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點改製的事情就這麽定了下來。江飛忙乎著按照朱一刀整理的訓練大綱可勁折騰右所的弟兄們,老朱自己卻在忙著整理試點改革。
本來在他心裏,這不過是給萬曆提個醒,改製是早晚的事情,但不能讓萬曆給忘了;另外在日常的訓練中,老朱把自己那些零碎的想法係統地整理了起來,尤其是軍製的改革,他已經說明了,僅僅是試點,如果沒有效果或者效果不明顯,大可取消,反正隻有京師右所一個小地方,也影響不到大局;但是萬曆竟然真的同意,這也讓老朱看到了他內心那男人的熱血。
既然同意了那就開始吧!
江飛跑了兵部無數趟,都沒辦法把老朱要求的裝備給湊齊。兵部的人左右推諉,並不是他們想這樣做,京師右所前所未有的試點改製已經牽動了整個大明高層的神經。這個小小的千戶到底想幹什麽?
幾年前張居正那所謂的改革已經把這些人給折騰的敏感無比,對改革這個詞已經是無比的厭惡。現在這個小小的千戶居然也想這麽幹,且看他能折騰出什麽新花樣來。大家的心裏都存了看老朱笑話的心思,就等他出醜丟臉了。聽說這個家夥是指揮使朱希孝的人,朱希孝想幹什麽?
朱希孝這會也是哭笑不得。這麽大的事情,他事先居然不知道!本來想把這個小千戶給調走,免得他給自己捅婁子,可萬曆派來的小太監明確地告知:對於朱一刀的試點改製,錦衣衛必須給予無條件的支持!但有任何阻礙,必須配合解決!他的心裏泛起了嘀咕:這個朱一刀是什麽來頭啊,連長期不上朝的萬曆都給他幫忙?而且還要自己無條件地支持他,自己還是不是指揮使啊?
不管他怎麽想,萬曆的聖旨還是必須得聽。他從內侍哪裏得知,萬曆現在手裏有一群虎狼之師,其精銳堪稱大明第一!而且據可靠的消息,這個千戶朱一刀就是狼群的第一任教官!那豈不就是說,自己以後萬一有什麽不測,他就是錦衣衛的指揮使?
朱希孝不禁打了個冷戰。
真是長江後Lang推前Lang,前Lang死在沙灘上啊!朱希孝哀歎道,聽司禮監派來的那個小太監的口氣,朱一刀很有可能越過他直接給萬曆上書的。這家夥不是傻子吧?他難道就沒想過,自己以後會給他小鞋穿?不過也沒辦法,人家後台是皇帝,哪像自己,說起來也是皇親國戚,實際上每天都過的戰戰兢兢:如果哪天萬曆覺得他有一點圖謀不軌的苗頭,僅僅是苗頭,自己一家就有可能人頭落地。在萬曆的心裏,這些貴戚才是自己最大的威脅。
萬曆讓他擔任錦衣衛指揮使,一來是不相信群臣,二來也是不相信他——沒有皇家的默許,他輕易根本不能動那些皇親國戚。可那些貴戚也知道,自己在京師處境每天都是一隻腳在監獄外,一隻腳在地獄外。所以對於後代們的聲色犬馬也隻當沒看到——我已經斷了自己後代當官的路子,對你朱翊鈞和你的兒子孫子都已經沒有威脅了,還不能放過我全家?!
