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再戰北漢(2)
三月十八日,郭榮率領軍隊來到了澤州,稍事休息,駐紮在澤州城的東北角。,DANKA?N不過到了此時,劉詞那裏還杳無音訊。郭榮很是擔心,連忙命人前往劉詞處聯係。當日郭榮領軍出擊時,便與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劉詞達成協議,讓那劉詞集結周軍所有後備力量,迅速北上,作為大軍的後援。郭威這次讓那劉詞不必前來,直接率領大軍直接前往高平,在那裏兩軍會合。
此時後漢劉崇吸取上次圍攻晉州的教訓,準備率領大軍繞開潞州、直驅南下,號稱要到開封府牧馬放羊!三月十八日,劉崇抵達高平之南!
無論是郭榮,還是劉崇,兩人都沒有想到會這麽快見麵,在三月十八日的夜晚,兩個都懷有必勝信心的人也許正在同一片星空下展望部隊,全都誌得意滿!
三月十九日,郭榮命令董遵誨率領兩千士兵率先北上,作為大軍的先導,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同時,劉崇命令剛剛立下的張元徽率領三千士兵南下,奔襲澤州。
董遵誨收到命令後,立即召集全軍騎兵五十餘人,交給劉慶義統領,率先在前探路。如果是常規作戰,這些騎兵的數量實在是有些過少,可部隊要翻越太行山,能夠擠出五十匹戰馬,已經是空前的壯舉!
所以,董遵誨所部還在太行山上慢慢攀爬的時候,劉慶義等人已經率領騎兵越過了太行山,衝向了巴公原。
張逸好奇地對劉慶義問道:“將軍,我聽說您是南方人,怎麽對這北方這麽熟悉?”
劉慶義微微一笑:“當年我被官府通緝,天南海北全都去闖**過,就連這太行山上我也待過幾個月。挖藥獵鹿,好不容易才攢些錢財買酒喝。不過,這裏雖然生活辛苦,卻很能鍛煉人。咱們既然作為全軍的先導,就要趁此良機,從沿途多多征納新兵入伍,擴大咱們的力量。”
張逸連連點頭,他本來就是個自來熟,很擅長與人打交道。在劉慶義的提點下,張逸對沿途遇到的獵戶全都噓寒問暖、態度很是溫柔。結果許多獵戶反而嚇得起了一身雞皮疙瘩,還以為這家夥有斷袖之嫌!不過張逸的努力沒有白費,等到騎兵衝下太行山的時候,隊伍已經擴充到七十餘人,還有百餘獵戶因為沒有戰馬,隻能留在山中,等候加入董遵誨的大部隊。
不能不說這些獵戶還是有一定本領的,劉慶義剛剛下令原地休整,枕著箭囊睡覺的一名獵戶就跳了起來,大聲說道:“將軍,有大股人馬正在向我方衝來!”
劉慶義連忙趴在地上,果然,通過箭囊隱約能聽到地麵的震動聲。劉慶義立即下令道:“全軍上馬,向北偵察!”
聽到他的命令,士兵們連忙拋下笨重物資,手按刀柄衝到馬上,隨後就跟著劉慶義向北衝去。走了不到一刻鍾,就發現北麵出現了部隊行軍時引發的煙塵。
眾人躲在隱蔽處,手搭陽棚往遠處望去,眼尖的張逸第一個叫道:“是北漢軍隊!”
劉慶義心中一沉,北漢軍不是正在潞州圍攻嗎,怎麽會突然出現在這裏?難道說潞州已經被他們攻下來了,怎麽朝廷卻沒有收到消息呢?
張逸卻對劉慶義低聲說道:“將軍,這肯定是敵軍用來封堵太行山的部隊!反正大軍行進必須走大道,隻要這北漢軍堵在了太行山門口,我軍就算是有千軍萬馬,也隻能望著峽口歎息!”
真是一語提醒夢中人,劉慶義立即下令:“董曉民,你立即帶上兩人返回中軍,提醒將軍加快行軍速度!其餘人等,隨我來會會這北漢軍,看他們是不是還像晉州城下那般哭爹喊娘?!”
眾人大笑,緊張地情緒舒緩了不少。大家用布條將刀把用力纏在了手腕上,防備一會廝殺的時候虎口出血丟失武器。不久大家就收拾妥當,丟棄一切拖累行動的物資,隻剩下一匹戰馬和一柄戰刀!
別看現在隻有七八十人,可是部隊的士氣很高。望著遠處以行軍隊列前進的北漢軍,劉慶義突然抽刀向前,高聲喊道:“騎兵隊,突襲!”
聽到他的命令,士兵們紛紛催促戰馬衝了上去,排成了一個尖銳的鋒矢陣。劉慶義和幾個相熟的小隊長卻沒有立即衝鋒,而是將部隊聚攏在劉慶義的身邊,等候著他的下一步命令。
眼看著與北漢軍的距離越來越近,北漢軍終於發現對麵衝來的這幾十名騎兵。張元徽大聲喊道:“防守,防守!”可是就他那點破漁網,哪裏能阻攔劉慶義所部的高速衝鋒。
此時戰馬已經跑出了興致,越跑速度越快!劉慶義他們將身體貼近了戰馬,一手持韁、一手舉著長刀,不斷輕點戰馬的後腿讓它加速
張元徽倒也硬氣,突遭敵軍偷襲他也沒有露出驚訝的樣子來,隨手指揮軍隊抵抗敵軍的進攻!
反正這小鎮隻能容納這些人馬,敵軍雖然占有速度上的優勢,卻人數較少,根本無法對部隊構成嚴重威脅。張元徽心中暗笑:有種你再多跑幾次,累死你也消滅不了我們!
在經過周軍的兩次突襲之後,張元徽這才命人紮下營盤,固守待援。不過此時,董遵誨的大隊人馬也成功翻越太行山,來到了這巴公原。收到劉慶義送來的口訊,董遵誨立即率部加快步速,急速飛奔。如今敵軍已被我騎兵反複調戲,銳氣大減,看來我今天又要沾個便宜,多收一個妹子!
董遵誨一到,他的手下就舉起了獨有的旗幟,讓所有看到旗幟的北漢軍士兵全都沒了對抗的勇氣!怎麽董閻王又來了?許多人下意識地拋下武器,蹲在了地上。
董遵誨有此良機,哪裏舍得放棄,於是率領大部隊立即進攻敵軍隊伍,愣是將兵力占優的張元徽所部打了個落花流水。
看著狼狽逃向高平的張元徽所部,董遵誨心中大笑:高平,我董遵誨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