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長歌入東京(三)
.程家驥很快就發現,情勢之惡劣遠遠超出他的想象之外。
從五月初起,路過緬甸上空的日軍機群,就幾乎沒有斷流過。由於事關其最切身的利益,空有幾百架新式戰機,可在此之前,出動的次數少得卻是用一個巴掌,就數得過來的英國皇家空軍,也變得積極了起來。真別說,英國皇家空軍的戰鬥素質畢竟還是過硬的。在一連竄大大小小的空戰後,精疲力竭的日軍於被迫停止了輸送行動。可那已經是五月十日的事情了。據中國遠征軍總部的不完全統計,在前後不到八天的時間裏,不算那些在飛行途中因種種原因,連人帶飛機當了祭品的,光是從泰國至艾爾藻的這條空中走廊成功進入印度的日軍,就有不下兩萬之眾。這就是說,日本人創造了一個就是在歐美國家也不多見的高強度空運兵員的成功範例,更不說,這一切都是冒著對手的拚死阻攔完成的了。當然,奇跡背後的往往殘酷的現實,單是在這次為護航而被擊落的日軍戰鬥機,就達到六十七架之多。以日本的國力而言,這個數用駭人聽聞來形容,也毫不為過。要知道,在大名鼎鼎的珍珠港事件中,日軍所損失的飛機僅為二十九架。好在,隨著時間的步步推移,日本人為什麽會有這種奢侈得幾近於瘋狂的舉動的謎底,也漸漸的浮出了水麵。答案無疑是令人萬分震驚,可細一想卻也是合情合理的。發生在東南亞、與南亞次大陸之間這一幕,居然與地球的另一端正處於極盛期的納粹德國的那位夢想要重整整個世界的秩序地,人類曆史上最大地獨裁者希特勒的一時心血**,大有幹係。
眾所周知,中日戰爭開始後。本與中國政府的關係相當親密地納粹德國。之所以最終選擇了有多次反噬主人的不良前科的日本人。主要不還是是基於,德方認為看上去擴張勢頭正猛的日本,有能在大戰略上配合德軍作戰的能力。而且早在第二次世界全麵爆發大戰之前。德國總參謀部就擬定的一個氣勢宏大的狂想。在這個橫跨幾個大洲地作戰預想中,德、意聯軍與日軍勝利會師地地方,無非有二。一者是蘇聯的境內地亞、歐兩大洲地交界處;另一者則是雖已垂垂老矣,可實力仍不容輕侮地大英帝國真正的心髒,印度地首府新德裏!前者,日軍倒是趁著蘇軍在大反肅中元氣大傷的天賜良機,曾拚盡全力的嚐試過。隻可惜。蘇聯這頭雄踞一方、實力超群的北極熊。即便是在最虛弱的時候,卻也不是區區一條東洋狼狗能招惹得起的。日軍在諾門坎的慘敗。讓包括希特勒在內納粹德國高層。對日本這個喊是喊得凶。可一動起手就稀鬆的小兄弟,大大的倒了胃口。這使得原本就在軸心國三大核心中地位最低的日本。被它的盟友們進一步的邊緣化了。說得明白些,德國對其重視程度,還不如人口不到日本的十分之一,可卻擁有經過歐洲標準的現代化戰爭的考驗的軍隊的波羅的海小國芬蘭。
可有一支日軍攻入印度,並以非常手段在那裏站往的腳消息,卻使得除了太平洋戰爭爆發時,罵過日本首相是頭蠢獵外,都快忘了地球上還有個日本的元首閣下,對日本的態度來了一個一百八度的大轉彎。是啊!隆美爾元帥統帥的非洲軍團近年來連戰連捷,眼看著再加一把勁就要把英軍趕下海去了。可由於盟國方麵海上封鎖太嚴,從德國本土啟運的物資大半都丟到了海裏。以致於後力不繼的德意聯軍,隻好在幾個月前就停住了腳步,與幾倍與自身的盟國軍隊在離開羅不遠處對峙了起來。以希特勒的戰略眼光,又如何看不出來,非洲戰場這種僵持局麵維持得愈久,對綜合實力雄厚的盟國,愈是有利。可想要打破僵局,可憑軸心國在非洲的力量,卻又力有不逮。若是孤軍闖入印度的日軍,能把英國人逼從非洲抽兵,自然是再好不過。要不然,能牽製住駐印度原有的英軍,使之無法向非洲調動,也是對非洲戰場的有力策應。再往遠了說,一支數量可觀日軍在印度的存在,對於德意聯軍在控製非洲後,繼續向東挺進,也是有著無可估量的戰略意義的。
