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北冰洋 548 甲午戰爭的開頭
明星一詞,在龍灝策劃好的電影還沒有上映前,居然陰差陽錯地被《紐約時報》先一步實現了。
從三月二十八日英國本土艦隊現身西雅圖港開始,一直到四月十日這麽長的一段時間內,製造平民英雄的活動固然正在全美大陸如火如荼地進行,可龍灝一方,卻是全體啞了嗓子,仿佛消失了一般,一點回應都沒有做出。
至於他的喉舌《聖何塞信使報》,更是隻在小幅版麵反駁了幾句就偃旗息鼓,悶不做聲,甚至在四月的一二三日,還破天荒地停刊了三天!
此等情況,看在旁人眼裏,自然覺得龍灝應該是快崩潰了,或許他現在正在為如何應付強大的英國本土艦隊而焦頭爛額呢!
又哪有精力操持《信使報》,又或者出招應對《紐約時報》的‘製造英雄活動’?
……
明星這個概念畢竟還是剛剛興起,像洛克菲勒和摩根這樣的大亨最多隻是掃幾眼,笑笑了之,因為,最讓他們關注的是,那個時限為三個月的黃金大豪賭。
距離交割期限隻剩一個月不到了,恰好就是在五月一日,兩年前舊金山交易所成立的日子,如果能在那個具有紀念價值的日子裏用黃金結果龍灝,兩個約翰是樂意之至。
以黃金發家,最後又以黃金的豪賭失敗而掃入塵土,這樣的結局,真是帶有輪回的諷刺意味呢!
沒錯,隨著英國本土艦隊的出現。龍灝的勢力在輿論宣傳下,已經敗得體無完膚。
戰爭失敗。而更大的戰役(美國媒體認為,太平洋戰役,英國艦隊一南一北夾攻龍灝,無可避免)將要來臨,黃金的價格可不就是持續高漲嗎?
如果不是龍灝依舊在死撐,這些天來還在通過北海銀行不斷補倉,隻怕不用三個月,他的黃金空單就已經爆掉了。
但越是補倉。兩個約翰就越是高興:這不,黃金的總賭注,已經由原來的二十億美元,飆升到了三十五億,幾乎翻了一倍!
雖然這期間,兩個約翰也是要補一些資金進去的,但不多。總共才不到一億美元,比起龍灝割肉一樣的補倉,算是微不足道了。
四月九日的一次碰頭會上,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是會心一笑:這個龍灝,身上的奇跡光環終於要消失了!年輕人不懂取舍的缺點終於顯露出來了……繼續補倉嗎?哼哼,這是寧死不認輸啊。好哇,這次就把你打回原形,和卡內基一樣,永遠翻不得身!
洛克菲勒和摩根同時想:讓你東搞西搞,短短五年不到。居然從不名一文,發展到了一方諸侯。可惜你不懂收斂,居然在搞了我們美國的同時,還惹到了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英國!
當絕對的武力出現時,你再有錢,也不夠那大炮巨艦轟的!
這樣的真理,就讓你在破產、崩潰、滅亡後,在無盡的悔恨中體味吧……
美國搞的這麽熱鬧,亞洲自然也不甘示弱,也許是曆史車輪的強大慣性,也許是種種高層人物的固有性格衝撞,總之,曆史上的甲午戰爭,居然在此刻爆發了!
比原本的時間還要早!
一八九四年三月十八日,朝鮮東學黨終於搞出了起義的幺蛾子,不久,清軍入朝鎮壓。
同年四月四日,日本以‘保護僑民’的拙劣借口,先命公使大鳥圭介領小部隊進入漢城,隨後調集本土陸軍,借著海軍戰艦分批運送,登陸朝鮮半島。
中日戰爭,一觸即發。
好吧,事情不簡單,想說清楚,還得從頭來梳理。
先說甲午年的世界政經格局。
與原本曆史類似,進入甲午年後,歐洲的傳統列強勢力都希望日本動一動。
原來,英國是想用日本牽製北極熊,美國想借日本為跳板,進入亞洲利益板塊,謀占席位。
可現在,英國等歐洲列強深陷三皇同盟戰爭的泥潭,抽手不得,而美國也被龍灝搞的半死不活,無暇西顧,這就造成了日本好像一頭無人把控繩索的惡狗,紅著眼撲到了攻擊目標麵前,卻愕然發現主人不見了,一時間有點不知所措。
日本,從明治維新後,就開始圖謀‘八紘一宇’的狂妄軍事計劃,尤其是在以天皇為首的高層緊衣縮食籌建海軍後,這場對華戰爭,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一八九零年,日本遭遇了經濟危機,使得繃緊這把箭的弓弦,更是有了隨時斷裂的可能!
