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團軍在南京保衛戰中(一)

劉湘自兼總司令的二十三集團軍共二個軍,下轄五個師和二個獨立旅,即相當於六個師的兵力,共約六、七萬人。這些部隊的裝備要比留在川內的部隊要好得多,戰鬥力也強得多,是劉湘的基礎隊伍。

總司令以下設兩個副總司令,副總司令分別兼任軍長。其中第二十一軍以潘文華為軍長,轄一四四、一四五、一四八共三個師;第二十三軍以唐式遵為軍長,轄一四六、一四七兩個師和二個獨立旅。

這兩位軍長以後都作了抗日戰爭中的集團軍總司令。劉湘是大邑縣人,他的這兩個軍長都是仁壽縣人,故二十三集團軍中多仁壽人。過去川軍中常流行“楊大人”這個說法,所謂“楊”是指華陽(縣);“大”是指大邑(縣);“人”是指仁壽(縣)。意思是川軍中的人物多出自華陽、大邑和仁壽這幾個地方。不過,後來還加上了西充縣。

本書前麵己經介紹過了唐式遵,現在再簡略介紹潘文化:

潘文華,四川省仁壽縣文宮鄉人,也是在四川軍政中曾經有影響的一位人物,而他的一生卻頗有一些傳奇色彩。潘生於一八八六年,幼年家境平寒,由繼母撫養成人,十歲即在成都作學徒。十八歲時入伍當兵,因精於武術,比賽時上下翻騰,身輕如燕,令人眼花繚亂,被稱為“潘鷂子”,意為像鷂一樣靈巧,像鷂一樣勇猛。二十二歲時考入成都陸軍速成學堂,與劉湘、唐式遵、楊森、鮮英等同學。此時恰值同盟會活動在秘密進行,潘參加同盟會,以“黃帝子孫,豈拜胡兒天下”為誓詞,以拜把兄弟為方式,聯絡同誌,準備推翻滿清的起義。

辛亥革命的前一年,即一九○○年,西藏達賴喇嘛在英國人的挑動下舉行武裝叛亂,清政府派兵鎮壓。這時,潘文華已經在新軍中升任排長,隨軍入藏參加平叛。在平叛中,其精湛的武功派上用場,因在戰鬥中生擒昌都地區波密王,旋又升為連長。第二年,辛亥革命爆發,入藏新軍隨即響應,時潘文華駐西藏古城江孜,立即率全連宣布起義。同時,在藏西南部的零星義軍也集中到江孜,在潘文華的指揮下,江孜成為入藏義軍的第二個中心。

江孜是西藏南出印度必經之路上的重鎮。這座曾經是西藏人民抗擊英帝國主義入侵的堡壘,現又成潘文華率部抗擊叛軍的據點。叛軍串通英國人,集中數千人圍攻江孜。在淒厲的牛角號聲下,那些手執英式步槍、頭載禮帽、上身穿著英國軍服、下身裹著藏袍和藏靴的藏兵和裹脅來的農牧民向據點發起猛攻,潘文華從容指揮,打退叛軍多次進攻,與之對峙,直至彈盡糧絕,退守江孜造紙廠依舊虛張聲勢死守不屈。叛軍屢攻不克,因不明虛實,也無敢再戰。後在英國駐江孜領事和尼泊爾駐藏代表的斡旋下雙方協議停戰,西藏方麵出大洋九千五百塊,義軍繳槍一百四十支,然後禮送從西藏亞東出境印度。

潘文華將錢分給部眾後,自己無力購買船票從印度回國,因而徒步輾轉緬甸,同少數同伴經雲南回川。看見就要到川滇交界處的宜賓城了,不料在渡金沙江時風大浪急,渡船觸礁翻了船。潘文華抱住一塊木頭順流衝下五十多裏,已是饑寒交迫耗盡精力,眼見滅頂之災淩空而至,絕望之中突然雙足觸底,才在一個淺灘掙紮上得岸來。經這大水一衝,潘文華衣履全無,幾乎是赤身**又走了十餘裏,遇到一家農戶救助,幸得衣物錢糧走到宜賓。潘文華後來得勢時,派人尋到救命恩人,對此大恩滴水湧泉、終生圖報。

潘文華回到四川後,很快謀得一個連長的職位,後隨劉存厚軍參加川滇之戰,在戰中升任團長。劉存厚不敵滇軍顧品珍,退住陝南。潘也率部在陝南石泉一帶寄食。此時部隊響夥奇缺,難以為繼,潘文華迭出奇招,靠賭博來維持全團開銷。原來潘在幼年時混跡賭場,專當“靈寶”,即為賭徒作助手,得點小費。潘從小聰明聆利,記憶力特好,隻要打上幾圈麻將,便將麻將牌麵的竹紋記得一清二楚,於是每賭必贏,百戰百勝,靠賭來帶兵,潘文華創造了當時一大奇聞。