可這一切都得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日本一定要加大對印度方麵的投入。深知日本人沒奶不認娘的本性的希特勒,便緊急召見了日本駐德國的大使。從德國總理府一告辭出來,這位大使所把希特勒所開出的條件整理出一份長達三千字的電文,發回了東京。應當承認,在需要的時候,納粹德國的元首,並不是個小氣的人。他所許諾的包括幾項日本先前曾屢求不得先進武器的圖紙在內的一欖子援助計劃,對為己方海、陸軍所列裝的重型武器與英、美相比差距甚大,而備感苦惱的日本人的**力,無疑是致命的。。。
本來,想讓精明而吝嗇的日本人為德國火中取栗,光憑幾張圖紙和若幹武器樣品,還差著點火候。可當德國所伸過來的綁著糖塊的橄欖枝與不甘心在緬甸所遭到慘敗,一直嚷嚷著要雪恥複仇的日本陸軍在事實上成為盟軍後,一切又另當別論了。當然,日本陸軍省的大佬們對印度,至少是在現在,還是沒多少興趣的。他們所想的是,從東、西兩麵對緬甸進行夾擊,重新合上被中國強力打開的這道閘口。可要實施這個計劃,單憑蝸在艾爾藻的自保都勉強的三萬殘兵和四萬缺乏(如果不說沒有的話。)訓練的印籍新兵,無論如何是不夠的。於是乎,打著拿著別人給的薪水,替自己打工的如意算盤的日本人才會發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空運和與之同時啟動規模卻大了許多地海上地大運兵。至五月二十日為至,駐紮在泰國境內的日軍師團已增至四個,且東京還在不停發出調兵進入泰國的命令。一時間,因菲律賓等地戰事徹底地終結。而騰出手來的日軍。象潮水一樣湧向泰國。
嚴酷的現實,把首當其衝的中國人和再也沒坐山觀虎鬥的本錢的英國人,逼得重新座到一起。與從前同床異夢不同的是。這回中、英兩國對合作都顯得極有誠意,在經過一番短暫而激烈地折衝後,於五月二十七日在同古達成了以下三項協議:由英國皇家空軍負責為中國遠征軍提供切實地空中掩護;遠征軍派出不少於五個整師的兵力,協助英軍圍剿盤踞於艾爾藻地區地日軍及暴民;英國將緬甸委托給由中方全權管理,但一待戰爭結束,中方必須將其完整地交還給英國;在這份條約裏,中英雙方得到各自想得到地。也付出了各自應付出的。從這個意義上說,稱同古協議是一份真正意義上地平等條約。應該是恰如其份的。
盡管從外交角度上來權衡。同古協議的簽訂過程已經是世所罕有的高效率了。可奈何。時下正在進行著的卻是一場瞬息萬變的現代化戰爭。就在同古協議問世的第五天,將要入印作戰的中國軍隊。堪堪在印緬邊境完成集結,已更名印度方麵軍的日軍中原部就展開了大舉反擊。在將艾爾藻地區的防區交托給以印籍日軍為主體的守備部隊後,握指成拳的四萬多日軍傾巢出動,兵鋒直指恒河口。
讓日軍進至港口林立的恒河口沿線的後果,是不言而喻的。到那時,中原部背靠印度洋,不但可以援援不斷的從海上得到物資、兵員,既可以回師緬甸;又可能會溯恒河而上,進入印度最富庶的地區,真可謂是進退自如。希望日軍的目標是前者,卻也不敢完全排除後者的韋維爾上將,一麵十萬火急的調兵遣將,對脫圍而出的日軍實施圍追堵截,一麵連電催促仰光,要求中國軍隊以最快的速度通過艾爾藻,與英軍一道將日軍主力消滅在高原地區。在這種大背景下,程家驥所率的遠征軍西進兵團匆匆入印。