日本以伊藤博文為首的高層認識到,與其等這把‘弓弦’斷了傷到自己,倒不如搏一搏將未完成的‘箭’射出去,說不定還能有勝利的希望!
於是,從去年年尾開始,日本對華戰爭就已經進入到了準備倒計時。
可惜,那時候龍灝偏偏不解風情地跳了出來,隻手導演了一場東海大海戰,用新型武器潛水艇,把不可一世的英國海軍趕出了中國海域。
重新構建上海租界新秩序。
這下子,可是把日本嚇得夠嗆:我勒個去,這個龍灝,連英國人都能打敗,那對付我們那二十多艘二流的炮艦,不更加是不費吹灰之力麽?這仗,還怎麽打?擺明了以卵擊石,還要上去送蛋嗎?
因此,日本在甲午年來臨之際,愣是給嚇得縮了卵,生生把動武的念頭給憋了回去。
當然了,由於備戰的軍費已經花了出去,日本國內本就慘淡的經濟更加是雪上加霜,這個新年,日本就沒怎麽過好,不說餓殍遍地吧,但至少各地都有暴動,按了葫蘆起了瓢,就沒消停過!議會憤怒了。彈劾伊藤博文內閣,要求這個老頭子快點下台!
就當伊藤博文一籌莫展。都要使出切腹明誌、硬保首相之位的招數時,‘天照大神’似乎突然顯靈了!
是的,愛德華七世騰出手派來的印度洋艦隊,就是一針打在伊藤博文身上的強心劑!
更是一針打在日本身上的續命藥劑!
從天皇到內閣,從內閣到軍部,日本前方顯出曙光,重新看到了出兵挑起戰爭的希望!
英國終於還擊了!
哈哈哈,我就說嘛。英國是老牌強國,又怎麽會被龍灝屢次挑釁而沒有反應呢?
印度洋艦隊,打呀,用勁地打,最好把那小子打回美國去!
據說,伊藤博文聽到這個好消息後,當晚就在自己的府邸抹上了白色的粉末。搽上了嫣紅的胭脂,穿上歌舞伎的鮮豔服裝,跳了足足一個小時!
口裏唱的都是:“日出東方,佑我大日!”之類的俳句歌謠。
幾乎就在印度洋艦隊出現在中國南海邊緣,日本內閣就說服了天皇,將‘八紘一宇’的第二步展開。密謀資助東學黨起義。
起義還不夠,日本要想正大光明地進入朝鮮,還需要誘使清朝先出兵入朝。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日本在清朝的間諜機構,比如樂善堂、玄洋社等。都紛紛將蓄積已久的能量釋放出來,分頭展開行動。
目的隻有一個。就是誘使清朝派遣軍隊進駐朝鮮,犯下道義上的錯誤!
可是沒有料到的是,他們的努力似乎白費了,很多隱藏的手段都沒有用上,就糊裏糊塗地達到了這個目的。
清軍反應迅速,幾乎就在東學黨起義的消息傳進京,北洋駐紮在朝鮮邊境的軍隊就衝了進去……
原因無它,因為大清朝廷正巧剛剛發生了一起令人瞠目結舌的動**事件!
小皇帝光緒居然被慈禧太後幽禁了!!
如今的朝堂,又是以這位花甲之年的老佛爺說了算!
雖然一直以來都是她說了算,可這次,更加‘名正言順’一點。
朝堂和坊間都有傳聞,光緒帝被廢,咳咳,隻是時間問題了!
