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人的猜測和擔心還真沒錯,因為大楚帝國的部分高層還真是這麽想的,尤其是大楚帝國的最高統治者:羅誌學。
從一開始,他就把南洋地區當成了自家的後花園!
控製南洋半島,掌控馬六甲海峽,這隻是一個開始而已,等後續大楚帝國遲早會把整個南洋地區,包括整個半島以及眾多島嶼都收入囊中。
不僅僅是南洋地區,還有更南邊的澳大利亞以及新西蘭,這片在殖民時代裏尚未被發現並控製的處女地,也是被羅誌學當成了大楚帝國的潛在地盤。
澳大利亞,雖然在幾十年前就有荷蘭人威廉姆·簡士率領的杜伊夫根號發現並登陸,但是這個時候人們還把這地方誤認為是南極呢……
此外澳大利亞北部極為荒涼,也不是重要航線的途經之地,因此也吸引不了荷蘭東印度公司或葡萄牙人東印度公司等殖民者的注意。
這地方在整個十七世紀乃至十八世紀的前期都處於沒有西方殖民者涉足其中的狀態下,一直要到十八世紀的後期,也就是1770年後英國人發現了澳大利亞的東海岸,並宣布這地方屬於英國。
這個時候開始,偌大的澳大利亞地區才真正的進入文明世界的視線裏,英國人開始把這地方作為流放犯人的地方,並且持續了很多年。
真正等到這片土地被人重視,並獲得開發,還要等到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發現金礦以後,大量淘金客的湧入,才讓澳洲進入了人**增的時期。
這片地方既然沒被西方殖民者發現,羅誌學自然也是想要捷足先登拿下來的。
畢竟澳洲的西南部地形還是挺不錯的,擁有大片可耕地,更重要的是澳洲擁有豐富的各種礦產,後世華夏地區大量進口的各種礦石,相當多一部分就是來自於澳洲。
對於這樣的好地方,羅誌學沒道理放過。
不過,因為南洋局勢的問題,大楚帝國一時半會的也騰不出手派人去尋找並移民澳洲。
在解決南洋問題之前羅誌學並不打算搞什麽澳洲開發問題。
這個南洋問題,也並不是說全部征服,而是指在南洋地區獲得主要控製權,比如說控製了馬六甲海峽,把荷蘭人幹掉。
至少,要把荷蘭人的威脅排除掉以後,大楚帝國才能夠放心的派遣船隻南下移民啊。
要不然中間有個荷蘭人控製的巴達維亞在中間卡著,這得多惡心啊。
因此在整個南洋以及澳洲問題上,羅誌學更傾向於一步一步穩紮穩打!
先控製南洋半島地區,直接占領馬來半島,控製馬六甲海峽,然後再想辦法把荷蘭人擠出去,比如說攻下巴達維亞。
至於剩下的各種土著國家,完全可以慢慢收拾,反正這些土著國家也不可能給大楚帝國造成什麽實際性的威脅。
麵對大楚帝國在南洋地區的強勢崛起以及毫不掩飾的野心,荷蘭人是天天愁眉苦臉的,但是他們卻是發現什麽都做不了。
沒膽子,也沒能力和大楚帝國正麵開戰的他們,隻能是眼睜睜的看著亞齊王國先完蛋,然後又坐看柔佛王國節節敗退。
除了平價賣給這兩個土著國家一些槍炮,派出零星的軍事顧問協助他們進行抵抗外,荷蘭人也沒有能力做出更多了。
如此,承順十五年七月初,大楚帝國之第五師南北兩路大軍勢如破竹,南路軍直接殺到了葡萄牙人控製的馬六甲城。
然後在葡萄牙人的一片驚慌中,直接對馬六甲城展開了圍攻。
當然了,隻是在外圍進行了包圍而已,並沒有真正對馬六甲城發起進攻,這個馬六甲城經過葡萄牙人多年的修繕,已經演變為一個大型的要塞,真打起來光靠些許野戰火炮以及步兵難度比較大。
不是說打不下來,而是傷亡會比較大。
所以白振準備等待後方的大量中大口徑火炮抵達後再說,在後頭還有不少的一百五十毫米的輕型榴彈炮乃至一百七十毫米的短管榴彈炮在路上了呢,這些玩意用來攻城可是相當的好用。
楚軍為了攻克馬六甲城,可是一開始就準備了一大批的大口徑火炮。
除了榴彈炮外,必要時候也可以直接從海軍的戰艦上搬下大量的加農炮用來攻城。
所以,在大口徑火炮到位之下,白振可不沒打算用士兵的性命去強攻。
白振準將率軍對馬六甲城形成了戰略包圍後,城內的葡萄牙人驚慌萬分……原本他們還以為這一場戰爭和他們沒啥關係,是大楚帝國和兩個土著國家之間的戰爭,但是沒想到該死的楚蠻子竟然直接跑過來打自己了。
而且他們好幾次派遣使者出城前往楚軍營地,試圖讓楚軍退軍的時候,楚軍都給了他們同樣的答複。
馬六甲王國乃是大楚帝國的藩屬國,在兩百年前的時候馬六甲王國就已經和明王朝確定了宗藩關係,而大楚帝國繼承了明王朝的宗主權。
按照大楚帝國最近幾年很不要臉的論調,馬六甲王國就是大楚帝國毫無爭議的領土。
這個很不要臉的論調是什麽呢?
