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事到如今,卻要讓一個乳臭未幹的奶娃娃奪了他的儲君之位,甚至自己還有性命之憂,這是無論如何他也不能忍受的!
安慶緒平複了一下心中的激動情緒,然後沉聲說道:“父皇,兒臣想說的是,自古廢長立幼,便有無窮禍患,您自己也說過,王弟有的時候有些六親不認,作為普通人,這自然是無法容忍,但作為君王,這是作為君王的不二情懷!既然話都說到了這一步,那兒臣也不妨直言了,當初您離開範陽之後,我的王府發生連環凶案,其實又哪裏有什麽無名刺客呢,兒臣雖然愚鈍,但心裏也清楚,這便是王弟下的手了!”
安祿山聞言,略微皺眉,但卻沒有說什麽,他剛剛回到範陽的時候,就聽說了無名刺客的事情!
他雖然生了病,但絕不是聾子瞎子,如果這點小事情都看不明白的話,也沒那個本事發動兵變,自稱雄武皇帝了!
安祿山在回到範陽之後,聽說了這件事情,稍一思量,便知道事情的原委如何。
不消說,這是安慶恩在為上台做準備,剪除安慶緒的手下人!
所以這時安慶緒有此一說,安祿山並不為怪。
安慶緒接著說道:“兒臣如今孤家寡人一個,無兵無餉,孤獨無所依靠,恕兒臣說一句冒犯的話,假如有一天王弟登基之後,我想第一個不會放過的,便是兒臣了。”
安祿山安慶緒一眼,斷然說道:“此事我兒盡可放心,朕決不會讓慶恩對你下手,兄弟相殘,朕無論如何也不允許這樣的事情在我大燕國之內發生!”
安慶緒苦澀一笑,搖了搖頭說道:“父皇,您是真龍天子,必有萬歲之福!兒臣不敢妄加揣測,我最近聽說北邊的同羅族又蠢蠢欲動,意欲犯邊,兒臣索性閑來無事,想去北邊看看,不知父皇意下如何?”
安祿山看著安慶緒,雖然安慶緒的話沒有說明,但是安祿山又怎麽會不明白呢?
其實安慶緒話裏的意思,便是逃難,逃避安慶恩對他的迫害!
自古以來,廢長立幼,便存下了無窮的禍患。
如果儲君的勢力不夠強大,那他上麵的哥哥們,自然會想盡千方百計將他們趕下皇位,然後取而代之!
可如果儲君的力量夠強勢的話,那麽他們自然也會視上麵的哥哥們為眼中釘肉中刺,想盡千方百計將他們鏟除,以絕後患!保證自己的皇位不受到威脅!
此事並不鮮見,比如說秦二世胡亥殺扶蘇,二世楊廣殺楊勇,唐二世李世民殺李建成和李元吉,數見不鮮!
安慶緒便處於這樣的人情境之中。
自己一心立幼子慶恩為儲君,而安慶恩又勢力強大,手握重兵,反觀安慶緒,既無兵權又無門第,儼然光杆司令一枚,拿什麽和安慶恩鬥呢?
所以如果有一天自己死了的話,安慶恩第一個要對付的便是安慶緒。
安祿山能夠聽出安慶緒話語之中的無奈,曾經有那麽一刻,他的決定有所鬆動,但轉念一想大燕國的國運,以及他對安慶恩的寵愛,還是放棄了那一絲想法。
這時安慶緒又說道:“還望父王允準。”
安祿山在李豬兒的攙扶下走回了龍椅,低頭沉默半晌,然後說道:“也罷,如今同羅一族犯境,朕心難安,我兒驍勇善戰,去北邊守著,朕也能夠放心,既然如此,那朕就封你為征北將軍,去北邊平定同羅之亂吧。”
說完這句話,安祿山歎了一口氣,而安慶緒的心中也歎了一口氣。
其實心照不宣的是,父子二人之間,對於彼此的那一絲牽連已經斷了。
安慶緒想到了自己當年浴血奮戰,為自己的父親,為大燕國,立下了多少的汗馬功勞?
他又想到了當初年幼的時候,父皇對自己多麽的寵愛,可事到如今,情隨事遷,一切都已經變了。
自從安祿山說了這句話開始,安慶緒便決定自己與父皇之間,再沒有了任何父子之情。
安慶緒以頭磕在地上,“多謝父皇成全!”
安祿山擺了擺手:“罷了,我兒準備什麽時候動身?”
安慶緒達到:“邊亂未平,兒臣心中憂慮,事不宜遲,明日便動身吧。”
“準奏!”
晉王府。
“怎麽樣了王爺,主上怎麽說?”陳文周問道。
安慶緒咬牙說道:“沒想到父皇心中早已有儲君人選,而且立下了詔書,哼哼!我今天一說要去北邊,父皇便立馬答應了,好像迫不及待似的,哎,沒想到呀沒想到,在父皇的心中,本王竟如此不堪。”
陳文周見安慶緒咬牙切齒,義憤填膺,火上澆油地說道:“王爺,你怎麽還對主上心存幻想呢?他如果心中沒有儲君的人選的話,又怎麽會將你削去兵權閑置範陽?很明顯,對於儲君的人選,主上的心中早有定奪!”
安慶緒點了點頭,“我已經向父皇說了,主動請纓去北邊鎮守。”
陳文周喜道:“那便再好不過了!如果我所料不錯,主上在你離開的這段時間,一定會頒布立儲詔書,確定鄭王作為太子的地位。”
“啪”的一聲,安慶緒一巴掌拍在桌子上,足見他心中的氣憤!
陳文周笑道:“王爺主動請纓離開範陽,在其他人看來,這無疑是避難去了!我想主上也是這樣想的,但事實上,如此一來,當咱們事成的時候,您便可以脫了關係,到時候咱們再嫁禍給鄭王,豈非一舉兩得?那時候您再入住範陽,成為大燕國的君主,那可真是名正言順,再沒有任何人可以非議了。”
聽到陳文周這麽說,,安慶緒漆黑的老臉才又重新泛起一絲喜色,他點了點頭,說道:“先生果然計慮周全,如此一來便萬無一失了!就算咱們對老頭子下了手,也不會有人想到是我做的。”
陳文周哈哈一笑:“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
“什麽是東風?”安慶緒趕緊問道。
陳文周拿手指了指皇宮的方向:“李豬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