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再戰不戰,隻在一念

到了比武台下,江夜郎,卓寒冰,黑白蓮子,江夜郎等人相互告別離開,等到

初九,林茗兒回到昆侖派,點蒼派大營的時候,還丐幫幫主火嫉仇,青城派掌門江

忍淺,青絲夫人,唐弄雲,卓舞劍等人已經是離開,九尾神龍,洛止寒,連宛柔等

人也是下去休息了,他們便是稍稍拜見行禮林若池,楚驚西,顧白雲等人後,也是

自去休息不提。

第二天,天剛剛亮,初九與莫殘便是聽見外麵林茗兒,連宛柔,無塵仙子等人

的笑聲:“師父,小師兄,起床了!”

點蒼派其他弟子都是睡一間大帳篷,莫殘好久不見三弟,自然是有十分話語與

初九說,因此兄弟兩人不過是一個小帳篷,其他高手長輩才是不過有帳篷,還有諸

多小弟子守夜,不過是在火堆邊上邊聊天,邊眯眼過了一夜!

“好!”莫殘與初九都是應著,一時穿戴完畢出來,笑道:“茗兒啊,啥事都

是你最積極!”

初九也是笑道:“無塵仙子,尊師可好?”

“家師還好!”無塵仙子笑道:“我師父說昨日比武倒是初九小師兄的兩場最

有意思,該是鬆的鬆,該是殺戮的殺戮,最是殺伐決斷好不含糊,一麵是心地慈

悲,一麵又是快意恩仇,很好!”

能得到塵冰神尼的誇獎,初九十分過意不去,忙是喃喃道:“多謝,多謝!”

眾人再是見過林若池,楚驚西等候,用過早膳,時辰就是差不多到了,昆侖

派,點蒼派群豪就是上臨江比武台而去,各大門派位置依舊是如同昨日一般,乃是

華山鳳啟滄十嶺酮派烈赤炎(西北)—四絕劍王等五大評委(正北)—扶桑伊

賀一刀(東北):武當恨真人(正西)—臨江比武台(中間)—丐幫火嫉仇(

東方):侖楚驚西十點蒼林若池十莫殘十九尾神龍十無塵仙子(西南)—少林長

無大師十阪依神侯(正南)—魔教浪跡孤飛(東南)十青城派江忍淺、青絲夫人

:而其他兩三百散客群豪不過依舊是坐在各大門派身後,顯然依舊是尋求各大門派

庇護!

各大門派掌門人也是陸續上來,相互招呼,又是見身後群豪,都是有些冷笑

昨夜自然兩三百群豪也是分別去拜會了不少門派,他們要在各大門派的夾縫中生

存,談何容易?就是最是平淡的點蒼派,也是有三十四群豪前來拜訪林若池,不過

是孝敬一些禮物,說是到時候若是有鏢物等路邊點蒼,大理等天南一帶時,點蒼派

能暗中罩住等等。

“巳時已到!”四絕劍王公孫不勝經過一夜休息,也是精深充沛,猛然高聲

將群豪的聲音全部壓下去問道:“第二日的臨江比武決鬥現在正式開始!”

台上眾人都是不言,又是隻聽四絕劍王公孫不勝高聲問道:“昆侖派楚掌門

昨日你連勝三場,乃是比武擂台之主,不知道你今日是否要第一個上台守擂?”

這一下,自然各大門派,兩三百群豪的眼睛都是看著楚驚西而來,看看他現在

怎麽決定?