即‘前朝的藩屬國是我的藩屬國;藩屬國前朝的藩屬國也是藩屬國的藩屬國;藩屬國的藩屬國就是我的藩屬國;藩屬國的領土就是我的領土’
這幾句話有點繞口,簡單來說就是無限套娃……
按照這一理論,大楚帝國的領土能夠延伸到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
而大楚帝國之前就是根據這一原則,出兵西域,從準格爾手中收複了哈密地區,因為葉爾羌汗國是大楚帝國的藩屬國,葉爾羌汗國的領土也就是大楚帝國的領土。
後續打緬甸、暹羅,占據達貢,北甲地區以及曼穀地區等一係列的南洋地區的殖民地,也是采用這一口徑……
當然了,也就隻有大楚人自己這麽說,而且隻有一部分大楚人也就是禮教部藩務司的那些人這麽說。
哪怕是正常的大楚人聽到這論調都會很無語……偶爾還來一句:不愧是搞藩務的,這臉皮厚的……
而外人聽了,基本都會來一句:不要臉的楚蠻子!
總之,大楚帝國就是根據這一原則,給自己的侵略掛上了一層皮,然後厚著臉皮說自己不是侵略,而是收複領土!
比如這馬六甲城就是如此!
你們葡萄牙人在一百多年前野蠻的攻擊了馬六甲王國,並竊據馬六甲城至今,這就是等於搶奪了我大楚帝國的領土,我們忍到一百多年後再來收複領土,已經很給你們麵子了。
識相點的趕緊滾蛋,隻要你們退出馬六甲城,並把城池完好無損的移交給我們,我們就準你空手坐船滾蛋……
要不然,我們就會用自己的方式奪回馬六甲城。
葡萄牙人一聽都傻眼了,馬六甲王國是你們的藩屬國?馬六甲王國的領土也是你們的領土?
而且馬六甲王國都亡一百多年了……你現在跑出來說馬六甲王國是你的藩屬國,這是你們的領土,還要不要臉啊!
