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發掘
欒明貴是錢書鍾的弟子,地位非常高,而且又是《永樂大典》研究的專家,他的話很快引起了大部分人的注意。現場又再次的安靜下來。
“各位專家老師,我不知道大家剛剛在發難之前有沒有看過這座寺廟的地形?”欒明貴說道。雖然他的語氣很平淡,但是這樣的話語還是頗有指責的意味。眾人在沒有任何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就胡亂盲目怪罪於飛的行為有些太過草率了。
“看地形?看地形幹什麽?不就是一座破落的寺廟嗎?”有人不服氣小聲嘀咕道。
欒明貴也沒有生氣,而是走到一個較高的台階上,想站上去,但是年齡大了,腿腳也不太方便,試了兩次都沒有成功。
於飛連忙上前扶了他一把。欒明貴溫和的衝他一笑,說道:“謝謝你,年輕人。”
“欒老別客氣,這是我應該做的。”於飛說道。他曾經見過欒明貴一麵,對於他的為人也非常佩服。而且剛剛欒明貴並沒有像其他專家學者那樣上來就指責他,這也讓他更生好感。
“我謝謝你可不是因為你扶了老頭子一把,而是因為你扶了整個學術界一把!”欒明貴語出驚人。
“啊?”於飛一愣,不知道欒明貴為什麽說這樣話。
欒明貴歎息了一口氣說道:“看看在場的專家們吧,大部分已經年過半百了。在接受新事物新學術的時候就顯得非常艱難,甚至力不從心。學術研究如果缺乏了想象力的翅膀。就缺乏了方向,這恐怕也是我們研究數日《永樂大典》的下落,卻沒有任何結論,更沒有任何行動的原因之一吧。千裏之行,始於足下,過多的理論研究和論證,很多時候對於結果的幫助並不大。”
這也是欒明貴數日來的心得之一。
眾多專家學者對《永樂大典》正本下落的可能性進行了一一論證,但是卻一直都沒有實施尋找!就拿探查永陵來說。都研討到使用什麽方法了,但卻因為各種方法可能引起的不良後果而擱淺!要是早知道會是這樣一個局麵,欒明貴真的不願意來。
倒不如像於飛這樣,合理的想象,大膽的猜測,這也許就是當今的學術界所最需要的膽識吧。
但是和沒有任何根據的瞎猜不同,於飛的猜測是很有幾分道理的。這也是他在仔細觀察了地形和了解這座寺廟之後才知道的。
“大家看——”欒貴明站在石階之上,向遠處指了一下,所有人都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了過去:“那裏就是十三陵!這座寺廟距離十三陵恐怕連半個小時的車程都不到!而且這座寺廟和嘉靖皇帝的永陵隱隱相對。”
“這又能說明什麽問題?”馬上有人反駁道:“皇帝陵寢周圍的寺廟多的是,這能代表什麽?”
“這位老師不要著急,聽我把話說完。”欒明貴不急不躁的說道:“我剛剛翻越了史料,嘉靖皇帝在永陵從選址到修建的過程前後11次視察永陵。這是非常罕見的。而且在記錄中,多次提到了一處道觀!”
“道觀在哪裏呢?我隻看到一座寺廟。”又有人反駁說。
欒明貴並沒有搭理他,這種打斷別人說話的行為非常不禮貌。
見欒明貴沉默,那個人有些尷尬,嘀咕了兩聲就不再說話了。
“確實。在我們探查的過程中,根本就沒有發現任何的道觀。”欒明貴說道。他在研究《永樂大典》正本下落的過程中。也曾在永陵實地考察過,確實沒有發現任何的道觀。
“可是,大家請看這座寺廟的屋頂,都是反翹曲線的大屋頂,呈現出一種飛動輕快、直指上蒼動勢,體現了道教飛升成仙的追求,而這是一般寺廟所不具備的。剛剛我又谘詢了寺廟的主持證實,這座寺廟在明朝的時候確實是一座道觀!隻是到了清代被改成寺廟而已。”欒明貴說道。
這一下,輪到眾人沉默了,如果這座寺廟以前是一座道觀,從它到十三陵的距離和嘉靖皇帝崇信道教的史料記載來看,它確實很有可能與嘉靖皇帝有很關係。
“如果嘉靖皇帝沒有將《永樂大典》正本放置在永陵之中,那麽就很有可能藏在道觀之中,也就是這座寺廟之中。所以我認為於飛先生的推論是合情合理的。”欒明貴說道。
主張的《永樂大典》在永陵之中的正是欒明貴的本人,而且他做出這樣的推斷絕對不是一時衝動,而是經過十多年的研究才得出來的結論,作為一名資深的學者,他也不會隨意的改變自己的觀點。但是這不妨礙他支持於飛,不論是支持於飛的論點,還是支持於飛這種富有想象力的行為。這種兼容並包的胸懷,這種對年輕人寬容的精神,都顯示出了欒明貴的偉大!