恭祝中秋快樂!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

是中華民族的四大傳統節日。“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據史籍記載,古

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為

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

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

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

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中秋節的

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關於中秋節

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

土地神的遺俗

為傳承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中秋節從2668年起被國務院列

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666年6月Z6

日,該節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

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

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

秋,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新唐書·卷十五誌第五·禮樂五

》載“其中春、中秋釋奠於文宣王、武成王”,及“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

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之製如文”。中秋節也稱為仲

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也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盛行始於

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美食推月餅,其起源說法多種。一說元代末年,江蘇泰州的反元起義

領袖張士誠(或說是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溫)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圓餅之際,在餅中夾

帶“八月十五夜殺靴子”的字條,大家見了餅中字條,一傳十,十傳百,如約於這

天夜裏一起手刃無惡不作的“靴子”(元兵),過後家家吃餅慶祝起義勝利,並正

式稱中秋節的圓餅為月餅。在後來很長曆史時期,甚至在上世紀末,許多月餅上還

貼有一方小紙片!隻可惜,近年所產月餅已不見小紙片蹤影,月餅所含代代相傳的

“文化密碼”**然無存。另有一說為,明洪武初年,大將徐達攻下元朝殘餘勢力盤

踞的元大都北京,捷報傳到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傳諭

中秋節普天同慶,並將當初反元大起義時傳遞信息的月餅賞賜臣民。月餅從此成為

中秋節“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1〕。

民國年間,南京的月餅市場為廣(幫)式、蘇(幫)式和本地(幫)產“

三分天下”,廣式的餡料以火腿、棗泥、椰蓉等為主,廠商以冠生園為,其次有

大三元、康樂園等。它們以聲勢浩大的廣告戰為手段,在報上刊登巨幅廣告,於櫥

窗布置霓虹燈。著名的蘇幫廠商有小蘇州、太平村、稻香村,在廣告製作上頗具海

派特色,愛搞噓頭:蘇式月餅質量不遜於廣幫,價格則較之便宜,故而節後盤點

財源滾滾勝於廣幫。廣幫的顧客是達官貴人、豪商巨賈:蘇幫的顧客多為小康人家

:而廣大普通市民則樂趨本幫,雖然其餡料不過是葷五仁、素椒鹽兩種,全市16

6多家本幫點心鋪的店容店貌亦老氣橫秋,既不布置櫥窗,更不打廣告,但都靠質

量和誠信及價廉贏得顧客盈門,市場份額相對廣幫、蘇幫而言有過之而無不及。

中秋祭月

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

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

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

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裏的夕月之夕

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

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文人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

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

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

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

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

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

台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裏,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

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民間拜月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群品德入宮

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

為皇後,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

娥,麵如皓月”。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

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扡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

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

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

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

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

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

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月光馬兒

明清時期月神形象生了重要變化,由早期純道教色彩的以嫦娥為主的月

宮圖景演變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薩與搗藥玉兔並在的世俗形象。這個時期,人們供

奉繪有月光菩薩的月光紙,也叫“月光馬兒”。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一九

o六年)。記載:“月光馬者,以紙為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

搗藥之兔。人立而執杆,藻彩精致,金碧輝煌,市肆間多賣之者。長者七、八尺

短者二、三尺,頂有二旗,作紅綠,笆或黃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禮,祭畢與千

張、元寶等一並焚之。”

兔兒爺

兔兒爺的起源約在明末。明人紀坤(約一六三六年前後在世)的《花王閣

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轉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

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製作也日趨精致,有扮成武

將頭戴盔甲、身披殷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則有麒麟虎豹等

等。也有扮成兔人身之商販,或是剃頭師父、或是縫鞋、賣餛飩、茶湯的,不一

而足。

“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轉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

舊時北京東四牌樓一帶,常有兔兒爺攤子,專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兒爺。此外,南紙