對於如此荒唐的說法以及要求,葡萄牙人自然是不會輕易退讓的,他們又不是沒經曆過戰爭,馬六甲海峽的三角戰爭都持續上百年了,葡萄牙人三天兩頭就和亞齊王國或柔佛王國打仗。
後幾十年還要加上一個荷蘭人。
最近幾年,荷蘭人和葡萄牙人之間的衝突,導致葡萄牙人被困獸在馬六甲,但是他們依舊沒有放棄。
所以葡萄牙人毫不猶豫的拒絕了楚軍讓他們滾蛋的要求,然後一門心思的加固城防工事備戰了。
如今馬六甲城內有葡萄牙人駐軍五百多人,還有可以武裝起來的葡萄牙人民兵千人規模,再有就是葡萄人招募的土著仆從兵一千多人。
加起來,他們可以動用的兵力有兩千多人的規模。
而且馬六甲城長期麵臨戰爭威脅,最近幾年又持續和荷蘭人圍困,所以葡萄牙人一有機會就往城內補充大量的各類物資,把倉庫都堆積的慢慢的。
哪怕被完全封鎖,他們也能夠依靠城內的物資堅守一年以上,要不然,他們是怎麽擋住荷蘭人以及柔佛王國的圍攻的。
說起來,這還是大楚帝國自己造的孽,當馬六甲城的葡萄牙人遭到了荷蘭人的海上封鎖後,這些葡萄人之所以還能維持下去,並囤積大量的武器裝備以及各類物資,那是因為大楚帝國的各家貿易公司向他們供應物資。
尤其是南洋貿易公司,最近兩三年給葡萄人提供了絕大部分的各類物資,從火炮再到布匹,應有盡有……
當初純粹是為了做生意,順帶也想要讓葡萄牙人和荷蘭人繼續打下去,所以除了限製出口的物資外,其他的基本都是敞開了供應。
為此,南洋貿易公司為代表的一票貿易公司可是狠狠的賺了一筆。
沒想到隻過了幾年而已,就變成了大楚帝國自己要啃這塊硬骨頭了。
局勢變化的太快,以至於讓大楚帝國有一種自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感覺!
不過,問題不大!
在白振看來,馬六甲城看似是堅固的要塞,但是這種所謂的要塞在大口徑的榴炮麵前也沒有任何的用處。
現在,他隻需要等待後方的大口徑榴彈炮抵達,再等海軍那邊臨時搬運一批加農炮上岸就行。
強攻馬六甲城,他不急的!當白振在馬六甲城外躺著睡大覺的時候,第五師的另外兩支部隊卻是沒有停下來,而是繼續向東發起進攻。
七月二十三日,第五師之第十九步兵團殺到了柔佛王國的首都峇株沙瓦,柔佛王國之前已經在一連串的抵抗中損兵折將,根本就調集不了多少兵力保衛他們的首都。
雖然他們也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並且主動放棄了城郊以及城頭上的爭奪戰,而是退入城區,試圖利用城區內的複雜環境進行節節抵抗,打一場十七世紀的巷戰。
但是楚軍也不傻,一看敵軍不敢正麵抵抗,而是躲在建築裏放冷槍後,直接就大規模縱火了。
至於殺上去和土著們玩巷戰廝殺……楚軍將領腦子犯抽了才會這麽幹。
於是乎,柔佛王國的首都在持續的大火城,徹底的變成了廢墟……
柔佛王國的殘餘力量也試圖渡過小海峽前往獅城乃至寥內群島繼續頑抗,但是遭到了大楚帝國海軍的強勢攔截。
第十二分艦隊多次冒險進入這條狹小的海峽進行封鎖,並炮擊柔佛王國的海上力量,這個過程裏,盡管第十二分艦隊付出了兩艘護衛艦被焚毀,一艘巡洋艦撞礁被迫棄艦的損失,但是人員損失並不多。
最重要的是,第十二分艦隊牢牢的把控住了這條小海峽,杜絕了柔佛王國的殘餘力量的渡海逃亡。
同時,大楚帝國海軍也終於派遣了等待多時的陸戰第三團登陸獅城,徹底切斷了柔佛王國的退路!
承順十五年七月二十九日,大楚帝國在馬來半島的最東端的一片海灘中,把逃亡到此時已經無路可逃的柔佛王國的殘餘力量,包括王室以及官員將領以及他們的家眷,還有軍隊以及其他亂七八糟一共三萬多人盡數殲滅。
柔佛王國,正式宣告滅亡!
甚至都沒有分支能夠逃亡出來,然後到其他地方繼續組織力量進行抵抗,因為這一次大楚帝國直接柔佛王國給一鍋端了。
不僅僅人員,連他們昔日的首都都打成了一片廢墟!
昔日的馬六甲海峽的小霸主,三角戰爭裏的一角,在大楚帝國的強勢進攻下,隻支撐了一個多月而已!
這一個多月,大部分還是時候還是楚軍行軍的時間!
