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戰略轉折(五)
“媽的,這年頭連一向講求誠信的歐洲人都學會了用假冒偽劣的產品來騙我們印度納稅人的錢。”這架由歐洲直升機工業公司研製的EH101型三發多用途直升機的駕駛艙內阿魯瓦利亞少校憤怒的揪下了滿是電子噪音的耳機,忿忿不平的低聲抱怨道。
作為世界空軍目前最為年輕的多用途直升機之一,EH101型最早隻是英國皇家海軍在1978年為了對正逐漸落伍的“海王”艦載直升機而提出的替代方案,而無獨有偶的是意大利海軍當時也正在尋求一種新型的直升機。於是兩國曆史上的仇敵在歐洲共同體的背景之下一拍即合,迅速簽署了諒解備忘錄,正式開始了對這種新型直升機的聯合研製工作。並在兩年之後正式成立了研製新型直升機的聯合公司—歐洲直升機工業公司(EHIdust
搞出了如此之大的聲勢,精明的英國人和意大利人自然不會甘於投入大筆的資金隻為自己早已沒落的艦隊換裝。根據調查兩國認定國際軍火市場之上大約有750-800架的需求量,而民間直升機的需求量也在大幅度上漲,而且這個數量非常的可觀。於是,歐洲直升機工業公司上層立即決定將開發方向由艦載直升機轉向軍民通用的型號,並然後在此基礎上改進以適應不同的需求。這樣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的研製經費,不用多條研製線路同時開工,而且還可以在原型的基礎上開發出大量的衍生型號。
有了這個詳細的發展規劃之後,EH-101係列直升機的研製發展進行的十分順利,海軍型、民用型、多用途型基本設計幾乎並行進行著。而這一以歐洲為名的新型直升機也很快得到了其他大洲的關注,一向有著“拿來主義”傳統的美國人首先伸出了自己的大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迅速介入了這個前景無限的項目,宣布將與歐洲人聯合在EH-101的基礎上研製是應美國市場需求的采用US-101作為其編號的中型通用直升機。並迅速的將這種新型的直升機納入了美國軍方的采購預案之中,取代了美國西科斯基公司研製的VH-92型直升機成為了美國總統最新的座機—“海軍陸戰隊1號”。
有了美國總統這樣的權威出任代言人,EH101型多用途直升機迅速在國際軍火市場上走俏起來,不僅葡萄牙、丹麥等歐洲國家對其趨之若騖,一直以來都是美國西科斯基公司主要客戶的日本也正式選定EH-101型直升機作為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未來掃雷平台。在這樣的大勢之下,身為“國際軍火市場購物狂”的印度又怎麽會甘於人後呢?
印度空軍首先裝腔作勢的向政府建議要求購買裝有GET700發動機的直升機。因為這種發動機可以在高海拔地區有效使用,特別是敏感的查謨—克什米爾地區以及山南地區。在這些地區軍用直升機是輸送人員和裝備的最佳手段。而隨後才圖窮匕見的“發現”EH101係列直升機就裝有GET700發動機。這種自娛自樂的鬧劇,很快就為印度空軍又成功的從廣大納稅人的口袋裏又掏出了一筆不菲的巨款,采購了20架EH101多用途直升機以擴充自己的直升機裝備序列。
