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因為粵北山區的阻攔,修通往北方省份的鐵路難度比較高,投資也會更大。

畢竟現在大楚帝國的土方施工能力也就那樣,沒有什麽大型機械設備可以用,搞土方工程都得靠鋤頭鐵鏟,效率低得很,在這個時候修建通往廣州的鐵路,難度遠遠不是後是可以相提並論的。

所以鐵路公司方麵對修通往廣州的鐵路還是比較謹慎的。

但是不管如何,羅誌學認為通往廣州的鐵路肯定是要修的,而且不能太遲,畢竟鐵路網一旦能夠和廣州連接,那麽對帝國經濟的整體拉動作用是非常大的。

再說了雖然鐵路難修,投資大,但是一旦修出來後預期的運營利潤也不會低,畢竟有個廣州在那裏撐著。

廣東,因為地處南方,又有珠江流域以及沿海海運的便利,依托對外貿易以及兩廣還有沿海地區的市場,其工業發展的相當好。

其重工業有造船行業,廣州造船廠,李氏造船廠乃是國內第二大,第三大造船廠,此外還有一大堆中小造船廠。

還有煤炭以及鐵礦行業,鋼鐵行業,安南地區裏割讓過來的廣寧煤田所在的廣寧縣,嫡屬於廣東省廉州府,鐵礦也有瓊州島上的大規模富礦。

以此出現了廣州鋼鐵公司這麽一個在國內也算得上是前十的大型鋼鐵公司。

再有機械行業也很不錯,有目前主打高壓蒸汽機,幾乎壟斷了國內高壓蒸汽機市場的廣州機械公司,而值得注意的是,廣州機械公司是一家綜合性機械公司,他們的業務線不僅僅隻有蒸汽機,實際上還有各種設備,比如紡織機械設備,製茶設備,煉鋼設備他們就搞的很不錯。

此外他們還有尋常的民用鐵製品業務,各種農具炊具之類的不僅僅銷向兩廣福建等地,而且還廣泛出口到各個海外市場。

其他地方,有一家大型的綜合機械公司已經很難得了,但是在廣州,他們竟然還有兩家,剩下的一家就是李氏製鐵。

這家公司,可是已經上市的諸多企業裏市值最高的一家企業,業務覆蓋非常廣闊,除了獨立出來經營的造船以及機床業務外,其直屬的各類綜合機械業務依舊非常多。

不僅僅生產各類機械設備,其各種日用鐵製品產品同樣暢銷全球。

然後還有一個兩廣武器公司,他們算不上是帝國裏規模最大,技術最強悍的武器公司,但絕對是盈利能力最強悍的武器公司。

業務從大口徑艦炮再到火槍彈藥,乃至冷兵器都有涉及,其一係列專門為了沿海、熱帶地區所研發的熱帶係列產品,在陸海軍裏占據了極為重要的地位。

帝國在海外作戰的地麵作戰部隊所用的各種武器裝備,不管是火槍還是火炮都是被他們的一係列耐鹽抗腐蝕的單兵武器或主打輕量化設計的山地火炮給壟斷了。

此外他們專門用於從出口的各類冷兵器業務,板甲業務、火繩槍業務、舊式火炮也是非常紅火,幾乎占據了帝國武器出口市場的半壁江山。

上麵這幾家,還都是大型重型工業企業,除了這些超大型企業外,其實還有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各種企業,其中尤其是輕工業的規模非常大。

廣東地區的輕工業以棉紡產業,瓷器等為主,而這兩個產業也都是屬於非常典型的出口貿易類企業,其中的棉紡產業的模式在帝國裏非常特殊,他們都是從海外進口棉花,然後加工為布匹後再運往海外銷售,這個過程裏利潤相當可觀。

擁有眾多重量級企業,整體工業規模龐大的廣東省,其經濟體量僅次於江南省,連應天府這個京師都比不過……畢竟應天府的話,其實也就隻有一個當塗工業區能夠拿得出手,其他的都是一些服務類的第三產業。

這年頭要發展經濟,還得靠工業,大規模的工業!