而實際上的軍事抵抗,陸地上的抵抗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他們就沒給楚軍第五師造成什麽實際上的阻礙。
連亞齊王國都不如……人家亞齊王國雖然也打輸了,並且輸的很慘,但是人家亞齊王國好歹還先後組織了幾次的守城作戰,並且戰鬥到了最後一刻。
而柔佛王國,他們連大規模的抵抗其實都沒能組織起來,唯一值得稱道的就是在自己的首都裏試圖玩巷戰,結果楚軍根本不和他們玩巷戰,直接放了一把火……
倒是柔佛王國的海上力量抵抗的比較好,好說好歹動用大量的帆漿船,冒死衝破楚軍艦隊的火力攔截網後,縱火燒毀了楚軍的兩艘護衛艦,還迫使楚軍一艘巡洋艦慌不擇路撞上了礁石而導致沉沒。
這就是柔佛王國的全部了。
而隨著柔佛王國的覆滅,亞齊王國那邊聽聞之後終於是知道怕了,連忙派人去找大楚帝國試圖求和。
至於奪回馬來半島上的領土的想法……開玩笑,那不是我們亞齊人的領土,而是大楚帝國的領土,我們之前隻是暫時提大楚帝國保管而已,現在是物歸原主。
大楚帝國方麵也沒有對亞齊王國太多想法,對方既然主動服軟,而大楚帝國短期內也沒有登陸蘇門答臘島的打算,所以也沒繼續威逼,而是派人和他們進行談判。
隨著亞齊王國和大楚帝國進行談判後,馬來半島上除了葡萄牙人還在馬六甲城裏龜縮不出頑抗外,其餘的馬來半島地區乃至海峽東端的寥內群島都已經盡數歸屬大楚帝國!
而這一係列的好消息,也陸續傳回了國內,隻不過這一係列的戰報傳回了金陵城後,又是讓陸軍找到了嘲笑海軍的機會!
緣由就是那艘撞上礁石而沉默的倒黴巡洋艦,這是大楚帝國海軍裏最新的一等巡洋艦,嫡屬於遼陽級一等巡洋艦裏的四號艦複州號。
這一次損失,直接讓陸軍那邊不懂船隻的人大聲笑話海軍,說海軍浪費了無數錢糧,大把大把的經費造出來的戰艦,都是紙糊的,隨便撞個礁石就沉沒了。
這麽脆弱的戰艦,回頭要是遇上敵人的猛烈炮擊,豈不是要更完蛋!
然後陸軍就要忍不住問了,海軍每年拿這麽多軍費做什麽?還不如把錢騰出來給我們陸軍,回頭你們自己隨便折疊幾艘紙船就行了……
對於陸軍的這種嘲諷論調,海軍那邊一邊心痛自家的損失,一邊和陸軍對噴:你們陸軍土鱉懂個屁,炮彈要是能擊沉我們的遼陽級一等巡洋艦,我就把這些巡洋艦給吃下去……
礁石不是炮彈,懂不懂啊!
然後還怕羅誌學聽聞陸軍的廢話後對海軍感覺不好,還特得向羅誌學解釋了一番。
對此,海軍倒是過濾了,羅誌學又不用和陸軍一樣競爭軍費,然後來個睜眼說瞎眼的人……
他羅誌學很清楚在這個時代裏想要用火炮發射實心炮彈,然後直接擊沉戰艦,那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但是撞上礁石……那是分分鍾要完蛋!
光就殺傷力而言,炮彈和礁石的對比,那就是螞蟻和大象的對比!
要知道,這年頭的木製戰艦,正常交戰的時候被敵人的炮彈打中水線以下,繼而導致大量進水那都是常態!
