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映很成功,開幕式結束後所有看過電影的電影人都在討論電影,一直延續到了開幕式的酒會。

羅伊·安德森:“尹,之前我還在想這次看有沒有機會拿個金獅獎,看今晚看了你的《綠皮書》,我覺得金獅獎我是沒有希望了,別的獎項希望能拿一個吧,還得讓上帝保佑。”

“噢,羅伊,謝謝你的誇獎,但我更相信《寒枝雀靜》會取得比《綠皮書》更好的獎項的。”

……

跟幾個入圍的比實被看好的電影方相互吹捧了之後,才是真正尹子雄忙的時候,因為很多著名的媒體必須要在現在跟尹子雄約定好之後采訪了。

所以,在酒會上約個時間是最好的。

“尹,你好,我是《電影手冊》的記者勒戈夫,《綠皮書》拍得太好了,請問你什麽時候有空接受一個我們的專訪?”

“噢,你好,勒戈夫先生,我想明天怎麽樣?因為我的安排還沒開,剛好你是第一個。”

“那太好了,這是我的名片,你看明天什麽時候合適?”

“明天中午吧,我請你吃中飯。”尹子雄攤了下手。

“那就太感謝了。”勒戈夫從小曾手裏接過名片。

“那明天我與你約時候。”小曾禮貌的跟勒戈夫說了聲,現在在個人安排上小曾有時候比小王會多一點。

“好的,我等你的電話,先生。”

很多的記者都盯著尹子雄呢,既然《電影手冊》的開了頭,那接下來大家就蜂湧而至了。

比如說有英國的《視與聽》、美國的《電影評論》、《影癡》、日本的《電影旬報》等業內比較有權威的電影報刊。

還有美國的《綜藝》、《好萊塢報道》、《芝加哥太陽報》、《紐約時報》,英國的《銀幕國際》等。

好吧,還有幾家國內的報刊,《電影藝術》《當代電影》《世界電影》《北京電影學院學報》。尹子雄跟他們聊完後,幹脆把他們聚在一起花半天的時候一起接受采訪。

時間就定在三天後。

事實是,並不是一定要接受完采訪媒體才會報道的,就在此時已有一些媒體開始在發稿了。

開幕酒會弄得很晚,畢竟這麽多的人,還是一年一度的盛會,有些專門混這些場子的就特別喜歡這樣的場所。

他們就愛四處認識人,但實際上這裏的電影人認識了也啥作用,比如一個中國的演員你認識一個歐洲的導演或製片人,有啥用?真正歐洲導演會用中國演員的會很少,而且就算用也是不怎麽舒服的角色。

再比如在這裏認識了些拉美的電影人,南亞的電影人,這些人認識了都沒用,一點幫助都沒有。

但是,有些人就熱衷去結識,會讓自己覺得自己在國際上人脈廣。

比如,一些中國的有名導演去四處認識人去了,結果留下個中國劇組也不知道該找誰聊天,幾個人尷尬,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中國人本來就不是如歐美人那樣那麽的擅長表現自己,那麽開放。

“喲,各位,這是在開會呢?”尹子雄剛好從洗手間出來,然後他就在通往洗手間外的位置看到了兩夥中國演員在無聊的聊天。

當然你黃渤、張亦、秦昊等人,就是《闖入者》劇組與《親愛的》劇組及《黃金時代》劇組的。

“呀,尹導。”這裏比較會交際的當屬黃渤了。

“尹導,你好!”

“尹導,你好1”

……

大家都跟尹子雄打了個招呼,當然包括《闖入者》劇組的,雖然他們與尹子雄不是那麽的熟悉。

“尹導,《綠皮書》拍得真棒,這回得個大獎肯定是穩了。”有人稱讚著。

尹子雄也隻是笑笑,因為他知道很多的中國影人英語都不怎麽看,而《綠皮書》全程沒有中文字幕,至於在場有多少的中國演員看懂了也不知道。

但人家誇你,你也得謙虛一下不是。

“過獎了過獎了,咱也就是想去揭揭老美的傷疤的,獲不獲獎隨緣了。”

但尹子雄這一話出來立馬就讓這些人有點尷尬了,他們拍的多少有點揭中國傷疤的電影。

一時尷尬的冷場,尹子雄本來隻是隨意的說上一句,這下自己把氣氛搞砸了,算了,還是趕緊走吧。

但馬上就走又會顯得尹子雄是故意過來諷刺人的,顯得尹子雄有點居心不良。

“各位,現在也晚了,我這得先回去了。這樣的,既然大家在威尼斯碰上了,要不一起聚一下吧。9月1號的晚上,大家看怎麽樣?我請大家燒烤,試一下意大利的燒烤有啥不一樣。”

