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反擊之山海關上
山海關是由明朝大將徐達始建於洪武十四年,因位於山海之間(北麵是燕山餘脈的角山,南麵是渤海),故名“山海關”,歸隸永平府管轄。
明朝嘉靖年間,薊鎮總兵戚繼光重修了山海關以及附近的長城段——角山長城,並在關城以北修築了北翼城,以東的歡喜嶺(又名淒惶嶺)上修築了威遠城。
崇禎年間,兵部尚書孫承宗在關城以南及海邊修築了南翼城和寧海城。寧海城背接長城,城高三丈,周長一裏,從陸地直插海中,狀似龍首,故又稱“老龍頭”。此外還有各類城堡、水關、墩台等多處,星羅棋布,相互呼應。
從北向南,角山、北翼城、山海關、南翼城、寧海城;從東向西,威遠城、東翼城、山海關、西翼城。這八座城堡形成了一個以山海關為中心的巨大十字。此外,在威遠城的東北方向,還有一個九門關,也是戰略要地。
以上這些國防工事共同組成了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嚴密堅固的山海關防禦體係,曆來是中國最緊要的軍事重鎮之一。
第92師274團光複撫寧縣城之後,便不顧疲勞,馬不停蹄地趕了過來。隻有搶日本援兵到來之前,才有希望拿下山海關,邁出挺進東北的第一步。
月色朦朧,角山長城下突然竄出幾十道黑影。古詩有雲:自古盡道關城險,天險要隘在角山。長城倒掛高峰上,俯瞰關城在眼前。說的就是這角山長城。
“放!”
幾名身背繩索的士兵從背後取出一個鐵爪鉤。一頭是鋒利的鐵爪,另一頭則連著繩索。這個小玩藝兒在江湖上鼎鼎有名,人稱五爪龍,是翻山越嶺、偷城奇襲的必備利器。隻見他們將五爪龍拿在手裏旋轉幾圈,呼啦一聲便扔了上去。五爪龍帶著繩索直撲牆頭。鐺,隻聽一聲脆響,鐵爪已經緊緊勾住牆頭上的磚石。
士兵們伸手拽了拽繩索,感覺已經抓牢了。便開始爬牆。這些士兵雖然跟特戰旅沒法比,但也是經過嚴格訓練的。單就這爬牆一項,不在後世的武警特警之下。第一批士兵順利爬上城頭之下,確定周圍沒有危險,又把其餘士兵全部拉了上去。
角山長城西麵地勢較緩,城牆也較矮,戰士們很快都攀登了上來。幸運的是。此行並沒有驚動日軍。事實上,角山長城一共有1500米,日軍也隻是在山腳下的旱門關和山頂的大平頂有部隊駐守。其中大平頂是角山主峰,又號稱萬裏長城第一山,地勢極為險要。古人曾作詩:自古盡道關城險,無險要隘在角山。
“排長。接下來怎麽辦?”
排長借著月色眯著眼睛看了一會兒,揮手道:“走,先去大平頂!”
戰士們彎著腰,快速向角山撲去。有趣的是,盡管行軍速度很快。卻幾乎聽不見聲響。這也是一種特殊技巧,需要長期訓練才行。而且還需要特殊的鞋子(光著腳跑也會有很大的聲音)。像特種兵穿的那種專業作戰靴,鄭胡子是沒有辦法弄到。好在冀中的兵工人員發現一種特製的草鞋有類似的“消音效果”。
借著這種特製草鞋,偵察連一排的戰士們快速而又隱蔽地接近了敵軍據守的戰台——角山大平頂。孤零零的戰台矗立在險峻的山峰之上。一麵膏藥旗在夜風中獵獵作響。兩名日軍哨兵無精打采地在崗樓上來回巡視。
排長朝後麵打了一個手勢,立馬有六名士兵圍了上來。這六人都手持一柄弩機,黝黑的箭頭上隱隱泛著藍光。本來鄭胡子是打算搞微聲手槍的,可惜工業實力太差,一直沒有進展。無奈之下,隻好重新撿起弩機來研究。
在冶金工程師和機械工程師的幫助下,幾名民間高手藝人終於搞出了符合鄭衛國要求的現代軍用強弩。這種弩機體形小巧,可以在五十米以內準確命中目標,而且聲音很小,殺傷力極大。必要時,箭頭上還可以淬毒。
排長伸出了三根手指,戰士們都會意地點了點頭——為了確保一次成功,三名戰士同時射一個鬼子。噗!隨著機簧一聲輕響,六枚帶毒鐵箭嗖的一聲便飛了出去。那兩名日軍哨兵聽到聲響,正準備轉過身來,毒箭已經深深紮入軀體,強大的動能像重錘一樣瞬間將兩個鬼子的內髒砸得稀亂,悶哼一聲便倒了下去。
“上!”
