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最長一夜(五)

這聲悶啞的轟隆爆炸聲,大地也隨之猛烈的搖晃即塵土飛揚出了百米之遠,無數的磚頭、瓦片、甚至大塊的廢墟殘骸紛紛從天而降,圍攻俱樂部大樓的傘兵們雖然已經有了充足的準備,業已將包圍圈向後退延伸了五十公尺,但是麵對無數從天而降的各種物品,中國士兵們還是發覺自己似乎離得太近了。

而作為當事人的張哲銘滿身塵土的從坍塌的下水道的縫隙中爬出來的時候,呼吸了一口新鮮空氣後,張哲銘大有一種恍然如隔世的感覺。

回想起剛剛自己點燃導火索後,那飛快燃燒的速度張哲銘依然心有餘悸,英國人的東西果然靠不住,差點害死老子,卡在廢墟縫中的張哲銘在破口大罵英國人的同時渾然忘記了由於當時倉庫內照明不足,他的英文又是二把刀,拿了一卷快速導爆索耶渾然不知,按正常燃燒速度計算的長度,結果差點把他自己也埋在裏麵。

隨著這一生驚天動地的爆炸,高野仁一連同他的部隊和指揮機關被數噸繳獲的tnt炸藥送上了夜空,免除了他將要麵對的切腹難題,山下奉文即便在是雷霆大怒,也不可能把被炸得連渣都找不到的人拽出來切腹吧!

這聲巨響標誌著日軍在英帕爾的主要抵抗可謂是告一段落,清剿日軍殘餘抵抗的戰鬥依然還在進行中。

作為英帕爾的軍,第十臨時酒井摩托化步兵支隊一離開駐地就發生了多起翻車、追尾事故,由於緬甸潮濕多雨的環境,日軍的車輛又因為零件的短缺一直處於半完好的狀態,所謂的第十臨時酒井摩托化步兵支隊隻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官兵能夠擠上車,剩下的官兵依然要靠兩條腿奔襲。

看起來戰鬥力十分強大,力占有絕對優勢的第十臨時酒井摩托化步兵支隊因為缺乏車輛行軍的關係,使部隊變成了兩個部分,無法集中全部兵力做重點進攻,讓支隊指揮官酒井什一感到十分無奈。

對於英帕爾警備司令高野仁一大佐,酒井什一一直以和這種人是同僚而感到羞恥,這種懦夫竟然還能爬上警備司令的位置,這才是讓酒井什一十分費解的,此次高野仁一在英帕爾被支那傘兵部隊打得毫無還手之力,躲在司令部內到處哀聲求援,這讓酒井什一暗爽了一把,他認為高野仁一橫空出世搶了本應屬於他的警備司令之職務,這次意外的突然襲擊也可謂算得上是種報複。

於是酒井什一十分愜意的坐在內,吹著清涼的夜風,聽著電台內已經喊啞了嗓子的高野仁一在不斷的哀求呼叫,但是酒井什一就是不回複,他以為高野仁一不過是被支那傘兵的小部隊嚇破了膽,支那人哪裏來得龐大的傘兵部隊?堂堂大日本帝國也不過僅僅隻有一個久米傘兵旅團而已,而支那軍隊不過是一群被臨時武裝起來的農民,讓農民成為傘兵?這個笑話在酒井什一看來十分好笑,顯然,酒井什一對於中國軍隊的印象和良好的自我感覺還停留在1937年。

在黎明破曉之前,激戰了夜的英帕爾終於回歸了平和,盟軍突然而猛烈的轟炸後,由中國遠征軍特種作戰旅所實施的空降可以說是給予了日軍守備部隊當頭棒喝,幾近全殲日軍警備部隊,然而戰鬥卻並未由張哲銘意願中那樣早早結束,反而清剿殘敵的戰鬥卻比攻堅更加殘酷和激烈。

在帕爾損失最慘重地不是日軍英帕爾地守備部隊。而是兩個超過百人地軍官輪修團和一個超過三百人地士官輪休團。這些人都是日軍地基礎戰鬥骨頭力量。大都擔任小隊長、中隊長等一線作戰指揮職務。抵抗最為激烈地恰恰就是這批人。

於這意外強烈地抵抗。張哲銘在搞清對方身份後可謂是興奮不已。隨隨便便打死一個小鬼子都等於是消滅了日本人一個班啊!這些基層軍官加上曹長、伍長幾乎就等於是日軍主要戰鬥力地一多半。消滅這500多人對於日軍地震撼和損失甚至比殲滅日軍二個聯隊還要巨大。

竟管這些前來休息放鬆地日軍軍官和士官缺乏必備地武器彈藥。但是他們依然忠實地履行了自己地責任。戰鬥到了最後。在他們最後頑抗地小教堂中。三百多具縱橫交錯地屍體成為了深受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毒害地最後見證。

