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從根本上來說是個市場概念,而不是“指鹿為馬”。
目前老板的稱呼已經被濫用,在國有企業甚至政府機關裏同樣也不時聽到“大老板”、“二老板”、“某老板”的稱呼。
國企的老板是國家
其實,不要說政府機關的公務員是人民的“公仆”,就連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者都不願意脫下“幹部”的身份,有的還念念不忘伸手索要相應的“級別”。這樣的國有企業老總,實際上並沒有資格稱之為“老板”(這些企業的真正“老板”是國家)、當然就更談不上是創業者的楷模了。
國企老總不是創業楷模
2002年1月20日,由於許多評委意見嚴重分歧而導致紛紛罷選,《當代經理人》雜誌舉行的“十大創業楷模評選”隻能選擇“流產”,其主要焦點就是國有企業老總能不能算是創業楷模?
1月31日,當時罷選的部分評委和知名學者再次聚首北京錫華俱樂部,就一些焦點問題展開交鋒,結果仍然無法達成共識。
大多數評委認為,既然國有企業的老總不能算是創業者,那麽也就談不上是創業楷模了。
例如,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長茅於軾先生的觀點就很有代表性。
茅於軾先生認為,多數國有企業老總之所以成為企業家坐上這個位置,並不是市場選擇的結果,而是政府部門委派產生的。創業的概念,從根本上來說應該是個市場概念,而不是計劃經濟上“指鹿為馬”的概念,“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雖然國有企業的經營者有的也把國有企業經營得很好,但是,國家在其中投資了好幾個億,現在的淨資產中到底有多少是他創造出來的?很難衡量。
國企類型有多種多樣
當然也有反對意見。
中西公司董事長、中華留學人員創業協會會長周晉峰博士則認為,國有企業在我們經濟生活中占有相當大的分量,所以,創業楷模中一定要有國有企業的人。我們現在為什麽不叫“國營”企業而叫“國有”企業?主要區別就在於國家不再經營企業了。雖然國有企業老總以前確實多數是國家委派的,但是現在他們隻是國有資產的代表者和經營者,而且也是通過董事會表決選舉的,和私有企業已經沒有太大的區別。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副理事長鄭海航的觀點則介於兩者之間。他認為,國有企業也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傳統的國有企業,一類是已經動了“手術”的。在這些國有企業中,既包括國有獨資的也包括國有控股的,不能籠統地說國有企業老總是不是可以成為創業楷模,因為有些國有企業已經進行了比較徹底的改革,也就是說,其中已經有一個再創業的過程。
創業重在一個“創”字
這些專家討論的是評選創業楷模的標準,不管他們的意見如何,本書作者認為,就創業的本質來說,國有企業的老總既然是任命產生的,就無法稱之為創業者,當然也不可能是真正的老板。你在哪裏看見過被人指定為“老板”的事?我們今天所提倡的創業,指的完全是另外一個概念,那就是利用民間資本、白手起家進行投資。
創業重在一個“創”字。任何利用國家撥款或者祖傳遺產不擔任何風險的企業經營管理者,都不能稱為創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