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治世聖人

秦華既收倉頡為徒,心下一橫,索性將後世所學漢字的基本規律想了一下,一古腦兒說與倉頡知道。什麽象形、形意、形聲、偏旁部首說了一大通。把個倉頡說得兩眼放光,隻覺多日困苦的難題瞬間豁然開朗。一時對秦華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造字工程巨大,雖說倉頡此時知道了努力的方向。但要將文字一個個創造出來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秦華更不可能直接將繁簡體漢字等交給倉頡。文字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蹴而就根本得不償失。若不是秦華與倉頡有師徒之分,擔負教導之責,秦華也不敢更不會將天機泄露。當然,秦華如此做,自身也擔了好大的幹係的。

自人族大道創立以來,三皇證得人皇聖位。天地間出現天道聖人和治世聖人兩類。鴻鈞道祖曾言天道之下聖位有九,卻沒有明言人族治世聖人有多少位。秦華想起那些被後世人尊為聖人的,細數下來,什麽兵聖、藥聖、至聖、亞聖的一大堆,怕不有十數個之多。然而這其中所有聖人,真正得到天下修士尊重,連天道聖人也不得不以禮相待的也隻有三皇而已。

倉頡雖也被後世尊為史皇氏、字聖、文聖。然而秦華卻沒有太多顧忌,連五帝之首的黃帝,廣成子都能收為徒弟,那他秦華收下倉頡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眼見倉頡仿佛魔症一般不停地在地上寫寫畫畫,秦華心下歎息一聲,說道:“你造字艱難,為師先傳你截教大法,再派門下高明高覺兩位弟子前來助你。你要好生待他二人。此事成後,我再接你回山潛修。”

倉頡滿口答應,心不在焉地送秦華出門遠去。秦華心知倉頡是那種做事忘我,不知身外有何物的一類人,也不在意。拉著柏鑒一道慢悠悠地在熱鬧的街道上行走著。

那柏鑒看看秦華臉色,小心地說道:“老師似乎心情不好?不如回弟子家休息一下吧!”

秦華看了看柏鑒,說道:“為師此次下山,本意便是收徒。除你與倉頡二人外,尚有岐伯與伶倫二人,一精於醫、一精於樂,皆當世奇才。隻是收了你與倉頡二人後,卻又忽然不想再去見那二人了。”

柏鑒聞言,忙說道:“師傅有所不知,那岐伯與帝師廣成子等一幹修士交往頻繁,多曾向其等問道學法。師傅若欲收之入門,恐不能如意。倒是伶倫孤僻,一天到晚隻顧擺弄樂器,少與人來往。師傅若要見他,到十有八九能成。”

正說著,卻見秦華驀地站住腳步。眼望黃帝宮殿的方向,麵色變化不定。柏鑒正疑惑不解,卻聽秦華問道:“近來人皇常見何人?”

柏鑒一愣,道:“近來有一仙人道號赤鬆子,常出入宮殿。黃帝陛下對其禮遇甚厚,廣成子等一幹修士也對其恭敬有加。此人談經論道,舌璨蓮花,頗得君臣信服。算來此時也應該是其每日對黃帝講道之時了。師傅可是認為這其中有什麽不妥?”

秦華轉頭說道:“不去管他!我們先回去,明日再見伶倫。”說著,當先往柏鑒府邸而去。心中卻冷哼不已:“赤鬆子?玄都大法師何時有了這麽個身份。看來闡截二教在人族中爭搶的不亦樂乎,人教終於也忍不住要插一腳進來宣揚其正統性了。不過此時的人皇是闡教門下,倒是與我截教沒有多大關係。冷眼旁觀就好,明日收了伶倫便即回山。”一邊想著,也不管旁邊柏鑒奇怪的神色,徑選了一件淨室打坐去也。

第二天,秦華徑去尋找到伶倫,將之收入門下。那伶倫乃不羈之士,對截教教義頗為認同,加之有成仙了道的**,十分幹脆地便拜了秦華為師。

秦華收了三徒,一邊傳訊將高明高覺二人招來,當麵囑咐其盡力相助倉頡。又對倉頡和柏鑒言道:“侯你二人功成之日,為師再接你等上山。”言罷,招來一片白雲與伶倫一起離去。

駕雲升到空中,卻見下方一陣金光閃耀,玄都大法師顯出身來對著秦華說道:“秦華師弟為何來去匆匆!你我甚少相見,就此敘談一番可好?”