店,香燭也有出售的。這兔兒爺,經過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已經人格化了。它

是兔人身,手持玉杆。後來有人仿照戲曲人物,把兔兒爺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

士,有的騎著獅、象等猛獸,有的騎著孔雀,仙鶴等飛禽。特別是兔兒爺騎虎,雖

屬怪事,但卻是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還有一種肘關節和下額能活動的兔兒爺,俗

稱“刮打刮打嘴”,更討人喜歡。它雖為拜月的供品,但實在是孩子們的絕妙玩

具。

在幾十年前的北京街頭,大約六十多歲以上老北京都還能記得。一過七月

十五,兔兒爺攤子就擺出來了。前門五牌樓、後門鼓樓前、西單、東四等處,到處

都是兔兒爺攤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擺的極為熱鬧。

中秋宴俗

古時漢族的中秋宴俗,以宮廷最為精雅。如明代宮廷時興吃螃蟹。螃蟹用

蒲包蒸熟後,眾人圍坐品嚐,佐以酒醋。食畢飲蘇葉湯,並用之洗手。宴桌區周

擺滿鮮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時鮮,演出中秋的神話戲曲。清宮多在某一院內向東放

一架屏風,屏風兩側擱置雞冠花、毛豆技、芋頭、花生、蘿卜、鮮藕。屏風前設一

張八仙桌,上置一個特大的月餅,四周綴滿糕點和瓜果。祭月完畢,按皇家人口將

月餅切作若幹塊,每人象征性地嚐一口,名曰“吃團圓餅”。清宮月餅之大,令人

難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儀賞給總管內務大臣紹英的一個月餅,便是“徑約二尺

許,重約二十斤”。

玩花燈

中秋節,有許多的遊戲活動,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

過節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隻是在家庭、兒

童之間進行的。

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

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

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

花樹燈等,令人讚歎。

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彩高豎

起來之意。小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紮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橫掛

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杆上,高技起來,彩光閃耀,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們多互

