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帝國海軍的新發展規劃裏,作為艦隊核心的應天級戰列艦建造數量不會少,已經擬定了該級艦高達六艘的建造計劃,目前已經開工三艘,其中應天號的建造進度最快,預計會在明年完成船體施工並進行舾裝。
一切順利的話,會在承順三十冬完成舾裝並進行各種海試,等到承順三十一年的時候,應該就可以看見該艦交付海軍並服役了。
但是應天級戰列艦雖然很重要,然而高昂的造價就注定了這種大噸位的戰艦不會是大楚帝國海軍裏的主流。
之前大楚帝國海軍戰略規劃,遠洋戰艦的數量要達到六百艘,而不少海軍將領們依舊認為海戰中戰列艦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最早的海軍六百艘戰艦規劃裏,戰列艦的數量是非常多的,至少需要達到上百艘,剩下的五百艘則是巡洋艦以及護衛艦。
但是到了現在,哪怕是海軍裏再頑固的戰列艦派也認為,一百艘戰列艦太誇張了,沒必要……
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變化,主要是海軍提出六百艘戰艦計劃的時候,海軍的前裝線膛炮還沒有服役,采用滑膛炮的大楚帝國海軍,其戰艦在火力上並沒有和各國土著海軍的戰艦拉開本質上的差距。
當雙方使用的都是滑膛炮的時候,那麽就意味著交戰距離隻有兩三百米甚至更近。
那麽這種情況下噸位更大,搭載火炮數量更多的戰列艦就成為了海戰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這也是過去很多年裏,大楚帝國海軍長期以來所采取的戰略戰術,那就是建造一大票的戰列艦充當海戰核心,至於巡洋艦和護衛艦,這兩玩意其實都是用來執行護航以及打雜任務的,單薄的船體以及稀少的火炮數量可沒辦法承擔海戰主力的責任。
但是當前裝線膛炮出現,並在印度戰役裏表現的極為出色後,這種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隨著線膛炮的服役,大楚帝國海軍的戰艦可以把海上交戰距離從兩三百米拉開到五百米以上,甚至上千米。
而炮擊岸上目標的時候甚至可以拉開到兩三千米乃至更遠的距離。
印度戰役的時候,釜山號巡洋艦使用過其一百五十毫米的前裝線膛炮,加大仰角,對四千米外的岸上目標進行炮擊,而且命中率相當可觀。
這意味著,裝備了前裝線膛炮的大楚帝國海軍裏的輔助戰艦,也就是巡洋艦乃至護衛艦們,具備了對敵主力艦隊的高效毀傷能力。
搭載的艦炮數量過少的問題,會被有效射程距離更遠,命中率更高,爆炸威力更大的前裝線膛炮所彌補。
船體過於單薄,缺乏防護能力的問題,會被己方蒸汽機所帶來的優越機動性能以及前裝線膛炮的大射程所掩蓋。
簡單來說,海軍將領們把自家的蒸汽機以及前裝線膛炮一結合起來後,幾乎所有的海軍將領們腦海裏都能夠浮現一個場景:自家的戰艦可以在遠距離,安全的對大幾百米甚至千米外的敵艦進行持續炮擊,並利用蒸汽機讓雙方的交戰距離始終保持在一定範圍內,讓敵人追不上來也逃不掉,進而形成單方麵獵殺的戰場局勢。
如此情況下,巡洋艦以及護衛艦的的防護能力可有可無……
因為敵人無法靠近,更無法對己方戰艦造成有效打擊。
這樣一來,大楚帝國裏數量龐大的各種巡洋艦以及護衛艦們,就可以在換裝了前裝線膛炮後直接充當海軍的主力戰艦,對任何敵艦實施毀滅打擊。
然後問題來了,既然巡洋艦和護衛艦們都足以摧毀敵人的主力戰艦了,那麽噸位更龐大,火力更強大,裝甲更厚實,同時造價也更為高昂的一等戰列艦……他們的戰術定位在那裏?
很不辛……戰列艦們失去了他們本來的戰術定位,而且還找不到新的戰術定位。
現在海軍內部都對是否還要不要建造大噸位的一等戰列艦爭論著呢……
六艘應天級戰列艦,這已經是老戰列艦派係的將領們竭力爭取的結果了,要不然按照海軍內部一些比較極端的巡洋艦派係的將領們的觀點:還要個屁的戰列艦,直接弄一大堆巡洋艦就完事了。
便宜,好用!
