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圍困襄平
謝玉文在之前與柳毅的對話中,透露出了無數個信息。
隻不過這樣的信息並非一般人能懂,就連柳毅也是因為與他相知才思慮良久解除了其中的內涵。
什麽不敢與之交戰、暗淡、不可入、明主、同入這些隱晦的字眼放在整段話裏根本沒有任何不對的地方,哪怕明知道謝玉文是間諜,劉裏也不可能理解這些意思。
柳毅懂了,所以撤了兵讓劉裏渡河,為的就是讓對方放鬆警惕,然後與謝玉文裏應外合,一舉將劉裏拿下。
好在劉裏麾下猛將如雲,而他們有沒能在第一時間將劉裏拿下。
在一番交戰之後,典韋、陳到、張遼、趙雲先後而至,將劉裏救出重圍。
“劉曄、徐庶何在?”
“主公放心,已被末將救下,命人護送前往遼西。”
聽到這些,劉裏心中稍安,隨之與眾將突圍。
此戰雖敗,但眾將英勇,一路廝殺逃至數裏甩開了柳毅等人。
“謝玉文!孤勢殺汝!”
劉裏憤吼一聲,發泄心中的不甘。
與董卓、呂布交手,他勝了。與青州黃巾大軍交戰,他還是勝了。與袁紹交戰,依舊是以勝利告終。
最後還能從曹勢力中安然的脫離出來,並殺退了夏侯淵的前鋒部隊。
這一路走來,哪怕是又險,但最終的結果卻都是好的,這也導致了劉裏內心的極度膨脹。
雖然理智告訴他不可覷下英雄,可潛意識中卻認為下之人不過爾爾。
可誰也沒能想到,名震下的大人物一個個都敗在了劉裏手中,而劉裏卻在溝裏翻船,被一個無名卒啄了眼。
可以謝玉文給劉裏上了生動的一課,關鍵是學費極高。
五萬大軍逃出來的隻有不足一萬,哪怕後還能收攏一些,最多也不會超過三萬之數。
一戰之下,既然損失了大半人馬,這哪能讓劉裏安心,沒當場吐血就算是好的了。
“主公莫憂,謝玉文雖施詭計得勝,但遼東之主公孫度新喪,公孫康並未掌控大權,此時集結兵馬再戰。”
“公孫康為掌大權,集兵馬與襄平,主公可領大軍正麵佯攻,暗中派一將偷渡渤海攻其後方,再派一將繞道取其北部,使困襄平,隻需一年公孫康不戰自潰。”
劉裏聞言恍然,隨之轉怒為喜。
“先生大才,此計一出,公孫康無望矣!”
言罷,劉裏四處收攏兵馬,幾過後,領二萬三千人回遼西。
隨之又命張遼領本部人馬前往章武尋阮六,使兩人渡渤海以攻遼東後方。
又命陳到繞彰武取玄菟郡,隨之自領大軍屯與無慮,使典韋屯與盤山,趙雲屯與黑山。
公孫康一戰得勝,心中大喜,命柳毅主動出擊,追至無慮。
劉裏據守不出,典韋、趙雲二將趁機攻其後方,使柳毅不得不退兵台安,分兵據之。
“主公,燕地來信。”
劉曄將信箋遞給劉裏,劉裏查看一番後頓時大喜。
“若早得此物,遼東已平!”
劉曄頓時好奇,什麽樣的物件能夠讓劉裏出如此話來。
劉裏似乎知道劉曄心中的疑惑,不由將信遞給劉曄。
“這....馬鐙?”
看完信箋,劉曄更加不解。
其實早在一年前馬鐙就已經研製出來了,畢竟沒什麽技術含量,實驗即便就能做出來。
隻不過雖然有了馬鐙,但還需要習慣一番。
隻不過劉裏將這件事視作機密,除了命人暗中訓練騎兵,其餘人一概不知。
經過這一年的訓練,所有的人都已經完全適應了馬鐙,並且能夠熟練地完成騎之類的作。
之所以能想到馬鐙,那還是托蹋頓的服。
在中原戰馬是稀缺物,但在烏桓手裏卻不那麽緊張。
用糧食換了一批一批的戰馬,劉裏便思索著如何提升騎兵戰力,便立馬想到了馬鐙。
如今配備馬鐙的騎兵隊伍已經訓練完成,劉裏卻並沒有打算讓他立馬登場。
畢竟有了劉曄的謀劃,遼東已經盡在掌握之中,這支‘特種部隊’隻有第一戰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使敵人無所防備,出奇效。
所以這支隊伍被劉裏當做磷牌,打算用在曹老板上。
“此軍尚不能用,等於曹對決之時,先生便能知曉。”
劉裏並不是不相信劉曄,而是這種事還是盡量不要得好。
誰還沒個好友,萬一傳到哪個大嘴巴那,消息走漏了,出奇製勝的效果便會大大減弱。
劉曄也沒有多問,而是默默點頭,與劉裏商討起如何攻取遼東的事宜來。
與柳毅大軍對峙了一個多月,陳到和張遼兩方的消息前後而至。
得知劉裏分兵攻遼東,讓公孫康大為失色。
立即召集眾臣商議做出對策,分兵已據。
可當援軍趕到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
陳到和張遼哪一個不是好惹的,又是在對方毫無防備的況之下進兵。
在這短短的時間之內,玄菟郡除了遼陽縣外,其餘各地皆已拿下。
而張遼更是凶狠,因為偷渡得勝,一口氣從營口攻到了新昌,而且留兵駐守之後又一路南下,加上各處空虛,風卷殘雲般的席卷整個遼東南部,然後快速回援,駐守新昌,斷了公孫康與南部的聯係。
失去霖盤,就失去了人口和糧草的供給。
公孫康的部隊雖然不少,但僅憑襄平一代的補給根本無法支撐如此龐大的隊伍。
一時間公孫康急了,發狂一般的反擊,試圖奪回失地。
但這一切都在算計之中,哪能這麽容易被對方拿下?
為什麽劉裏會派張遼過去?
要知道曆史上逍遙津一戰,張遼以七百兵力擊退了孫權的十萬大軍。
如此猛將,隻是讓他守城,那公孫康無論如何都是過不去的。
當然,遼東也是有不少被曆史埋沒的人才。
隻不過一條條計謀扔出來,劉裏根本不接茬,任憑你如何引,我隻做柳下惠,全當看不見,不出城,你再好的計謀也是空談。
接連數月,公孫康也隻奪回了望平、盤山兩地,終於開始有人坐不住,有了一些別的想法。(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