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狂潮東來(二)

新二十軍布置在粵桂邊境上的部隊的全線後撤,順利得讓軍部大部分軍官都大有始料未及之感。小鬼子一改往日在追求戰果方麵的所表現出的無限“貪婪”,除了對在退卻時,也還理擋著鬼子的前進道路上的邢玉生的新一五二師大部,日本人進行驅趕式的追擊外。對同屬這個師幾支被迫向玉林方向運動的小股部隊,日軍根本就不屑一顧。而那些原以為會攻擊玉林、陸川的鬼子,也正在向浦白方向疾進。更為可疑的是,各路日軍甚至對就與之近在咫尺的新二十軍調隊的零散官兵都視而不見。日本人的過分“寬容”,充分證實了新二十軍指揮層對日軍突然殺入玉林五屬境內的戰術目的初始猜測。即這一大砣看上去來勢洶洶鬼子,不過是些危害有限的過路神仙罷了。

在進一步確認了這支聲勢浩大、不可力敵的日軍並不是巴巴的跑來踢新二十軍的場子後,程家驥和錢紳等人隨即陷入了新的憂慮當中。大家都是明眼人,何況大兵團的作戰行動一旦展開,想要瞞天過海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遍觀廣西境內值得小鬼子動員兩個師團兵力大動幹戈的目標僅有一家,那就是正在海灘上一點點的磨著日軍二十一軍殘部的行營主力。“日本人真夠能忍的,眼看著在欽州海灘上的奄奄一息的幾萬殘兵,都快讓人趕下海去喂鯊魚了,卻寧願有老弱充數。而早貓在廣州灣的整整兩個師團卻硬是紋絲不動!丟他媽,又是中原規一!”憑著從欽江邊上那一番生死纏戰中得到了對對手地了解,程家驥一口道出了造成時下這偌大的危機的“罪魁禍首”的大名。

“這股日軍若是占浦北、控靈山,就能完全掌握戰場主動權。接下來,日本人無論是出兵溯邕西進逼南寧,還是以主力過邕江北上,直趨柳州。都能與占領越南北部的五十五師團一道,對我集於欽州城內外的二十萬精銳形成鐵壁合圍。”也虧得錢紳一邊倒吸著涼氣。一邊把鐵定會成為現實的預猜,說得這般地條理清晰。

“電告邢玉生,讓他先在南流江給我狠狠擋一下,盡其所能的給集總爭取點反應時間。給駐容縣、北流地各部隊和當地的保安團、民團總指揮部再發電報,催他們一定要盡快趕到玉林城外集結,明確告訴各部隊的部隊長不要怕跑死人,現在死一個。將來打起來就少死十個、八個。還有,以專員公署的名義通令各縣縣長,限他們在十二個小時召集各自轄區所有在鄉軍人至縣城待命。”在鄉軍人,這可是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的特色詞匯。民國以來,戰敵頻繁,無一日或止的內戰,在消耗國力、塗炭山河地同時,也造就了數量龐大的。因各種原因放下手中的槍杆子回到家鄉謀生的“失業軍人”。對地方官員來說,這些在軍旅中經曆過生死俳徊的亡命之徒,簡直就是一顆顆不定時的炸彈。故而,這些在現實社會中充滿了失意的在鄉軍人,曆來是最受地方上擔負維持秩序的任務地官方勢力打壓的一個特殊人群。程家驥不顧讓這些滿腹怨氣重新掌握武器,將可能會產生的種種後遺症。毅然把他們也動員了起來,單這一項由就可見程家驥對此戰是何等的重視,更不用說按他的命令新一五二師勢必要在南流江江邊打一場血戰了。

戰爭時期,雙方的行事效率一般來說都是快節奏地,這邊各縣縣長已在忙著放“老虎出籠”了,那邊日本人也追到南流江邊。

七月二日,下午一時,南流江西岸的大利鎮。

現下,在以大利鎮為西岸中心點的七八裏長的南流兩岸,日軍約一個旅團的先頭部隊與新一五二師正隔江打得是熱火朝天了。以新一五二師的裝備、人員素質。在這種火力對戰中處於下風,自是可想而知了。場麵上好看歸看看。但缺少渡船,又不敢冒著對岸那密集如林的槍口大規模泅渡小鬼子們,急切間卻也“飛”不過江來。

