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帝國要執行歐洲自由貿易計劃,前提條件就是要控製非洲西海岸,至少也要把當地的歐洲殖民者趕走,把他們的殖民地據點搶下來,充當補給港口,順帶確保航線安全。
楚軍也是聽聞了非洲西海岸多如牛毛的海盜……自然也不想自家的運輸船隊麵臨各種海盜威脅。
所以楚軍縱然對非洲西海岸地區,目前其實沒啥領土擴張欲望,但是為了保障歐洲自由貿易計劃的順利進行,還是有必要控製住這些地方的沿海殖民據點,安哥拉這邊是這一個戰略要地。
葡萄人對楚軍的到來……一開始是憤怒,然後是絕望……最後是無奈的認命。
他們甚至都沒有進行武裝抵抗的勇氣,在楚軍艦隊到來後,看到龐大的楚軍戰艦,很幹脆的選擇了投降……而更多的在楚軍到來之前就已經坐上船隻跑路了。
至於殖民地據點,誰愛要誰要去。
於是乎沒有經過什麽戰鬥,楚軍就順利拿下了安哥拉地區的眾多沿海殖民地據點,然後象征性的在一些主要據點留下數十或百來人的兵力駐防後,艦隊就再一次北上。
然後是加納海岸,也就是黃金海岸,或者說奴隸海岸……這地方是大西洋奴隸三角貿易的核心地區,當地也產出黃金,大楚帝國對奴隸貿易沒啥興趣,甚至對當地所謂的生產黃金也沒啥興趣……手握南非黃金的大楚帝國,對一般的小金礦都看不上眼。
但是楚軍對當地的港口有興趣……他們想要在這裏搞一個大型的軍事基地,作為在西非中部的戰略軍事基地使用。
當地的歐洲人這一次倒是有進行抵抗……但是在遭到楚軍戰艦的炮擊後,也是死的死,逃的逃,投降的投降!
沒辦法,真心打不過……不管是海上還是陸地上,都是一麵倒的戰鬥。
海上裏,歐洲人的那些風帆戰艦,在大楚帝國的鋼鐵巨炮戰艦麵前,和舢板也沒啥區別。
甚至都不用這些戰艦動手,西洋貿易公司旗下的那些武裝商船,都能把他們直接撕成碎片,而且自身不會有什麽損失。
擁有蒸汽機以及線膛炮的大楚帝國海軍,其實力已經遠遠超過了歐洲人的想象……抵抗什麽的就別想了。
而在地麵作戰裏,雙方的武器代差也實在太大,都不用步兵動手,楚軍光靠著炮兵就能把對麵全幹掉……
就這年頭歐洲人修的這些殖民地據點城市,屁大點地方不說,而且也沒什麽防炮工事,而且這些歐洲人其實也不是什麽正規軍,作戰意誌乃至武器裝備都很差。
如此情況下,楚軍一輪炮火覆蓋下去……對麵基本就完蛋了,都輪不到步兵登場和敵人作戰……楚軍北上西非,也打了不少歐洲殖民地據點了,但是到目前為止,被帝國很多高層將領們寄予厚望的十八型步槍,基本沒啥表現的機會……因為兩支正規軍步兵就沒正兒八經的和對麵土著步兵戰鬥過。
連戰鬥都沒有打,自然也談不上發揮步槍火力了。
倒是在楚軍裏,已經開始大規模退出正規軍作戰序列的二十一年型/二十三年型火帽擊發槍表現一如既往的強勢。
因為很多登陸作戰以及收尾戰鬥都是印度第二師打的……印度第二師裝備的就是楚軍正規軍退役下來的二十一/三年型火帽擊發槍。
而這種火帽擊發槍,在性能上依舊領先於歐洲人裝備的燧發槍一代以上!