一艘六千噸級戰列艦的成本,足夠建造三艘兩千多噸的巡洋艦了。
而更多的巡洋艦數量,意味著海軍在派遣船隻到海外執行任務的時候,擁有更大的彈性,不至於像現在這樣抽調戰艦都緊巴巴的,一些地方遇上什麽情況需要戰艦支援的時候,還要從大老遠的地方去抽調。
海軍內部的這種混亂以及各派係之間的爭執,最終也導致了海軍現在的造艦發展規劃對比之前出現了極大的變化。
按照海軍的新一輪造價規劃,未來幾年裏是要陸續建造六艘應天級戰列艦,但是同時期建造的錦州級巡洋艦以及後續改進型卻是達到了二十四艘之多。
巡洋艦的建造數量,不僅僅遠遠超過戰列艦,甚至比新型護衛艦的數量十二艘都多。
因為海軍方麵經過印度戰役的實踐,認為千噸左右的護衛艦噸位還是太小了,航海性能太差,續航能力也不咋地,執行遠洋任務比較困難。
從航海性能以及續航能力還要成本考慮,執行遠洋任務的戰艦應該在兩千噸到三千噸之間,小了性能不行,大了太貴。
而錦州級兩千八百噸的滿載排水量,剛好就卡在這一級別上。
這就是錦州級巡洋艦得以大規模建造的緣故。
至於護衛艦嘛,造還是要繼續造,不過噸位進一步放大到一千五百噸左右……這個噸位,實際上已經是大楚帝國海軍早期三等戰列艦的噸位了,嗯,也是同時期歐洲各國海軍戰列艦的大概噸位。
這種一千五百多噸的護衛艦,說是護衛艦呢,但實際上就是低成本的小號巡洋艦,擬定長期派駐海外到各基地,依托各基地就近活動,執行一定範圍內的巡邏以及護航任務。
隨著新型各類戰艦的建造計劃陸續展開,以往的諸多舊式戰艦的改裝也要持續進行。
畢竟隻要給舊有的戰艦換裝前裝線膛炮,那麽就能夠大幅度提升舊有戰艦的戰鬥力,海軍方麵自然不會傻乎乎的繼續使用滑膛炮。
不過前裝線膛炮也更貴,換裝也需要成本,因此不是什麽戰艦都能換裝的,基本上隻有一開始建造的時候就安裝了蒸汽機的戰艦才能夠得到換裝,並且艦齡還要足夠新。
至於原來的一些純風帆戰艦改裝了蒸汽機而來的蒸汽戰艦,則是因為局限比較大,本來就是屬於過度產物,因此這一次不會進行換裝火炮,而是會陸續退役。
至於之前都沒有改裝蒸汽機的純風帆戰艦,那就更不用說了,直接退役沒商量……
而換裝火力後的一些戰艦,也會根據性能進行級別調整,比如之前的一大票兩三千噸的一等戰列艦,會在換裝火力後並進行一定改造還有改為巡洋艦使用。
早期的一些一千多噸的巡洋艦則是降格為護衛艦使用。
按照海軍內部的計劃,包括新建造以及改裝現有戰艦,即配屬了蒸汽機以及前裝線膛炮的新式戰艦。
在承順三十五年後,大楚帝國海軍方麵將會擁有二十艘新式戰列艦,主要有滿載排水量四千多噸的蘇州級戰列艦八艘,滿載排水量五千五百噸的漢天號戰列艦、在建中滿載排水量六千一百噸的應天級戰列艦六艘,後續新造戰列艦六艘。
新式巡洋艦的數量達到一百艘左右,其中主力為一票錦州級巡洋艦以及後續新造巡洋艦,預計數量會達到五十艘左右,剩下的則是一些舊有的兩千噸左右的巡洋艦,還有一票昔日戰列艦改裝而來的巡洋艦。
護衛艦的數量會達到將近一百艘,包括新建造護衛艦四十艘左右,從原有護衛艦、部分巡洋艦甚至三等戰列艦裏進行改裝得到六十艘左右。
也就是說,等到承順三十五年的時間,大楚帝國海軍裏的新式戰艦數量預計會達到兩百二十艘左右。
