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很豐滿,現實往往很骨感。劉晨將Q群關閉,便點開了與華佗的聊天框,手機在上麵敲了幾下,回複道:“在啊!咋啦?”
原本灰色圖像的華佗在劉晨回複之後,頭像立刻就亮了,旋即回複道:“嗬嗬!總算回話了啊!老朽都等你好久了。”
“(尷尬)這幾天有些忙,就沒怎麽看手機,咋啦有什麽事嗎?”劉晨回複。
“嗬嗬,那是自然,老朽無事不登三寶殿的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吐舌頭)。”華佗回複道。
“你原來知道自己有多勢利啊!(菜刀)。”劉晨回複道。
“臭小子!華夏上千年來流傳下來的優良品質你怎麽一點也沒有繼承啊?不知道要尊老愛幼嗎!竟然把老夫說的如此不堪!氣煞我也(發怒)。華佗說道。
“少來!少來!你生氣也揍不到我,白發火的,還影響心情,不要如此想不開好嗎!快說吧找我有啥事?”劉晨回複道。
“呃.....你說的好像挺有道理的,那老夫不氣了。其實是這樣,我呢,聽說你們現代在治病救人方麵大多傾向西醫?(疑問)。”華佗說道。
“恩,確實是這樣的。”劉晨回複道。
“這是為什麽?難道在我們群裏幾個神醫去世後,後代再無絕世驚豔之才?(失望)”華佗說道。
“呃.....有吧?也不對好像沒有聽過現代中醫領域有十分了不起的人物啊,似乎沒有。至於你說的為什麽,是因為西醫見效快吧!節省時間!所以現代人更傾向於西醫。”劉晨回複道。
“誒,想我泱泱華夏大國醫學鼎盛之際,萬國朝拜,派自國天資聰穎之徒前來學習,隨便學點皮毛回去,就能被自國人稱為在世活佛,可謂是井底之蛙,令人唏噓。
而千年之後的現在,世人竟然更加傾向用西醫治療?嗬嗬,同樣令人唏噓。
至於你所說的見效快更是無稽之談!世間萬物皆有因果,偏離因果越多,離開這天地的時間也就越快。所謂的見效快,與拔苗助長有何區別?治標不治本,還讓自己偏離了正軌的因果。
而我更想說的是,中醫在見效方麵其實不會比西醫見效慢,隻不過現代的中醫都太廢材了而已。我若是活在當代,我倒是想讓世人見識了解一下,什麽是真正的中醫,什麽是華夏五千多年文明傳承下來的瑰寶和精粹!”華佗發了一大串話道。
劉晨雖然此時看不到華佗的表情,但他能明白此刻華佗的心情。
自己從華佗剛才話語之中,便能從中了解到,千年以前的華夏國是多麽風光,醫學是多麽的屌炸天!竟然引得各個國家派人前來學習。這用東西一對比便能明白有多麽厲害了。
比如當代世界,有哪一個國家的某種科技或者領域方麵要高於全球其他各國很多很多,從引得全球各國趨之若鶩?這樣的國家並沒有,即使有人家也不會教你,而是要掖著藏著。
而千年前的華夏國多麽牛逼?自己屌還不怕別人學,要學你就自費過來。想學什麽教你什麽!反正你又超越不了我們。這種在醫學領域上有著絕對霸主地位,以及絕對的自信。怎能不令人佩服?
而華佗處在當時華夏國醫學之巔,甚至是站在世界之巔的人物。現如今卻聽到,華夏國傳承了上千年的中醫,在現代竟不及西醫,得到廣泛運用竟然是西醫而不是中醫,心裏怎能不難過?
並不是中醫不強,隻是在一代代傳承之中,沒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人出現,反而逐減走向沒落罷了。
“我知道你心裏一定不好受,但也別沮喪!不是還有我嗎!就讓我來幫你完成你想證明吧!日後有了你的傳承,我定將中醫再次發揚光大!讓世人明白中醫之厲害,中醫之強大!”劉晨略帶安慰的回複道。
“小子,聽你這麽一說!我倒是覺得是個不錯的主意!哈哈,就按你說的這麽辦。老朽現在心情好多了,剛才真是憋得慌。(大笑)。”華佗似乎心情不錯的說道。
“(流汗)你這變臉咋比翻書還快,你找我不會就是為了問這吧(疑問)?”劉晨回複道。
“這倒不是,我隻是想讓你幫我弄幾本關於西醫方麵的書籍,最基礎的那種,我倒想看看,了解一下現在的西醫到底憑什麽能如此普及!當然這算任務,完成的話應該有獎勵吧,具體獎勵什麽,我就不知道了!”華佗終於說明了來意,道。
“嗨!就這點小事啊?好的!這個任務交給我了!我接了(OK的手勢)。”劉晨自信滿滿的回複道。
“如此便好,那老朽先告辭了(再見)。”華佗說道。
叮咚,劉晨腦海一種提示音傳來,幫華佗找西醫書籍,任務完成即可獲得四百功德幣及八十好感度!是否接受任務?
“接受。”任務領完!請務必完成。提示音說完這句,便消失的無隱無蹤。
功德幣可是好東西,那百寶商店那麽多好東西,自己可是一個都沒買過,當然不是自己不想買,而是功德幣太少的緣故。
劉晨退出了QQ,看了下時間,也到了十一點多,便收起手機,朝著校外走去。
隨手攔了輛的士報了食為天的名字,便掏出手機玩起遊戲來。
這是突然手機發出咳嗽的聲音,劉晨一聽便知道是有人添加自己好友了。退出遊戲點開了QQ。看申請添加的人是從群裏添加自己的,備注為李濟。劉晨有些疑惑,這個李濟是誰?雖然疑惑,但還是接受了李濟的添加,因為劉晨覺得隻要能在QQ群裏的人,肯定不會是庸人,自己不認識,可能是自己孤陋寡聞吧!
添加一成功,名為李濟的人便率先發言到:“你好呀!功德主(微笑)。”
“呃,你好!請問你是幹嘛的(疑問)?”劉晨回複道。
“我名為李濟,是搞考古的(微笑)。”李濟回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