如程家驥所料一般,日軍守備部隊並沒有半點要正麵決戰的意思,而是采用分段阻擊與全線騷擾相結合的戰術,企圖拖住中國軍隊西進的步伐。
憑河依山、節節抗擊的日軍固然讓人討厭,可對於既火力強大,又帶有兩萬多有緬族獨立軍改編的緬甸治安軍的隨行的西進兵團而言,還算不上什麽不解決的難題,隻需把輕重型上火炮架上,把裝甲戰車一字排開,可勁的轟,再讓緬甸兵一輪輪的衝,也就是了。可無處不在,難分兵民的遊擊隊,卻讓程家驥等一眾高級將領傷透了腦筋。雖說,此時中國軍隊對後勤係統的依賴程度,遠不如大體實現了摩托化的英軍、美軍。可供給線路不暢,後路不穩,總是一件兵家大忌。且不說,萬一戰事不順如何返回緬甸了。就是深入印度境內後,因為作戰物資的短缺,象入緬作戰之初時那樣處處要仰人鼻息,看人臉色,也不是當家作主慣了的中國將領們所能接受得了的。
迫於無奈,程家驥隻好把西進兵團已表麵占領的印度領土上的鄰近各主要幹道的區域劃為安全區,由新二十八師、日本和平軍及緬甸治安軍一部近兩萬人部隊進駐。這些部隊不僅將在狹長的安全區內強製推行封山並村、重編戶籍、成立由當地人組成的治安聯防隊等政策。還要以星羅密布的駐軍點,一條條橫向壕溝,將這其分割成若幹零星條塊,以便於控製。至於威懾性的屠殺,頻繁的清剿,更是應有之意了。
當然,這樣的大動幹戈,所需的人力、物力是驚人的。相應的,在就地取材的大原則下,艾爾藻地區的居民們所遭受的財產損失和精神苦難也必將是空前的。可既然英國人派駐西進兵團的聯絡官胡敦中將都在為中方的這一仗義之舉不遺餘力的大唱讚歌,程家驥也就不覺得自已應對這些不久就會中國的領土產生莫大的興趣的印度人民們,抱有什麽歉疚之心了,說到底,在這會兒大英帝國還是印度人的主子不是。
事實很快就證明,日本人領導遊擊戰爭的水平,充其量也就是個半桶水。在麵對他們自己所發明出來的那一套鎮壓手段時,整個就是一個束手無策。加之日軍也缺乏相應的組織能力,根本無法控製那些有了地、財產、女人後的無產者們。這種組織上的鬆散、思想上的混亂,為中方的收賣、瓦解工作大開了方便之門。在得到可以帶著財產遷入緬甸的承諾後,印籍日軍紛紛成建製的投入中國人的懷抱,甚至是反戈一擊,拎著幾十、上百的日本人的人頭來向新主子請功討賞。總之,隻花了十天的時間和不足千人的傷亡後,西進兵團就把先前匪患叢生的安全區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安全區。而這時,擔任輪番督戰的艱巨任務的新二十軍的三個師的官兵的軍靴,還沒能踏出艾爾藻地區了。
盡管,西進的兵團推進速度已然不慢,可破釜沉舟的日軍的行動卻要更堅決一些。六月十六日,一麵多次留下等於棄子的斷後部隊,一麵死命向西南方向突起的日軍終於到達了吉大港郊外。與此同時,一支龐大的日軍遠輸艦隊,也正向吉大港駛來。
而吉大港的英軍守軍僅有不足一個師,情勢萬分危及。
大大們,本人今天生日,又正沉浸在幸福當中,心情怎一個好字了的。可剛才一看推薦票榜,嚇得我一頭汗,都跌出十五位了!我的女友過幾天就又要回深圳了,到時我會努力更新的。今天公眾版一次解禁兩節以回報大家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