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年薪10萬已屬罕見,可魯迅當年就是百萬富翁了。
魯迅先生是婦孺皆知的文化巨人,其實,他同樣是我們今天自主創業的好榜樣。
魯迅先生是怎樣成為百萬富翁的
魯迅先生生活在20世紀上半葉。當時的中國戰火不斷、民不聊生,科技遠不如今天這樣發達。然而,就是在如此這般的背景下,以魯迅先生為代表的一代文化大師層出不窮。為什麽?《文匯報》的一則小消息告訴了我們其中的答案。
據2000年月1月4日《文匯報》報道:“魯迅前期(北京時期)是以公務員職業為主,14年的收入相當於今164萬元,平均月收入相當於今9千多元;中間(廈門廣州時期)1年專任大學教授,年收入相當於今17萬5千元,平均月收入相當於今1萬4千多元;後期(上海時期)完全是自由撰稿人的身分,9年收入相當於今210萬元,平均月收入相當於今5萬元以上。”
這也就是說,魯迅先生從32歲開始到56歲逝世的24年中,總收入相當於今天的人民幣374萬元,9年自由撰稿人時期收入210萬元,比當公務員的14年還多46萬元;月收入超過當公務員時候的4倍,和今天的公務員相比,其月收入高出4~5倍,與今天的自由撰稿人相比,其月收入至少多出5~9倍。
理解了這一點,我們也就用不著為有些國內大學名教授年薪可拿10萬人民幣而莫名衝動了。不要說這些名教授,就是今天國內最頂級的文化大師,其收入也無法和當年的魯迅先生相比。需要指出的是,魯迅先生的收入在當時並不是最高的。
隻要經濟環境寬鬆就會有活路
魯迅先生不但不是一個“老實聽話”的順民文人,而且還始終與政府作對。這樣一個體製外的思想者,甚至還涉嫌體製外的行動者,幾次遭到政府通緝,以至於後來他不得不用了80多個筆名。但是這些都沒有妨礙他成為“百萬富翁”,這實在證明了經濟自由製度並不反對人們賣文為生——政治再嚴,隻要經濟上還有活路,文化大師便仍然會出現。
一提到創業、一提到做老板,有些人就抱怨自己不具備條件。其實,並非是所有創業都需要一大筆投資,有的甚至連一分錢都不要;並非是所有企業都需要很大規模,有的甚至連一個店鋪和一間辦公室都不需要。
對於具有一技之長的人來說,創業完全可以從“我”一個人做起。等到自己慢慢地積累了一定的知名度,再繼續擴大規模和業務量,這是一種穩紮穩打的方式。
自由人
“自由人”的概念包括兼職、Freelance或者SOHO(Small Office,Home Office),意思是指在家工作或者小額創業者。魯迅先生後期所從事的就完全是一個自由人的工作。
根據自由人的工作範疇進行劃分,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類型:
創作(音樂、攝影、電影);
信息科技(互聯網、軟件開發);
寫作(新聞稿、商業稿);
翻譯(法律、產品目標);
設計(平麵、包裝);
市場調查(顧問);
專業服務。
對於規模不大的企業來說,老板同樣應該進行市場調查,調查的內容包括產品的市場定位、針對的顧客對象以及預計第一年的收入和支出金額,同時,最少需要準備一年的支出金額,以防在經營失敗時不至於陷入困境。
個人網絡
如果創業者有意進軍某個新興行業,由於對這個行業還不太了解,所以應當多多結交這個行業內的朋友。等到自己人際關係建立起來以後再正式進行這方麵的投資。
與此同時,最好是多多參加各種社交活動,努力擴充自己的社交圈,因為這時候新認識的這些新朋友或許就是你將來的顧客。
知人善任
每一個人都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在這個社會上。要投資創業,不管你從事的行業規模大小,那怕是自由人職業都不可能一個人完成所有的工作。就好像是農民種田一樣,在收割完稻子以後還必須到糧食加工廠去加工成大米才能煮飯吃。
這就是說,那怕是最小的老板都需要與人合作,而與人合作就必須知人善任,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所雇傭的每個人的個人才華,從而使企業從中獲得最大利益。
專業知識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隔行如隔山”。創業者要對自己準備投入的行業所需要的相關知識有一個大致了解,特別是如果有人在這個行業內比較精通,那就可以大大降低創業初期所造成的風險。
對於對這個行業一無所知的創業者來說,加入成熟的加盟店是一條有效途徑。因為這些加盟者已經具備了固定的經營方式和進銷渠道,對創業者的入門有很大的幫助。
個人性格
性格決定命運,當然在某種程度上也決定著創業的成敗與否。
理想的創業者性格應當具有一定的冒險精神,而不是那種在工作中習慣於唯唯諾諾“很聽話”的性格。具有冒險精神的創業者往往不怕失敗,並且把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看作是工作的動力。企業老板必須是一個成功領袖(Leader),需要具備一定的領導才能。如果你不具備這樣的領導才能怎麽辦?那麽要麽選擇做一個自由人,要麽就幹脆不要做老板。否則,創業的成功機會並不大。
尋找機會
創業機會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而要依靠自己敏銳的眼光去發現和發掘。一旦真的有機會從天上掉在你的麵前,你還要擦亮自己的眼睛,看清楚這究竟是一塊餡餅還是一個陷阱。
自己當老板是再就業的一種理想方式,這樣的機會從哪裏來?以下幾點能夠給你提供創業機會:
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注意社會發展的各種變化。新知識、新行業、新變化中往往孕育著新機會;
抓住自己現在從事或者過去從事過的行業,深入探討它的發展前景,從中找出可以改進的地方。為什麽要改進?怎樣改進?其中就有值得你去從事的工作;
尋找目前社會上的熱門行業,選擇其中能夠在短期內見效的項目。對於一些雖然回報非常豐厚、但是總是無法收獲成功的項目最好不要去做;
在選擇項目時不要希望一口吃成胖子,貪心不足往往會壞事。適宜選擇在可預見的三五年時間內,高出社會平均勞動報酬一二三倍的項目。這種項目一般風險不大,但是如果搞好了,三五年之後你就有了一個事業蓬勃發展的平台;
不要用有色眼鏡去看待傳統行業和新興行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管是什麽樣的行業,隻要用心去做,都有賺錢和成功的機會;
對於女性創業者而言,選擇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事業更容易取得成功。不管男性還是女性,根據自己的特長愛好去選擇所從事的工作,經營過程中的風險較小。
經營知識
從事企業經營管理不懂得起碼的經營知識是不現實的,對於創業者來說,最重要的經營知識是稅務、金融、工商方麵的知識。
如果你對這些方麵不了解、或者對這些問題不重視,往往會因小失大。即使是在經營中賺了一些錢,也可能因為違反稅法而被罰得精光。事實上,有不少老板經營倒閉的原因就在這裏。有的老板熱衷於偷稅漏稅,其實,如果你對稅法不精通就沒有資格去偷稅漏稅;相反,隻有熟知國家法律法規,才有可能進行合理避稅。
腳踏實地
成功的創業者一般都非常自信,甚至有咄咄逼人的感覺。但是他們在工作的時候卻非常踏實,不會為了自己舒服一點而馬馬虎虎。
因為他們懂得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效率,不喜歡也不會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瑣碎無聊的事情上,總是希望很快見到事情發展的結果。即使遇到挑戰,一般也不會看到他們在他人麵前發牢騷,而總是堅韌不拔地去努力突破困境,並且把它當作是一種樂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