但事實證明這次軍事采購不過是新德裏又一次在國際采購領域的花錢買教訓而已。雖然EH101係列直升機先天優勢是裝有3台發動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並在設計中充分考慮了未來的各種用途。但這一優勢卻恰恰又是這種戰機的劣勢所在。在沒有安裝各種特定功能模塊的情況之下,EH101係列直升機雖然動力性能優越,但卻並無真正的特長。其直接的結果就是印度空軍花重金買回來的EH101係列直升機不過是一些性能優越的民用直升機而已。而令印度空軍一線官兵更為鬱悶的是,長期以來印度空軍所裝備的都是由前蘇聯
俄羅斯的產品。而為了讓EH101係列直升機形成戰力,印度空軍不得不重新組建一套適用於歐式標準的後勤係統。所以長期以來EH101型直升機在印度空軍之中一直都處於“機庫皇後”的擺設停飛狀態。
如果不是喬京德爾.賈斯萬特.辛格上將以政變的形式奪取了新德裏的最高統治權,或許這些EH101型直升機將在無休止的等待之中默默的腐朽。麵對著如此嚴重的資源浪費,喬京德爾迅速立即要求印度空軍對這些直升機進行突擊改造。雖然不是直升機作戰的專家,但是歐洲各國對EH101係列直升機主要的裝備型號,已經為喬京德爾指明了EH101係列直升機最為合適的使用方向。EH101係列直升機的主要研發國—英國和意大利都主要將EH101係列直升機除了用於反潛、反艦和掃雷之外,加裝預警和電子戰係統幾乎成為了四海一家的解決之道。
不過當喬京德爾真正的掌控印度軍隊之時,印度海軍早已無力與中國遠征艦隊爭鋒於海上了。所以將EH101型直升機改裝成為低空的預警
指揮戰機,協同印度空軍和陸軍航空兵的直升機群展開大規模突擊任務便成為了這種動力強勁、載重量大、性能穩定的戰機最佳的發展方向。借助著一些印度大型國有民用生產企業的掩護,新德裏方麵秘密與EH101型直升機的主要生產企業—意大利的阿古斯塔公司秘密接觸,在印度盧比已經一錢不值的情況之下,直接動用印度國庫的黃金儲備向意大利方麵采購了相關電子戰設備,秘密運回國內對這些已經在機庫等待了2年的戰機展開了全麵的改造。
被改造之後的EH101型直升機裝備了意大利生產的脈衝多普勒監視雷達和配置在3米直徑天線罩內的APS784天線,能夠探測和跟蹤多個空中目標,還可以對地麵和海雜波中的目標進行跟蹤和實時監視。改進後的該型直升機不僅可以在海上、近岸地區防禦和地麵攻擊中執行包括超視距目標導向與監視、反水麵戰和搜索與營救的任務。
而通過對來自傳感器和數據鏈的戰術數據進行處理、整理、融合、顯示、儲存及生成報告,戰機上的工作人員還可以實現對任務傳感器係統的控製。通過計算機係統對其他戰機之上的駕駛員與機組人員的交互進行管理來指揮其他戰機執行攻擊任務,這種交互管理功能囊括了戰術數據庫管理、戰術支援、戰術導航管理及數據鏈管理等層麵。此外這種預警型的EH-101型直升機還裝備了一整套與中心計算機係統接口的電子偵察支援設施(ES*)、電子對抗設施(ECM)和電子對抗防禦設施(ECCM)。完全可以稱的上是盤旋在一樹之高的指揮中心。
印度空軍和陸軍航空兵之所以順利的展開如此大規模的直升機群突擊很大程度上也真是借助著這種具備強大預警和指揮功能的EH-101型直升機的存在。在達卡的戰區之上,此刻包括阿魯瓦利亞少校的座機在內有4架EH-101型直升機正負責指揮著投入戰區的各攻擊小組的行動。在他們的指揮和監視之下,印度空軍和陸軍航空兵的低空突擊集群正從孟加拉人的外圍防線之中解脫出來,雖然一個個陷阱被踏破,達卡城郊的防線正逐漸被撕裂。