“師座,是不是再多派些部隊,沿著上下遊巡視一下。”在新二十軍這支朝氣蓬勃的新興軍隊裏,最不缺的就是那種以“熱血沸騰”、“才華橫溢”而自詡的青年軍官了。當然,八字自評地前者多半是名副其實地,後者則隻能是是因人、因時而異了。而這位師副參謀長寧靖宇中校,就是新一五二師的少壯軍官們公認地領袖人物。

“小寧,你的想法好是好,可對麵的鬼子是越來越多,咱們師的底子本來就薄,可不能敢再分散兵力了。”地位的一天天在水漲船高,並都沒有影響到邢玉生的性格,既使是在拒絕下屬和建議時,他也永遠是客客氣氣的。

‘說什麽不能分散兵力,五六千人看守不過的四公裏的江麵,打渡半而擊之,都夠了,怎麽可能缺兵。還不是怕在撤退時,撒出去的巡江的部隊太多了,到來來不及完全收攏。’自認為,事實上也是看破了邢玉生的心裏打算的寧靖宇,一邊在嘴上咄咄稱是,一邊在心裏盤算著如何在此事上繞過這位他心目中隻知道“望風而逃”的老朽上司。別看,寧靖宇隻是實際權力小得可憐的副參謀長,可憑著其在青年軍官的影響力,真要論起來,他的能量比起那些號令一方的團長隻會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寧靖宇已決意要去做的事情,無疑是屬於越權行事,真要較起真來,是要受到軍法懲處的。可象寧靖宇這樣的人,一旦認為某事是對國家民族有利,他們是不會去考慮個人的前途、生命之類地雞蟲得失的。

這種讓人不禁會為之感動的“偏執”、“狂妄”,可以說是新二十軍這些立誌要以身許國的青年軍官們身上一大“通病”。造成這個現象的主要責任。嚴格來說還得的該過於強調民族使命感和犧牲精神的程家驥來負。

隨著河邊正三地親臨前敵,南流江阻擊戰,立時告別了先前那種不湯不水的客氣打法。持續急速射地重炮、肆無忌憚的在江邊排成一排當成“自行火炮”用的戰車、那幾百挺密密麻麻的無時不吐著火舌的輕重機槍、甚至在稍晚此時候藍天上還添了幾架日軍的輕型轟炸機,河邊正三擺出了他所能排出的最強陣容,試圖牢牢地粘往對手的視線,以掩護其派到下遊去迂回泅渡的部隊。河邊的招術確實缺少了些創意,但在一時無船可用的情況。急著要過江他別無選擇。日本人的凶猛異常的火力打擊,使得戰鬥力隻能算是平平的新一五二師承受前所未有地巨大的壓力。不敢擅自撤退的邢玉生一麵向軍部連連告急,一麵隻得硬著頭皮頂著打。也全虧有江水為憑,避免了受到日軍麵對麵的攻擊,否則,新一五二師那裏能在這種強度火力對射中撐得了這許久。

局麵好歹是穩定下來了,後知後覺的邢玉生也發現了自己的留在手預備隊裏少了整整一個營地兵力,還沒等他追究寧靖宇這個始作俑者的責任。下遊一個並不在他早前劃下巡邏範圍後的地段,也響了吵豆般的槍聲,沒什麽說的,立時分兵堵截吧!

攻敗垂成的日方沒有再繼續堅持迂回泅渡的戰術,因為那樣固然可以退中方的阻擊戰線的被動拉長,減弱防守方的兵力密度,從而造成對攻擊極為有利地態勢,可那卻是一種沒有三四個小時很難見效地“長期效應”。可在這會兒,對隻爭朝夕的河邊正三中將而言沒有什麽比時間更可愛了。

日軍瘋狂了,他們在某些地段上,以這種不惜把所帶彈藥全部打地勁頭進行著火力突擊,已得到新十八軍新一二零師離此地已不遠和軍部重新下達的死守命令的邢玉生,紅著雙眼把一個個的團營填到注定填不滿的沿江戰壕裏。