工業規模極為龐大的廣東省,如果能夠納入到鐵路網當中來,那麽不僅僅對廣東自身的經濟發展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並且對周邊地區也會帶來非常大的好處。

其他都不說廣東那邊的諸多工廠,龐大的產業工人,他們所需要的工業原料、農產品、副食品以及其他民用產品,這加起來可是個天文數字。

一旦通過鐵路網連接,那麽周邊省份的各種資源以及產品,就能夠通過鐵路網源源不斷的向廣東匯集,繼而形成新的市場連接。

如此對周邊地區的經濟拉動作用將會非常大的。

鐵路,其最大的作用就是帶動鐵路沿線的經濟發展,至於鐵路本身的盈利其實不重要。

如果不是鐵路建設太大,需要鐵路盈利來支撐鐵路的建設,羅誌學甚至都敢把鐵路運輸直接收個運營成本價,以此來進一步刺激國內整體經濟的發展。

因為連接廣東的鐵路網對經濟的帶動作用太大,所以哪怕在粵北、贛南山區裏建設鐵路會難度非常大,投資更大,但是羅誌學認為也要頂住壓力,咬牙死撐也要修一條通往廣州的鐵路來。

這一次的交通會議上,羅誌學就是把廣東的鐵路問題拿出來進行討論。

而當羅誌學親自定下了‘鐵路建設要膽子大一點,步子快一點’的基調後,交通部那邊的人自然是沒什麽意見。

帝國老大都說要提前修建通往廣東的鐵路,哪怕為此付出一定的更大建設成本也在所不惜,那麽還有啥好說的,修唄!

無非就是投資大一點,相對於其他平原地區裏修鐵路翻幾倍的投資而已……

而且修建這條鐵路所用的錢,也不會是財政出錢,而是那會找銀行貸款,大不了就是把貸款的還款年限搞久一些,以後慢慢還錢就是了,反正依托廣州這麽個工商業重地,而且廣州和楚南以及江西也沒什麽便捷的河流交通。,不用擔心鐵路業務被河運搶走。

隻要鐵路能夠修起來,就不用愁客源以及貨運業務,以後不敢說日進鬥金,但是肯定是賺錢的。

這大老板敲定了基調,交通部緊跟天子步伐後,下頭的鐵路總公司自然是沒話說的……

上頭大佬們說幹,那就幹唄!

甚至連鐵路規劃都不用臨時搞,他們之前就有所研究,並派人走訪了贛南、粵北山區等地的地形,製定了基本的鐵路線規劃。

規劃也簡單,直接從九江湖口那邊往南延伸,經過撫州、吉安、贛州後一路往南,進入廣東後通過贛北山區,最後抵達廣州。

如此,從廣州那邊乘坐鐵路就能夠一路北上抵達湖口,沿著江南大鐵路抵達金陵城,在這裏可以擺渡前往江浦,繼續一路向北直抵遼東,也可以一路向東抵達鬆江上海、浙江杭州、寧波。

同時也可以在江西撫州的時候就轉道向西北方向,途徑南昌在往漢天府,長沙,衡陽等地而去,向北還可以在漢天府擺渡,繼續乘坐火車一路向北抵達洛陽,出潼關後抵達西安。

廣州,將會徹底的連接整個鐵路網,並通往帝國的幾乎所有人口,經濟重省。

這條廣湖鐵路預計會非常難修,因為沿途,尤其是廣東和江西相連的地方裏是真正的山區。

在這種鐵路修鐵路難度非常大,修出來的鐵路大概率也是彎彎繞繞……架設的鐵路橋梁和隧道就更不用說了,肯定會很多。

到時候整體造價也會是很嚇人的數字,鐵路總公司方麵就很擔心投資太大,到時候光靠這條鐵路自身的盈利,恐怕二三十年都還不完貸款!

但是……這些增加的建設成本在羅誌學看來是能夠接受的,三十年還完貸款也不值一提,修個鐵路還三十年債沒什麽大不了的,後世人隨便買個房都得還款十幾二十年呢,三十年的也不在少數。

隻要整體經濟不崩盤,那麽這條鐵路為帝國整體帶來的經濟收益,將會遠遠超過鐵路運營利潤自身。

這也是羅誌學乃至帝國的高層們,和下頭那些具體鐵路公司的負責人乃至地方官員們的區別。

羅誌學以及禦書房的那些參務大臣,協辦大臣們,他們的目光都是望向全國,看重的是整體效果。

但是鐵路公司乃至地方官員們,他們看到的都是行業或者某個地方自身的好壞。

這不是說他們短視什麽,而是所處的位置不一樣,看到的東西也不一樣,關注的東西也不一樣。

在鐵路建設上同樣如此。

這也是之前為什麽羅誌學要把鐵路建設以及運營搞成中央官辦專營,而不是直接開放,也不讓地方衙門搞的緣故。

因為一旦放開,哪怕隻是放開給地方官府搞,那麽也會出現諸多問題,因為他們不會,也沒那個必要從全國的角度上去考慮鐵路建設問題。

他們隻會修對自己有好處的鐵路。

人嘛,都這樣,官員也同樣如此,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人家都不是協辦大臣,參務大臣,不說願不願意,甚至都可以說都沒資格站在全國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