但是就在這個關鍵的時刻,EH-101型直升機上所有的通訊頻道突然全部被沙沙的電子噪音所堵塞。直升機的座艙之內負責調試設備的機組成員們頓時慌亂了起來。“好嘈雜的噪音啊!我們這架直升機的無線電係統需要更換了!”坐在阿魯瓦利亞少校身邊的直升機駕駛員顯然並不真正了解事情的嚴重性,在他看來這或許隻是一次小小的機械故障而已,但是阿魯瓦利亞少校卻不得不麵對一個殘酷的事實。這種突如其來的全頻率阻斷顯然不是一次意外,這種現象已經明確的向他昭示了危險的逼近—那是印度的敵人所實施的電子幹擾。
孟加拉顯然沒有如此強大的力量,那麽對手便隻有一個,那就是強大的中國。“轉向!我們必須馬上脫離戰場!”在沉吟了片刻之後,阿魯瓦利亞少校最終下達了這個拋棄戰友、臨陣脫逃的決定。但是不能灰色塗裝的EH-101型直升機調轉自己的機首。一道高速掠過天空的銀白色光芒便拖著灼熱的尾焰和黑色的煙跡撲向這個盤旋在低空的獵物。
“中國人的中程對空導彈……。”在自己生命的最後幾秒鍾內,阿魯瓦利亞少校認出從自己的左側以4馬赫的速度飛快接近的白色光芒。但這一切都無濟於事。僅在刹那之間,他和自己所指揮的戰機便一起化為了達卡上空絢爛的火球。
在戰場之上死亡很多時候不是最為令士兵感到恐懼的事情,真正讓早已對自己的命運有所覺悟的士兵感到絕望的往往是孤獨和無助,當在紛繁的戰場之上,突然隻有你一個人在戰鬥,那麽戰鬥意誌的崩潰和瓦解便隻是一個時間的問題了。在此刻的達卡戰場之上,大多數的印度空軍和陸軍航空兵所麵臨的局麵便是如此,在轉瞬之間剛剛還充斥著戰友和指揮官聲音的頻道突然中止了工作,而一架又一架的僚機被突然劃過天空的白色利箭擊中,淩空爆炸化成紛飛的碎片,任何人在此刻都會決定唯一的信念,那就是……逃。
但是麵對著具備“發射後不用管”主動雷達製導模式的中國空軍SD-10“閃電”中距離空空導彈,即便是美國空軍所裝備的F-16型戰鬥機那樣的高機動型目標,隻要被鎖定在前方35公裏~45公裏的範圍之內,往往也將深陷“不可逃逸攻擊區”而在劫難逃,何況是飛行速度相對於固定翼戰鬥機慢的多的軍用直升機。而麵對著可以對大型轟炸機產生絕殺效果的高效能杆式殺傷戰鬥部,號稱“空中坦克”的米—35M型武裝直升機也不堪一擊。
“為什麽不及時的通知我們中國戰鬥機的突襲?讓我們撤退……!”這或許是所有被擊落的印度飛行員在被踢入地獄之前最後的詛咒,但是對於達卡附近的印度陸軍前線指揮中心內,大多數的印度陸軍高層指揮人員卻也同樣沮喪,對於死者來說他們往往是幸運的,因為他們無須在麵對有心無力的遺憾和悔恨了。印度陸軍的對空監控雷達在中國海軍艦載機群進入孟加拉沿海地區便發現了這些不速之客。但是當他們將這個消息傳達到前線指揮中心內時,卻已經為時已晚,所有的通訊頻道都已經被中國空軍的運-8EW型大型電子戰機所幹擾和壓製了。
電子戰機自冷戰時代以來都是美國空軍的長項,美國空軍對台灣海峽和山東到南海沿海一線的空中偵察和無線監聽從新中國成立以來便來從未停止,在中國軍方開展大規模軍事演習之際甚至出動電子戰機進行定向幹擾。對此中國空軍的戰機雖然經常出動攔截幹擾,甚至擊落侵入我國領海的美國空軍戰機。但是被動防禦卻永遠無法真正有效的遏止對手,麵對遊弋於我國近海的美國航母戰鬥群。中國空軍不僅必須可以伴隨己方戰鬥機群執行戰區突防任務的常規電子戰機,更迫切需要擁有可以長時間滯空的大型電子戰機。
“終於又有機會的重返戰場了。”,隨著又一組盤旋於達卡上空的印度陸軍航空兵的米-17V型軍用運輸直升機被後座上剛剛從北海艦隊調來的雷達
武器控製員李丹中尉發現,已經有3周沒有機會品味空中獵殺滋味的中國人民海軍第47戰鬥機中隊的副中隊長—劉慶征中校顯然有些興奮。在他的操控之下,線條張狂、棱角分明的殲-11H型重型艦載機宛如饑渴的雄鷹猛的俯衝而下,高速逼近目標。
