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順十九年春,過去的幾個月裏,大楚帝國也沒啥大事,內部平靜安穩,沒啥大災大難,高層政治也趨向於穩定。

外部局勢上,沒啥中大規模的戰爭,至於小規模的武裝衝突什麽的,這種可就多了,但是影響不大。

畢竟那些武裝貿易公司三天兩頭就在外頭和人幹架,尤其是去年南洋貿易公司和其他十多家涉足印度西亞貿易的武裝貿易公司達成了協同開發市場,利益共享的戰略合作協議後。

一有機會就跑到印度半島和當地的土著王國幹架,今天搞個市場開放協議,明天逼迫土著開放港口什麽的,冬天的時候還又在印度半島東海岸搞了個租界地。

此外武裝貿易公司聯盟還天天和荷蘭東印度公司、英格蘭東印度公司等歐洲殖民者幹架,各種‘海盜襲擊’活動非常的頻發。

這些事情太多了,而且戰爭規模也很小,也隻局限在武裝貿易公司的層次,因此帝國高層一般都不怎麽關注的。

相關的殖民事務,基本都委托給了南洋巡撫以及印度巡撫處理。

印度巡撫,這是去年大楚帝國才設立的一個職務,全稱為‘奉旨巡撫印度、緬甸、西亞等處民政事以及藩務’

這個職務可以自行處理當地海外領地的民政事務,同時還和西亞、印度、緬甸等地各土著王國的外交關係;,自行處理和歐洲各殖民公司的外交關係,還擁有宣戰權力,不過依舊沒有調動陸海軍兵力的權力。

不僅僅印度巡撫沒有調兵的權限,南洋巡撫也沒有這個權限。

印度巡撫以及南洋巡撫,這是大楚帝國所設立的兩個海外領地巡撫職務,擁有比國內本土巡撫更廣泛的權力。

基本上除了不能直接調動兵力外,其他的權力基本都有。

這是因為海外領地距離金陵太遠,而且隻能依賴海上交通,這一來一回動不動就是好幾個月甚至大半年的,信息傳遞的速度太過緩慢的情況下,什麽事都要金陵方麵來決斷也就太慢了。

不過為了平衡海外領地巡撫的權力,羅誌學也是嚴格製定了海外領地軍事權力的構架。

設立‘總督南洋各地陸軍軍務’南洋陸軍總督職務,這個職務由二十二軍軍長兼任,一般為資深中將擔任。

設立有總督南洋各地海軍軍務的南洋海軍總督職務,由南洋艦隊司令兼任,全麵統籌南洋各地海軍事務。

也就是說,以南洋地區為例子,當地是有三套體係,即負責所有行政以及外交等事務的南洋巡撫,負責陸軍事務的陸軍南洋總督,負責海軍事務的海軍南洋總督。

同樣的在緬甸-印度地區也有類似的一套班子。

具體下來,陸軍方麵在海外領地依舊設立守備司令,目前設有九龍江守備司令、曼穀守備司令、馬六甲守備司令、蘇門答臘島守備司令、緬甸守備司令、阿拉幹守備司令、印度守備司令……嗯,基本上所有直接統治的海外領地,都設立了一個守備司令部的機構,並設立相應的司令,當然所轄的丙等守備部隊規模不同,司令的軍銜也不同。

強勢如馬六甲守備司令,基本上國內的一省守備司令差不多,由陸軍少將擔任司令,而曼穀守備司令,所轄兵力不過三五百……司令隻是個少校而已!

上述這些為丙等守備部隊,而野戰主力則是戰備甲等師以及常備乙等師,這些歸屬野戰司令部所轄。

如指揮機構設立在獅城的‘大楚帝國陸軍第二十二軍’,這個軍的兵力並不固定部署,而是國內輪流派遣過來駐防,常年維持兵力大約三萬人左右,所轄兵力分別駐防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島東部以及曼穀府、九龍河府、金蘭灣等地。

在緬甸達貢,則是有’大楚帝國陸軍緬甸派遣軍’,同樣由國內輪換派遣兵力過來駐防,維持總兵力大約在八千多人。

分別駐防達貢、吉大港以及在緬甸所獲得的幾個新租借地港口城市,全麵負責緬甸以及孟加拉灣地區的作戰事務,同時也暫時兼管印度東海岸地區聯合城的防務。

而海軍方麵,則是效仿國內設立了地方艦隊,基本上以海外領地為主,每一個海外領地都會設立一支地方艦隊進行長期駐防,以進行近海巡邏,港口保護等任務。

比如負責安南以及柬埔寨近海防務的安南艦隊;