排長立即做出了攻擊手勢。突擊組的戰士們迅速撲向了戰台,他們分工明確,有的翻身爬上敵樓,有的徑直衝向下麵的鐵門。很快,整個太平頂都處在了這支小部隊的控製之中。日軍駐守在此的一個分隊,共計十三人全都被消滅掉了,其中十一人還是在睡夢中被消滅的。這也難怪,自打33年日軍侵占山海關之後,整整十年沒有中國軍隊出現在這一帶了,更別提摸哨這種高難度動作。
第274團團部,此時已經是淩晨四點,王化久團長到現在還沒有休息。
“報告!”
“進來!”
參謀長匆匆走了進來,匯報道:“團長,剛剛偵察連一排報告已經占領角山大平頂,眼下正向旱門關挺進!”
王化久團長聞言大喜,說:“好,拿下了大平頂,接下來的仗就好打多了。”又問道:“一營和二營有消息沒有?”
參謀長忙道:“一營負責迂回九門口,現在還在路上,估計是夜裏山路難走……”
王團長擺手打斷道:“夜裏山路難走不是理由!你馬上給一營發電,不過困難有多大,都必須在天亮以前攻占九龍口,並給我像釘子一樣釘在那裏。隻要還有一個喘氣的。就不許撤退!”
參謀長忙道:“是!”
九門口在山海關東北25裏處,此處長城跨越九江河的一段為一座九孔橋。橋的上部是城牆,“九門口”因此得名。這裏是山海關往北最重要的一處關口,它還有個名氣更大的名字——一片石。
橋下的寬闊河床全部用方整的大塊條石鋪成,石與石間用腰鐵咬合,形成規整的石鋪河床,望去猶如一片石,所以又被稱為“一片石”、“一片石關”。
公元1644年5月,即崇禎十七年。闖王李自成率部挺進山海關。為切斷吳三桂與關外的通道,阻止其投降滿清,並對山海關形成南北夾擊之勢,李自成派遣降將唐通(原居庸關守將),率領“萬餘”精兵,繞到山海關北部的一片石關。
但是與此同時,吳三桂向多爾袞“借”清軍的先頭部隊也已急行軍到達山海關北。“吳三桂哨騎來報賊已出邊立營”。清軍當時還在連山驛,於是多爾袞以精銳騎兵長途奔襲120公裏,直撲一片石。唐通的部隊立足為穩,加上清軍如同天降神兵,軍心大亂,甫一交戰便全軍潰退。這是清軍與闖軍的首戰。結果清軍大獲全勝。
本來搶占“一片石關”是一步好棋,可惜李自成所托非人,在兵力部署上顯然也是不夠的。如果能以本部精銳,而不是明軍降兵去占領一片石,或許中國的曆史就是另一種走向了。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三百年後的夜晚,中國軍隊亦將在此處與外敵決戰。敵我兩軍的命運又是如何呢?
此時,第274團一營千餘將士正在山路間艱難跋涉。這一帶的山路特別難走,時而陡峭入雲,時間狹窄如隙,稍有不慎就會摔下山崖、陡坡。
副營長見部隊非戰鬥減員太多,心痛不已,勸道:“營長,讓戰士們先歇一歇,天亮再走吧!已經有十八名戰士摔死摔傷了,再這樣下去……”
營長歎了一口氣,卻搖頭說:“不行,此次行動能否成功,事關全局,咱們營就算摔死一半,剩下的人爬也要爬到一片石!”
教導員也表示支持,說:“營長說得對,咱們必須完成上級交待的任務!”
這時,恰好團部的電報發來。教導員接過一看,忙道:“營長,事不宜遲,讓我帶一連以急行軍的速度搶占一片石,你帶大部隊隨後趕來。”
營長搖頭道:“不,打仗我比你在行。我去,你留下!”說著立馬從一連中挑選了體力充裕的七八十名戰士,加快腳步,以急行軍的速度向一片石撲去。一連本就是全營精華所在,速度果然大有提高。
經過一路艱辛,又付了摔死九人、摔傷八人的代價。終於,在東方透出第一縷陽光的時候,一營一連出現在一片石關外。偵察員匆匆跑來報告:“報告營長,這裏的敵軍戒備森嚴,沒有援軍到達的跡象。”
營長大喜,心裏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忙道:“一排隱蔽向前推進,盡量不要驚動敵人,咱們這回給他來一個甕中捉鱉!”
一排的戰士們迅速龍門前的敵軍哨所撲去。然而就在這時,東北方向的公路突然閃過一陣刺眼的亮光。一連長拿起望遠鏡一看,低聲叫道:“不好!營長,鬼子的車隊,隻怕是援兵要到了!”眾人一聽,臉色大變。
“營長,怎麽辦?”
“來不及甕中捉鱉了!”營長拔出駁殼槍,喝令道:“全營都有,同誌們,跟我衝啊!”
“殺啊!”戰士們大吼一聲,迅速跟在營長身後向九門口撲去。
PS:非常感謝臭狗zj的雙份月票。昨天真的很抱歉,本來是準備雙更的,但是說有什麽非法關鍵字被鎖定了,今天聯係上責編才幫忙解鎖。上午那一章算昨天的,今天還是雙更,或者三更,看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