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車上的較量

尤利民抵達楓林鎮的時候,這個偏僻小鎮,看上去十分平靜。

沒有鮮花彩旗,沒有花枝招展,夾道歡迎的小學生中學生,也沒有灰蒙蒙“一望無際”的幹部隊伍,甚至連鎮政府院子裏,也沒有歡迎的人群,平平常常,一如往昔。

原因很簡單,尤利民堅決不許下麵搞迎來送往的那一套繁文縟節,去紅星縣是這樣,來楓林鎮還是這樣,一台中巴車,一台開路吉普車而已,他一貫行事低調得很。

此時此刻,楓林鎮黨委書記高潔和代鎮長範鴻宇就坐在中巴車上,範鴻宇坐在尤利民身邊,高潔坐在過道對麵。其他地市領導圍繞在側。

這也是尤利民親口安排的。

按照蕭郎的電話通知,高潔和範鴻宇一早就到了市委大院等候,尤省長直接從紅星縣紅色教育基地過來,並不在彥華地委大院和市委大院停留,隻是路過,帶上高潔和範鴻宇,直奔楓林鎮。

高潔和範鴻宇一上車,就發現尤利民身邊這兩個位置是空著的,蕭郎笑著請他們落座。

在此之前,這兩個位置屬於紅星縣的縣委書記和縣長。

梁光華,邱明山,宋瑉等地市領導,敬陪末席。

自然不會有人對尤省長這個安排提出異議,大家都認為這樣很好,省卻了許多的中間環節,直接切入“主題”。

據說最高首長下地方視察,也是這樣的車輛和座次安排。每到一地,將當地的縣委書記縣長接上車,一路向前,邊走邊看,縣裏的領導邊向最高首長匯報情況,到了下一個縣,將新的縣委書記縣長接上車。前一個縣的兩位父母官,原路返回治所。

兩位小同誌也不客氣,告一聲罪。便坦然落座。

一路顛簸。

尤利民從車窗往外觀察,並不如何說話。

時令已然入冬,漫山遍野一片蕭瑟之意。尤利民穿著米黃色的夾克和灰色羊毛衫,裝扮非常隨意樸素,如果在大街上碰到,不認識的人絕對不會猜到他是一省之長。

範鴻宇忽然說道:“省長,這條路應該修一下了……”

此言一出,滿車皆驚。

範鴻宇想幹嘛?

哪有省長沒吭聲,他一個小鎮長主動開口打擾領導的?

太不懂規矩了吧!

尤利民的眼神從車外收了回來,落在範鴻宇身上,淡然一笑,略帶調侃地說道:“怎麽。範鎮長,你又想打我的主意啊?我可告訴你,我沒錢!”

車內立即爆發出一陣明顯帶著“小心謹慎”的笑聲。

那麽多人經過刻意修飾的笑聲,聽起來總覺得味道不那麽對。

範鴻宇搔了搔頭,說道:“省長。其實我一直在等您批評我,問我們為什麽不修路,然後我就可以訴苦了,可是現在……您這樣子也太那個啥了吧?”

車內忽然陷入一片寂靜之中,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望向這邊,各個神色古怪之極。

高潔更是苦笑不得。

人才啊!

敢當眾調侃省長!

尤利民哈哈大笑起來。說道:“這麽說,倒是我不對了,沒有讓你敲成竹杠?”

這一下,車內哄堂大笑。

省長都笑了,其他人焉敢不笑?

範鴻宇笑了幾聲,說道:“省長,其實我真沒想要敲您的竹杠,財政不撥款沒關係,隻要您給銀行打個招呼,給我們貸款,不多,就五十萬,我馬上把這段路翻修起來。明年交通狀況就要大大改觀。按照現在楓林鎮的發展趨勢,不馬上修路不行了,明年這條路就會變成阻礙鎮裏經濟發展的瓶頸。隻要有啟動資金,趕在春節前動工,明年七八月份就能翻修完畢。”

尤利民的笑容漸漸隱斂,沉聲說道:“貸款五十萬,你拿什麽來還?你可別打賴賬的主意,銀行的錢不是財政的錢,一定要還的。”

尤利民如此說法,也不為無因。近兩年,確實開始出現了這種苗頭,大家打著發展經濟的旗號,爭相在銀行貸款,各出手段,花樣百般,貸到款之後,就不管還了。不僅僅企業和私人如此,許多政府部門同樣如此,直接將銀行的貸款當作了財政撥款。銀行係統是垂直管理,地方政府少數領導幹部對這種現象不聞不問,甚至還暗含鼓勵之意,認為是借銀行的錢發展了地方的經濟。

尤利民自然不至於如此短視。作為黨的高級領導幹部,一省之長,他非常清楚銀行在經濟建設領域所起到的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旦銀行係統出了大問題,將會連累到全國經濟發展的大局。

你把大鍋打碎,撈幾塊肉到自己碗裏,這一頓是吃飽了,以後怎麽辦?