秦華愣了一下,笑道:“我知大師兄近日事務繁忙,故而不敢打擾。師兄有何教導,貧道洗耳恭聽。”卻是見玄都大法師以師弟相稱,秦華不欲背上破壞三清關係的罪名,故而權且也以師兄呼之。

玄都大法師微微一笑,道:“愚兄受師命化身赤鬆子,傳中誡經一篇於人皇。今事已畢,便當回八景宮交旨。你我相見便是有緣,我師太上老君曾言,師弟乃是截教福德深厚之人。前時相助燧皇之舉,老師亦常讚譽。你我相識於洪荒之時,卻不必見外。”

秦華亦笑道:“大師伯繆讚,秦華豈敢擔之!三清一體,三教即是一家。我又怎會見外!卻未知師兄想與秦華談何事?若有差遣,秦華必竭盡所能。”

玄都大法師道:“我離開八景宮時,老師曾言下屆人皇顓頊已出世。卻未知秦華師弟有意於帝師之位否?”

秦華聞言,心念電轉,一時吃不透玄都此言是何用意,因而沉吟未決。那玄都大法師也不著急,微笑地看著秦華,顯得成竹在胸。

卻見秦華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開口說道:“秦華謝過師兄好意!隻是貧道何德何能,如何當得帝師之尊?三教之中,道行品行高於我者比比皆是。貧道術淺,卻不願誤了天下萬民。大師伯既有意將下代帝師之位交我教,貧道這便回碧遊宮稟告師尊。選出教中德高望重的師兄來擔任帝師之位也就是了。未知師兄以為如何?”

玄都大法師愕然看著秦華,實在沒想到秦華會拒絕帝師這個充滿**力的位子,一時卻不知該說什麽了。他心中明白,太上老君許諾帝師之位與秦華,是想了結秦華相助燧皇,啟發老君人族大道的因果。眼見秦華拒絕,玄都大為驚愕與失望。又聽秦華將此事理解成老君將下代人皇帝師之位許給截教,不由心中更是發苦,卻又無法辨駁。畢竟三清一體,卻不好厚此薄彼。況又是自己先提出來的,實在不能怪秦華打蛇棍上。心中思量老師當不會責罰自己,隻得勉強答應。與秦華告辭,怏怏不樂地回了八景宮向太上老君交旨。

秦華看著玄都驚愕失望地離開,心中一陣快意,暗道:“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支持,凡是敵人支持的我們就要反對”,這可是前世一個偉人說的。我雖不知你玄都搞什麽鬼,但我就是不上當。將此事交於通天教主裁決,那總不能還有陰謀吧?嘿嘿,我憋屈死你!

當下帶著一臉佩服地看著自己的伶倫往流波山而去。卻也得空麵見通天教主,將玄都之言說了。通天教主眯起眼睛沉吟一陣,道:“既如此,讓趙公明去一趟八景宮吧!我門下出一個帝師卻也並非壞事。”

秦華連忙傳旨於趙公明。自己卻回流波山一麵授徒,一麵潛修。

卻說黃帝總理天下,事務繁雜,學道常不能盡意。年歲漸老而仙道日見渺茫,心中焦急。以天下大定,遂靜心修習道法。廣成子更是焦急,雖說造就一個普通的仙人對廣成子等闡教金仙來說根本就是小意思。然而人皇受世人矚目,如果不能自己苦修得道,必惹得天下議論紛紛,到時自己這個帝師卻沒有麵子。

一時闡教真修將各式修道密法傳下,廣成子、南極仙翁等人更傳下采補之道。又有素女下山與黃帝談論房中密術。黃帝學之,果然延年益壽,容光煥發。遂學之不倦,修行進境竟頗為迅速。飛快便達到了仙道的門檻,飛升成仙隻在旦夕而已。

(本來不想寫最後那點的。想了一下,還是加上去。畢竟此事史書多有記載,也不算對其不敬啥的。這隻是小說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