“喲,這要吃上尹導請吃的燒烤可難了,沒想到會在意大利有機會吃上,我肯定去的。”黃渤情商。

“感謝尹導,到時候我會去的。”其他的人也紛紛表態,不管去不去,當下得把尹子雄的這個麵子給了。

況且,就像黃渤說的,中國有幾個演員能跟尹子雄合作上,人家尹子雄也是有自己的小圈子的。

以前可以瞧不起這個小圈子,但是,現在隨著尹子雄一部部電影的爆火,又加上他在國際上也越來越有影響力,這個小圈子誰都想進,但進不去啊。

所以,尹子雄說請大家燒烤,這不也是個機會,總比在這認識什麽國際電影人來得實際啊。

“行,那就這麽說定了,你們繼續聊,我先回去了。”尹子雄笑笑的跟大家打完招呼便離開了。

本來他僅限於跟大家打個招各部,並沒有什麽深入聊的想法,不過由於自己的過錯,請大家個燒烤也就那麽回事。

為什麽要找個由頭跟大家打個招呼,就是不能顯得尹子雄遊離在中國影人圈之外不是,特別是在這國外的電影節上。

尹子雄本來沒打算去找個什麽女人回房間的,但這阿黛爾又找上門了,找上門那就不客氣唄。

雖然有些人不怎麽認可她的顏值,但尹子雄還是能下嘴的。

本來尹子雄第二天又想晚起的,但今天小王他們可沒有帶什麽人回房間,所以按時的把尹子雄的抓去晨運去了。

尹子雄雖然抱怨,但他知道小王他們做的是對的。

跑得一身是汗的尹子雄抱怨,“早知道今天不能睡懶覺,約人就不應該約在一起吃中飯,上午就可以結束掉采訪。”

“那你可以去看電影啊,來到電影節你不看電影?”

“也是。”

看就看唄,第一場電影是《故事》,伊朗電影。

但是看完開頭之後,尹子雄搖頭了,一個紀錄片導演與一個妓女的故事。又是工廠倒閉,又是失業,還與政府官員吵架。

難怪能入圍,西方社會不正是想看到了他們的敵對國家的一些不好的故事嘛。

入圍是給入圍了,但這電影真沒啥特色,獲獎是不可能的了。

一個上午看得昏沉沉,他有多久沒看這種文藝片了?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穿越過來後基本上沒看過吧?

這麽慢的故事節奏,真的能讓人睡著。

幸好,到了11點半,他回到了酒店,然後開始接受《電影手冊》采訪,就在尹子雄的房間客廳裏。

中午飯也會在這裏解決,小曾出去買中餐去了。

“勒戈夫先生,你好。中午我請你吃中餐,就在這裏,你不介意吧?”尹子雄很客氣的與勒戈夫打著招呼,他看著這個打扮得很精致的中年男人,身上還噴著濃烈的香水。

“非常榮幸,尹導。”

“好吧,希望能合你口味。行,勒戈夫先生,請坐,嚐一下中國的茶葉。”尹子雄給勒戈夫泡了杯中國的功夫茶,是他帶著龍井,並不是什麽頂級龍井,就一般的。

勒戈夫拿起小小的茶杯喝了口茶,在嘴裏旋了兩個回合,點了點頭。

“好茶,微苦,不澀,立馬就能回甘,真正的中國茶。”

“喲,勒戈夫先生懂中國茶?”尹子雄驚訝,他是不懂茶的。

“微懂一點,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歐洲很多的權貴都喜歡研究。”勒戈夫微微一笑。

“好吧,我這個中國人反而不怎麽懂,那我們開始采訪吧。我怕你跟聊中國文化會把我這個中國人給聊得不知道,那就尷尬了。”

“哈哈,尹導說笑了。行,那我們開始,請允許我打開錄音筆。”

尹子雄攤了攤手,然後自著勒戈夫很慢的打開他的公文包,然後一樣一樣的往外拿,有錄音筆的包裝盒,還有鋼筆的包裝盒,還有一個精致的筆記本,然後他小心的打開各個包裝盒,拿出錄音筆,拿出鋼筆,再調整好坐姿,把筆記本擺在腿上。

再是示意尹子雄,尹子雄點了點頭,然後勒戈夫按下錄音鍵。

“尹子雄導演,非常感謝你在威尼斯電影節期間第一個接受《電影手冊》的專訪,我昨天看了《綠皮書》很受震憾,說實話,之前有過多部反應黑人在美國的人權問題的電影,但是那些電影都顯得故事性與商業性更強,都沒有《綠皮書》來得真實與深入。請問,你作為一個中國導演是如何發現這題材,又是如何寫出這個劇本的?”

嗬,看樣子請外的記者不管你請不請他吃飯,問的問題都不會讓人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