太陽神鳥,在出圖的文物中4隻逆向飛行的鳥,表示金烏負日的神話傳說。在《山海經》中有記載:“湯穀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其他古籍也記載說“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國,姚姓,黍食,使四鳥”等等。這表明子啊魚鳧時代的古蜀人是“崇鳥崇日”的。”

這楊教授當真是什麽都知道,怪不得叫教授呢。

看來這楊教授還真的有點水平。

相傳在四川萬春鎮境內有條馬壩河,在古時候非常大,河寬三百六十丈,水深看不見底。

那時,河的南北兩岸有兩個王國,百姓們都靠打魚為生。在南邊的這個王國裏,有個中年人,既聰明又勇敢,漁民們都很佩服他,就擁戴他當了打漁頭。

這個王國的大王凶殘貪婪,捐稅一次比一次重,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惱火。

打漁頭也忍不住了,心一橫,帶領老百姓推翻了那個大王,重新建立了一個王國。

因為大家都是打魚的,打魚要用漁網、魚叉,還要靠喂的魚老鴰下水逮魚,魚老鴰是一種野鴨,古稱鳧,因而這個王國就取名叫魚鳧國,那個打漁頭當了大王就稱為魚鳧王了。

從此以後,漁民們的生活越過越好了,魚鳧王的心也越來越大了,想擴大自己的地盤。

手下有人對他說:“大王,不如把河的地盤搶過來吧!”魚鳧王聽了就召集人馬,悄悄地開始練兵。一天晚上,突然就打過河去了。河那邊的人還沒有弄清楚是咋回事,就輸了。魚鳧王打了勝仗,接著又把現在郫縣那邊的犀浦、花園、德源占了。

魚鳧王每次回來,路過馬壩河,都要在河邊休息,所有的馬匹就跑到河邊喝水,一喝把河水都要喝幹。

後來,魚鳧王打下了彭州,又帶人馬去打綿州。綿州那邊十多個小王國聯合起來對付他,魚鳧王這回打了敗仗,帶起人馬丟盔棄甲地逃,後麵追兵跟著攆,直攆到馬壩河邊。

當時馬壩河邊又沒有渡船,魚鳧王急得沒有辦法,誰知正在他危急之時,突然,河麵上一道金光,一下子飛來滿天的魚老鴰,浮在河麵上搭成了一座橋,他們趕緊從這橋上跑回去了。等到追兵攆攏,魚老鴰又飛了,沒法過河,隻有退兵。

後來,魚鳧王一來為了感謝魚老鴰搭救之恩,二來為了方便兩岸百姓的往來,就在馬壩河上修了一座橋,取名就叫魚鳧橋。

雖然說楊教授講的極其的富有神話色彩,但是我還是忍不住的相信了。

因為畢竟這巴蜀之地的文明太難以讓人置信了,簡直就是神秘的存在啊。

到了這時我們抬頭看見了在山頂上有著一個東西,在閃閃的發光。

我看出了楊教授的心裏極其的的激動。

這時我們幾人開始爬這座山,還沒有走到山頂,我們就開始慢慢的感覺自己的心裏不平靜了。

“不死之樹!傳說中的青銅古樹!”到了這時,我們忽然都不淡定了。

到了這時,伍子胥忽然對我說道:“別動,除非你不想要命了!”

我們都看到爬的最快的金老大就在此時無緣無故的從山中跌落下去,但是正是摸金校尉手中的鐵索繩救了金老大一命。

“世間傳說之物,你怎麽能夠如此輕易的接近呢!”

這時,我忽然眼睛一閃,我便感覺到在這神山之巔,一頭紮進蒼穹,一頭生根大地。三層九枝二十七個果實,花開爛漫,若木扶桑。十隻金烏輪流棲息在神樹身上,九隻守護著果實,一隻在天上背著太陽。

也許我們之前將這個的青銅古樹看的是太神秘了吧。

我們就在那裏靜靜的看著這個古樹。

忽然就在我們爬上這個山巔的時候,在這時隻見獨孤弘看著山的那邊爬上來的幾人說道:“影門的人!”

忽然之間,那一刻,天崩地裂,地動山搖,整座山從青銅神樹的的中間開始分開。

在我們正準備逃得時候,隻見我們所有人都掉入了地震裂開的無底的深淵。

過了許久,當我再次醒來的時候,我看到獨孤傑在搖晃我的肩膀。

“我感覺我們好像進入到了墓室!”這時獨孤弘驚訝的說道。

“不是好像,是就是進入了墓室!”摸金校尉對著獨孤弘說道。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獨孤弘笑著對我們幾人說道。

“據我估計,這墓室的氣味早已經的有幾千年之久,所以這一次我們要注意安全!”獨孤弘對著我們幾人叮嚀道。

隻見金老大拿著強照燈走到了我們前邊,在給我們探路。

“咱們現在是在什麽位置啊!”