相比賽,看誰豎得高,豎得多,燈彩最精巧。另外還有放天燈的,即孔明燈,用紙

紮成大形的燈,燈下燃燭,熱氣上騰,使燈飛揚在空中,引人歡笑追逐。另外還有

兒童手提的各式花燈在月下遊嬉玩賞。

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以紙竹紮各式花燈讓兒童玩耍外,還有很樸素的柏

子燈、南瓜燈、桔子燈。所謂柏子燈,是將柏子掏空,刻出簡單圖案,穿上繩子

內點蠟燭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燈、桔子燈也是將瓤掏去而成。雖然樸素,但製作

簡易,很受歡迎,有些孩子還把柏子燈漂入池河水中作遊戲。

廣西有簡單的戶秋燈,是以六個竹蔑圓圈紮成燈,外糊白紗紙,內插蠟燭

即成。掛於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給孩子們玩。

如今廣西廣東的不少地區,在中秋夜布置燈會,紮製用電燈照亮的大型現

代燈彩,還有用塑料製成的各式新型花燈供兒童玩,但卻少了一份舊時燈彩的純樸

之美。

另外南方還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遊

戲,在江西、廣東、廣西等地都有流傳。如《中華全國風俗誌》卷五記:江西“中

秋夜,一般孩子於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於明月下置木柴塔

中燒之。侯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直至夜

深,無人觀看,始行潑息,是名燒瓦子燈”。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以磚瓦砌成

空心塔,填入樹枝燒起火來。同時還燃煙堆,就是將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結束後燒

燃。而在廣西邊疆一帶的燒番塔,亦類似這種活動,但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清代抗

法名將劉永福將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國侵略者)燒死的英勇戰鬥,頗有愛國的思

想。福建晉江亦有“燒塔仔”的活動。

傳說這種習俗與反抗元兵的義舉有關。元朝確立後,對漢人進行了血腥的

統治,於是漢人便進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約中秋節起事,在寶塔的頂層點火為

號。類似於峰火台點火起事,這種反抗雖被鎮壓下去,卻遺存了燒寶塔這一習俗。

這個傳說與中秋吃月餅的傳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舞火龍

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最富傳統特色的習俗。從每年農曆八月十四晚起

銅鑼灣大坑地區就一連三晚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這火龍長達76多米,用珍珠

草紮成32節的龍身,插滿了長壽香。盛會之夜,這個區的大街小巷,一條條蜿蜒

起伏的火龍在燈光與龍鼓音樂下歡騰起舞,很是熱鬧。

香港中秋舞火龍的起源還有過一段傳說:很早以前,大坑區在一次風災襲

擊後,出現了一條蟒蛇,四處作惡,村民們四出搜捕,終於把它擊斃。不料次日蟒

蛇不翼而飛。數天後,大坑便生瘟疫。這時,村中父老忽獲菩薩托夢,說是隻要

在中秋佳節舞動火龍,便可將瘟疫驅除。事有巧合,此舉竟然奏效。從此,舞火龍

就流傳至今。

不管這傳說有多少迷信成份,但中國是龍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節舞火

龍已有一百多年的曆史,這是值得珍視的。如今大坑區的舞火龍活動規模頗大,除

總教練、教練、總指揮及指揮外,安全組等等。輪番舞龍者達三萬多人。

少數民族的祭月拜月習俗

在少數民族中同樣盛行這祭月、拜月的風習。雲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

“拜月”風俗。傣族傳說,月亮是天皇第三個兒子岩尖變的。岩尖是個英勇剛強的

青年,他曾率領傣族人民打敗過敵人,贏得了傣族鄉親的愛戴。後來,他不幸死

後,變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繼續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給傣族人民帶來光

明。每逢中秋節這天,小夥子一清早就帶上火藥槍上山打火雀、野雞,獵取節日野

味。姑娘、媳婦們忙著到湖邊,池塘裏郵魚_他們都忙著準備節日的晚餐。老阿媽

則忙著春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隻桌角上各放一個糯米圓餅,每個餅上插一

灶冷香。待到月亮從山林上空一升起來,就點燃冷香,全家大小開始“拜月”。然

後,對空鳴放火藥槍,以示對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後,全家老小歡樂地圍坐在小方

桌旁,品嚐食物,談笑賞月,盡興方散。

鄂倫春人祭月時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擺上祭品,然後跪在盆前,向

月叩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將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後,人們不停地用小

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稱“打月亮”。

廣西西部壯族的“祭月請神”活動更典型,每年夏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

中秋夜,人們在村頭村尾露天處,設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爐,桌子右邊樹一高約

一尺的樹枝或竹枝,象征社樹,亦作月神下凡與上天的梯子,這裏保存了古老的月

亮神話因素。整個活動分為:請月神下凡,由一名或兩名婦女作為月神的代言人:

神人對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ii;神咒歌,ii;月神回天四個階段。

蒙古族“追月”。中秋之夜,蒙古族人愛做“追月”的遊戲。人們跨上駿

馬,在銀白色月光下,奔馳在草原上。他們朝西放馬奔馳,月亮由東方升起,墜落

天西方。執著的蒙古騎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

藏族“尋月”。西藏一些地區的藏族同胞歡度中秋的習俗是“尋月”。是日夜

晚,男女青年和娃娃們,沿著河流,跟著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圍河塘中的月影錯

遍,然後回家團圓吃月餅。

赫哲族“祭月”。在我國東北的赫哲族聚居地,每逢中秋佳節,人們要采

葡萄、祭月。相傳是為了紀念一個聰明、勤勞的赫哲族媳婦。她受不了婆婆的虐

待,跑到江邊向月亮求救。最後終於奔到了月亮上。

德昂族“串月”。雲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掛,分外

明亮的時候,山頭塞尾,不時傳來一陣悠揚動聽葫蘆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

亮”傾訴衷情。有的還通過“串月亮”送賓榔、送茶訂下婚約。

阿細族“跳月”。阿細人過中秋的傳統習慣是“跳月”。中秋之夜,從各

個村塞聚集到山村中的開闊地,披紗的姑娘跳起來了,肩負大三弦的小夥子跳起來

了。然而,尤為撩人的還是那種青年男女表達愛慕之情的對歌,仿佛月亮也聽利為

之動情動容。

苗族“鬧月”每逢中秋之夜,苗族群眾沐浴著如絲縷的月光,吹奏悠揚的

蘆笙,跳起苗家歌舞,青年們在“鬧月”活動中互相尋找意中人,互相表白要像月

亮和清水一樣,心地純潔明亮,永結百年之好。

高山族“賞月”居住在台灣省山區的高山族同胞,每逢中秋明月高懸、清

輝灑滿大地的時候,穿著民族盛裝,圍坐在一起載歌載舞,飲酒賞月,共享天倫之

樂。

湖南侗鄉的中秋之夜,流行著一種有趣的“偷月亮菜”風俗。相傳古時候,中

秋晚上傭宮裏的仙女要降臨下界,她們把甘露灑遍人間。仙女的甘露是無私的

因此,人們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灑有甘露的瓜果蔬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著花傘,選取自己心愛後生的園圃,去采摘瓜菜

