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風起雲湧 第一百四十八章 蠢蠢欲動

果然德國入侵蘇聯後,受到最大鼓舞的是它在遠東的盟友日本。裕仁天皇為之起舞,日本全國一片沸騰,把這當作了近幾個月不斷遭受到失敗後的一個振奮的消息

說實話,德國人對自己這個盟友可真是不咋地。1939年,日本跟蘇聯在諾門罕死掐的時候,作為一起簽署了《三國協定》的準盟友,納粹德國的外交部長裏賓特洛甫在日本全權大使大島浩懇求的目光下,堅決地登上“禿鷲”運輸機去了莫斯科。僅僅跟斯大林、莫洛托夫進行了兩次會談後,當晚就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於是日本一方麵被蘇聯圍殲了約兩萬的日軍,一方麵被盟友拋棄,不得已跟蘇聯簽訂了停戰條約。

德國人的巴巴羅薩計劃並沒有通知日本人,所以日本在1941年4月的時候放棄了絕大多數訴求,咬著牙關跟蘇聯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結果兩個月後,德國入侵蘇聯了這讓當初簽訂的那個條約反而約束了日本人的手腳。

但是日本仍然為德國的進攻叫好,因為日本陸軍從本質上是希望“北進”而不是“南進”,南麵都是大海,不依靠日本海軍是難以取得戰績的。隻有向北,進入蘇聯的腹地,日本陸軍才能為天皇貢獻。日本人等這一天已經好久了,為了保證滿洲國不受蘇聯人的侵犯,精銳的關東軍幾十萬人駐紮在這裏,讓中國派遣軍反而捉襟見肘。

當然到底是向德國號召的那樣,北向夾擊蘇聯,還是乘機抽調精銳的部隊一舉打垮中**隊,徹底占領中國,在天皇麵前足足討論了三天。海軍部希望的是徹底占領中國,因為山本五十六意識到逐漸崛起的中**隊,特別是空軍對海軍沿江基地的威脅。其他的不說,現在武漢已經處於中國兩個戰區的包圍圈中,上空經常飛過中國人的偵察機,根本不敢派駐路基戰鬥機和轟炸機到那裏。陸軍中則爭議較大,關東軍肯定希望自己建功立業,而不是被抽調得七零八落,中國派遣軍則希望徹底消滅中國空軍,消滅蔣介石政府。

三天的時間,終於還是複仇的論調占了上風,畢竟日本海軍和日本陸軍都在中**隊,特別是中國空軍的麵前大失了麵子。漢口機場、南昌機場被襲擊,日本海軍和陸軍的航空隊幾乎被全殲在這兩個機場,海軍大將被擊落,屍體被當場展示,陸軍兩個師團被全殲,多個師團被打殘,這都是中國空軍幹的“好事”。其實主要的原因是裕仁天皇不認為現在是進入蘇聯去撿便宜的好時候,畢竟蘇聯的部隊還沒有調離,等到德國攻下莫斯科再出兵也來得及,乘這個時候正好解決掉中國事變。

於是日本海軍和陸軍第一次達成了一致,抽調優勢兵力搶奪製空權,伺機進占重慶,徹底解決國民政府。連作戰計劃也被敲定——“102作戰計劃”,這是去年失敗的“101作戰計劃”的繼續。當然,在最後的時候,還是出現了一幕不和諧的情況。當陸軍大臣聲稱在即將進行的空戰中,陸軍將動用最新裝備的一式“隼”戰鬥機(ki-43),一定能取得製空權的時候,海軍總司令山本五十六還是忍不住譏諷了一句說:“哦,原來陸軍也能做出可以飛的東西了啊。”

其實一式“隼”戰鬥機作為陸軍的九七式戰鬥機(ki-27)的後續版本還是很厲害的,基本跟海軍的零式戰鬥機在一個級別,就是火力弱了一些,隻是在機鼻中安裝了兩挺H03式機槍。隼式戰鬥機的最大飛行速度可以達到530公裏每小時,航程也能達到驚人的1700多公裏,當然這是在犧牲火力、飛行員防護、油箱防護和結構強度的代價下達到的。但是這不能否認這款戰鬥機的優秀,事實上,在原來的曆史中,這是日本陸軍的主力戰鬥機,是二戰中生產得最多的日本路基戰鬥機。

這一次日本人也狡猾了,他們從德國人那裏學到了戰略欺騙,在抽調關東軍的第二飛行集團以及第8師團、第10師團、第12師團、第14師團、第24師團、第28師團和獨立戰車第1旅團加入到中國派遣軍的序列下後。日本人還大張旗鼓的在國內和滿洲國開始動員,組織已經退役的老兵(即在鄉軍人)加入關東軍。日本人還推出了一個關東軍特別大演習,以混淆國民政府的視線。