這個事件爆發的如此突然,日本間諜們也有些愕然,他們這段時間的精力都放在北洋和南洋上了,對直隸地區發生的事,有些忽略了。
慚愧之餘,這些日本間諜們連忙亡羊補牢,四下打聽,總算是把此事件的來龍去脈聽湊了個完整。
事件的起因很簡單:小皇帝擁有私軍了!
而且還是慈禧所不能控製,進而無法容忍的私軍!
私軍自然是從海外回來的美洋,本來光緒帝是要求這支‘私軍’低調再低調的,但誰知裏麵著實有幾個桀驁不馴專門找事的人,一頓亂搞後,被慈禧抓到借口,調動李鴻章的北洋軍,聯合京城內的禁軍,愣是把這支美洋給打散了!
聽聞‘私軍’全軍覆沒的噩耗,光緒帝是欲哭無淚:還說美洋如何如何厲害,怎麽才一天時間,就潰不成軍了?諸卿誤我,誤我啊!
其實不光小皇帝鬱悶,接管美洋的帝師黨將領也是鬱悶到吐血,明明操練時都有板有眼,比起國內的軍隊強出一截不止,可為什麽一碰上北洋就稀裏嘩啦,完全不是對手了呢?
難道中堂的北洋真有那麽可怕?
這些將領們直到被俘虜,還是滿腦子想不通,因為從現場戰況來看,北洋的那些個士兵,衝鋒隊形也就一般,手裏的火槍還五花八門,作戰精神更是沒看出有多少優勢,可為什麽美洋就是敗了呢?
隻有一個解釋!
這些將領們苦思一會後,得出一個結論:這群混蛋是故意輸的啊!
尤其在得知美洋雖潰敗,但被擊斃和俘虜的人其實極少後,這個猜測愈發被證實了!
美洋敗的利落,帝師黨的將領成了背鍋的人,氣得那是鋼牙咬碎……可是最大的背鍋之帝還是咱們的小皇帝光緒,他都沒弄明白是怎麽回事,就被慈禧的人惡狠狠地衝進了寢宮,給生生幽禁了起來!
以上,就是這場宮廷之變的大致經過。
至於善後,京城內、朝堂間。自然又少不了一番鏟除異己的清洗……這些過於繁瑣,也少兒不宜。就不再贅述了。
我們還是把目光放到勝利之後的慈禧太後身上。
擊潰了美洋,幽禁了光緒,慈禧才算真正放下心來。
不過,幽禁一國之帝,終究是件大事,就算慈禧太後今年過壽,鴻運可能旺盛,做出此事也不得不掂量一二。
然而。她也是逼不得已,為了自己的權利,這事不得不做!
要知道,美洋的提供者是誰啊?
不就是龍灝嗎?
那可是最近幾個月在神州大地上赫赫有名的煉金國國王啊!
龍灝打敗了不可一世、堪稱不敗神話的英國人,還取回了從大清手上丟掉的關稅定價權。
雖然普通老百姓實際上沒有被惠及多少,但貌似江南那邊對龍灝的宣傳非常給力,短短幾個月。不少老百姓就已把龍灝的牌位放入了長生龕裏,日夜膜拜……
這對慈禧來說是大忌!
龍灝也就罷了,他再怎麽被膜拜,也不太可能對大清的根基起到動搖作用,畢竟人家已經是一國之君了!
可牽涉到光緒就不一樣了,他收納美洋當私軍就能看出他與龍灝合作之密切。要是龍灝在南邊振臂一呼,來個什麽‘清君側、去垂簾’之類的口號,光緒這小娃娃還不得把哀家的位子給掀翻啊?
到時候,被幽禁的就是本太後了!!
雖說是姨侄,但涉及到權利爭奪。慈禧太後那是絕不留情,索性來個先下手為強!