負責暹羅灣防務的暹羅艦隊;

負責馬六甲海峽以及蘇門答臘島沿海防務的馬六甲艦隊;

負責馬六甲海峽西端以北,也就是孟加拉灣海域,西甲府等地沿海,緬甸,阿拉幹汗國等地沿海防務的緬甸艦隊。

不過這些地方艦隊的規模其實都很小,船隻也基本以近海巡邏船隻為主,相當多一部分兵力還是岸防部隊兵力,主要任務就是近海巡邏,保護港口,駐防海軍基地,駐防海防炮台等。

真正的海軍主力,則是印度洋艦隊以及南洋艦隊,分別負責所屬海域的遠洋巡邏,護航,機動作戰等主要作戰事務。

此外,由於南洋艦隊南下負責南方等海上事務後,國內的海上防務基本都交給了北洋艦隊,隨著轄區的擴大,北洋艦隊實際上已經全麵負責從廣州一路道黑龍江入海口,順帶包括扶桑海域的全部主力海上作戰事務,變成了一支本土艦隊……

此外還有一支用於訓練,必要時候充當預備兵力的‘大楚帝國海軍預備艦隊’,配屬戰艦以訓練艦為主,此外一些退役封存的主力艦也交給他們管理。

至於近海巡邏、岸防事務,則是移交給各沿海艦隊,如負責對馬海峽以及北海等地沿海事務的北海艦隊(鯨魚、日本海);

負責渤海以及黃海沿海事務的黃海艦隊;

負責江北,蘇浙,福建等地沿海防務的東海艦隊;

負責福建廣東等地沿海防務的南海艦隊。

然後還得算上幾支本土的江、湖艦隊,即長江艦隊、黑龍江艦隊、珠江艦隊、黃河艦隊、貝爾加湖那邊還有一個小型的‘小海艦隊’。

小海,這是大楚帝國對貝加爾湖的正式官方稱呼,也是中原王朝自隋唐時期以來的傳統稱呼。

至於北海,在大楚帝國裏是屬於鯨海、日本海的稱呼。

所以大楚帝國的北海艦隊,不是指活躍在渤海、黃海海域的海軍艦隊,而是特指活躍在對馬海峽以北海域的日本海的艦隊。

畢竟從地理概念來說……後世的日本海對於大楚帝國而言才算得上是北海……至於渤海,那是腹地內海……

當然,上述所有本土沿海海域的地方艦隊,其實都不咋地,所轄的船隻基本都是近海巡邏艦,排水量兩三百噸的那種,還有一些海軍遠洋艦隊退下來的舊式護衛艦,二等巡洋艦什麽的。

在海軍體係內,一方麵是用來訓練海軍官兵,培養年輕一代的軍官,然後安置一些競爭主力艦隊職務失敗,或鬥爭失敗的倒黴蛋……和陸軍裏的守備司令部差不多一個概念。

但凡進入地方守備艦隊或陸軍裏的守備部隊,基本上從軍之路也到頭了,這輩子是別指望能夠爬上去了。

因此一些年齡不大,正值壯年的中高級軍官而言,被踢進守備部隊裏,和貶官流放也沒啥區別了,除了少數幾個忍辱負重,奢望著東山再起的人外,其他的人基本少則幾個月,多一兩年就申請退役了。

當然,還有一部分人是來養老的,這些基本都是年紀到了,但是在主力部隊裏也升不上去,這種情況下在準將級別很常見,很多準將臨近退役的時候,都是跑到守備部隊裏當那麽兩三年的守備司令,從而解決陸軍少將軍銜。

畢竟以少將軍銜退役和以準將軍銜退役,區別可不小,僅僅是退役後的養老年金區別就挺大的。

大楚帝國成立已經接近二十年的時間,各種政治構架已經非常成熟,尤其是在軍政平衡上,更是羅誌學的重點關注領域。

好不好另說,但是權力之間的平衡卻是非常到位的,至少不會出現地方上的封疆大吏一家獨大,乃至有造反的可能性。

同時在外領兵的將領也很難獲得文官的支持,就連在外領兵的將領都分為守備將領以及野戰主力部隊的將領,彼此還互不統屬。

然後陸海軍還相互不對付……

總體來說,羅誌學搞出來的這一套軍政平衡,陸海平衡的策略,初步保證了大楚帝國內部的穩定。

這也能夠讓羅誌學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發展國內的經濟民生。

承順十九年春二月,金陵城裏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金陵股票交易所正式揭牌成立,並開始股票交易。

第一批上市的企業有五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李氏製鐵公司!

