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這些人沒道理,柴小胡還一點辦法也沒有。大家都是鄉裏鄉親的,你跟他們說理?你說跟不跟沈老板合作,是你的自由?他們一張嘴就是“你小時候你叔我,怎麽怎麽樣!”、“你小時候你嬸我,怎麽怎麽樣!”。
你還怎麽跟他們講道理?所以,在這兒,沒那麽多理講。
柴小胡不跟他們講理,但是他已經想好了對策。
“大家聽我說。沈老板這會兒剛走,我就是打電話給他,他也不會接。但咱們這生意也是獨一份兒,他想在咱們這兒種果樹,便隻能找咱們合作。
不如我們先等三天。
我保證,三天後如果沈老板還不來,我一定進城去找他。就算是賠禮道歉、跪地求饒,我也保證把合同簽下來。你們看怎麽樣?”
大家見柴小胡都這樣說了,也沒什麽好說的了,便都紛紛回去了。
送走了眾人,柴小胡又讓二叔雇了幾個人幫他割蕉。他們家跟玉玲嫂家的那片紅皮蕉又熟的差不多了。
這也是柴小胡對沈大老板的第一次反擊。之前一直是沈學文在向他進攻,現在終於輪到他反擊了。
這一次紅皮蕉的收成,比上一次還要多兩三千斤。
第二天,柴小胡一大早便把香蕉運進了城。
剛進城,他便又給沈冬梅打電話。沈冬梅一聽他又來賣紅皮蕉,嚇了一跳。雖然她上次便看到了柴小胡家的香蕉樹上,又結蕉了。但這才過多久啊!才大半個月,居然又收蕉了。
沈冬梅現在更加肯定,柴小胡家的這種香蕉樹,一年至少三熟。
沈冬梅趕緊給他老爸打電話。
沈老板能用村民當他的馬前卒,他柴小胡就能用他女兒,當自己的馬前卒。這正是柴小胡的反擊計劃。
沈學文的辦公室裏,沈冬梅一本正經的給她老爸算著帳。
“老爸我跟你說,剛剛柴小胡給我打電話了。說他們剛剛又收了一季紅皮蕉。”
老爸你知道嗎!他們上一季收紅皮蕉,離現在還不到一個月。也就是說,他們這些紅皮蕉不到一個月便又收一季了。
按這樣的成熟速度,就算是他們隻收夏天一季吧!那一年也至少能收三季。
我算過了,他們這一季下來,一畝至少有五萬塊的收入。如果種的是榴蓮這種高收入的,那還遠遠不止這些。
這樣一算,五百畝一年至少也是七八千萬的收入。除去地租、用工成本,至少也還有六千萬的毛利。咱們家占三成便有小兩千萬。
要是多種點榴蓮,這一年三千萬的淨利那是妥妥的。也就是說,咱們今年投進去三千萬,明年就回本了。接下來,那就是每年稅前淨利三千萬的收入了。
這生意可不好找。老爸您這兒那麽大的兩個農場,一年才賺多少錢。也就是人家一個零頭。
“如果馬家知道這事,來插上一腳,那咱們就沒機會了。”
沈學文聽完女兒的分析,頓時清醒過來。趕緊讓沈冬梅全全代表自己,找柴小胡把合同簽了,條件就按柴小胡提的來。
沈冬梅得了老爸的授權。馬上便帶著律師和草擬的合同來找柴小胡。
一見麵,沈冬梅不等柴小胡提賣香蕉的事,便先把合同給掏了出來。柴小胡一看都是按他昨天提的條件寫的。很滿意。
這是柴小胡第一次遇到,商場上的高手。他還真沒想到,自己會這麽輕鬆的就贏了。
原本他是打算拋出這個條件,然後再讓沈學文來壓價的。沒想到沈學文居然就全盤接收了。
這個回合,柴小胡算是完勝。
沈冬梅叫人把那一車香蕉拉走,便急匆匆的跟著柴小胡往柴村趕。在沒有簽下合同前,一切都還有變數,沈冬梅不放心。
回到村裏,沈冬梅馬上便找來了二叔,大家都急著想簽合同,便不廢話,一上來便先簽合同。等合同簽完了,眾人都長長的鬆了口氣。
