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賑災
門閥,即大士族。是華夏封建社會特有的產物。士族,就是指詩書傳家的世家門第。
在古代,尤其造紙術改進和活字印刷術發明之前,書籍、紙張造價高昂,且非常稀缺。讀書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是可望不可及之事。隻有那些富貴人家子弟,才有書可讀。因此,就形成了文化的壟斷。士族,就是文化壟斷的產物。
在科舉製出現之前,讀書人做官的途徑基本都是靠舉薦。那些出身士族的子弟,便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們的先人本就是官員,因此,士族子弟更容易躋身官員的行列。
這就導致士族門第出身之人做官的越來越多,其門第也發展的越來越大。隋唐時期,朝廷雖然已經開始以科舉製選拔官員,但這時候的科舉製,還隻是雛形。舉薦和蒙蔭,仍然是出仕的主要途徑。就算是參加科舉的讀書人,也要向朝中官員投行卷,就是將自己寫的文章、作的詩投給朝中的官員。隻有得到朝中官員的欣賞,參加科舉後才能順利做官。
而地方上的一些非世家出身的讀書人,為了得到更大的出仕機會,也往往投靠這些世家大族。或者說,世家大族為了維持自己的勢力,主動選拔當地一些天資較好的讀書人培養。這些讀書人為官之後,又進一步壯大了世家門閥的勢力。
世家門閥不僅壟斷了人才資源,其對社會的影響力,還體現在對土地的大量占有和商業行為上。
雖然,世家門閥都是以儒學正統自居,講究詩書傳家,但沒有富足的經濟基礎,也無法支撐家族的生存和發展。因為家族中為官之人多,家族對土地的占有,也變得極為便利。越大的世家門閥,所占有的土地也越多。拿清河崔氏來說,整個山東地區,近一半的土地都掌握在他們手中。山東地區,大量百姓也淪為了給崔氏耕種土地的佃農。
另外,世家門閥的人也從事商業活動。雖然,古代商人的地位很低,但這隻是成分上的劃分,並不代表經商的都是賤民。實際上,士族不但經商,而且他們在商業稅的繳納上,還會受到官府的照顧。畢竟,人家家裏就有無數當官的,誰會傻的不顧念家族利益。
因此,在商業活動上,世家門閥對於一些小商戶也形成了壓製,從而對社會產生巨大影響力。
綜上所述,世家門閥,無論是在社會地位上還是經濟實力上,都屬於巨無霸。對整個社會,也有著無以複加的影響力。實際上,在唐朝以前,執政者隻有得到了世家門閥的支持,才能真正掌控江山。比如唐高祖李淵,就是得到了關隴世家的支持,才建立了唐朝。
李淵自稱出身隴西李氏,其實他這是給自己臉上貼金。他是自己上趕著硬要往人家隴西李氏的家譜上靠的。為的,就是將自己標榜為世家貴族,從而得到關隴門閥的支持。
也正因此,除了關隴李氏門閥,其餘的那些門閥,對李唐皇族是看不起的。唐朝初年,李氏皇族最大的執政對手,也是以清河崔氏為代表的其他幾家門閥。即新興的關隴貴族與陳舊門閥之間的明爭暗鬥。
曆史上,終唐一朝,門閥勢力對整個社會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力。直到晚唐黃巢起義後,世家門閥被起義軍粗暴的洗牌,才逐漸淡出了曆史舞台,其地位也由地主士紳階級所取代。
如今,魏征和趙雲澤奉了李世民的命令,欲在山東、河北設立常平倉、義倉,如果得不到這兩地門閥的支持,那他們也辦不成這件事。因此,魏征直接找上了清河崔氏。
這時,山東之地旱情已現,當地的官府也將這一情況上報給了李世民。同樣,河北之地也已出現旱情,李世民同樣得到了奏報。
既然真的應準了趙雲澤所言,山東、河北兩地出現了旱災,那長安朝廷就不能置之不理,必須賑災了。而要賑災,就要有糧食。別說長安距山東路途遙遠,遠水解不了近渴,就說賑災的糧食,長安如今也撥不出。一切,隻能靠當地籌糧。這就又回到了常平倉、義倉的設立問題上。
一事不煩二主,李世民直接任命魏征為賑災使,趙雲澤為副使,主持山東、河北兩地的賑災之事。