敲定了廣湖鐵路的規劃之後,羅誌學就沒去太多關注鐵路事務了,下頭交通部以及鐵路總公司這麽多官員,自然會處理好新鐵路線的規劃以及後續建設事宜。

羅誌學則是把目光投向到了蒸汽輪船事務上,蒸汽輪船對於大楚帝國的重要性,一點都不亞於大規模的鐵路網。

甚至短時間內,蒸汽輪船,尤其是內河的蒸汽輪船其重要性還要超過鐵路。

畢竟如今鐵路網的規模還太小,要向形成遍布全國的幹線鐵路網以及眾多支線鐵路網,恐怕都需要幾十年時間的持續建設。

短時間,甚至十幾二十年內很多地方的大規模對外運輸依舊隻能依靠河運。比如四川那邊的對外交通運輸,未來很多年來都將會嚴重依賴蒸汽客輪。

今年年初的時候,川江航運公司方麵就用他們第一艘的蒸汽內河輪船,從漢天府出發一路沿江而上,並通過了很危險的三峽河段,最終抵達重慶。

這一次蒸汽客輪在長江中上遊,也就是川江河段裏的成功試航,對於四川方麵的發展意義及其重大。

四川巡撫衙門方麵已經做出了扶持力度非常高的蒸汽內河客輪扶持計劃,包括扶持各地建設可供蒸汽輪船停泊,補給,維修的現代化港口,維修設施。

同時還打算對三峽河段以及川江上遊,還有其他支流進行疏通。

不管是扶持內河客輪計劃還是疏通三峽等各處河段,都是動作非常大,並且耗資不菲的工程,四川巡撫衙門自然也需要向金陵方麵報告。

當然了,更主要的還是為了申請中央財政上的支持。

這麽多錢,光讓四川一家來掏錢的話,還是有些吃力的,金陵方麵不管如何,多少都得給點。

而羅誌學看著這份報告的時候,考略的缺不僅僅是四川方便的內河蒸汽輪船發展計劃,同樣也考慮到了其他暫時不適合大規模建設對外聯係鐵路網,同時還能通航蒸汽輪船的地區的河運發展。

不是每個地方都適合建設鐵路網的。

這有著地形上的限製,也有著地方經濟所導致的運營成本的限製,還有一些地方經濟一般般,但是本身已經有了河運的話,那麽鐵路規劃的時候也會暫時放下這些地方,而是優先給缺乏河運,對外聯係困難的地區修建鐵路。

而羅誌學現在要做的就是,給這些地方一些政策,財政上的支持,讓他們加大力度發展蒸汽輪船運輸,哪怕是受限於河流通航能力的限製,無法做到全程通航,但是也要盡可能的縮短陸運距離。

就和大楚帝國目前在西伯利亞地區的物資運輸一樣,其實物資也很難直接一路通過船隻運輸到各地,中間依舊需要通過一些陸地運輸來作為過渡,包括一些漣水通道、險峻河段。

如此,鐵路網和河運/近海航運就能夠形成一個互補的整體,不敢說徹底全麵的打通全國交通網絡,但是至少也能夠打通大部分州府的對外聯係通道。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對全國範圍內的河道進行大規模的疏通是必不可少的,至於對蒸汽輪船的扶持,倒還是其次。

畢竟河道通航便捷了,蒸汽船隻好用了,自然會有航運公司們采購蒸汽船隻並投入運營。

而大楚帝國內的各種亂七八糟的航運公司多了去,不僅僅是有眾多官辦航運公司,還有數不清的各種民間航運公司。

大的有一些官辦的航運公司,這些航運公司一般都是地方省或州府等衙門主辦,普遍以河流或地名為稱呼。比如四川巡撫衙門下屬工業廳投資興辦的川江航運公司、應天府投資興辦的長江航運公司、江南省巡撫衙門投資興辦的江南航運公司。

還有中央工業部興辦的工業航運公司,該公司主要從事本土大河、近海大宗貨物運輸、太平洋航運公司,該公司主要從事遠洋貨運,跑南洋,扶桑路線比較多,華夏航運公司,這是一家專門從事大江河、近海等長途客運業務的企業。

當然,隻是他們的業務側重點不一樣,實際上三大航運公司基本都有貨運、客運、長途短期遠洋等不同的業務,彼此競爭還不小。

這些說的,還是中央以及省級所籌辦的航運公司,而實際上各府縣還有一大堆自己搞的航運公司。

這些航運公司和地上的上的一些城市公共馬車公司,城際長途馬車公司都差不多,屬於地方公共交通設施的一部分,基本上每個地方都會搞,但是大多也隻局限於本地。

這也是相當多地方中小型官辦企業的一大特性,那就是基本都是一些提供公共設施,關乎國計民生的行業,很少直接從事普通行業。

至於輕工產業,上頭更是一般都不批準……因為原則上官方資本不參與民營資本比較活躍的輕工業。

你地方上要搞工業發展經濟,招商引資去啊,幹嘛非得自己辦一個工廠和民營企業搶生意啊!