經過了近一個月的維修和保養,劉慶征中校此刻所駕駛的殲-11H型重型艦載機已經恢複到了最佳的戰備狀態,經過“上海”航母之上的飛機中級維修部門全力的維修和保養,各艦載機聯隊終於從前期的連場惡戰之後恢複到良好的戰備狀態。這個關鍵的部門由4個分隊組成,即行政管理分隊、飛機中級維修分隊、機載設備維護分隊和甲板支援設備維護分隊,主要人員都是一些經驗豐富的飛機維修與保養技術人員,被大家戲稱為“飛機保健醫生”。而劉慶征中校此刻所駕駛的戰機更是被稱為經過了“愛的療養”。
從理論上來講,對於擁有速度、雷達以及火力優勢的戰鬥機而言,擊落航速遠慢於自己的直升機似乎是一件毫無難度的事情,但在實際操作中,效果卻往往並不理想。因為直升機一般在是中低空的空域進行飛行和作戰,所以常規的戰鬥機雖然在各方麵都占據明顯的優勢。但是一般以空戰為背景研製的雷達係統往往在地物背景下,容易將低速飛行的直升機作為背景雜波過濾掉,這也就是多普勒原理雷達的一個通病。換而言之,在一般情況下單獨依靠戰鬥機的雷達係統發現直升機是有一點困難的。
而隻要發現就有把握獵殺,也隻是一個理論的範疇,因為在武器的選擇之上如果用主動雷達製導的導彈,那麽基本上會遇到在發現直升機過程中相同的難題,而才用紅外指導的空對空導彈,那麽針對戰鬥機而研製的導彈,顯然對紅外特征比噴氣機要小得多的直升機的顯得沒把握,即便是使用最為保險的機炮,也會因為速度差異大,而造成瞄準上麵的問題。所以一般如果在沒有預警機或者地麵雷達的係統輔助,即便是先進的殲-11H型艦載戰鬥機在對抗超低空飛行的武裝直升機時,仍會感覺明顯的力不從心。
其實今天的天氣並不非常適合出擊,雖然還沒有進入最煩人的孟加拉雨季,但是從3月開始,已經進入夏季的孟加拉灣以及達卡的上空雲層已經很厚了,從1220米到5490米,雲厚竟厚達427米。進入戰區上空的所有中國海軍航空兵都在雲層上空進行巡航,等待著一起從“上海“號航母上起飛的E—7H艦載預警機和其他從安達曼群島機場趕來的空中電子戰
指揮戰機,傳為最近的戰場監視情況。
剛剛進入戰區,中國海軍航空兵的機群便得到來自“上海”號航母指揮中心的通告,中國海軍陸戰隊地麵部隊有一個支部隊正陷入印度陸軍的包圍之中,他們自願擔任誘敵任務,用一個虛擬的戰區指揮部吸引著印度攻城部隊的注意力,目前印度陸軍垂直空降的各山地師正在不斷的調動,對這個孤立的據點實行包圍,局麵十分危機,急需空中支援。此刻達卡戰區的上空印度陸軍航空兵共有10至15個攻擊小隊,這些攻擊小組往往編組有4~6架軍用直升機,目前這些小隊大多已經越過達卡外圍的防禦陣地深入達卡市中心10~20公裏。在距中國海軍航空兵機群西部約80公裏的低空,此刻正8架印度陸軍航空兵的直升機正對深入戰區的中國海軍陸戰隊特前部隊實施垂直包圍和攻擊。
在“以海製陸”的戰鬥之中,保證持續不間斷對敵方的電磁壓製往往是海軍航空兵所麵臨的最為艱巨的難題。因為與傳統的海戰不同,受到攻擊的一方往往可以擁有與遠征艦隊相比,幾乎不受研製的空間和能源,足以建立起囊括整個戰區的地麵電磁保護傘,要壓製他們便不能簡單的依靠航母艦載機群中的少數電子戰集群,而需要更為強大的陸基電子戰機的掩護。
此刻在劉慶征中校等人所價值的戰鬥機群背後,一支由3架運-8係列運輸機改造而成的特種戰機所組成強大的空中電子戰集群正全力的工作著,它們雖然係出同門卻各司其職。裝載著仿製瑞典生產的愛立信PS-890(E
