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時期,回紇部落聯盟是突厥汗國的重要構成部分。

隋大業元年,回紇聯合仆骨等部族起來反抗阿史那部族,並逐漸強大起來。

唐貞觀二十年,回紇配合唐軍攻滅了薛延陀政權,首領吐迷度自稱可汗,接受唐朝的管轄,唐在其地分置六府、七州。

天寶三年,在唐朝的幫助下,回紇滅突厥汗國,建立回紇汗國,回紇首領骨力裴羅在唐玄宗的支持下,自立為可汗,建立回紇政權。

此時回紇控製的地區,東起額爾古納河,西至伊犁河流域,勢力日益強盛。

這段曆史,身為胡人的安忠誌又如何不清楚呢?

安忠誌心中暗忖:確實像這個陳平所說,唐狗如果救下了回紇的太子,就能夠得到回紇人的全力支持!

回紇精騎聞名當世,有了回紇人的支持,唐狗又添了一股極大的助力,又何必煞費苦心安排一個小小內應到自己身邊呢?

而且郭晨是朔方軍的高層將領,若說這兩人是苦肉計的話,那麽以犧牲郭晨換取信任的風險以及代價,著實大了一些!

安忠誌思慮半晌,最終一揮手,“暫且鬆綁!”。

陳文周被鬆了綁,活動了一下筋骨,拱手說道:“謝將軍。”

安忠誌冷冷地看著陳文周:“你先不要得意,我勸你老實些,要是被我發現你有什麽異動的話,哼哼!”

陳文周淡淡一笑,並不理會安忠誌的威脅,說道:“將軍,古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陳某是敵是友,日子一久,自然就有分曉了。”

安忠誌皮笑肉不笑地說道,“那就最好!”

陳文周看了看外麵說道:“將軍,現在那郭子儀屯兵馬邑,距離這裏不過是兩天的行程,姓郭的潑娘們身手極是了得,而且她出來,未必沒帶其他幫手!咱們這裏一共十幾個人,還帶著幾百匹戰馬,要是郭晨去而複返的話,雖說將軍和各位壯士勇猛,但還是小心為妙,要我說咱們還是趕緊動身最好!”

安忠誌看了陳文周一眼,對身邊的人說道:“收拾得差不多了吧?”

那名手下點頭道:“飲水幹糧都已經補充好了。”

安忠誌點點頭,“動身!”

當下,安忠誌一行押著葉護太子起身進入了井陘道,由於帶著幾百匹戰馬,行進速度放緩,在第二天的上午才到達了井陘關。

井陘關,位於井陘道的中間位置,由李欽湊率領三千人馬駐守此地。

往東六十裏便是土門關,安忠誌的三千人馬守在那裏。過了土門關,便是常山了,顏杲卿擔任太守。

本來依照安忠誌的意思,是迅速趕回土門,但是陳文周確認為,必須把郭子儀進兵井陘的消息告訴井陘守將李欽湊,才是當務之急。

安忠誌覺得無論陳文周是敵是友,加強防禦都是應該的,所以同意了陳文周的建議。

“公子,久違了!”

“李將軍久違!”

安忠誌和李欽湊各自寒暄了一番。

“看公子神色不錯,想必是那回紇的葉護太子被公子擒住了?”李欽湊笑道。

安忠誌得意地一笑:“哈哈哈,這葉護太子果然是狡猾!小弟從範陽開始追擊那回紇太子,曆時一月,眼看著葉護太子就要進入回紇地域,所幸總算是在雁門關將此人擒住。”

李欽湊拱手恭喜道:“拿住了回紇太子,公子又是大功一件哪!”

說著看了看安忠誌身旁的陳文周,問道:“這位是?”

安忠誌神情淡然,還真不知道怎麽介紹這位不速之客。

陳文周也知道安忠誌對他心存芥蒂,於是朝李欽湊拱手笑道:“在下陳平,原是靖邊軍高秀岩將軍麾下,一直潛伏在朔方軍內,前日在下得知了朔方軍的軍情,因此連夜出逃,想將消息帶出來,卻被朔方軍的郭晨逮住,幸虧安公子救了在下一命!”

“哦?”李欽湊略顯驚訝,沒想到這個其貌不揚的陳平竟然在朔方軍做過內應!

於是問道:“不知陳兄得知了什麽消息?”

陳文周麵色凝重地說道:“朔方軍準備突襲井陘關!”

“當真?”

李欽湊一驚,他是井陘守將,朔方軍即將進兵井陘關,對於他而言,無疑是最有價值的情報了!

當下說道:“如今主上已經連克洛陽、陝郡,兵發潼關,潼關一破,便可直搗長安,屆時唐狗的天下便徹底完了。按理說此時郭子儀應該南下救援潼關才是,為何兵發井陘?”

安忠誌也看著陳文周,看看他作何說辭,安忠誌心裏始終還是不大信得過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內應。

陳文周搖搖頭頭,說道:“李將軍,井陘口是河北最後一道門戶,破了井陘口便能直入河北,進駐常山。常山乃是連同北都範陽(安史叛軍以洛陽為都城,範陽稱為北都)和我軍前線的樞紐之地,占據常山,向北威脅北都範陽,向南可以直擊洛陽,使我前線人馬腹背受敵。若唐狗襲擊範陽,到那時我軍不得不回師救援,此乃唐狗的圍魏救趙之法!”

李欽湊點了點頭,說道:“不錯,常山是戰略要地,占據常山就能切斷我軍後方與前線的聯係。”

陳文周繼續說道:“其二,從馬邑到潼關,這中間有我軍的人馬防守,數道防線,郭子儀想要前去救援,隻怕是癡人說夢,與其如此白費功夫,還不如打通井陘口威脅我軍後方才是上策!”

李欽湊沉思半晌,點了點頭,“陳兄說得在理。依我看,此時河北空虛,唐狗正是有機可趁!”

安忠誌說道:“朔方軍一路東進,連戰連捷,李將軍可要慎重對待呀!”

李欽湊皺起了眉頭,臉上掛著憂慮的神色,無奈地說道:“我河北雄師都被主上帶去了洛陽,如今河北的兵力不足,而我手中隻有區區幾千人,如何擋得住朔方軍呀!”

安忠誌聽陳文周這麽一分析,也是察覺到了其中的嚴重性,於是說道:“李將軍莫急,我馬上去河北,讓河北派人增援,你隻要堅持住即可。”

李欽湊拱手說道:“那我就先謝過公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