邢玉生的決心可嘉。可這種不計傷亡的戰鬥,顯然不是新一五二師這支才成立半年的部隊能打得起的。開戰兩個小時後,最危險的情況出現了。一個已損失過半的連隊殘部集體退出戰鬥向後麵“退卻”。客觀的說,這幾十個大半已負輕傷的士兵是在軍官全部陣亡的情況下,才垮下來的,憑心而論,他們已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想的也是要隻是能離開那讓他們精神近於崩潰的恐怖戰場,真要派上幾個人去攔攔勸勸,他們未必就不會回身再戰。

可這一切都隻能是假設了。在邢玉生帶著衛隊趕到現場之前。先一步到達的寧靖宇已帶著執法隊將四十七個“逃”兵就地處決不算。為首的七八個人的頭臚還被挑在竹杆上,顯而易見這些人頭是預備要拿去示眾的。

看到眼前這血腥味十足的一幕。

“你……。”當半輩子好好先生的邢玉生第一次有一種想對自己的部屬撥槍相向的衝動。

“師座。他們臨陣脫逃,死有餘辜。”別看寧靖宇話說得硬氣,可任是再鐵石腸的人一下子殺了幾十個自家兄弟,要說心中沒有幾分戚戚然,那是在自己騙自己。可在兩年多前還是一個東北來的流亡學生的寧靖宇,這樣做,自是他的理由。若是不果斷處置這些逃兵,震懾已浮動不已的軍心,一旦釀成連鎖反應,那不僅是整個師要崩潰當場,整個大的戰局也勢必要受到影響。為了這個寧靖宇覺著自己就是在此戰過後,讓兄弟們打了黑槍也值了。

“把那些人頭放下。”其實,邢玉生帶著衛隊來,也準備了在不得已是殺一儆百,可寧靖宇的這種不問清紅皂白一律格殺的行徑,給邢玉生的心理震憾實在是太大,大到讓他無法說服自己放縱寧靖宇去實施這最後一步。

“師座,你要麽下命開槍,要麽放我們過去。有一點請你放心,我讓人把這些人頭傳到各個陣地後,就上陣地去和鬼子拚命。”從寧靖宇說出上麵那席話起,軍階的高低、軍職大小已經不重要的,比得就是誰的信念更堅強一些。

從意誌和信念皆不如人的邢玉生敗了,寧靖宇和幾個與他想法一致的執法隊裏青年軍官,拎著掛有人頭的竹杆揚長而去。

“啪!啪!啪!”在對空開槍的泄憤的同時,一個念頭在邢玉生的腦海裏閃過:‘難道我們隻有比“野獸”更野蠻殘忍,才戰勝“野獸”嗎?真要是那樣的話,我們自己不也成了“野獸”了嗎!’

拋開道義、人性上的考量,單已功效而論,寧靖宇的及時“暴虐”可以說“挽救”新一五二師那搖搖欲墜的戰線。從根源上說,之所以在麵對嚴苛到與殘暴劃等號的軍法,絕大多數新一五二師的官兵們會隻感到畏懼,而生不起多大的反抗意念,與新二十軍內部那戰時雙餉、平時的軍餉也足按時節、良好的夥食、優厚的憮恤等等優厚完善的補給製度使得官兵們平日幾無怨氣是萬萬分來開的。當然對自己身為“常勝軍”新二十軍一員中的自豪感在這其中也是起了不小的作用。從更深一個層次來說,這就意味著,新二十軍已具備了做為一支徹頭徹尾的私人軍隊,所不可或缺的幾大要素。

不管怎麽說,新一五二師是支持到了援軍到的那一刻。

伴隨著日軍後續部隊源源而至,南流江上的仗是越打越大,戰線也是一延再延。到日頭偏西時,憑著在單兵作戰能力和武器裝備上的絕對優勢,在幾經激戰後,日軍第十二師團終於在南流江西岸建立了一個大隊規模的橋頭堡陣地。盡管兩軍之時,還定將會有一番以爭奪橋地陣地為目的殊死博殺,但稍有軍事常識的人,都能看出,曾是戰力強悍的關東軍的中的一員的第十二師團,橫跨南流江之勢已是不可逆轉了。

隻是,這個黃昏和隨之要到來的黑夜卻並不是日本人的一家天下。在落日餘暉的照耀下,非但完成了布置的新二十軍主力從玉林方向出擊了,就連匆匆收攏部隊後,馬不停蹄從靈山趕來的新十八軍的大隊人馬,也已進至離大利鎮不足十華裏的那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