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那黑黑的長長的正在微微抖動的條狀物
吾網提醒書友注意休息眼睛喲
天色漸沉,通往t市外環線的路上。
“咱們去哪?”張帥用對講機上了癮,反正不用交電話費麽。
“我不是說過了?還問?”同樣的,熊偉也用上了癮,不過熊偉對對講機上癮的原因卻與張帥又有些不同。熊偉發現了對講機的一個特點,其實也不能算是發現,熊偉或者說基本上所有人早就知道對講機的這個特點,那就是隻能保持單方麵通話。
或者說這是一種缺陷。
也就是你在說話的時候對方隻能聽著,換對方說話你也插不進去嘴,上計算機課學習的所謂單工,半雙工,全雙工三者區別之中的單工是也。
很不方便,確實,說一句話還要告訴對方自己說完了,也就是歐窩兒了,然後等對方再說。不過這個在絕大多數人眼中的不方便,對於熊偉來說卻是難得一見的優點。
什麽優點?
那就是他在抬杠的時候,對方沒法和他及時的反駁!
太棒了!
當然,熊偉還沒有意識到,同樣的,對方抬杠的時候他也插不進去嘴。
張帥在得到熊偉不是回答的回答之後,鬱悶道:“你說過什麽了?不就是向南向西嗎?向南向西的範圍海了去了,z國陸地麵積快千萬了,鬼知道向南向西是哪!”
熊偉不同意:“咱們現在的第一步是離開t市,所以隻需要大方向把握住就可以了,至於目的地在哪,我隻能說還得研究研究。”
熊偉原本是個宅男,對旅遊毫無興趣再加上地理課早不知道是哪年上過的光輝記憶力,熊偉對於z國大地--這生他養他的偉大母親究竟有幾個省直轄市自治區都記不清楚
。
是29個?
還是32個?
在29或32之間徘徊,甚至這兩個數字都可能不正確。
熊偉一直很困擾。
直到熊偉開始寫書,需要查資料,這才有了了解祖國大地的契機,這才知道原來西藏在北新疆在南而不是倒過來,原來自己這麽多年來對於這兩個自治區的地理位置一直是倒錯的,也因為這次契機,熊偉才把祖國的幾個省的位置確認了一次,不會再分不清山西陝西江西雲南。
可如今的熊偉終究也僅僅是分清楚了這幾個省市的大概位置而已,借此要找到此行的目的地?那還差的很遠。
“要找目的地不是你想象中那麽簡單的事。首先我們要確定目的地足夠偏遠,不過那還不夠,甚至有時候那裏反是最危險的地方。因為往往偏遠之地也正是咱們的核武器藏身之所,反可能會遭到別國的重點打擊。”熊偉依然在按照邏輯分析。
如果沒有具體的數據和資料,按照邏輯是最靠譜的論證方式。
“有點道理。”張帥沒有反駁。實際上早期z國核機動力量還沒有完善的時候,核威懾基本上都是依靠固定的導彈發射井來實現的,既然導彈發射井是固定的,也就說明那東西不能像車輛潛艇一樣的到處移動,所以隻能去找偏僻的地方隱藏起來。如此一來,正如熊偉所說,別國真要發射核蛋,大型城市是打擊目標,那些發射井的優先級隻有比大型城市更高。貿然一頭鑽過去,那不成了自己找死?
“所以我需要一點時間來確認,我從家裏帶來的硬盤有不少我下載的地圖資料,雖然不可能標注這些機密,但怎麽也比咱們憑空亂想強的多。”熊偉認真道。
“好,你那邊不也有筆記本嗎?那你就去查查,我們等你的好消息。”張帥這次十分幹脆。
“魂淡
!”熊偉怒氣勃發:“什麽叫我去查查?你也不能閑著,一會停下來,你帶著筆記本過來,我給你也拷一份,都開動腦筋。知道什麽是群策群力嗎?知道什麽是集體的智慧嗎?”