實際上,清河崔氏在魏征率領的巡視組到來之前,他們已經開始賑災工作了。畢竟,崔氏的土地也同樣受到了旱災的影響,如果不能留住那些佃農,那就算旱災過後,崔氏的土地也會因為無人耕種而荒蕪。再說了,崔閥標榜的是儒學正統,如果見死不救,也有礙他們的聲望。
但自家佃農以外的那些百姓的死活,崔氏就顧不上了。
魏征來到山東後,與崔氏族長一提籌糧賑災之事,崔氏族長的答複很簡單,我們支持此事,但拿不出糧食。如今整個山東都受災了,我們自家人和佃農也要吃飯。這旱災也不知道要持續多久,秋糧能不能種上也不知道。要是連秋糧都種不上,那別說佃農了,恐怕今年我們自家人也沒糧食吃了。至於別的百姓,我們也想賑濟,可卻有心無力啊。
崔閥真的那麽缺糧嗎?答案是否定的。中國古代的地主,最大的愛好就是存錢囤糧。有了糧食有了錢,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將糧食賣出去換成錢投資,而是先存起來。隻有存夠了應對好幾年風險的錢糧,剩餘的糧食和錢,他們才會拿出去做別的事情。
別看崔閥哭窮,可魏征估計,他們家族的糧倉裏少了不敢說,夠全族吃三年的糧食,是一定有的。
於是,魏征也不再一味跟崔氏要糧,而是在幾天之後帶著崔氏的族長和一班族老上了巡視組其中的一條船。在那條船上,崔閥一班掌權者看到了一倉倉、一袋袋的精鹽。他們吃了大半輩子鹽,賣了大半輩子鹽,這麽多的精鹽,卻是頭一次見到。恐怕,他們這些人大半輩子所用的、所賣出去的精鹽,全加在一起都沒有這一船精鹽多。
這時,趙雲澤把他的開中法拋了出來。
當得知朝廷的鹽場已經可以大量出產精鹽之後,崔氏的那些族老們經不住‘誘’‘惑’了。他們在商量了幾天之後,終於答應接受開中法,出糧賑濟災民。
不過,崔氏的那班族老也都是精明人,他們也向魏征提出,這次他們可以捐糧來幫助朝廷賑災,換取精鹽的鹽引。但是以後,他們卻不能一直靠捐糧來換取鹽引,而是改為低價賣糧給朝廷。相應的,賣糧所換取的等量鹽引數額,也自然減少。
這個條件,涉及到開中法的靈活運用,魏征和趙雲澤、馬周商議一番後,答應了這個條件。而且,趙雲澤也提出,今後如果朝廷有需要,他們崔氏一門,還要幫助朝廷運糧至指定地點。自然,如果到時真有這種需要,那朝廷兌換給他們的鹽引數額,也會相應增加一些。
雙方談妥了合作意向,那接下來的賑災工作,就比較順利了。
有了清河崔氏這邊的成功經驗,博陵崔氏那邊也沒出什麽意外,以相同的條件跟朝廷達成了合作意向。事實上,清河崔氏與博陵崔氏本就同氣連枝,魏征手持清河崔氏族長的親筆信見過博陵崔氏的族長後,很順利的就籌到了糧食。
這一忙,又是兩個多月的時間。雖然,這段時間內老天爺仍然沒有降雨,旱情也仍在持續,可因為設置了義倉,有了賑災的糧食,山東、河北兩地的百姓,也能挺過今年的旱災去了。
在賑災之時,趙雲澤還向魏征建議,實行以工代賑的辦法,召集災民中的青壯勞力,大搞水利設施建設。這一項工作,本來也是勸農工作其中的一項。
旱年河流多數幹枯,興建起水利設施來格外容易一些。這是一舉兩便的好事,崔氏兩族人也都支持。因為以工代賑這條舉措,倒是讓山東、河北兩地的水利設施工程建設程度走在了大唐的前列。
六月中旬,老天爺終於開眼,下了一場大雨。這場雨足足下了兩天兩夜,覆蓋範圍也極廣,幾乎覆蓋了整個河北道範圍。
土地終於得到了滋潤,幹枯了數月的河床,水流也充盈了起來。這時,種別的莊稼已經來不及了,但種大豆和高粱還不算太晚。雖然收成肯定會比往年降低,但有收成總好過顆粒無收。於是,山東河北兩地的農民,終於種上了秋糧。
河裏有了水,以工代賑所修建的那些水利工程,也可以發揮作用了。如此一來,即使下半年再遇旱情,也不會像上半年的旱災那麽嚴重了。至少,能保住百姓活命的糧食。
至此,巡視組的工作也終於可以結束了。巡視組從二月中旬出長安城,一路巡視,又在山東、河北之地賑災,前後曆時四個多月。七月初二,巡視組一行在當地官員、士紳、百姓的歡送下踏上了回長安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