當然,這說的隻是新式遠洋戰艦的數量,並不包括一些現有,但是並沒有改裝計劃,繼續使用滑膛炮的舊式戰艦,這些戰艦的數量依舊會大量保有,並承擔二線,三線執勤以及訓練任務,後續則是隨著艦齡增加而退役。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海軍方麵還提交了一份新式近海內河炮艦的建造以及改裝計劃,擬定建造多種排水量從數百噸到千噸左右的近海潛水炮艦,專門用於近海內河所用,尤其是用於海外殖民地部署所用。
畢竟大楚帝國海軍進行需要深入海外殖民地的內陸地區,沿著河流為前線的陸軍運輸補給,護送移民,商船等等,因此對近海內河炮艦的需求量也一直不小。
如今活躍在印度地區的炮艦就有四十多艘,用於支援陸軍作戰,護送商船,而就這還不夠用呢……畢竟印度半島的麵積可是極為的龐大,期內也有眾多的河流。
光是大楚帝國控製力度比較強悍的後世孟加拉一點,這裏是恒河的出海口,大楚帝國為了控製恒河出海口以及孟加拉地區,可是在這裏常年派遣內河炮艦進行巡邏以及護航,當然也免不了掩護陸軍作戰。
光是為了維護恒河下遊以及出海口這一段,大楚帝國海軍當地的孟加拉灣分艦隊,就擁有了十二艘的近海內河炮艦,常年執行任務。
而印度半島上的其他很多地方,其實也需要不少的內河炮艦的。
除了印度半島外,還有南洋的大量地方也需要近海內河炮艦……
如此也就導致了一個很尷尬的情況,在海外的時候,大楚帝國海軍的遠洋艦隊強悍無比,強勢掌控了大半個印度洋以及整個西太平洋。
但是因為缺乏足夠數量的近海內河炮艦,使得對近海以及內陸地區的掌控力度不是很大。
大楚帝國海軍,如今不缺遠洋戰艦,缺的是大量的近海內河炮艦。
這種尷尬情況,其實也是大楚帝國國力強盛,對外強勢擴張後,但是海軍內部的戰略卻沒有進行及時調整,依舊把奪取製海權作為核心目標所導致的一種衝突。
爭奪製海權的海軍,那麽建設重心肯定是遠洋戰艦,而遠洋戰艦噸位大,吃水深,很難沿著河流深入內陸作戰的。
承擔這種任務的乃是吃水很淺的內河炮艦。
直到最近印度半島那邊經常抱怨內河炮艦不夠用,催促增援更多的炮艦後,金陵城裏的那些老爺們才發現內河炮艦不夠用了。
所以這才緊急搞了個近海內河炮艦的建造計劃,準備先搞一批炮艦出來,然後拉到印度半島那邊去應急。
反正這玩意噸位小,技術難度也不搞,隨便搞個船體,然後裝個蒸汽機,再裝備幾門前裝線膛炮也就差不多了,甚至都不用國內的那幾家大型造船廠動手,隨便拉幾家中型造船廠來都能搞。
而近海內河炮艦的建造計劃,也是壓縮千噸級以下護衛艦建造數量和生存空間的原因之一。
大楚帝國海軍之前在海外,缺乏近海內河炮艦,深入內河作戰的時候,往往就是動用那些噸位比較小的護衛艦,比如那些排水量五六百噸,七八百噸的護衛艦,這些船隻雖然是遠洋船隻,但因為吃水比較淺,勉強也能跑到河流裏作戰。但是畢竟不是內河炮艦,各方麵的表現差強人意。
如今有了更多的近海內河炮艦計劃,這些小噸位的護衛艦就更缺乏存在的理由了。
同時近海內河炮艦,他不僅僅能夠隻有內河炮艦,他還有近海炮艦……或更準確的說是近海巡邏艦,大楚帝國海軍裏一直都有這種艦種,隻不過以前非常的不起眼而已。
但是一些噸位比較大的近海巡邏艦,則是覆蓋了護衛艦的一部分戰術作用:近海巡邏以及護航!