畢竟這家公司本來就非常出名,而且也是首批五家上市企業裏實力最強悍,業績也是最為亮眼,前景也最被人看好的公司。

因此得知消息的一些業內人士,第一時間就搶購了該公司的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股票交易所這個新生事物,對於普通人而言還是很陌生的,第一天裏參與股票交易的其實沒幾個普通人,要麽是金融機構,也就是各種基金,要麽是富有身價,以前也玩過小額股票交易的專業人士。

至於普通人,他們連股票交易是啥玩意都不知道,很少會第一時間就參與進去的。

因為投資機構的追捧,上市當天,李氏製鐵公司的股票價格就直接飆漲十個百分點,觸發了漲停機製。

為了避免暴漲暴跌,股票交易所有漲停和跌停機製,超過百分之十就封頂,以便讓投資者們能夠冷靜下來等到第二天再進行交易。

第一天上市就漲停,讓李氏製鐵公司的市值,從發行前的五百多萬楚元直接飆漲到了六百萬楚元出頭,而且看這價值,後頭還會繼續漲!

而在交易所裏最早以發行價購買了股票的人,發現僅僅是一天時間呢,直接的股票資產就增加了百分之十……這錢賺的比搶錢還快。

這個消息迅速被流傳出去,不僅僅引起了更多投資者的關注,就連李氏製鐵的股東們現在都很後悔!

這個發行價少了,早知道就應該漲價發行的。

這一次發行股票,李氏製鐵公司總市值為六千萬股,發行其中的三百萬股,每股作價零點一楚元,總價值三十萬楚元。

股票由大楚帝國商業銀行承銷,並銷售給了各投資機構以及有實力的個人投資者,這個價格其實對比之前其實已經有所提升,因為之前廣州鋼鐵公司戰略投資入股的時候,每股價格還不到零點一楚元呢。

但是如今看這漲價的勢頭,又讓李氏製鐵公司覺得虧了,想著當初發行的時候可能還能把價格拉到更高一些。

可惜了!

至於現在股價的上漲,暫時和李氏製鐵公司已經關係不大了,因為流通股已經全部發行出去,如今都在各投資者的手中,今天的股票交易其實就是在這些投資者當中進行。這股價漲了後,李氏製鐵公司也不能拿到更多的錢……當然對於股東而言肯定有好處,股價漲了,他們手中的非流通股也會漲價啊,後續如果轉讓股份的話也能夠賣更多的錢。

不過對於李氏製鐵公司的後續融資也有好處,因為按照李氏製鐵公司的計劃,如果這一次股票發行順利的話,那麽過幾個月將會再發行一批流通股進一步融資。

而第二批發行的股份能值多少錢,能融多少資金,就要看股票價格了。

李氏製鐵公司的股票一上市就漲停,而且這個漲停持續了足足五天……上市第五天後偶,李氏製鐵公司的股價,每股已經達到了0.146楚元。

楚元一元等於十角等於一千文,0.146楚元即一角四十六文。

李氏製鐵公司的市值在短短幾天內就從六百萬暴漲到了八百七十六萬楚元。

簡直瘋狂!

光看市值的話,恐怕都要超過國內的其他一大票企業了。

其他四家官辦企業的股價雖然漲的沒這麽誇張,但是也漲勢喜人。

股價漲了,投資者們賺錢了,而企業又融到了資金。

這讓財務部那邊更有信心了,打算趁熱打鐵,再推出第二批上市企業,這一次同樣是官辦企業和民營企業結合,一共有二十三家企業。

官辦企業不去說,且說民辦企業裏就有蘇秦紡織公司這家國內第一大紡織企業。

這種龍頭企業自然也受到了資本市場的熱捧,上市後連續好幾天漲停,投資者對蘇秦紡織公司的熱情,絲毫不亞於對李氏製鐵的熱情。

而資本市場對這兩家公司的熱捧,也是和他們都是屬於龍頭企業有關。

李氏製鐵,乃是國內第一大民營企業,在多個細分領域裏都是能進入前五的,多個行業前五累積起來,就導致了李氏製鐵這個巨無霸的誕生。

而蘇秦紡織公司呢,雖然他們的業務單一,隻從事紡織行業,但是人家紡織行業做的足夠大啊,在紡織領域裏,不管是棉紡還是毛紡,他們都把工業部直屬的漢天紡織公司給壓製的死死的。