二十三集團軍在九月初的成都誓師大會後,開始陸續向重慶和長江邊上的萬縣(現重慶萬州市)集中,然後乘船向下遊開進,或到宜昌,或到漢口,轉向陸路,向戰區前進。

最先出發的是駐在萬縣的獨立十四旅,旅長田鍾毅,雲南大理州漾濞人,生於一八九五年,雲南講武堂六期畢業,曾在滇軍中任過師長。後來由於滇軍派係爭鬥,收編在劉文輝手下任旅長駐守長江邊上的瀘州市。一九三三年的川中“二劉之戰”中,投到劉湘麾下,從此追隨劉湘,毫無二心。

田鍾毅率部乘船從萬縣啟程,到達宜昌,然後轉陸路步行到達鄂西北的襄陽、老河口一帶,接替開上前線的上官雲湘部在此地駐守。殊不料剛剛布防完畢,一樁怪事接踵而至。

天空中傳來陣陣馬達聲,一架小型飛機在老河口機場降落下來。沒想到,機上走下來的竟是委員長侍從副官,並聲稱奉委員長之命,要田鍾毅隨機返航到南京接受委員長召見。田鍾毅一聽,先是受寵若驚,繼而又想,我區區一個小旅長,既無戰功,又非嫡係,離委員長親自召見的級別還差好幾級,又無上峰指示,現要親自召見我這個旅長豈非怪事?再說委員長那些上不得台麵的手段也是早有耳聞,如今耳聞還不如目睹,果真來也。為人、為將之道皆能亂了章法,見利忘義!於是婉言謝絕,說是軍務紛亂,實再無法脫身,萬難從命!這急壞了一同而來的武漢行營主任何成濬,極力勸說。田鍾毅的這個旅有原滇軍的底子,與二十三集團軍其它部隊的成分有明顯的區別,委員長看準了這條裂縫下手。無奈這田鍾毅也是一條硬漢子,始終堅持自己的主張,認準了隻聽劉湘的,不買這個賬。

緊跟著田鍾毅出發的是二十一軍一四四師,師長郭勳祺,成都市華陽人,生於一八九五年。此人打起仗來不要命,雖是劉湘集團中的二層將領,也算得是軍中一個人物,天生一付硬骨頭,連劉湘也敢頂撞,但對劉湘忠心耿耿,是劉湘的一員愛將。一九三五年一月,毛澤東在遵義會議後重新執掌了紅軍的領導權後,在貴州西北山區精心策劃的土城之役,便是為了伏擊尾隨在紅軍後麵的郭勳祺旅。結果因為紅軍情報失誤,低估了郭勳祺的戰鬥力,交戰雖然十分激烈戰果卻未能如期到來,紅軍不得不撤出戰鬥,這才有了毛澤東後麵的四渡赤水和再占遵義。

這一仗,郭勳祺一炮走紅,名聲大噪,受到委員長的獎勵和接見。

此刻臨出發前,郭勳祺先去拜見劉湘,向浦帥告辭。劉湘自然是勉勵一番,要他好好地在抗日戰場上打出一個樣子出來,讓天下人也看一看,我川軍在抗戰前線絕不是“蝦子”,臨別還向他叮囑一句:“我庚即也要到前線來。”

告別劉湘後,郭勳祺回到家裏,特地用車接來大兒子郭開堯的班主任老師葉堯華女士,當著各親朋好友的麵對她說:“我今日即將出川抗日,我的娃兒就拜托您了,如我到前方遇有不測的話,就請教師教育我娃兒,將來長大了也要當軍人繼續抗日,直到勝利。”這葉堯華女士是中央軍川人將領羅廣文的妻子,些時羅廣文正率部在上海同日軍激戰,在寶山縣抵抗日軍登陸的姚子青營就是羅廣文的部下。此時,報紙上已經登載了姚子青營全營陣亡的消息,聽到郭勳祺這樣說,葉老師想到自己的丈夫亦在前線生死未卜也未免動情,一邊答應,一邊同郭夫人一起垂淚。

各項交代完畢,郭勳祺對著眾人雙手一抱拳:“‘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不成功,便成仁,不趕走日寇,誓不回川。”隨著汽車一聲喇叭,上車走了。

一四四師乘船到達漢口,十一月十日,接到在漢口的第七戰區長官部辦事處發來的河北、河南、山西等省的地圖,並轉來劉湘的命令:

我軍庚即乘平漢路火車,到新鄉、博愛、蒙澤、花園口集中待命。一四四師集中新鄉、博愛。”

