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朝議
洛陽宮,武成殿,禦駕到東都後的第一個朝會日在這裏舉行。
今日有些讓人奇怪的是,原本應該在殿前護衛的千牛衛中郎將劉逸,卻是站在朝臣的班列中,這讓一些不明情況的大臣有些驚異。
朝會的時間到,皇帝李治和皇後武則天在一大群千牛衛軍士的護衛下,進入殿來。
眾臣齊聲唱喏,行禮致意。
“眾卿平身!”臉‘色’略顯蒼白的皇帝李治示意朝臣們罷了禮。
原本今日李治是不打算親自坐朝的,但知道今日有重大的事要議,不顧武則天的勸告,抱著病體來主持朝會了。
接著李治示意一邊的宦官代回朝臣們在前些天上呈的奏本,這些奏本差不多都是武則天代李治批閱回複的,眾臣也都是必知肚明,不過自己所提之事有了回複,也都心安,對具體誰給出意見,也沒有辦法去探究。
“諸愛卿還有何事要奏?”諸多的朝事都已經處理完畢,按常理,若朝臣們沒有什麽事要奏,該是退朝的時候了。
“陛下,娘娘,臣有事要奏!”一個宏亮的男聲響起來。
眾臣都順著這個聲音看過去,看到的情況讓不少的人吃驚,正是按理不應該出現在上朝的人群中,而是應該站在殿前值守的左千牛衛中郎將劉逸。
“劉愛卿有事盡管奏來!”李治神‘色’沒有什麽變化。
劉逸抬起頭,雙眼平視,看著禦座前麵的台階,用非常堅定的聲音響亮地說道:“陛下,娘娘,臣以為,被俘的那二十餘萬突厥俘虜,不能放他們回去!另外,臣還有一些針對突厥、吐蕃的想法要上奏陛下和娘娘…”劉逸說著把奏本呈在麵前。
劉逸此話一出,朝堂上一片愕然,連皇帝李治也很是驚訝,劉逸竟然要當堂麵奏這事,當日劉逸在他和武則天麵前並沒有說起這事啊。
一名官宦快步走過來,從劉逸手中接過奏本,呈給皇帝李治。
“對這二十幾萬突厥俘虜,劉愛卿有何好的處置建議,盡管說來!”李治並沒有翻看奏本,而是直接問劉逸。他似乎也想到當日劉逸在他和武則天麵前說那些石破天驚的話來,明白這個年輕人心思不一般,在朝堂上公然對這麽大的事提意見,一定是有他自己的見解。
朝臣們對如何處置這些俘虜可是意見不一,李治也拿不定主意在那裏。
“臣覺得,這些突厥俘虜,萬不可放他們回安北的草原上!”劉逸再次堅定地說道:“這些人公然叛我大唐,沒有受到一點懲罰就讓他們回去,這如何可以?若叛‘亂’者受到的懲罰都這麽輕,那如何能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所以臣覺得,為了對那些暫時臣服於我大唐的胡人部落和蕃屬國一些誡示,必須要讓這些俘虜受到應有的懲罰,依其悔罪程度再決定他們的去留…”
“劉愛卿說說,要如何讓他們受到懲罰?”李治聽著覺得此話‘挺’在理,很有興致地問道。
“臣覺得,必須要對他們進行勞動改造,讓這些俘虜認識到自己所犯下罪行的凶惡…”劉逸也馬上把它當日在武則天麵前說起過,後來又加以潤‘色’的言論講了出來。
“陛下,娘娘,臣覺得,唯有以勞動的方式對這些俘虜加以改造,讓他們為我大唐各方麵的建設做出一定的貢獻,作為他們為自己的所犯事的一種贖罪方式來處理,待幾年以後,再以他們悔罪程度,同時問詢他們自己的意見,願意留還是歸,再決定他們的去留!”劉逸依然是用堅定的口氣說出這句總結‘性’的話。
“陛下、娘娘,臣附議,劉將軍說的非常在理!”出乎劉逸的意外,也出乎殿內其他眾臣的意外,第一個站出來支持劉逸奏議的竟然是右衛將軍武三思。
武三思大有深意地看了眼劉逸後,繼續奏道:“劉將軍此議,不但可以合理地將這二十幾萬突厥俘虜留在我大唐內地,讓他們為我大唐修築道路、水利設施,減少百姓瑤役的負擔,更可讓他們反思自己的罪行,同時達到警示其他突厥族人,甚至是其他各族胡人的目的,一箭數雕之舉,臣覺得劉將軍所提之議說的非常有道理,朝廷應該加以采用…”
原本想第一個站出來支持劉逸所提之議的裴行儉,很意外於武三思這個原本對朝事從來沒有什麽建議要提的武則天侄兒站出來力‘挺’劉逸,也在考慮此人這樣做的目的,但他也在武三思說完後,馬上站出來支持劉逸:“陛下,娘娘,臣也附議,臣覺得,劉將軍此議非常可取,以往我朝對外征戰,每戰所獲俘虜都不少,但所采取的安置之法都不是非常完美,這也使得一些俘虜在被我大唐寬大處理放歸後,再次加入叛‘亂’的隊伍中,劉將軍所提的建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這些放歸的俘虜再加入突厥叛軍的可能,這樣留置數量頗巨的突厥俘虜,可以讓突厥人暫時‘性’人口大量減少,叛眾所能聚集的人口數會少上很多…”