而不會被人看成是“偷盜”。她們還要有意地高聲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

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來,她們這是借助月宮仙女傳遞紅線呢。如果能摘

到一個並蒂的瓜果,這表示她們能有幸福的愛情。因此,成雙生長的豆角便成了她

們采摘的對象。嫂子們這夜也同樣到別家園圃裏去“偷月亮菜”,不過,她們希望

能采到一個最肥的瓜或一把括鮮青翠的毛豆,因為,這象征著小孩的肥壯,毛頭的

健康(毛豆的諧音,指小孩)。小夥子們也有“偷月亮菜”的習俗,因為他們也希

望月宮仙女賜給他們幸福。不過,他們隻能在野地裏煮了吃,不能帶回家去。“偷

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無限歡樂和神奇異彩。

中秋食俗

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

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製。在民間,每逢八月中

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

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

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餅也就成為

了節日的必備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突厥

靠月餅隱蔽的傳話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此後,吃月餅成為每年的習俗

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

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蛤”。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昊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

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誌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

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

越精細。

月餅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

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月餅象征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

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據史料記載,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時代,民間就已有為紀念太師聞仲的“

邊薄心厚太師餅”。漢代張驀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

的圓形“胡餅”,唐高祖時,李靖出征突厥,於中秋節凱旋而歸,當時恰有一個吐

蕃商人進獻胡餅,李淵很高興,手拿胡餅指著當空的皓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蛤(

月亮)。”隨後分給群臣食之。若此說確實,這可能是中秋節分食月餅的開始。但

“月餅”一詞,最早是見於南宋昊自牧的紅菱餅。

月餅是圓的,且被賦予團圓之意的朝代是明,劉侗《帝京景物略》說:“八月

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田汝成《西湖遊覽誌餘》說:“八月十五謂之中

秋,民間又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沈榜在《宛署雜記》中還記述了明代北京

中秋製作月餅的盛況:坊民皆“造月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市肆至以果為

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心靈手巧的製餅工人翻新出奇,月餅上做出

各種花樣,彭蘊章《幽州土風吟》描述說:“月宮符,畫成玉兔窯台居:月宮餅

製就銀蟾紫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悔煞嫦娥竊藥年: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玉杆

駐丹顏。”