ieye)型平衡木狀相控陣雷達的運-8AW型空中指揮機飛行在隊列的最前段,它的機身之上所攜帶的相控陣雷達,能夠為艦載戰鬥機群提供450公裏左右的最大搜索範圍。同時這個係統應該還具有“地點”模式能力和廣泛搜索模式,可以向前出的艦載戰鬥機群提供電子情報、地圖測繪和對準任務。
在它的身後則是2架運-8EW型電子戰機,這種由運-8係列運輸機改造而成的中國第一代中型陸基電子戰機其機體與一般的運輸機並沒有他大的區別,但機身側麵的和下部的十幾個由電子元件組成的突起部,卻張揚的向世界昭示著它的“特殊才能”。很多人都會將廣泛裝備於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運-8EW型電子戰機的出現歸結於2002年,美國空軍的1架EP-3型電子戰機在中國南海上空竊取情報時,與前來攔截的中國海軍航空兵的殲-8II型戰鬥機相撞,最終迫降於中國海南島的“黃海事件”。認為中國軍工從迫降的美國空軍電子戰機中“竊取”了大量的電子戰技術。但實際上增長迅速的中國電子信息業,早已為中國研發屬於自己的電子戰機提供肥沃的土壤。
這2架隸屬於中國海軍航空兵的運-8EW型電子戰機不僅裝備著大規模陣列尖端收集情報設備用於監控敵軍的電子活動。同時也能夠發射對抗敵人通信和雷達係統的攻擊性阻塞。此刻正是由於他們的存在,印度陸軍在達卡周圍部署的地麵警戒雷達和通訊係統在短時間之內便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猛攻,幾乎處於了癱瘓的狀態。
而在隊列最後壓陣的還有1架來自中國台灣特別行政區空軍的C-130HE型電子戰機。這架來自台灣特別行政區空軍第439聯隊第20大隊6中隊的戰機,是台灣關係緊張時代台灣地區空軍唯一1架電子戰和電子情報機,擔負著兩岸一旦開戰,對大陸沿海雷達和防空導彈基地執行電子反製的任務。所以除了凝結了來自生產國—美利堅的航空技術之外,更窮台灣中山科學院“玄機計劃”數十年之功的磨勵。
雖然在兩岸和平統一之後,這架C-130HE型電子戰機一直都隻能擔任擔任假想敵的角色,但是在不斷的模擬對抗之中,這個曾經的被封閉於“最高機密”的光環之下的機組也越來越多走出了自大和膩想,成為了一架真正可以用於實際戰場之上的利器。此刻在孟加拉灣的上空這架被稱為“天幹機”的C-130HE型電子戰機主要的任務是截斷印度陸軍地麵雷達與在印度空軍以及指揮係統之間的通信聯係。
在運-8AW型空中指揮機的指引之下,中國海軍航空兵的戰機分頭向盤旋在達卡上空的印度空軍和陸軍航空兵的那些獵物衝區,當雄壯的戰鷹俯衝下降高度刺破厚厚的雲層。劉慶征中校命令自己編隊的2架僚機跟在自己的戰機後側約8公裏左右的距離內保持縱隊隊形。在距離戰區所在位置約60公裏時,後座李丹中尉開始根據後方空中指揮機傳遞來的情報,打開自身的機載雷達搜索著這個空域的敵對目標。
從雷達的屏幕之上。劉慶征中校可以清楚的觀察到4架印度空軍的武裝直升機正由東向西急速規避著,雖然與空中預警和指揮係統通報的情況完全一樣。但是為了安全起見,劉慶征中校呼叫空中預警和指揮係統,查問該區域是否有我方或盟軍的直升機。當得到回答是:“沒有。準許攻擊。”之後,劉慶征中校熟練的操作著自己的戰機將飛行高度下降到800米。為了避免遭遇印度陸軍可能部署的高射炮和防空導彈。劉慶征中校選擇了自己操縱雷達,讓李丹中尉操縱戰機所懸掛的瞄準吊艙高,來進一步搜索和鎖定目標。
殲-11H型重型艦載機所攜帶的是由俄羅斯烏拉爾光學機械廠研製的“遊隼”(Sapsan-E)型前視紅外