而老天也作美。適時給了慈禧一個完美借口:那就是英國印度洋艦隊進逼南海,龍灝一方的人都躲藏了起來。
好嘛,時勢如此,這個借口可就變得冠冕堂皇:為了不讓我大清卷入到英國對龍灝的複仇行動當中,大清必須斬斷與龍灝的關係,而斬斷關係的最好例證,就是將與龍灝聯係密切的皇帝趕下寶座!
你看,我們都把皇帝幽禁了,誠意夠足了吧?等你們英國艦隊搞定了龍灝,大概也不好意思再來找我大清的麻煩了吧?
正是基於這個‘借口’,慈禧太後幽禁光緒帝,並沒有遭到太多保皇派的反對。
其實,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光緒帝親政這些年,除了翁同龢一眾,又哪裏有真正的親信(其實翁老頭也不靠譜),所以慈禧一發威,這些‘保皇派’的人全部變成病貓,縮到角落裏了……
這一點,在原本曆史的戊戌變法中也可以得到明證!
絮絮叨叨說完了這場‘幽禁事件’後,就要說說它與出兵朝鮮的關係。
其實不難理解,為了轉移大家的注意力,迅速消除‘幽禁事件’的影響,朝鮮東學黨鬧幺蛾子那是正中慈禧的下懷。
所以她想都沒怎麽想,便命剛剛立下擊敗美洋大功的北洋抽調人手,前去朝鮮幫助朝鮮皇室鎮壓起義亂黨。
在慈禧太後和李鴻章看來,這就是一件小事,無非是朝鮮那個小屁孩又在淘氣了,打幾板子,就能消停。
而從他們開始,一直往下,整個大清朝堂,都沒有人意識到日本的野心,以及中日戰爭的到來……
三月二十八日英國本土艦隊在西雅圖‘曝光’,無疑給了包括日本天皇在內的諸多‘戰爭販子’們以無比強大的信心!
“聲東擊西!哈哈,想不到英國人也會玩支那人的一招!”
天皇得知後,笑得非常開心,破天荒地多喝了一杯酒,多磕了八顆花生米:“印度洋艦隊隻是幌子,真正的殺手鐧是本土艦隊!哈哈哈,這下龍灝完蛋了,沒有了他的潛水艇和海軍,就憑北洋和南洋,一個是自大狂傲、固步自封,一個是百廢待舉、戰力微弱,我看支那國還有什麽能阻止我大日本帝國的艦隊!”
陪著一起吃花生米的還有伊藤博文等重臣。
天皇開心,他們也跟著開心,因為實在沒有理由不開心:少了龍灝這個最不安定因素的威脅,他們覺得,提早發動朝鮮攻略,實在是太英明了!
簡直有諸葛孔明料敵先機的遺風!
果然我大日本,才是亞洲未來的希望!
不過作為內閣之首,伊藤博文覺得自己還是要做出老成持穩的姿態,所以他偷偷夾了一顆屬於天皇配額的花生米,一邊嚼著,一邊眯眼道:“現在一切都對我大日本有利,但龍灝此人,據我觀察,一向擅於在逆境中創造奇跡,所以,我們還不可掉以輕心!我認為,應該采用第七套方案,與英國人取得聯係!有了他們的支持,我們進入朝鮮,繼而向北洋南洋開戰的勝算才能大為增加!”
政治這玩意,從誕生起,就充滿了無休無止的齷蹉爭鬥。
就算是以團結自詡的日本,也同樣不能免俗。
這不,有些人就看不慣伊藤博文的倚老賣老,拿捏腔調了。
草,你不就是差點要被彈劾下台,然後用切腹明誌說服了天皇,殊死一搏嗎?現在算你運氣,碰上了英國找龍灝算賬,怎麽,你還以為當今的局麵,是你運籌帷幄的功勞嗎?
我呸!
第七套方案?
聯係英國人?
英國人有多貪婪,我們誰不知道,伊藤匹夫,你這是與虎謀皮啊!
哼哼,別到最後偷雞不成反蝕把米,斷送了我大日本的光明前景!
PS:甲午來了,甲午過後,就是收尾了。
希望新書各位還能支持,至少我不斷更。
不過估計這個希望不太大。
加油吧!
我也不知道我在說什麽了,語無倫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