敵人地鮮血即是吾等榮耀!中國士兵們挺著刺刀踩在那些依然冒著青煙地屍體上在尋找可能存在地生

對於敵人。這些被民族大義理論武裝起來地中國士一毫地憐憫。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

與英帕爾聯係地中斷讓山下奉文產生了一種十分不好地預感。於是他再次催促第十臨時酒井摩托化步兵支隊加快行軍。英帕爾是擋在緬甸與印度之間地重要緩衝。在加爾各答尚未攻陷之前。這個緩衝存在地意義自然非凡。

對於加爾各答的進攻山下奉文還在等待前線不斷傳來的消息,站在勒比高地上遙望加爾各答的山下奉文一時間感慨萬千,為了攻下這座加爾各答外圍的所謂屏障,四千多名皇軍忠勇的將兵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說是高地,其實所謂的高地海拔不過是個三十幾米高的大土丘罷了,在占領了勒比高地之後,山下奉文才鬱悶無比的發現中國遠征軍駐印軍的陣地竟然在他們的野炮射程之外?而1毫米榴彈炮的數量和所存炮彈又無法支撐起足夠密度的火力覆蓋,勒比高地最大的作用成為了日軍將領等高觀察指揮作戰的平台,索幸勒比高地也在城內盟軍部隊的重炮火力射程之外。

眼前的加爾各答城被激烈的爆炸和交火好似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半,山下奉文無需多看就知道顯然是他的進攻部隊的攻擊受阻,否則前沿也不該遲遲無戰況發回。

作為此次穿插擊的三個主要師團其一的日軍第二師團,在師團長岡崎清三郎的指揮下可謂入無人之境一般,橫衝直撞,殺得措手不及的英印官兵哭爹叫娘,部署在城內擔任預備隊的三線英印部隊根本未作接敵準備,慌亂中軍官找不到士兵,士兵找不到軍官,各部隊不知自己的作戰任務和防區,亂成了一團,很多部隊都是成建製的被日軍包圍繳械。

西城內的混亂其實上與軍的指揮方式和指揮習慣有著很大的關係,英軍的軍官全部是畢業於軍官學校,接受過正統的戰術指揮和單兵戰術訓練,但是當他們到了具體服役的部隊之後,他們就會受到原來部隊中的一些所謂習氣的影響,這些不盡其然的特定固有做法一般會成為英軍一支部隊的一個特征,尤其在海外服役軍隊更是如此,在印度懶散慣了的英國人即使在日軍圍城大兵壓境的緊要關頭,依然按照已經延續了近百年的那套一線、二線備戰,三線輪休不做安排的戰術參謀方式去思考。

在英國人所嚴謹的思維中,沒有發生的事情就等同於需談,沒有任何實際意義,過分的危言聳聽和擔憂將會被視為“個人”懦弱的表現,最令人稱奇的是英國人可以允許一個旅、一個師、乃至一個軍懦弱怯戰,麵對敵人不奮勇抵抗,而是選擇不名譽的悄悄溜走,對此他們稱明智的轉移,但是卻無法容忍所謂“個人”懦弱,基於二個民族不同的文化底蘊,宋雨航對於英國人能將敦刻爾克大撤退描繪成重大勝利不解一樣。

無論如何,事實總是能夠勝於雄,當一線、二線的英印部隊所據守的防線在極短的時間內崩潰,毫無準備的三線部隊自然無從是事手忙腳亂了。

已經意識到大勢已去的巴頓則立即率領他的指揮機關,在憲兵營等幾支部隊的掩護下向城東的中國遠征軍駐印軍方向撤退,在蒙巴頓看來,此刻唯一的希望是華軍能夠固守住城東。

岡清三郎自然不會給他的對手任何可乘之機,一心想摘取這榮耀無比的頭功,而跟在第二師團之後的第三十三師團和第十五師團,在田中信男與宏口高平兩人合計下,決定以第二師團為中心分兵兩路,形成了三把利刃的直插加爾各答城中心,企圖一擊而入貫通加爾各答全城,輕鬆而巨大的勝利已經衝昏了他們的頭腦,誰還顧得上掩護第二師團的左右翼啊?

三十三師團新任師團長田中信男與第十五師團師團長宏口高平兩人的小動作岡崎清三郎非常清楚,這兩個師團都是第一次攻印時候被打殘的,所以在印度作戰都好象憋著一股勁一樣,如此巨大的勝利,岡崎清三郎實在也懶得去跟這兩個人爭辯,他相信以第二師團的戰鬥力消滅殘餘的盟軍部隊簡直是手到擒來,尤其是那些盤踞在城東的那些支那部隊正好是中國遠征軍部屬,相信這正是他一雪龍陵戰役之恥的大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