“啪!”張帥當機立斷的捂住了依舊喋喋不休的對講機,耳不聽心不煩。
“對了,老劉。”張帥偏過頭來。隨著熊偉的一句老劉,劉建聲的稱呼算是定了下來。
“?”劉建聲正開著車,論起駕駛技術,劉建聲可比張帥夫婦強的多了。
“你那個管理者號的腦袋頂上怎麽有根天線?我早就想問了。”張帥指了指前邊打頭的管理者號,隨著管理者號的開動,隨著道路的凹凸不平,那根黑黑的長長的條狀物體正在前後左右的微微抖動,很興奮的樣子。
“天線嘛。”劉建聲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我知道那是天線,我是問你那根天線是做什麽用的?我以前在路上經常看到有車頂上有,我還以為那是收音機用的,結果我買了車,不用那玩意收音機也挺好的。”張帥疑惑道。
“那是車載電台的天線,車載電台用的。”劉建聲明白過來,不過隨即也奇怪起來,這東西就算不是人人都安,但自己都買車開了,不會連這都不了解?
劉建聲是高估了張帥,實際上張帥曾經連管理者號是什麽牌子的車都沒看出來。
與此同時。
管理者號。
“這就是車載電台?”熊偉也奇怪的問著郝大慶,熊偉因為擔心車裏顛簸傷到他的寶貝硬盤,所以暫時沒有打開筆記本,因此,他的注意力開始朝四麵八方伸出觸角,於是就發現了在駕駛台上靠左,吸著的一個跟出租車計價器差不多的東西。
管理者號不是出租車,所以那東西顯然也不是計價器。
於是熊偉開始發問了,然後熊偉就跟張帥一樣,在郝大慶的解釋下,終於解開了自己多年來的疑惑--對於車頂或者車頭車屁股等任何車輛表麵上矗立的條狀物體的來由。
“對,這個就是車載電台
。”郝大慶的回答很肯定。
“我在網上看過,這玩意是不是跟對講機一個性質?”熊偉忽然來了興趣,對於現在這個環境下可以使用的任何聯絡工具,熊偉都有興趣。
“應該是一樣的。”這次郝大慶的回答不是那麽肯定,畢竟他的送水者號裏並沒有安這東西,而且他也沒有用過對講機,雖然這兩樣他都知道用處。
“我怎麽早沒發現呢?”熊偉忽然自責起來,管理者號本身就有這個聯絡工具,可自己竟然一直忽視了。
“這東西也得配對使用。”郝大慶安慰道。
“哎?也對。”熊偉平衡了,沒錯,自己就算早發現車載電台,可如果不找到另外一個有這東西的車,一樣發揮不了作用,而且論起攜帶性,顯然對講機更上一層。
“不過這麽說起來,這東西的價值在哪?難道就是個對講機的車載版?”熊偉疑惑了。
“功能上多些,距離可能更遠,不過需要有中繼。”郝大慶稍微解釋了一下,當然,他知道的也不太多。
“功能無所謂,距離越遠越好,不過那個中繼是什麽東西?每個車載電台都能中轉一下?還是在城市裏建有中繼台?”熊偉的疑問很多,不過郝大慶這次給不了他答案了。
“還是知識不夠,常說書到用時方恨少,這話確實不錯,我如果懂的多些,應該就有可能解決長距離的聯絡問題了。”熊偉不會怨郝大慶那裏沒有自己想要的答案,他隻是感覺到自己的知識差距。
“距離……”熊偉摸著手裏的對講機,這東西號稱通話距離三到五公裏,不過那是在海平麵上的理論值,就算自己出了t市,沒有了高阻擋,能有兩公裏的通話距離就不錯了,目前來看這個距離已經夠用了,但如果需要分頭行動,限製就多了。
2010年11月15日,星期日,小雨轉陰。
管理者號和送水者號終於駛上了外環線。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是我們唯一的域名喲!
你可以在頂部";加入書簽";記錄本次(195那黑黑的長長的正在微微抖動的條狀物)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