尤其是在毛紡領域裏,隨著國內消費市場上各種呢料的需求快速上升,同時出口市場一片向好,蘇秦紡織公司多年前的大量投入已經獲得了回報,其生產的各種羊毛紡織產品占據了極大的優勢,妥妥的國內第一大毛紡企業。

這一次蘇秦紡織公司上市融資,還是為了籌集大筆資金準備大規模進軍絲紡業。

絲紡業在大楚帝國裏,暫時依舊屬於手工業的範疇。

雖然也陸續引入了機器紡紗織絲,不過整體來講規模還是不算大,並且因為生絲的特殊性也讓生產模式和傳統的手工作業區別很大,很難直接效仿棉紡產業的模式。

幾年前開始,蘇秦紡織公司就陸續投入重資研發布局的是利用蒸汽機進行生產的先進生產模式。

蘇秦紡織公司,想要把絲紡業從大手工作坊模式,直接帶入工業化生產模式。

為此他們投入巨資研發更先進的繅絲、紡絲工藝,搞出來了蒸汽繅絲工藝,利用蒸汽機生產絲綢等,不過一係列新設備都是他們自行投資研發,設備暫時還不夠穩定,技術還不夠完善,成本也高。

他們依舊需要投入大筆資金進行研發!

同時還準備建設實驗生產線,搞個蒸汽繅絲廠、蒸汽織絲廠,而這些都是需要海量資金的。

再加上蘇秦紡織還需要繼續投入資金完善綿羊牧場、建立羊毛供應體係,建立更多的毛紡工廠以繼續穩定擴大毛紡市場的龍頭地位。

這些都導致了蘇秦紡織公司需要大批的外部資金投入,而貸款利息也高,戰略投資的話也很難找到敢幾十萬幾十萬咋進來的狠人,更不好說戰略投資很容易導致控股權的丟失。

和李氏家族早早就躺平,放棄了控股權不一樣,蘇秦紡織公司的蘇州秦家,卻是一直都牢牢把握著公司的控股權,哪怕之前有過幾次的並購以及引入戰略投資者,但是秦家依舊持有蘇秦紡織公司百分之七十多的股份,占據了絕對控股權。

所以他們對引入戰略投資者非常謹慎……以前湊集資金的時候寧願找銀行貸款也不願意找戰略投資者的,但是銀行貸款利息也高啊。

諸多情況下,蘇秦紡織公司就想要跑到股市上來湊集資金了,反正流通股的股份會很分散,也不會對他們控股造成什麽影響。

其他的小股東也樂於看見上市,等價格漲起來後賣掉股份套現走人……秦家對控股權抓的太牢固,而且在經營方麵也根本不聽小股東的意見,都是秦家人想要幹嘛就幹嘛……

這讓很多小股東不太滿意,不少人都是想要套現走人的。

雖然這些小股東們的股份都不是流通股,沒辦法通過股票交易所套現,但是這股價漲了,市值高了,在外頭找投資機構什麽的轉讓股份也更容易,獲利也更大啊。

如此情況下,蘇秦紡織公司也就順利上市了,這一上市後股價依舊瘋漲!

隨著蘇秦紡織公司的上市,這國內排名前二的民營企業也都算是上市了,再加上上市的一票官辦企業也都是大企業,所以金陵股票交易所上上市的這些企業,在大楚帝國裏都是屬於正兒八經的大企業,這也確保了股票家交易所的順利鋪開,相應的股票交易製度也得到了順利執行,並沒有搞出來什麽大亂子來。

而伴隨著股票交易所的成立,股票交易的鋪開,更多的專業投資機構,也就是各種基金也是是冒了出來。

大楚帝國的金融行業,邁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不過這些和蘇秦紡織公司關係已經不大了,人家拿了上市融資來的錢,轉身就擴大毛紡的產能,同時繼續砸錢搞蒸汽生產生絲去了。

如果讓他們能夠搞成功,那麽蘇秦紡織公司將會成長為一家真正的紡織領域裏的龍頭企業,不僅僅是綜合規模大,而是在棉紡、毛紡、絲紡這三大領域裏都霸占龍頭的地位。

也就隻有在特征紡織行業、成衣製造業落後於漢天紡織公司了。

值得一提,漢天紡織公司還有一個這年頭紡織公司很少搞的機械化成衣製造部門,這倒不是說為了向民間市場銷售衣服什麽的,純粹是為了滿足軍方需求以及周邊工廠的工人製服需求……

