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軒隻覺好笑,強行拉住忍不住上前要評理的陳玄,靜靜等候慧能口中的那位鳩摩國師大駕光臨,等他借閱《易筋經》的時候,先一步動手搶回來,送給龐青雲幫助他治療內傷。
主意篤定,便隨眾人一同等候。
眾人又問慧能大師:“鳩摩國師遠在西域,如何要來閱覽咱們中原的武術?”
慧能苦口無言。
身邊的羅漢堂首座慧岸道:“是因為一個賭約,半年前咱們遇上了件棘手的事情,是鳩摩國師幫忙處理的,我等奉命邀請國師參觀少室山,不想國師提出比試佛學,我等慚愧,在佛學上輸了他,最後他便提出借閱《易筋經》一盞茶的時間,想來他再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也難全將此書照本抄下來帶回西域吧。”
慧能苦笑點頭,看來他們都是這個意思。
楊軒心想,這些人當真糊塗,都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他們怎麽寧願相信一個處心積慮的外族人,也要誣賴我呢?
鳩摩國師?
不會是上次在蜀道遇見的那個僧人吧!
正亂想間,忽聽慧能道:“老衲派遣師弟慧覺前去迎接國師,算算時辰也要到了。”
楊軒對這些僧人的算計忍俊不禁,難不成選這個時候是要那個狗屁國師記不住太多《易筋經》上的東西?
看來閉關鎖門的禪宗也是風氣敗壞,並沒有外界百姓誇誇其談說的那麽好。
慧能大師對外門俗家弟子吩咐道:“秦屹,你帶大家守住藏經閣,如有異動,立馬來報。”
那名劍眉星目留有短須的男子躬身領命後,帶著人馬去了後院。
慧能大師對其他人說道:“各位都在朝廷能說上話,今晚務必與老衲一起。”
三教九流的人見禪宗大師如此客氣,都覺麵上有光,連連點頭答應。
就在這時,一名癡癡傻傻的沙彌奔了進來,忽而跳躍不休,忽而原地打滾不休,看的眾人雲裏霧裏都不知所措。
“籬笆!”
伴著一聲呼喚,中間般若堂首座慧空正式登場,他麵帶愁容,但語氣卻十分和藹:“過來到師叔這邊,再等等,你師父馬上就要回來了。”
籬笆忽然捏著鼻子哭的死去活來,哽咽道:“你們騙人,師父說過他此去不會再回來了,他不要我了,我的小雲雀也不要我了,籬笆不要活了......師叔,你幫我追回小雲雀好不好?”
眾人都覺無語,堂堂宗門怎麽就收了這麽一個癡傻兒,難道就沒有其他有慧根的子弟?
慧空卻並沒覺得丟人,將愛哭愛鬧的小和尚攙扶起身後,麵容慈和問道:“你師父定是嚇唬你的,他怎麽可能會丟下你,咱們全寺的人都知道他是最疼你的人。”
籬笆鑽進慧空的懷裏,越哭越凶:“真的,真的!師叔知道籬笆打小就不會騙你的,師父臨走時很認真跟我說了好一堆話,說什麽讓我照顧好自己,將來不要怨恨他,還說自己對不起禪宗,對不起師叔什麽的,我問他呀,為什麽對不起,他說他在外麵有個家,他的家不止一個,如果要他選擇,他隻能舍棄禪宗。”
他語出驚人卻絲毫不管別人的臉色,隻是一個勁跺腳拍打慧空心口,哽咽哭道:“籬笆不要師父走,籬笆也要小雲雀,師叔您帶他們回來吧!”
他哪裏知道他的師叔此刻臉色煞白,雙腿幾乎就要站立不穩倒下。
慧覺背叛了禪宗?
這到底是為什麽呢?
他早不下山晚不下山,為什麽要趁著這次接鳩摩大師的機會下山?
難道說......
達摩院、羅漢堂、般若堂三大首座齊刷刷變色,驚呼道:“不好,藏經閣。”
說罷,急匆匆轉身帶著所有人來到藏經閣。
秦屹見三位師叔如此急匆匆趕來,忙拜倒:“師叔,您為何都這般著急?莫非是前院出了差錯嗎?”
慧能並沒有回應他,隻是沉聲道:“沒人進去過?”
秦屹拍著心口,自信表示道:“咱們裏三層外三層將這裏團團圍定,一隻鳥也飛不進來的。”
慧能黑著臉帶著兩位師弟匆匆打開藏經閣的門,然後回頭歉然道:“諸位,本寺藏經閣不容外人進入,勞煩大家辛苦些,在外等候片刻。”
陳玄不解其意,低聲向楊軒問道:“他們這是咋了?怎麽感覺像是藏經閣著火一樣,可這也沒著火啊。”
楊軒壓低聲音笑道:“你倒也不笨,我想那位魚總管應該是查到慧覺大師犯戒,然後拿這事逼迫慧覺大師偷盜《易筋經》,慧覺大師正好可以借助去京城請鳩摩國師的機會離開少室山,從此遠走天涯不問江湖。”
陳玄隻覺頭大,暗道這些人都心眼一個比一個多,如果換作我吃飽喝足早就睡大覺了。
楊軒猛地抬頭,卻見前麵那位為首的中年人正盯著自己,目光很不友善,他歉然一笑低下頭去,不再多說什麽。
那人也暗自心驚,後麵的少年怎麽有點陌生,他是哪派的後起之秀,竟然能想通這許多事情。
不行,等會一定要搞清楚他的身份,除了縱橫一脈,外麵幾派絕對不能有如此陰沉心機的人物出現。
就在此時,慧能帶著兩位師弟已經從藏經閣走了出來,三人都臉色煞白,汗如雨下,一時間讓眾人猜測不透發生了什麽。
三教九流為首的是縱橫家的蘇儀,他先回頭冷眼瞥了下楊軒,然後上前幹笑道:“三位大師這是怎麽呢?莫不是經書被盜?該不會那麽湊巧是《易筋經》吧?”
慧能與另外兩名老僧的臉色越發不好看,現在回想當日魚朝恩留下的那句“很快就有人血洗少室山”,看來說的可能不是楊軒,更有可能是鳩摩國師。
《易筋經》被慧覺這個叛逆偷盜下山,雖然他們非常確信,但是這話說出去又有誰信。
休說一心僭越《易筋經》的鳩摩國師了,就是眼前這些三教九流的人也怕是要紛紛站在自己的對立麵。
慧能正要張口,忽見一個小沙彌匆匆跑來,躬身稟告道:“師叔,山門外來了大批兵馬,鳩摩國師到了。”
慧能聽罷,不禁眼冒金星,身子向後便倒。
他那兩位師弟將他攙扶住,各自頷首苦笑。
慧能艱難地吞了口唾沫,深呼吸幾下等調息過來,低歎道:“咱們走,迎接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