如此情況下,楚軍在非洲加納地區的作戰,基本都是海軍先登場炮擊,然後陸軍登陸,陸軍登陸後先讓炮兵炮擊,炮擊完了就讓印度第二師上……印度仆從軍上場也不是作戰,而是收拾殘局……主要是掩埋屍體,避免發生瘟疫。
有意思的是,大多時候等打完了楚軍都還沒搞清楚自己和誰在作戰……因為現在的黃金海岸地區實在太混亂,有葡萄人,有英國人,還有荷蘭人,甚至連法國人都有……然後還有各種亂七八糟的海盜。
而在楚國人眼裏,這些歐洲蠻夷長的也差不多,語言什麽的更是都聽不懂……根本就分不清誰是誰。
但是這並不影響楚軍在西非地區的行動,反正不管遇上哪家的殖民地據點,都是同樣的操作:戰艦先上去炮擊一輪,陸軍炮兵再上去打一輪,然後派遣印度仆從軍登陸收拾殘局。
沒啥戰術可言,戰鬥也談不上激烈。
甚至規模和烈度都不如楚軍自家平時舉行的演習……就跟郊遊一樣,在楚軍自己都還沒有反應過來呢,就已經把黃金海岸地區裏的一堆亂七八糟的殖民地據點給拿下了,順帶還收獲了一萬多各種亂七八糟的戰俘。
這些戰俘也沒被浪費,直接投入到當地的港口基地建設當中,楚軍打算在這裏搞一個大型的軍事基地,作為南非到歐洲之間的戰略中轉站,畢竟這地方剛好在非洲中部地區,地理位置比較適合。
而軍事基地的建設,自然需要大量的土著建築工人……你總不能讓楚軍的戰鬥部隊搬磚頭修碼頭不是,用現在戰俘就挺好的。
不過隻用戰俘還是不夠,畢竟要修建的各種設施太多,時間也比較緊,這點歐洲戰俘不太夠用,因此楚軍還會按照老規矩,派遣印度第二師到周邊進行掃**式作戰,一方麵是清理基地附近的環境,避免有什麽土著隨地大小便汙染環境,另外一方麵也是抓點戰俘回來修營地。
抓戰俘修營地這種事,楚軍在世界各地幹的非常熟練,不管是在印度還是在非洲,又或者是在北美洲嗯,早些年在南洋以及扶桑都是這麽幹的。
這都形成了基本套路。
而印度第二師的印度士兵們,幹起來也很熟練,他們在非洲的主要工作其實就是驅逐海外領地周邊的當地土著,順便抓點戰俘。
盡管後世人對印度人存在各種偏見,但是楚國人,至少楚國軍方對印度仆從軍還是很滿意的,要求低,老實,也不會反抗,忠誠度也高……非常好用的工具人。
當然,這也和楚軍招募的印度仆從軍,主要是以賤民為主有關係。
印度的賤民,和普通印度人不是一個概念,這些長期被高種姓壓榨的賤民們,一旦被楚軍武裝起來後,對待印度人比楚軍狠多了……
這些印度賤民組成的仆從軍,在印度當地執行任務的時候,動不動就玩三光政策……大楚帝國之前控製了印度南部地區,為了徹底控製當地,並驅逐當地的土著,楚軍調用了三個印度仆從軍師在當地執行驅逐肅清任務!
他們隻用了區區半年時間,就成功的把當地的印度人清理幹淨了……比楚軍自己幹的高效多了。
而一些在印度地區表現優異的仆從軍,就會被調往非洲、西亞等地區服役,領取更高的薪資,其中的佼佼者還會獲得晉升,成為土著軍官,也就是同尉。
而這些調到非洲服役的印度仆從軍,他們對待印度本國人都如此殘酷了,更別說對待那些非洲人了。
很多時候,雖然楚軍對印度仆從軍的戰鬥力,紀律等問題也很不滿的,但是楚軍一直都在加大印度仆從軍的規模,而是縮編甚至淘汰,就可以看的出來,楚軍高層就是矯情。
而印度仆從軍的成功,也讓楚軍考慮起來了挑選其他國家的土著編組仆從軍的可能性。
隻是很可惜,到目前為止,楚軍找不到其他更適合的土著仆從軍了。
比如扶桑……這本來挺適合的,奈何現在扶桑地區的人口太少……經過三十年的混戰,扶桑人口現在估計也就那麽三百多萬……青壯年根本就沒多少,而且體格太弱,也不是什麽當兵的好材料。
楚國人都琢磨著,把扶桑人剩下的人口打包送到非洲去種田了,自然也就懶得費事從中挑選青壯組建仆從軍呢。
其他東南亞地區的土著,現在其實也沒剩下幾個了……也就幾個島嶼上還有那麽幾個保護區有著少量的南洋群島的土著,其他的早就消失在曆史的長河裏。
而緬甸,暹羅倒是有一些人,但是也不多,並且他們也麵臨著莫臥兒帝國的威脅,自家青壯都不夠用,也沒多少人可以給楚軍當仆從軍。
西亞那邊更不用說,楚軍控製的幾個小殖民地就沒幾個土著,邊上倒是有一個奧斯曼帝國和波斯帝國,但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以及波斯帝國目前關係還湊合……
非洲人就更不用說了……楚國人就沒把它們當人看,從頭到尾都沒有說招募非洲人當仆從軍的想法。
類似的還有美洲那邊的印第安人……前些年殺的太狠……現在楚軍控製下的北美西海岸地區,也沒剩下幾個印第安人了。
最後算來算去,隻有人口上億人的印度那邊,人口資源比較豐富,而且當地獨特的種姓製度也很有利用價值。
這也是楚軍隻在賤民群體裏招收仆從軍士兵,但是從來不在印度的高種姓或者是普通平民階層裏招收仆從軍的緣故。要的就是最低賤的賤民。
這些賤民們,以前因為人數少,地位低,想要反抗都反抗不了……但是有了楚國人給的槍炮後,殺起印度其他種姓,尤其是高種姓的人來,那叫一個興奮!