柴小胡看著二叔和沈冬梅那猴急的樣子,便想笑。
村民們聽說沈冬梅今天,是代表他爸來簽合同的,都高興的不行。聽說合同的條件是按柴小胡的要求簽的。大家更高興了。
要知道,如果按這個條件,他們每家一年地租就是小三萬,加上人工七八萬,一年收入加起來就是十萬多。此外還有果園的分紅。
這收入,已經遠遠超過了他們孩子在城裏打工的工資了。以前,這些人家裏都是孩子在城裏打工,自己這些半大老頭老太太,隻能在家種地、賺點零花錢。
現在,不一樣了。現在他們在家賺的,比孩子在城裏打工賺的還多,在家裏跟孩子說話也就會更有底氣。
沈冬梅簽完了合同,便匆匆回城準備投資的事情了。而村裏的事情,則由二叔村長和柴小胡全權處理。
柴小胡也不磨蹭,馬上開始在網上訂種子,準備進行加工。這同時,村民們則趕緊清理各家的地。
對於種子的加工,柴小胡是采取分批來處理的。他先是在網上定了一百畝的種子。
種子來的很快,村民們剛把地清理出來,柴小胡的種子便到了。柴小胡閉門用光合瓶加工兩天,便把這批種子都處理好了。於是趕緊安排大家,把種子種下去。
現在這果園,村民們都有股份,也就相當於他們都是老板,大家幹活的積極性都非常高。
這同時,沈冬梅也已經帶著她沈家的投資和工程隊來了。眼下他們的第一要務便是修房子、修路。沈家投資的錢,主要也就是花在這些地方。地裏,除了在果樹外圍修了個簡單的圍欄,便再沒有另的了。
柴小胡所以選擇跟沈家合作,而不是自己去包地種樹,就是因為沈家有資金、有人脈。
包地簡單,修路就沒那麽簡單了。此外,大麵積的種植以後,水果的收割、儲存、運輸、銷售都是大問題,一環沒做好便可能損失嚴重。
在這些方麵,沈家都是有豐富經驗的。所以,借沈家之力,柴小胡可以花更少的精力,得到更快的發展。整個柴村也能跟著得到更快的發展。
沈冬梅將工程隊分成了兩批。一批在村裏修房,一批在外麵修路。至於手續這些東西,沈冬梅早就托人搞好了。就憑他們沈家在陽城的人脈,這些東西都是小事。
借著村裏修房子,柴小胡也自掏腰包,讓他們幫著自己蓋幢房子。他們家的這個房子還是他爺爺年輕的時候修的,又老又小。以前他沒錢,沒辦法,現在有錢了,當然要蓋幢新房。
至於房子的設計問題,柴小胡便全全交給了沈冬梅。反正她的工程隊裏有現成的設計師,不用白不用。
沒幾天,沈冬梅便把房子的圖紙拿出來了。按這個圖紙上的規劃,這幢房子一共修六層,地上五屋,地下一層。此外,還有一個大院子,院子裏蓋了獨立的車庫。
柴小胡一見那車庫居然有五個,便提出自己的質疑。“我到現在還連一輛車都沒有呢!你直接便給我修五個車庫,是不是太浪費了。”
沈冬梅橫他一眼。“短見。你現在好歹也是有百萬家產的人了吧!從明年開始,少說你也得年收入三四千萬吧!修五個車庫多嗎?我還怕你到時候不夠停呢!”
柴小胡一聽沈冬梅說,自己明年收入三四千萬,倒也是嚇了一跳。雖然他也知道跟沈家成立公司後,他的收入一定不低。但他真沒想到會有這麽高。
於是柴小胡家的新房,便按沈冬梅給他的圖紙開建了。
因為第二批的種子還沒到,柴小胡這幾天倒也不忙。晚上回家,玉玲嫂悄悄找上他,問他明天能不能陪她去一趟陽城。柴小胡便問她怎麽了。玉玲嫂說柴俊打電話給她,非要讓她明天去。
柴小胡二話不說,便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