清代,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且製作技巧越來越高。清人袁枚《

隨園食單》介紹道:“酥皮月餅,以鬆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

之不覺甜而香鬆柔膩,迥異尋常。”北京的月餅則以前門致美齋所製為第一。遍觀

全國,已形成京、津、蘇、廣、潮五種風味係列,且圍繞中秋拜月、賞月還產生了

許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狀元”:把月餅切成大中小三塊,疊在一起,最大的

放在下麵,為“狀元”:中等的放在中間,為“榜眼”:最小的在上麵,為“探

花”。而後全家人擲散子,誰的數碼最多,即為狀元,吃大塊:依次為榜眼、探

花,遊戲取樂。

今天,月下遊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

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裏共蟬娟”。

燃寶塔燈

明清時期,民間還有在中秋之夜燃燈的習俗。中秋燈與元宵燈不大相

同。中秋夜點的是寶塔燈,而且主要在南方流行。寶塔燈,即由村童撿拾瓦礫搭成

寶塔形狀的燈。清代蘇州村民在曠野用瓦疊成七級寶塔,中間供地藏王,四周燃

燈,稱為“塔燈”。廣州兒童燃“番塔燈”,用碎瓦為之:還有柏皮燈,用紅柏皮

雕刻各種人物花草,中間安放一個琉璃盞,紅光四射。

拋帕招親

山東省有些地區,中秋之夜有拋帕招親的習俗。

是夜,於廣場中搭一彩台,布置成月宮景狀,並設玉兔、桂樹等。一些未出嫁

的姑娘扮成嫦娥,企歡慶歌舞之後,姑娘們將一些繡著不同花色的手帕向台下拋

去。如有觀眾接得的手帕與“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台領獎。有些未婚的

小夥子在交還手帕時,若受“嫦娥”喜歡,則可以戒指相贈。此後,雙方可以交友

往來,情投者便喜結良緣。

乞月照月爬月

舊時東莞有些婦女相信“月老為媒”,凡家中有成年男女而無意中人者

便於中秋夜晚三更時,在月下焚香燃燭,乞求月老為其撮合。相傳中秋之夜,靜沐

月光,可使婦女懷孕。在一些地區,逢中秋月夜,有些久婚不孕的婦女便走出家

門,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貴子,謂之“照月”。

偷菜求郎

在台灣,中秋夜有未婚女子“偷菜求郎”之俗。妝飾美麗的女子踏著月

光,往別人菜圃中偷摘大蔥及蔬菜,偷摘到之後便預示她能遇到如意郎君。因此台

灣有“偷著蔥,嫁好夫:偷著菜,嫁好婿”之諺語。

竊瓜祈子

在湖南的衡陽“中秋晚,有送瓜”一事。凡席豐履原之家,娶婦數年不育

者,則親友舉行送瓜,先數日,於菜園中竊冬瓜一個,須令園主不知,以彩色繪成

麵目,衣服裹於其上若人形。舉年長命好者抱之,\”鳴金放炮,送至其家\”年

長者置冬瓜於床,以被覆之,門中念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受瓜者設盛筵款待

之,若再事然。婦得瓜後,即剖食之。俗傳此事最驗雲\”在衡陽,凡是村裏結

了婚沒有生育兒女的人家,\”隻要人緣好,村裏都會有人給他們\”送子\”。

在湖南的其他地區,也有以瓜送子的習俗,與衡陽類似、中秋節晚上,趁

主人賞月不在屋時,要好的鄰居就秘密地為他送子。送子的人必須是已經有兒女的

人。他們先選中村裏最惡的一戶人家的瓜園,從園中偷一隻大冬瓜,在瓜上畫娃娃

的麵目,再用一節五寸長的小竹管插入冬瓜腹內,順著竹管往裏灌水,直到灌滿為

止。送子人將冬瓜藏在主人的被窩中,等主人回房睡覺時用手拉被,冬瓜娃娃一

動,水便順著竹管流了出來,就像小孩尿床一樣。而丟瓜的人家一早起來便罵,據

說,罵得越凶,將來生的娃娃越健壯。如果第二年真的生了兒女,便要兒女拜送子

的人\”幹爹\”、\”幹媽\”。

在貴州也有偷瓜送子的習俗。晚上偷瓜時故意讓被偷的人知道,以惹起怒

罵,罵得越厲害越好。瓜偷來後,要為它穿上衣服畫上眉,裝成小孩的形狀,敲鑼

打鼓,用竹輿抬送,送到無子的人家,接受瓜的人必須請送瓜人吃一頓月餅,然後

陪伴著瓜睡一夜,第二天早晨將瓜煮熟吃掉,認為從此便能懷孕了。

安徽秋縣一帶,中秋節時,大人們讓稚童愉人家的矮瓜或者連娘帶子的子

母芋,泥水淋漓地放到新婚人家的被子裏,弄得床褥極髒。用這種方式表示送子。

有詩說:“送子中秋記美談,瓜丁芋子總宜男。無辜最惜紅絞被,帶水拖泥那可

堪。”