類似銀行呆賬壞賬的嚴重情形,範鴻宇所知,隻有比尤利民更深入。實際上,今後十幾年,銀行是金融領域的重災區,各大國有商業銀行,無一例外卷入了“資金漩渦”之中,各種呆賬壞賬以“萬億”計,給國家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一度引發非常嚴重的後果。“鐵腕總理”迫不得已,甚至不得不親自兼任央行行長,對銀行係統進行大整頓。

“銀行的貸款,肯定要還。請省長放心,有兩年時間就足夠了。五十萬,兩年之後,楓林鎮可以全部歸還,連本帶息。”

範鴻宇挺直了胸膛,朗聲答道。

“那麽有把握?”

“有!”

範鴻宇也不廢話。

尤利民扭過頭,望向不遠處的彥華市委書記宋瑉,市長嶽西亭和常務副市長陸月。

宋瑉笑得有點尷尬。

他實在未曾料到,範鴻宇會在車上談這樣敏感的話題,他一點準備都沒有,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措辭。到了宋瑉這樣的身份地位,在與上級領導談話的時候,沒有想好“萬全之策”,絕不會胡亂開口。尤利民不比其他省領導,在他麵前做出了承諾,就一定要兌現的。不然,範鴻宇一“告狀”,宋瑉就要糟糕。

雖然這種可能性不大,但範鴻宇就是個“二杆子”,對他的“政治覺悟”絕不可估計過高。

範鴻宇眼前的表現,已經說明了一切。

換任何一位鎮長,都絕不會像範鴻宇這樣“胡說八道”,直接將地市兩級領導置於尷尬之地。

市長嶽西亭也是一般心思。

盡管這是一個經濟建設領域的話題,經濟建設工作,市長該管,然而在彥華市,一切重大工作,從來都是宋瑉說了算,市長說白了隻是書記的一位助手。宋瑉不開口,嶽西亭絕不做“出頭鳥”。

當一把手,也不總是占便宜的。

上級領導雷霆萬鈞的壓力下來,一把手就得出麵頂住。

自然,“沉默”也不能持續太長的時間,在這種情形下,長時間不吭聲,和說錯話的後果同樣嚴重。

便在這個時候,陸月微笑說道:“省長,我個人認為,範鎮長提出的這個建議,確實值得考慮。當然,這條路有一小半不在楓林的轄區之內,完全由楓林鎮來承擔修路的費用,不大合理。我認為應該由市裏來統一籌劃,分攤費用……本來修路的費用應該由市財政全部承擔,但目前市裏的財政狀況也不是那麽樂觀。楓林的集體企業和鄉鎮企業都辦了起來,高書記和範鎮長財大氣粗,市裏也沾點光……”

大家又都笑了起來。

宋瑉和嶽西亭都輕輕舒了口氣。

嚴格來說,陸月這個時候開口,是有點僭越了,但宋瑉和嶽西亭此時都不好計較,無論如何,陸月也算是給他們解了圍。就算以後這事沒弄成,似乎也怪不到他宋瑉和嶽西亭的頭上。誰叫陸月年輕氣盛,信口開河?

“嗯,這個思路值得好好研究一下。修路是大事,也不一定完全由政府掏錢,可以多方麵籌資。盡早實現公路交通網絡的升級,對於加快經濟發展的速度,很有好處。”

尤利民肯定了陸月的提議。

“不過,範鎮長,你們楓林鎮到底是不是具備這個還款的實力,我還得眼見為實。我可聽說,在此之前,你已經在銀行貸了不少款子。你賺錢的本事不含糊,花錢的本事更加了得。我有點信不過,怕被你忽悠了!”

同車的地市領導們,暗自駭然。

原以為範鴻宇隻是機緣巧合,透過高潔的關係網,借助國家計委曹俊臣的麵子,才得以和尤省長同桌吃飯。雖然這種機緣十分難得,也不算是多麽的離譜。一省之內,年輕幹部多了去了,尤利民已經給楓林鎮撥過專款,這次“機緣”應該已經用得差不多了。現在看來,大家的猜測都出了偏差。尤利民對範鴻宇是真的欣賞有加,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和範鴻宇開玩笑。

聯想到範鴻宇竟然比自己還要先一步知道省長視察的消息,宋瑉更是感到脊背上涼颼颼的。幸虧自己讓市紀委“訊問”範鴻宇隻是為了敲打敲打他,讓他懂得些規矩,沒有“動真格”的,不然此番還真不知道該如何向尤利民交代。

不過範鴻宇也確實是個狠人,利用此番“事件”,撈足了好處。不但自己成功上了鎮長,成功“保住”高潔,還順便將礙眼的李國生一腳踢出了楓林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