光電
激光目標指示吊艙。這種吊艙長3米,直徑為0.39米,重250千克左右,內裝電視攝像機、激光測距儀和目標照明器、激光光斑方位探測器、目標跟蹤單元等設備。其工作頭的工作俯仰角為正10度到負15度,滾轉角為正負180度。這樣當戰機做大機動飛行時,仍有充分能力保證將目標鎖定在視場內。可以提供戰機對地
海麵目標的搜索,跟蹤與鎖定能力;控製精確製導武器的發射;輔助導航和空空輔助跟蹤等。在沒有配備這種吊艙之前,殲-11H型重型艦載機也具備對地精確攻擊的能力,但是竟對地麵較大的目標如機場,指揮中心等具備搜索與跟蹤能力,但對於車輛等小型機動目標還力不從心。而今天這種選擇這種指示吊艙,更將成為低空武裝直升機的殺手。
當劉慶征中校的座機剛剛鑽出雲層不久,李丹中尉便通過瞄準吊艙的探測係統看到了可憐的目標。它們幾乎並排向西飛行,領隊機處於中間前頭的突出位置。他們顯然也清楚自己所處的不利位置,所以在達卡的樓宇間穿梭,他們依然會在一定間隔進行懸停。而在戰區的街道之上,另一架俄製米-26型重型運輸直升機正停在地麵之上,數以百計的印度陸軍士兵正掙紮著向飛機上擠去,他們顯然正急於撤離這個地方。
利用雷達探測到那些揮舞中的旋翼,劉慶征中校輕鬆鎖定了這些目標。他決定首先用攜帶的激光製導炸彈炸毀這架位於地麵之上的重型運輸直升機。雖然再在混亂中輪番攻擊其餘的直升機。迅速向僚機通告了這個攻擊方案,並讓他們用SD—10導彈攻擊各自鎖定的目標之後。隨後劉慶征中校便駕駛著自己的戰機以大約1000公裏
小時的速度撲向目標,戰機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地呼嘯,正對一片慌亂的印度地麵部隊頭頂,慌亂的印度陸軍甚至選擇了用輕武器來胡亂的射擊。雖然劉慶征中校並不知道深入達卡的冷紫翎小隊的確切位置,但從戰場上的形勢來看,他也不難判斷出那些孤軍奮戰的夥計們處境極為不利。後座的向李丹中尉迅速向停留在地麵上的俄製米-26型重型運輸直升機進行激光照射,劉慶征中校迅速在距目標10公裏的地方投放了機翼之下攜帶的一枚“雷霆”激光製導炸彈。
但就在戰機投放炸彈的同時,雷達屏幕顯示的數據表明,這架笨重的米-26型重型運輸直升機拋下了仍沒有爬上戰機的印度士兵以185公裏
小時的速度迅速爬升。“看樣子這顆炸彈要浪費了。”劉慶征中校選擇了鎖定這個目標,用空對導彈結果了它。但是後座的李丹中尉卻仍堅持用激光束照射住目標。在紅外瞄準熒光屏上劉慶征中校可以清楚的看到激光製導炸彈飛速的落下,最終在目標點引發出巨大閃光,在一切恢複之後,被炸毀直升機碎片四處飛散的情景清晰可見。不過無暇為這一擊喝彩。
劉慶征中校便重新將戰機拉升到3048米高度,向空中預警和指揮係統請示下一步打算。在得到反輻射攻擊小組已經拔除了印度陸軍的多個防空雷達係統之後,劉慶征中校和他的僚機放心大膽地去幹掉剩下的直升機了。雖然印度陸軍的防空高炮開始展現火力,但是中國海軍航空兵卻幾乎無視他們的存在,將潰逃疏散的印度陸軍航空兵直升機進一步分割包圍,一一獵殺。
巨大的爆炸聲中,冷紫翎和她的部下們小心的匍匐在劇烈晃動的這棟無名的大樓之中,強大的衝擊波裹挾著無數的金屬碎片胡亂的打在他們每一個人的身上,但此刻已經沒有任何人會感到疼痛和抱怨,因為他們知道在剛才的一擊之中,他們未來已經敞開了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