這樣做無異於打了很多專家學者的臉,和欒明貴相比,他們確實有些浮躁了,在沒有做出任何調查的情況下就妄加指責,這種行為實在是有些孟浪。
“欒老,謝謝您!”於飛由衷的說道。
“小夥子,應該是我向你說一聲對不起,讓你受委屈了。”欒明貴說著深深的向於飛鞠了一躬,嚇得於飛連忙躲在一旁,將他扶了起來。
欒老這麽做可不代表大部分的學者也有胸襟這麽做。
一場風波過後,很多專家學者紛紛回程了,留下來的隻有欒明貴、董德昌、秦小衿、馬尚都等十多個人,而其他人大多是和這幾人親厚的。
“哼,莫名其妙,我倒要看看你們最後能挖出什麽來?!”尤昌平臨走的時候還惡狠狠的說道。
“這就是我們的當今的學術界呀。”欒明貴歎息了一聲:“講資曆,講輩分,講麵子,講成果,唯獨不講孜孜追求的過程,浮躁、功利呀。”
董德昌等人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這是他們在參加研討會的過程中深深的體會到了。
想想老一輩的賈蘭坡、錢書鍾、黃永三等人,那才叫學者風範。和他們相比,當今的學者專家就差的太多了,他們差的不僅僅是學識,更多的是品行。
“於飛——”馬尚都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剛剛那種情況——”
“馬哥,別這麽說。這本來就怪不得你,即便你站出來替我說話恐怕也起不到任何的效果。”於飛說道,他說的也是實情。但是他真的一點都不在意嗎?也不盡然!雖然馬尚都的表態可能起不到什麽作用,但是起碼那是一個態度,能讓於飛感覺到自己並不孤單。
但是結果是,在董德昌、秦小衿、欒明貴到達之前,於飛是一個人孤軍奮戰的。
特別是和欒明貴相比,馬尚都更加慚愧。
欒明貴和於飛隻是見過一麵,尚且能挺身而出為於飛說話,甚至不惜得罪這麽多的專家學者,其中還有不少是他的老朋友。
經曆過這件事之後,於飛和馬尚都之間已經有了一些隔閡了。
“好了,不說這些了,咱們還是來看看,於飛先生給我們帶來什麽驚喜吧?”欒明貴表態支持於飛,並且留下來,並不代表他就相信了於飛的話,而是為了要一探究竟而已。
“幾位老師,說來慚愧,我是在一張藏寶圖上發現地宮的秘密的……”於飛又將之前對葉建軍編造的謊話又說了一遍,隻不過這一次說得更加順溜而已。
“恩!”欒明貴緩緩點頭,“如果是從藏寶圖上發現了這個秘密,那可能性就又大了幾分。”
畢竟不是於飛憑空想象出來的東西。
而且,如果沒有藏寶圖的指引,誰又會想到這座寺廟的地宮竟然會在大雄寶殿之下呢?
“這座寺廟已經破敗了,也不知道地宮有沒有受損。現在寶藏的消息已經散步了出去,很有可能招徠有心人的算計,所以我認為應當盡快進行保護性的挖掘。”欒明貴說道。
眾人紛紛點頭,這也是於飛想要說的。這些東西多放在地宮中一天,就多一分風險,要是有所損毀可就是不可逆轉的損失呀。
因此眾人一刻不敢耽擱,立刻組織人手進行保護性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