上有巡洋艦壓著,下有近海巡邏艦頂著,小噸位的護衛艦就很難受了,最終海軍幹脆直接對遠洋艦隊裏的護衛艦進行了新定位:小型巡洋艦,排水量在一千五百噸左右,充當新式大噸位巡洋艦的低成本代替品……然後用來遠洋打雜用的。
至於什麽近海巡邏的任務,則是徹底的拋棄,交給新的近海巡邏艦去負責。
同時海軍提升並擴大了近海巡邏艦的性能以及戰術定位,讓近海巡邏艦具備一定的出海巡航的性能,以取代以往護衛艦的作用。
由此形成了承順三十年代後的海軍各種戰艦的規格以及定位。
四千噸以上的戰列艦,號稱是艦隊決戰主力,實際上大概率擺在碼頭上沒啥用……
兩千噸到四千噸之間的巡洋艦,說是輔助戰艦,但實際上會成為海軍的絕對主力戰艦,承擔艦隊決戰,偵查,護航等幾乎所有戰鬥任務。
千噸到兩千噸之間的護衛艦,說是護衛艦,但實際上就是小號的巡洋艦,跟隨巡洋艦或戰列艦一起行動,打個雜什麽的。
數百噸到一千多噸不等的近海巡邏艦,在本土海域則是進行近海巡邏任務,在海外則是負責近海巡邏,護航,艦炮外交、必要時候進入殖民地內河巡邏,作戰等。
數十噸到一千多噸不等的內河炮艦,專門用於河流以及湖泊使用,吃水非常淺的戰艦,用於在邊疆或海外殖民地的內河,湖泊地區裏進行駐防,巡邏,護航,威懾等任務。
上述五種戰鬥艦艇,將會成為大楚帝國海軍未來數年的主要發展方向,並且大概率會一直持續到承順四十年左右。
因為海軍給這一發展方案的擬定時間是前後兩期,每一期十年。
羅誌學在青島海軍基地裏,聽取了海軍對未來發展的一係列報告和方案,視察參觀了漢天號戰列艦,還檢閱了海軍的一支艦隊的實彈訓練。
在該海軍基地裏停留了三天時間後,羅誌學這才乘坐著禦用專列繼續他的路途。
禦用專列先是往西行,回到了濟南之後加煤加水,不過羅誌學並沒有下火車,禦用專列經過簡單的加煤加水後則是跨過濟南長江大橋繼續往北前進。
途中,羅誌學也陸續在經停的火車站裏接見當地的官員,或下車進行簡單的視察,不過時間都很短。
畢竟這一次北上後,羅誌學的下一個視察重點是天津,不是沿途的德洲等地。
承順二十九年七月十三日,天津火車站。
該火車站一大早就被全麵封鎖,所有列車全部停運,大量穿著深藍色雙排扣軍服,背著一杆火帽擊發步槍,戴著黑色硬頂小帽簷的兵笠軍帽的近衛軍士兵們把整個火車站進行了全麵的封鎖,間隔數米一人,把整個火車站都圍了起來。
此時的火車站裏,隻有一群獲得了許可前來迎駕的河北省以及天津府當地文武官員。
時間約莫到了中午時分,眾人突然紛紛抬頭,沿著鐵路線往南方看去,隻見一道白霧從遠到近出現在眾人視線裏,隨著白霧還傳來著哐當哐當的火車車輪撞擊鐵軌的聲音。
當即,已經在火車站裏等候了一上午的各個文武官員們,紛紛打起精神來到了站台邊。
但是到來的列車並不是他們想象中的禦用專列,而是一輛軍列,火車到站後,從上頭下來了大量的荷槍實彈的近衛軍士兵,這是第一近衛步兵團的士兵們。
他們和之前提前抵達天津,並執行安保任務的第二近衛步兵團進行了交流後,加強了火車站以及後續沿途路上的各方麵的安保。
近衛軍接近兩萬人隨駕北巡,可不是兩萬人都和羅誌學待在一起,而是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隨駕,還有兩部分則是分別前出沿途視察城市,提前進行安保工作。
第二近衛步兵團在三天前的時候就已經抵達天津,並對火車站以及所視察區域進行了安全排查,並安排了警戒。
並且同一時間裏,其實第三近衛步兵團已經越過了天津,前往了幽州城進行安保工作。
隻有第一近衛步兵團,第一近衛騎兵團以及若**兵輜重等兵力,大約八千多人才會一直隨駕。
近衛第二步兵團和近衛第三步兵團,則是加強一定火力和偵查兵力後,輪流前出負責沿途城市的安保工作。
至於當地陸軍兵力以及巡警等武裝人員,隻能是負責外圍安保工作,並且不能攜帶實彈,附近的駐軍一律禁止活動,最大程度上降低風險。
至於普通人……除了少數被挑選出來,經過了翰林院內務科安全審查的代表人員外,普通人連羅誌學一千米範圍內都無法靠近。
羅誌學出來視察,還是很在乎自己的小命的,哪怕他為華夏大地帶來了數千年唯有的大變,但是羅誌學還是知道想刺殺他的人依舊一大堆……
甭管什麽年代,你做的好不好,身為一個統治者就要有被刺殺的覺悟!