在你的地盤上搞一個直屬工廠,人家民營企業還怎麽和你競爭?

這種事過於破壞市場公平,帝國高層一向來都是對此保持否定態度的。

早年紡織業這麽賺錢,但是帝國高層為了紡織業的整體發展,硬生生把一大票官辦的紡織企業轉讓出售,隻留下一個漢天紡織公司。

直到如今,大楚帝國裏官辦資本,不管是中央還是地方裏的紡織企業,依舊隻有一個漢天紡織公司。

這些年來其實不少地方官府為了賺錢,緩解自身的財政困局,都打過申請要籌建紡織企業,但是無一例外都被上頭的工業廳甚至工業部盡數否決。

帝國早年為了紡織業的整體發展,都退出紡織業,現在那裏還能讓你地方官府為了賺幾個錢再進去啊。

這種國退民進的情況,在輕工行業裏特別常見,這種情況如果是站在官辦企業自身的角度來說,那就是虧大了。

但是從地方經濟乃至全國經濟來說,帝國賺大了。

這一次的扶持河運也是如此,羅誌學其實並不打算給那些官辦航運公司什麽特殊的扶持,他隻打算做好基礎設施,比如疏通航道、建設好碼頭等基礎設施、再給航運業整體一些政策上的扶持。

然後就讓這些官辦航運公司和民間的航運公司們自己在商業規則之內競爭去。

如此不管最後誰輸誰贏,對帝國都是好事!

帶著這種心態,羅誌學在五月份的時候開了幾次航運會議,初步敲定下來了一份扶持航運業發展的規劃出來。

其中的核心就是疏通河道。

畢竟對於內河航運業而言,河道才是最大的優勢也是最大的限製,一些淺灘激流的河道要進行疏通,對於一些有瀑布斷流的地方,也要適當的看看能不能修一條運河,或者是通航閘門進行通航。

而這些工程,無一例外都是耗資重大的。

因此在資金上,初步規劃還是效仿早些年水利設施的建設方案,各級財政一起出錢。

縣裏出一點,府裏出一點,省裏出一些,然後中央也出一些,大家一起出錢把事給辦了。

在諸多規劃裏,項目最大的當屬三峽的河道疏通疏通工程,這地方淺灘多,亂石多,河水還特別急。

因此這地方跑船非常的危險,在目前的風帆時代裏,這地方每年都有至少一百多艘船隻在川江航線上失事,其中相當多一部分都是在三峽航線出的事。

大量的航運事故導致船隻損失,造成人員傷亡,貨物損失。

當然……這些風險依舊擋不住人們在川江上往來的心,每天都有眾多船隻往來於川江之上。

早些年大楚帝國組織了湖廣,江西,江南等地無地,少地民眾向四川盆地遷移,前後組織了上百萬人口遷移過去,這些人口都是通過川江航道進入四川的。

如今大楚帝國想要進一步提升川江的航運能力,那麽對川江航道,尤其是三峽段的疏通工程就不能不搞了。

為此,擬定成立專門的川江河道疏通機構,對沿途河道的疏通進行專門性的研究,整治,其他先不說,至少沿途的一些容易造成船隻失事的礁石要先清理的。

同時其他地方的河道疏通工作也要進入日程安排。

同時部分地區的河道疏通,加大通航能力的工作,也應當和防洪、灌溉結合起來,以更有效的整合利用資源,避免重複施工浪費。

幾次會議下來,基本上各項措施也都安排的差不多了。

而就在羅誌學這些帝國高層們準備河道疏通工作的時候,南方的柳河航運公司則是更進一步,利用超越其他競爭對手先行到貨的十幾條蒸汽輪船,已經運營起來了西江、東江、北江這三條珠江流域的主要航道的定期蒸汽客輪航班了。

隨著柳河航運公司的內河蒸汽輪船一路沿著東江往北而去,沿途的民眾,尤其是粵北地區的民眾們也是見識到了工業大時代的奇跡!

不用風帆,冒著淡淡白煙的蒸汽輪船,正在用著傳統風帆船隻所無法比擬的速度逆流而上!

這艘蒸汽輪船不僅僅讓當地民眾為之震驚,更是帶去了當地所缺乏的各類工業產品。

同時還有新上任的惠州府和平縣縣令王圖,此君很年輕,站在船頭上看著兩岸風光的他還一身普通的儒服便裝。

看著和尋常讀書人也沒什麽區別!

但是身邊卻沒有人敢輕視他!

不僅僅因為他是新上任的和平縣令,而是因為他來頭很大,背景很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