一四四師立即出發,於十三日全部到達指定地點。二十三集團軍的其餘各部,也都陸續到達自己的指定地點。

就在一四四師師部剛到新鄉車站下車的時候,即十三日下午六時,新鄉車站司令轉來一分電令。這分電令簽署是劉湘,但實際上劉湘並不知道這分電令,據說這分電令是委員長命令劉湘的參謀長傅常以劉湘的名義發出來的。當時,傅常說,不知劉長官是否知道了電令的內容?委員長正色回答,戰區長官也要服從中央嘛。該電報命令:

該師(一四四師)庚即乘平漢、隴海、津浦車到浦鎮。

浦鎮在長江北岸,緊鄰浦口同南京相望。顯然,委員長打了一個時間差,在劉湘離開漢口、又未到達南京的時候,發了這道命令,改變了部隊的聚集地區,由河南改到了南京。

一四四師立即按照命令乘車從新鄉南下,在鄭州轉隴海鐵路到徐州,師部在徐州住了一夜。趁徐州一夜的機會,郭勳祺和參謀長林華鈞到處打聽,看有這裏沒有川軍的隊伍到達,按照他們的估計,鄧錫侯的二十二集團軍根據這道命令也該到達徐州了。但他們哪裏知道,這時的二十二集團軍早己被委員長調往山西,脫離了第七戰區序列,正在山西戰場被日軍打得七零八落,幾乎潰不成軍了。

十五日晚,一四四師師部到距浦口還有五裏路的浦鎮,郭勳祺立即過江到南京銀鐧巷的四川駐京辦事處報到,在辦事處內隻見到戰區的參謀長傅常,這時才知道由劉湘署名的這道命令是傅常下達的。

田鍾毅在老河口遇到怪事,二十三集團軍的將領也都遇到了。

郭勳祺到了南京還沒有來得及轉回浦鎮,軍事委員會軍令部接待處的軍官己經來銀鐧巷找到他,說是來京參加保衛戰的師長以上將領都由中央接待,於是,郭勳祺被很禮貌地請進了最豪華的首都飯店。

二十三集團軍隨後而來的各部,都陸續駐到浦鎮,各師師長都先後被請入首都飯店。在令人眼花繚亂的總統套房裏,這些師長都分別受到了委員長的親自接見。委員長親切地勉勵他們在保衛南京的戰鬥中努力作戰,服從中央,為國家為自己建功立業,最後,委員長向每位師長各贈送大洋一萬元。一萬元,這在當時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委員長的親切和慷慨真令眾人難以適從,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郭勳祺是早有領教,在土城戰役後就受過委員長的接見,川康整軍會議前又由曾晴初代表顧祝同傳達過委員長的旨意,這次是處變不驚。其他的人就未必如此了,一些人把得到的這筆錢郵回家奉養高堂、安頓膝下,有的人拿著這大把的鈔票去玩開心。

這時,上海那邊的戰事正打得如火如荼,日軍的大部隊已經在杭州灣成功登陸,正從上海的南麵配合北麵的攻勢對上海進行鉗形包抄,我數十萬大軍已成狼狽潰退之勢。南京方麵各部門正在亂紛紛地撤退和轉移,可商女不知亡國恨啊,二十三軍的一位師長和他的參謀長忙裏偷閑,拿著這大把的鈔票在江南小調的靡靡之音中玩得連自己的部隊己經奉命開拔都不知道,等玩得人都散了架,才發現自己的隊伍不見了,慌忙之中沿著南京到上海的京滬公路來回跑了幾趟,可是連方向都跑偏了,哪裏能找得到?隻好跑回漢口去找留守在長官部的熟人打聽自己的隊伍開到哪裏去了。

後來這位丟了部隊的師長被委員長以作戰不力革職回家。

十一月十八日正午,一四四師接到傅常以劉湘名義發來的第二道電令:

我軍有拱衛南京之任務,一四四師於十九日由浦鎮出發,過江出中華門,到溧水待命。

溧水位於南京東南六十公裏。緊跟著到達南京的一四六師也得達了相應的命令,於是部隊當即成行軍序列,按命令向溧水開進。一四四師於二十日趕到溧水,到達溧水後,在雜七雜八的散兵看見一些衣衫襤褸的草鞋兵,一打聽,才知道是從上海退下來的川軍二十六師郭汝棟部。真是他鄉遇故人,急忙在亂兵中找到蕭毅肅等人,這才了解了上海的戰鬥慘烈情況,而且也知道了上海戰役已經潰敗,退下來的敗兵己經退到了蘇州。大家軍務在身,行色匆匆,少不了一番相互勉勵,然後互道珍重話別。蘇州一帶是拱衛南京的第二道防線,現在,眼下的這些情況告訴郭勳祺,慘烈的戰事離此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