這和你自己做的如何無關……而是你無法滿足所有人的要求!
發展的再好,你也會傷害到某一部分人的利益……比如反貪殺了個貪官,貪官有親朋好友要報仇雪恨什麽的,又比如生活不如意,腦子一熱就想要幹點大事的老實人。
大楚帝國幾億人口,想要殺羅誌學不在少數。
加上羅誌學本身是個怕死的,所以曆次出行羅誌學都很注重自己的安全,這一次北巡更是帶上一整個第一近衛師近衛師以及其他部分附屬兵力,總兵力有著兩萬人呢。
這一次北巡除了羅誌學自己乘坐的禦用專列外,其實還有大量普通列車,包括官員乘坐的列車以及搭載近衛軍士兵的大量軍列。
搭載第一近衛步兵團士兵的軍列陸續抵達,然後該團士兵下車,和第二近衛步兵團一起一起加強了火車站內的安保後,隨後又有一輛列車抵達。
這一次來的大批禦前侍衛,數百名禦前侍衛下了火車站後,直接接管了附近的安保工作,並且分出人手進行四處檢查。
他們不僅僅檢查火車站,還有部分人前出沿著擬定禦用馬車經過的路線進行風險排查。
火車站裏等候的官員們,從午時看見近衛軍士兵們開始,又陸續等候了足足一個多小時後,一大票人站的腳都酸軟了,這才等到禦前侍衛。
等禦前侍衛們搞定了安全排查工作後,朝著後方打出了信號彈,這才看見又有列車進入火車站。
這一次來的是兩輛比普通客車更豪華的客運列車,不過列車並沒有在站台直接停下,而是越過了大批官員們等候的站台,跑到了前方的站台乃是空地上停下。
這些是隨駕處理各種事務的官員,包括一大批文官,還有一批軍官。
這些人將會組成北巡路上的大楚帝國中樞,隨時隨地處理各種帝國事務。
緊接著,這才有了一輛特殊的列車抵達!
這輛列車之所以特殊,不僅僅是因為更豪華,而是因為列車的車頭就有著一個巨大的龍紋徽章!
這才是狹義上的禦用專列!
禦用專列緩緩駛入車站,並準確的停靠在上下客的站台前。
不過眾人卻是沒有第一時間看到羅誌學以及諸多的重臣們,而是看見了數十名穿著雙排扣軍服,腰間別著左輪手槍,背後還攜帶著一把腰刀的侍衛。
這些人在一名中年禦前侍衛統領的帶領下了禦用專列,緊接著就盯著周邊看。
為首的中年禦前侍衛統領更是眼神入刀,不斷的掃視著前方的人群,不管是迎駕的當地官員,還是提前一步抵達的近衛軍士兵們,都是他的審視對象。
他在禦用專列的前站著看了足足五六分鍾,這才轉身返回禦用專列的車廂。
兩分鍾後,就看見有一名禮教部官員從禦用專列上下來,其人身後還跟著一票手持皇家儀仗的人員,隻見此人超前十多米後立定。
就在這個時候,眾人才看見了羅誌學才從禦用專列的車廂裏下來,身邊還有著七八名尋常翰林院官員打扮,實際上是貼身禦前侍衛的人員圍在四周。
不過眾人也就隻看了一眼,因為此時禮教部官員已經高唱:“陛下駕到,諸臣跪拜!”
一大片人當即上前三步,文官雙膝跪倒,武將單膝跪倒。
禮教部官員再喊:“起!”
眾人起身。
跪!
起!
跪!
起!
如此往複三次,完成三叩九拜後,為首的河北巡撫夏家良這才微微抬頭,看見了前方麵露慈祥微笑看著他們的大楚帝國大皇帝陛下:羅誌學!
當即躬身,用著略微顫抖,帶著一絲哽咽的聲音道:“五載未見陛下,臣日夜掛憂,陛下龍體安否?”
羅誌學瞄了他一眼,這老頭子的戲演過了……說什麽五年沒見擔憂朕的身體,不就是抱怨說五年來都沒召見他回京,覺得自己受委屈了嘛!
不過大庭廣眾之下,也隻能麵帶微笑:“朕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