很多時候,你以為的底層民眾已經變得麻木不仁,逆來順受……那是因為你沒給他們一把槍!
總體來說,大楚帝國軍方,主要是陸軍那邊對印度賤民組成的仆從軍,感覺還是很不錯的,也樂於讓他們承擔更重要的作戰任務。
這一次北上控製非洲西海岸地區,印度第二師就承擔了主要的地麵作戰任務……他們也沒有辜負楚軍將領的信任,一路在艦炮和火炮的掩護下,直接橫掃各歐洲殖民地據點,順帶清剿驅逐周邊的各種亂七八點的土著部落。
給大楚帝國留下了一個幹幹幹淨淨的非洲西海岸。
而楚軍的正規軍們,則是坐著船,慢悠悠的北上……整個過程裏除了炮兵偶爾上岸進行炮擊外,步兵們基本沒開過槍。
這走走停停,大楚帝國的遠征艦隊的先鋒部隊,一支搭載了一個步兵營,有一艘巡洋艦和兩艘護衛艦護航的小艦隊終於在六月份的時候抵達了非洲西北區地區,也就是摩洛哥地區。
先鋒艦隊的人沿著海岸線一看,最後盯上了摩洛哥南部沿海的小港口城市塔爾法亞……也沒啥特殊的理由,就是這地方距離目前大楚帝國歐洲遠征軍的大本營達喀爾一帶近一些,先拿下一個港口作為前哨站,然後再琢磨著去西班牙或者摩洛哥北部地區搞一個大型軍事基地。
至於摩洛哥人的感受……這關楚國人屁事。
楚國人的海外擴張,一向來都不管當地土著人怎麽想,更多考慮的還是自身的情況。
於是乎,摩洛哥人就傻眼了……他們其實之前也聽聞了有個東方來的超級國家楚國,正在非洲中南部地區攻城掠地,占領了所有人歐洲人在非洲地區的殖民地。
但是他們也沒有想到,有一天楚國人還打到了自己的頭上。
而現在的摩洛哥還算是新王朝建立早期,統治者屬於比較有能力以及野心的,在看見楚國人招呼都不打一個,直接就登陸占領了塔爾法亞,還把當地的駐軍以及平民青壯都抓取來當戰俘,強迫他們修理港口的時候。
摩洛哥人忍不住了,先是派人來交涉……但是來交涉的人連楚軍軍營門口都沒進去,就被楚軍士兵一槍給幹掉了……
楚軍士兵把守大門本來就挺無聊的……剛好看見門口來了幾個土著大喊大叫,說話又聽不懂,鬼知道他們在說什麽。
衛兵讓他們滾蛋離開,這幾個土著還死活懶著不走。
當即門口的這幾個衛兵就把他們當成靶子練槍法了……
還別說,這幾個衛兵槍法挺準的,一槍一個,一人一槍就把摩洛哥人派過來的幾個使者給幹死了。
摩洛哥人一看……被氣壞了。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懂不懂啊……還說我們是蠻夷,你們楚國人才是野蠻人。
於是乎他們很生氣的集結了五千多人想要反抗奪回塔爾法亞。
這五千多人裝備著從歐洲獲得的滑膛火炮和燧發槍,從商人手裏買來楚國生產的出口型板甲等,在摩洛哥裏也算是主力部隊了。
畢竟摩洛哥人也聽聞了大楚帝國的強大,楚軍的強悍,所以哪怕知道攻占塔爾法亞的楚國人隻有八九百人,但是依舊集結了五千多人的主力軍隊。
摩洛哥人還是很重視楚國人的,並沒有輕敵!
隻是,戰鬥的過程比他們預料的還要更加誇張,結果比他們想象的還要殘酷。
麵對摩洛哥人的反攻,大楚帝國陸軍第五十三師下屬212步兵團第三營的將士們,其實都沒怎麽搭理他們。
楚軍將士們連離開營地迎戰的心情都沒有!