中秋博餅

在福建廈門,每逢中秋佳節臨近,夜色闌珊中的廈門

大街小巷便會傳出博餅時散子撞碰瓷碗的悅耳叮當聲。廈門的“博餅”,也叫

“博中秋餅”、“博會餅”。這一風俗的形成與民族英雄鄭成功有關。據傳是36

6多年前,鄭成功屯兵廈門,每到8月15日月圓之時,滿懷反清複明之豪氣的將

士們,難免有思鄉思親之情。為排解和寬慰士兵佳節思念家鄉親人之苦,鄭成功的

部下洪旭明了一種博餅遊戲,讓士兵賞月博餅。鄭成功親自批準從農曆13至1

8,前後6夜,軍中按單雙日輪流賞月博餅。這獨特的遊戲,後逐漸在民間流傳和

改進,成為一種有趣的民俗活動。早年,博狀元餅,多為親友或結拜兄弟姐妹間大

家出錢,購買一二會月餅,共同博之,誰得“狀元”,來年中秋節要贈送一會給大

家博。其中有人生男孩的要送兩會。這樣,年年有增無減,會餅越來越多,隻好再

分開兩獨立組。一般家庭由長輩主持,每年買一二會,全家圍成一圈博之。

客家習俗

客家人過中秋吃月餅、賞月等習俗與全國其它各地大致相同。客家人稱八

月節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圓月升起時,客家的人們早早便在庭院、樓台,或屋前的禾坪對

著月亮升起的地方,擺出月餅、花生、柏子等果品,準備“敬月光”活動。

拜過月後,一家大小在外麵賞月、吃東西。賞月是大人們的事,小孩子一

般不會端端正正的坐在那裏賞月,而是在皎潔的月色下追逐嬉戲,此時是他們的天

堂。而吃東西則是有些講究的。家長往往先讓大家吃這些祭過月神的祭品。在華夏

祭祀文化中,有這樣的傳統,就是在神主享用後,祭者常常會把祭品分吃掉,這樣

整個祭祀禮儀結束。我們分吃過程,一方麵接受了月神的賜福,一方麵履行了傳統

的祭祀文化。梅縣人的說法是,吃了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氣的,吃了會更

吉利。

在梅州,除了月餅這個傳統的、帶有普遍意義的中秋食品外,柏子是必不

可少的節日食品,品種有金柏(沙田柏)、蜜柏或水晶柏。而吃柏子也是有一定的

含義的。“像剖柏子叫\’殺柏\’,帶有驅邪的意思在裏麵。也有說剝柏子皮是

‘剝鬼皮,,寄寓了驅邪消災的願望。”

客家地區的月餅,除普通月餅外,有“五仁月餅”,還有一種用糯米粉加

糖壓製成大小不一的圓形糕。雖社會經濟不斷進步,但客家人始終繼承傳統飲食文

化又在展民間飲食文化,而中原遺風始終不變。

走月亮、走三橋

昊地有走月亮、走三橋之俗,就是在月光下出遊,走過至少三座橋(見顧

祿《清嘉錄卷八》)。上海也有此俗(見壓魷生《海隨冶遊錄》)。所謂走三橋

者,明顯度厄之味在。

祭月、燒香鬥

上海中秋節風俗,有祭月和燒香鬥等。祭月時,當月亮升起,於露天設

案,供以月餅、瓜果、毛豆、芋芳和藕等食物,還供有執著搗藥杆站立的玉兔月宮

符畫。舊以月屬陰,祭月時由婦女先拜,男子後拜,也有說是“男人不拜月”的

祭月完畢,一家吃團圓酒、賞月飯等。婦女回娘家暫住的,中秋夜必須返回夫家

因為這是團圓節的緣故。中秋夜出遊賞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婦女們結伴夜

遊,稱為“踏月”。上海小東門外的陸家石橋,橋下麵水中**漾的皎月倒影,與天

空中的皓月形成美妙對照。因此中秋夜遊人如織,爭相觀賞。這“石梁夜月”在上

海很有名氣,被稱作“滬城八景”之一。

上海民間還有燒香鬥的風俗。所謂香鬥,也有稱為鬥香的,是由紙紮店製

作的,形狀四方,上大下小,大的四周各寬約有二尺多。香鬥四周糊著紗絹,繪有

月宮樓台亭閣等圖畫,也有的香鬥用線香編繞而成,鬥中插有紙紮的龍門魁星以及

彩色旗族等裝飾。上海中秋節燒香鬥的場麵,向以南園為最盛。此外,城裏城外許

多大橋的橋晚都點燃有特製的大型香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