“隧道門!”摸金校尉說完,我見幾人就開始忙活起來。

“趕緊找小石碑!”我看到盜墓門中的所有人都在地上小心翼翼的在探尋著什麽東西。

大約半個小時過去了,獨孤弘一鎬刨下去,傳出鈍器的撞擊聲。

他用鎬頭輕輕刨開積土,一塊石頭露出來了。此石長一尺許,寬約半尺,獨孤弘驚奇的說道:“找到了!”

在這時幾人不斷的在那裏看著四周,然後同時驚訝的說了一聲:“金剛牆!”

“沒有想到此墓竟然也會有金剛牆!”

“什麽是金剛牆?”我好奇的問道獨孤傑。

“在帝王陵寢中,玄宮,也就是棺槨所在地的防盜尤其嚴密,在專供棺槨通過的長長墓道上,從入口到地宮,至少會設有三道石門,多的有七道,道道有機關。石門一般都有幾噸,重的有十噸,算得上是固若金湯了,最外麵一層為金剛牆。一般來說金剛牆的設置非常隱蔽,無人引路很難找到。”獨孤傑說完,怪不得剛才幾人找尋了那麽長的時間才發現。

“李峰,不是我們盜墓門的人吹牛逼,要是尋常的人就是在裏邊十年也不一定能夠找尋出來。”對於獨孤弘的這句話,我倒是信。

當年孫殿英盜東陵,兵分兩路,一路盜乾隆的裕陵,一路盜慈禧的陵寢,起初盜墓隊不知入口,到處亂挖。

後來發現明樓後麵,有一個“啞巴院”,傳說招募的工匠都是啞巴,以防止工人泄露工程的機密。

在啞巴院北麵有一道琉璃影壁,影壁之下就是地道入口。

東陵修建得十分堅固,要完全刨開地磚不是件容易的事,匪兵們盜寶心切,便動用了炸藥。

在硝煙彌漫的殘磚斷石中,再向下深挖數丈,終於呈露出一麵漢白玉石牆,它就是金剛牆。從牆中間拆下幾塊石頭,露出一個黑森森的洞口。

“臥槽,接下來怎麽辦!”

“我擦!世界上最先進和傳承最久的盜墓門在這裏你怕啥子呦!”獨孤弘牛逼哄哄的說道。

說這句話,我不抬杠!

西方的一些國家就是將建國年齡乘以五也沒有盜墓門存在的年齡長,美國就是一個例子啊!

“此處也是以山為墓!不簡單啊!”金老大感歎著說道。

到了這時,隻見金老大的笑著說道:“但願到了主墓室,沒有頂住墓門的自來石,不然這苦活又得讓我來幹!”

“搬山道人生下來就是幹這個的!誰讓你們不精通其他的東西呢!”摸金校尉笑著說道。

原來金老大口中所說的自來石,有著如此的含義。

墓門,乃是連接兩個世界的通道。開啟墓門,就是打開了另一個世界。

對於大型墓葬,尤其是鑿山為陵和崖墓而言,墓門是進入墓室惟一的入口。盜墓者若要潛入墓中盜取隨葬品,墓門便是他們的必經之路。

因此,自古以來,墓葬防盜便從墓門開始。為了加強墓門的防盜功能,人們設計了各種巧奪天工的機關,其中最為巧妙的是自來石頂門器。

自來石是一種原理簡單但構思巧妙的防盜設施,設在墓門內側,頂住墓門。對於墓門而言,自來石無疑就是鎖住墓門的門閂。

使用自來石最成功的墓葬,當屬明神宗朱翊鈞,也就是萬曆皇帝的定陵。

發掘定陵時,考古工作者沿著墓道尋找地宮入口便大費了一番周章。

最終找到墓門時,墓門卻如攔路虎一般橫亙在人們麵前。

定陵地宮的墓門為兩扇石門,高大厚重,打磨光滑,高3。3米,寬1。7米。參加發掘的考古工作者興奮地要開啟墓門,卻發現這兩扇門似乎生了根一樣,任人們如何推,它都紋絲不動。好奇的考古工作者從門縫向門內望去,原來,一根長1。6米的自來石抵在墓門之內,如門神般把守著墓門。

隻見那金剛牆被金老大鑿出來一個小洞,我們幾人便這個小洞爬了進去。

進去之後忽然立馬我感覺陰森森,寒氣逼人,好像是進入了地獄。

忽然獨孤傑一聲尖叫的看著我,我瞬間石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