不過畢竟日本是侵略者,它是在別國的領土上作戰。日軍的一係列調動沒有逃過中**隊的眼睛。從7月初開始,中國空軍就注意到了日本人的調動。步兵師團的調動沒有那麽容易,需要大量的車輛和馱馬,飛行戰隊就要容易得多。之所以在1937年日本陸軍將飛行大隊改成飛行戰隊,就是為了通過將航空部隊與基地分離的方式增強航空部隊的機動性,依靠快速前線機場展開。通過改造後,航空部隊不再拴在各自的機場上,各飛行戰隊手中的日常地勤維護和擁有大修能力的野戰工廠以及機場地麵防禦部隊都被統一編為“飛機場大隊”。

這樣第二飛行集團所屬的第七、第九、第十二飛行團就能夠迅速的轉移到北平、太原等地的機場。原來就駐紮在華北地區的第三飛行集團所屬的第一和第三飛行團在前期的作戰中遭受到較大的損失,甚至第三飛行團幾乎全軍覆沒,連團長遠藤三郎少將也死在機場上。不過為了實施“102”作戰,陸軍部特意從國內的的第一飛行集團和訓練飛行隊中抽調航空戰隊補充了這兩個飛行團的損失,還將在廣州的第二飛行團也調到華北來,歸屬到第三飛行集團,也就是木下敏中將指揮。

這樣的話,日軍在華北地區就囤積了足足兩個飛行集團,要知道飛行集團在日本就是地區航空軍的概念,這兩個飛行集團共有六個飛行團,十三個戰隊以及部分獨立飛行中隊,共有作戰飛機900架。其中戰鬥機500多架,從國內補充來的第三飛行團和第一飛行團成了純戰鬥機飛行團,裝備陸軍最新式的一式隼戰200架(ki-43),其餘為老式的九七式戰鬥機(ki-27)。九七式重型轟炸機和九七式、九九式輕型轟炸機300多架,另外是一些偵察機和運輸機。

雖然主要為日本陸軍服務,但是102作戰計劃並不隻是陸軍的事情。海軍大臣和海軍總司令在天皇麵前保證放下成見,全力配合此次出戰。而且海軍是抱著報仇的願望來忠實地執行這一作戰計劃的。原本損失大部分的海軍路基航空兵鹿屋、木更津、第12、第13航空戰隊補充齊備,另外新組建的第11航空艦隊的第21、22、23、24航空戰隊也被抽調到中國來,駐紮在上海和武漢。這一下子日本海軍在中國大陸就擁有了800多架作戰飛機,其中戰鬥機500架,轟炸機300架。值得注意的是,戰鬥機中大部分是剛裝備海軍不久的零式22型。

也就是說,日本的陸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齊聚了1700多架飛機在中國大陸,其中戰鬥機1000架,轟炸機600多架。雖然從數量上,這隻是日軍現在已經裝備的飛機的三分之一,但是要知道,剩在日本國內和滿洲的飛機大部分都是老舊的海軍和陸軍的機型,從質量上講,這已經是大日本帝國一半的空中力量。日本從“中國事變”以來還從未如此重視過這個對手。

頻繁的空軍的調動讓軍委會和空軍總司令部感到異常緊張。潛伏在日軍機場附近的情報人員每天都會傳回來日軍飛機進駐和換防的情況,前線的雷達也能頻繁捕捉到日軍大編隊的蹤影。無人偵察機默默地劃過華北華中和華南的天空,將每個機場上駐紮的日機數量傳回了重慶。局勢不容樂觀。

何俊才緊緊鎖眉頭,雖然他預料到日本人一定會趁蘇聯被進攻的時候搞點事情,但是沒有想到這麽快。曆史上日本人隻是搞了一個關東軍特別大演習,並沒有做出什麽出格的事情,不過1941年上半年對日本海軍和陸軍的作戰的確將他們搞得很慘,很沒有麵子。還好從英國回來的航空隊已經抵達仰光,何俊才一點時間都不敢耽誤,立即派浮空基地將全部的100多名飛行員和地勤人員接到重慶。他們可是百戰的精英,正好彌補目前人員的不足。

何俊才將在第二飛行團擔任副團長的王光複調回來,組建了新的第五飛行團,王光複任團長一職,他在駕駛和指揮P40方麵頗有經驗。第五飛行團是以從英國歸來的航空隊員為主組建的,是純戰鬥機飛行團,下設了4個飛行大隊,其中第十七、十八和十九三個大隊使用從美國購買尚未裝備的P-40C戰鬥機,而第二十大隊采用第四大隊換裝後淘汰下來的雅克1戰鬥機。

板著手指頭數了數,何俊才發現自己手中全部五個飛行團中能用的隻有11個戰鬥機大隊,裝備了350餘架戰鬥機,當然這些戰鬥機的性能都要好於日軍的戰鬥機。另外還有5個可以充當截擊機和攻擊機使用的I大隊,有150多架這樣的飛機。剩下的就是兩個2中型轟炸機和一個九六式陸上攻擊機大隊了。兵力隻有日本人的三分之一,應該如何應對呢?何俊才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