天家無親情。當年朱元璋定下了死規矩:但凡皇家子弟,如果不是太子,嚴禁讀書識字!防的,就是這些人。
所以朱希孝決定了,既然朱一刀是萬曆看重的人,那就由著他折騰吧!折騰出了政績,自己也少不了好處;折騰出了麻煩,自己也不用替他背黑鍋。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朱一刀這邊卻開心的要死,他花了好幾天時間,熬了好幾夜,終於整出了一份拿得出手的奏疏。在這份奏疏裏,詳盡地列出了試點改革的步驟,時間表,具體的方式方法,以及重點提拔一些有潛力的人,授予官職;而且對於可能出現的反對聲Lang,應該怎麽樣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應該怎麽解決……
當萬曆看到這份“計劃書”的時候,有些傻眼。
這比起張居正那霸道無比的攤丁畝製和一條鞭法,強了不是一點半點。務實,是這個改革的最大特點,而且針對京師右所的具體情況,製訂了具體的措施,同時兼顧了平衡,並沒有想象中那樣無情地清洗皇家子弟。但是最讓萬曆感興趣的,是提出設置一名千戶助理,千戶百戶總旗們負責行政,這個助理則負責平時士兵的思想和生活。平時大家有什麽思想波動,比如家裏親人去世,出了什麽意外的事情影響到士兵的情緒,都由這個助理來解決。
這還僅僅是千戶助理,百戶和總旗,乃至小旗,都要有助理,工作和任務與千戶助理一樣,具體到個人。這樣一旦隊伍出現什麽情況,這些助理們可以在第一時間掌握,第一時間控製。這樣的話,軍心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穩定,也可以保證千戶百戶們平時的管理。
而且對於低級軍官的任命,比如說小旗,必須由千戶提名,助理同意,兩個人共同按指印,這個任命才能生效。千戶隻有提名權,助理隻有同意權,這樣分開,就能最大限度地限製兵跟將走,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軍中之軍。
其中的關鍵,在於助理不能由本衛所任命,必須由更高級別的指揮機構任命,還必須得從異地調任,不能從本衛所直接任命。這就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千戶百戶和助理狼狽為奸。如果是一般軍隊,助理必須由內閣和司禮監開會討論,經過皇帝簽字同意,從錦衣衛中往下任命。若是錦衣衛自己的隊伍,則由指揮使和指揮使助理以及眾衛所指揮使及助理開會討論,經皇帝批準簽字,異地任命。
這還是平時。到了戰時,萬一需要擴編,這些不同級別的助理們可以迅速地把另外一支軍隊迅速地控製起來。這樣就成了隱形的軍隊:平時一萬人,戰時可以擴充到兩萬人,還能保證掌握和戰鬥力!
這不禁讓萬曆拍案叫絕!當年土木堡之時若有這個什麽勞什子助理,十幾萬大軍又怎麽會在極短的時間裏一哄而散?要知道當時蒙古人隻有區區一萬人啊!
萬曆心中激動不已。在助理製度的後麵,卻專門注明,這樣的製度好處是顯而可見的,但缺點也是不能明顯的:這樣的指揮體製有些僵硬,不適合小規模地作戰反應,因為助理的權力很大,他對於千戶百戶的命令擁有否決權。而小規模的戰鬥當需要兩個人拍板決定之後,很可能戰機轉瞬即逝。所以需要靈活使用。目前僅適用於錦衣衛,因為錦衣衛不需要打仗。
除了這個助理製度,還有一大堆的比如請銷假製度,訓練製度,武器管理製度……等等一大堆萬曆從來沒聽說過的製度。按照紙麵的意思來說,都是經過論證可行的,隻要萬曆批準,立即就能實行。
萬曆有些坐不住了。照這麽個搞法,很有可能一支前所未見的軍隊將在朱一刀的手中誕生!要是全國的軍隊都照這個改製……他及時收回了這樣的想法,奏疏上也說明了,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當年張居正的改革,毀就毀在了貪功冒進上,這個萬曆還是知道的。
更何況這不過是試點,效果要在三個月後才能表現出來。如果不行,自己隨時可以把它廢除掉。想來內閣也不能說些什麽吧?
但是萬曆沒有想到,申時行看到朱一刀的這封厚厚的奏疏,卻整整研究了三天三夜。等他從太極殿出來的時候,已經是兩眼通紅。出來之後的他直奔後宮,堅決要求拜見萬曆。無奈之下萬曆隻好見了他,申時行二話不說撲通跪在地上,一個勁地磕頭。
萬曆有些慌神,莫非是不行?
申時行抖抖索索地拿出奏疏,仰天大喊:“陛下!此乃奇才也!萬萬不可讓其流落民間!不然大明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