然而些許的彈孔破損對於木製戰艦而言不算什麽……不像是裝礁石,一撞過去就是一個大口子。
如果是側舷撞上礁石,那更完蛋,泰坦尼克號就是這麽被冰山撞沉的。
但是炮彈……就這種直徑不過一百多毫米的實心炮彈,哪怕穿透了水線以下的船體,也頂多打出來一個小洞……管損人員直接拿著木板和錘子,再加上鐵釘,分分鍾就給你臨時修好了。
你要的,人類曆史上漫長的風帆戰艦時代裏,可沒幾艘風帆戰艦是被敵人的炮彈直接擊沉的……
海戰中的戰艦損失,往往發生在被焚毀又或者是撞擊事故,而更多的其實是因為跳幫作戰失敗而被俘虜,
比如瑞典和丹麥爆發的克耶灣海戰裏,雙方六七十艘戰艦相互交戰,但愣是沒有一艘是被直接擊沉的,隻有一艘戰艦被縱火後引燃彈藥庫而沉沒,還有兩艘觸礁沉沒。
而更加著名的特拉法爾加海戰,雙方加起來七八十艘戰艦,也隻沉沒了一艘,同時有十七艘被俘虜。
所以,這年頭的海戰,戰艦上裝備的火炮,其實不是用來把戰艦打到破損進水沉沒的,而主要還是為了摧毀敵人戰艦上的桅杆、繩索、風帆這一係列動力結構,隻要把敵人戰艦的桅杆打斷了,那麽失去動力之後的戰艦就直接變成一條海上漂浮的死魚了……
順帶火炮的另外一大作用是給敵艦隊造成人員殺傷。
所以你可以看見,海軍的艦炮配屬的炮彈除了實心彈外,還有一大堆亂七八糟的鏈彈,葡萄彈,十字彈,縱火彈之類的。
不過,海軍內部雖然知道情況,知道實心炮彈的威脅不算大,但是複州號撞礁沉沒還是讓他們有些擔心船體的抗沉性。
為此,他們準備對遼陽級一等巡洋艦後續正在建造當中的戰艦,進行一定的船體加固,以增加抗沉性。
同時準備在新戰艦的設計中引入更優良的抗沉設計。
不過大方向卻是基本沒變,隻是想辦法增加肋部強度以抗擊外部的撞擊,而不是說直接搞水密艙這些東西。
總不能因為一艘戰艦的沉沒,就否認整個戰術體係不是。
戰艦固然可以通過增加水密艙等方式抗擊抗沉性,但是大楚帝國的新式戰艦之所以沒有和福船一樣繼續沿用水密艙,就是因為得不償失!
用水密艙就無法采用全通甲板部署火炮,而且肋部強度將會嚴重不足,無法承受上層建築更多的重量,水密艙大量采用橫骨架式會導致增加噸位,最重要的是效果還不咋地……
你要知道,重炮所在的下甲板,通常也就距離水線一米多點……風浪稍微大點就很容易進水了。
最後,木船和鐵船不一樣,木製船隻無時不刻都在進水,這是木材的特性而決定的,哪怕到二十一世紀都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木製船隻需要源源不斷的往外排水,不然啥也不幹都都會因為滲透進水而沉沒。
眾多因素都導致了,風帆戰艦時代裏,水密艙基本沒啥卵用,或者說得不償失……你用也可以,那就是大船抗小炮,這樣搞出來的其實就是福船,鳥船等傳統中式戰艦了。
水密艙這東西,需要等到鐵甲艦時代來臨後,造船技術以及火炮升級之後才有實際的應用價值。
在這之前,玩線列炮擊的風帆戰艦不使用水密艙,這是基本原則。
嗯,隻局限於玩線列炮擊的風帆戰艦,其他不算。
但是,戰艦是有實際抗沉需求的,那麽怎麽辦?
大楚帝國海軍的解決辦法就是進一步加強肋部的強度,加強水線以下船板的厚度。
這也是大楚帝國最近滿世界找優良造船木材的緣故,製造戰艦是用的木材,為了保持強度,往往需要非常高的樹齡,如此才能夠製作出來足夠厚的船板或肋骨。
不過,大楚帝國海軍的艦政部,也沒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木材上,還放在了其他材料上,比如說鋼鐵!
鋼鐵的強度遠遠超過木材,如果能夠使用鋼鐵材料取代一部分木材,作為部分主要承力結構來建造船隻,那麽建造出來的船隻強度肯定更好。
而強度更好,也就能夠把船隻建造的更為龐大,並且搭載更多,更沉重的火炮。
如此一來,大楚帝國海軍甚至都有可能批量建造三千噸以上的超大型戰艦。
艦政部的這個想法,很快就提交到了海軍高層,然後隨著新戰艦的設計方案轉交到了羅誌學手中。
羅誌學一看,哎呀,這艦政部還挺有想法的嘛,這要是更進一步,不就是鐵肋木殼船了嘛!
而且這要是繼續再進一步,那就是鐵甲船了啊!
隻是,現在可供艦用的蒸汽機還沒影,也不知道光靠風帆能不能帶動這種鐵甲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