“無論是突厥,還是吐蕃,他們最缺少的是人口,若這數十萬人不將他們放歸回去,整個安北草原上突厥各族人口將減少近半,即使有可能再發生叛‘亂’,規模也會大大地減少,對我邊關的威脅會小很多;再者,這數十萬人在幾年的改造時間內,能為我大唐創造不少的財富,這些財富是不需要計入戶口的我大唐子民付出成本去創造的,這是額外的財富,能為我大唐創造福利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劉逸在長安時候,進宮與李治和武則天說了這些事後,馬上就和裴行儉討論了此事,裴行儉在批評了劉逸行事有些過於莽撞,沒深思熟慮就在二聖麵前提出這麽重大的問題後,也對劉逸所提的這些觀點讚賞了一番,在看了劉逸所抄,上官婉兒行文的奏本後,再說了一些自己的意見後,表示劉逸當殿提出這些奏議的時候,一定會大力支持的。
劉逸在前兩天和魏玄同說了這些事後,又去拜訪了中書舍人魏元忠,和這位頭腦非常不錯的朝中後起之秀討論了相差的事,魏元忠對劉逸所提的事也很是驚訝和讚賞,表示認同劉逸所提的觀點,劉逸還按上官婉兒的提議,拜訪了另外一些朝中重臣,但其他人的反應,卻不盡如人意,劉逸能確信支持他觀點的人,並不是很多。
今日劉逸在武則天授意下,當殿提出這樣的觀點,他也很想知道,朝中有多少大臣支持他所提的所有觀點,處置俘虜的隻是第一件,他馬上還要提出其他的事項。
裴行儉說完後,吏部‘侍’郎魏玄同、已經從鄯州歸來的兵部‘侍’郎岑長倩、中書舍人魏元忠這幾位劉逸沒有意外的官員跟著站出來支持劉逸的觀點。
“陛下,娘娘,臣有不同意見!”幾位支持劉逸觀點的大臣說了一大通支持的理由退下後,左庶子、中書令薛元超站了出來,表示自己有不同的觀點。
“講!”
“陛下、娘娘,臣雖然覺得劉將軍此議對我大唐甚是有利,但卻有些失禮!”薛元超看了一眼站在一邊的劉逸,繼續道,“我大唐乃禮儀之邦,一向以禮待人,對北胡諸部落以向以禮待之,這些換來了這些年我大唐對北胡各部落不同凡響的召喚力,自貞觀三年李衛公率軍擊敗東突厥部以後,北胡各部落感於我大唐對其的恩懷,一直聽服於我大唐,雖然偶爾有反叛行為,但大多時候都是以我大唐為尊的,若我大唐扣其數十萬族人於內地,那必定會讓其他突厥族人感到恐懼,怕我大唐以相同的方式待之,很可能聯合起來再叛我大唐,那樣邊患又將四起…”
“陛下、娘娘,臣不認同薛中書令此言!”在劉逸剛剛想站出來反駁薛元超的言論時候,裴行儉卻先一步上前了。
“陛下,娘娘,臣以為,正是我大唐這些年對突厥過於懷柔,少了些強硬,才導致突厥及其他胡人對我大唐時附時叛,無論是安西還是安北,這些年突厥人的叛‘亂’並不少,我大軍開進之時,雖然一時間可以將其叛‘亂’平息,但過不了多久,突厥人又會有一些頭人公然叛‘亂’,臣以為,這正是我大唐對其威壓不足,過於仁慈所致,特別是對俘虜的突厥族人沒有進行懲罰,放歸他們回草原,導致一些部落時而三番地叛我大唐,臣覺得,在對北胡各部的政策上,特別是對待被俘的突厥族人問題上,我朝的改變應該有所改變,臣以為,劉將軍所提之計,正是目前我們可以采取的最佳之道…何況,突厥人若沒有反叛之心,何懼我大唐以這樣的方式待之呢?”
“陛下,臣也認同劉將軍所提之計,臣讚同裴尚書所說的理由!”另一名宰相張大安站出來支持劉逸和裴行儉,“這些年突厥人雖然臣服於我大唐,但很多時候都是陽奉‘陰’違,導致我北麵和西北麵邊患不斷,臣以為,朝廷必須改變對突厥的策略,采取另外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方能徹底讓突厥人臣服於我大唐,劉將軍所提之議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
“陛下、娘娘,臣依然覺得,從禮節上來講,我大唐不能對突厥俘虜進行這樣的懲誡,這是失禮的行為,讓我大唐的形象受到損害…”薛元超依然自己的觀點,再轉向劉逸,“也想問一下劉將軍,你覺得僅憑扣留其俘虜之舉,就可以徹底平定突厥人的威脅了嗎?”
“當然不是,”劉逸回了一句,再轉頭對著禦座方向,施了一禮道,“陛下、娘娘,臣還有另外一些針對突厥和吐蕃之策想奏於陛下和娘娘…”
“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