這六月的西北非,太尼瑪熱了,楚軍的大爺們根本就不願意離開屋簷下,跑到太陽底下和對麵的摩洛哥人打架。
岸上的陸軍發現有幾千號摩洛哥集結準備殺過來後,自己沒動彈,而是給港口的海軍傳了個信,說對麵有幾千個人頭的功勞,讓他們海軍自己看著辦。
幾個海軍軍官一商量,覺得這功勞不撈白不撈……所以就讓三艘戰艦直接靠近海岸線擺好架勢準備炮擊。
為了獲得更好的打擊效果,海軍甚至等到摩洛哥人靠近城池,距離海岸線很近的時候才開炮……海軍怕開炮太早,把摩洛哥人都嚇跑了。
接下來事情就很簡單了,陸軍在岸上看了一場好戲,海軍收獲了一波人頭,摩洛哥人損失慘重當場損失過半,狼狽而逃!
這些摩洛哥人,直到潰敗都沒搞清楚自己怎麽戰敗的!
因為他們甚至都沒有看見楚軍的艦炮開火!
楚軍的艦炮,比陸軍的野戰炮口徑可大多了,也都是清一色的長身管加農炮,射程非常遠。
當時海軍為了保證命中率,還是屬於拉近了打,在三千米左右的距離上,由熱氣球引導炮擊。
所以摩洛哥人所能看到聽到的場麵就是:他們剛完成隊形集結,準備朝著城牆發起進攻的時候。
還沒看見哪怕一個楚國人呢,天下就掉下來無數炮彈,炮彈的威力還特別大……有的炮彈一發打過來能當成報銷他們上百人,不用問都知道,這炮彈肯定是巡洋艦發射的150毫米高爆榴彈。
這個莫名其妙挨炸,被炸的還特別慘……如果不是摩洛哥人的指揮官反應的快,僅僅是用了幾分鍾時間就下令全軍撤退。
就他們那樣的密集陣型,稍微晚那麽幾分鍾都得被楚國海軍的炮擊活生生全部炸死!
這其實也是之前很多歐洲殖民者麵對楚軍時候的場景……他們大多時候其實連楚軍的麵都沒見到,就莫名其妙挨炸,然後莫名其妙戰敗了。
歐洲人的戰爭模式,對比楚軍的戰爭模式,已經出現了代差……而且至少是兩代!
對於楚軍的戰鬥力之強悍,葡萄人和荷蘭人感受比較深切,畢竟被打的次數太多……感受不深都不行。
所以葡萄人和荷蘭人麵對這一次的楚國人北上,根本就沒有進行什麽實際性反抗,而是早早就收拾家當跑路了,反抗……不存在的,甚至他們走之前,有時候還會留幾個人充當使者,主要是詢問楚國人這一次北上的打算。
當知道楚國人這一次北上,是為了推行歐洲自由貿易的時候……這些使者的臉色往往都很有意思,但是到最後都會舔著臉過來,表達著類似的意思:你們楚國人要到歐洲做生意,我們很歡迎啊,到時候我們繼續合作啊!
做生意賺錢嘛,不寒磣!
反抗楚軍北上的都是一些不知道楚軍具體實力的歐洲殖民者,或者是當地的一些土著,有些幹脆是海盜!
比如法國人,英國人這些就比較頭鐵,經常會依托殖民地據點進行抵抗,以為自個的小堡壘真能擋得住楚軍的大口徑艦炮!
但是這些抵抗除了浪費些許楚軍的炮彈外,也沒啥實際意義。
就和現在的摩洛哥人的反攻一樣……楚國人的陸軍部隊,甚至都不屑於離開營房迎戰,隻是給海軍打了個招呼讓他們炮擊,然後對麵就死傷過半,剩下的一股腦跑路了。
倒是這些摩洛哥人遺留下來的屍體讓人很惡心,放任不管的話很容易產生瘟疫,搞的楚軍不得不安排那些戰俘們去打掃戰場掩埋屍體。
這樣一看的話,其實摩洛哥人的反擊也不是沒有用處,至少牽製了楚國人可用的戰俘勞動力數量,稍微延緩了塔爾法亞基地的建設速度!
隻是摩洛哥人知道這些後,不知道該作何感想!
而歐洲各國知道後,又該作何感想?
塔爾法亞一戰,雖然烈度對於楚軍而言連日常演習都不如,但是依舊正式向所有歐洲國家宣告了大楚帝國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