目前大楚帝國裏的成衣市場,基本都集中在各種製服上,比如軍服、巡警、稅務巡警等軍警人員的製服,再有就是各企業裏的工人製服。

除了這些需要高度統一化的製服市場外,普通民間市場的成衣市場規模並不大……不對,準確的說是工業化生產的成衣市場不大。

民間的成衣市場其實有,但是都是屬於個體戶類型,零散不成規模……市場上的成衣基本都是手工縫製的,要麽是通用碼數,麵向單身漢的成衣;要麽就是麵向高端客戶的高級定製成衣。

整體市場其實很小的,因為普通人家根本就不買成衣……都是購買布匹後自行縫製,不管有錢沒錢都一樣……

哪怕是富豪家庭,人家也是購買高端布料,絲綢什麽的,然後讓家中的女仆老媽子,或找專業的高級裁縫進行縫製衣服。

普通中產家庭乃至底層家庭就更不用說了,直接購買布料由家中女眷縫製才是常態,直接購買成衣不合身,外麵找裁縫訂製沒那錢……

男耕女織這種模式依舊還存在於大楚帝國的社會當中,不僅僅農村如此,城市裏也這樣……哪怕是大戶人家的女兒一般也會學做女紅,然後給自己繡嫁衣什麽的。

李氏製鐵公司的小小一根縫衣針,為什麽能夠成為他們公司的拳頭產品,賺的不比造船少啊?

就是因為這年頭縫衣針是家庭必備物品,跟菜刀,碗筷一樣每個家庭都不可或缺。

這些也導致了,大楚帝國裏的成衣市場並不大,基本都是製服,同時哪怕是工廠生產的這些成衣製服,其實成本也沒比人家家庭主婦一針一線縫製低多少!

因為這年頭也沒啥工業用的縫紉機,縫紉機倒是有,還是漢天紡織公司自己琢磨研究出來的小型的手搖縫紉機。

這東西成本高,效率也不咋滴,采用這種手搖小型縫紉機生產的成衣雖然成本不高……但是怎麽說呢,不管如何都比直接買布要更貴……

所以,哪怕是成衣的成本相對於布匹而言隻多了少許,民間市場也不接受……因為在很多家庭裏,反正閑著也是閑著……閑暇之餘縫製衣服能省幾文錢那也是好的啊。

相當多農村地區裏的家庭,人家布都不買,而是直接購買棉紗自己紡布,甚至有些農民連棉花都自己種,然後直接紡紗織布……連棉紗都不買!

如果從生產成本上麵來說,農民自己種植棉花織布肯定更高,但是你要知道農村裏的很多農民的時間不值錢。

尤其是農閑的時候也沒事幹,想要打零工都沒什麽機會……自己累一些種棉花紡紗織布雖然看似成本很高,但實際上沒成本!

所以,你和農民們講什麽生產效率,講成本是很扯淡的事……

除非你免費送,不然的話你再便宜人家也不買你的!

布匹市場如此,成衣市場同樣如此!

所以,這年頭很少有企業專門搞一個成衣工廠來生產成衣的,一些大企業雖然有工人製服的需求,但往往也是直接內部搞一個小成衣作坊,然後就地招募工人的女眷進去縫製衣服。

又或者幹脆直接發布料,讓工人拿回去讓家中女眷縫製。

漢天紡織公司,那是例外……雖讓他們承擔了國內大量軍警製服的生產任務,這不搞也得搞。

甚至為了搞的更好一些,他們還特地弄出來了手搖原始縫紉機呢。

現在,眼看著在棉紡和毛紡市場落敗,生絲市場也不好搞,他們就開始轉移視線,想要在成衣市場裏混出一片天地來。

他們不僅僅想要把工廠生產的成衣賣給官府以及各工廠當製服……他們還想要把成衣直接在市麵上鋪開,讓普通人也購買,準確的說中層群體。

他們有一定的購買能力,但是也不至於能夠讓專業裁縫定製的程度……家中女眷雖然也能縫製衣服,但是中產家庭的女眷嘛,總不至於和底層家庭的女眷們一樣,為了節省幾個銅板就一天縫到晚啊……

如果款式符合大家的審美,質量靠譜,穿著舒服,並且也合身的成衣出現在市麵上,他們也可以直接購買成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