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裂土之王(四)

“又到了我們出擊的時候了!老夥計!”拎著自己笨重的飛行頭盔,來自俄羅斯空軍的瓦裏德爾上尉和自己的同僚們一起有些懶散的走向各自的崗位—那孤零零的停在跑道盡頭的3架灰色塗裝的米格-31M型截擊機,這裏是位於印度東北部特區阿薩姆邦北部的提斯普爾(Tezpu

)空軍基地。在經過了漫長的等待之後,來自俄羅斯空軍的“殲星者”中隊終於又一次接到了出擊的命令。

作為莫斯科向印度提供直接軍事援助的一部分,俄羅斯空軍將有2個中隊的精銳飛行員和戰機秘密被派駐到印度的境內,在莫斯科的默許之下為維護新德裏的利益而戰。當然這種慷慨並不是無償的,印度政府除了將向莫斯科支付價格不菲的裝備租用費用之外,還將給每個到來印度的俄羅斯飛行員準備條件優厚的工資和津貼,不過很顯然錢並不是萬能的。

雖然無論是裝備和飛行員的素質,裝備著米格-31M型截擊機的“殲星者”中隊自然不能與威名赫赫、幾乎橫掃了半個馬六甲戰區的“方塊A”中隊相提並論。但是在印度空軍的眾多菜鳥麵前,這群來自俄羅斯的“空中兵痞”卻完全可以擺出一副皇牌的姿態。與“方塊A”中隊揮灑從容的初戰一樣,“殲星者”中隊的第一次出擊便是從加爾各答近郊的卡萊孔達空軍基地出擊攔截假道緬甸對安達曼群島實施遠程空中打擊的中國空軍轟炸機群,自身也戰損了3架之多,但卻取得了擊落中國4架轟-9B型轟炸機和6架轟-6D型轟炸機的驚人戰績。

不過他們的輝煌卻有如流星般短暫,從中印戰爭開始至今,“殲星者”中隊並沒有第二次出擊的記錄,更多的時候他們都不得不把精力浪費在乏味的戰備巡邏和轉場飛行之中。而新德裏對此則多少有些無可奈何。因為莫斯科所想要的並不是替印度人去打仗,俄羅斯人冒著觸怒中國的目的秘密參戰無非是想用俄製武器的輝煌戰果來勾引起新德裏那瘋狂的購買yu望而已。與俄羅斯人可以自信獨步戰場的蘇—35型戰鬥機不同,米格-31畢竟是上個世紀80年代的產品,雖然經過了全麵的係統升級,但在中國空軍所廣泛裝備的新銳戰機麵前已經沒有優勢可言。初戰的得手完全是憑借著抓住機會、突施冷箭而已。

顯然對於自己戰機的實際性能俄羅斯人還是心中有數的,所以一直以來莫斯科都要求“殲星者”中隊盡力避戰,同時則極力鼓吹米格-31M的優良性能,要求新德裏迅速購買。不過可惜的是麵對著不休止的消耗,印度的國庫顯然不足以維持新德裏所開動的戰爭機器。在中印戰爭爆發之後不久,印度政府便因經濟的全麵衰退和議會的反對,中止了印-俄第二階段的軍購方案。

不過精明的俄羅斯人並沒有因此而選擇放棄,支配著克裏姆林宮的軍火寡頭們一邊在國際對衝基金在印度金融市場中所製造的風暴中推波助瀾,用曾經奪走過俄羅斯人半個世紀財富的金融武器掠奪印度人的資產,一邊又極力在新德裏新一屆軍政府中培養自己的勢力。“印度的國庫之中已經沒有任何硬通貨儲備了?沒有關係,我們支持用黃金或其他貴金屬結算!印度也沒有足夠的黃金可以支付?沒有關係,慷慨的俄羅斯人會無私的幫助你們。你們可以用礦石、農產品甚至是服裝來交換我們尖端的武器。”

但是局勢的變化,卻很快就讓莫斯科對新德裏拋棄了幻想。一個沒有了核武器,失去了整個次大陸半島南部且四麵受敵的政權顯然不應該不可能成為俄羅斯的盟友。於是乎俄羅斯的各大媒體開始大肆宣揚新德裏軍政府的倒行逆施起來。並再一次的向北京伸出了代表著和平和友好的橄欖枝。

雖然很多中國人民國防軍的戰士並不願意相信,但是事實卻往往總是那麽的無情,在整個中印戰爭期間中國從未中斷過與俄羅斯的軍火貿易。在馬六甲戰區的戰火中,中國政府總計從俄羅斯的各大軍火寡頭手中購買了超過200億美元的武器裝備,不過和印度不同中國所采購的主要是自身軍事力量之中俄製武器的替換零件和包括各種型號導彈在內的武器彈藥。對於中國的需求,俄羅斯人表現的原比應付印度人時積極。畢竟他們知道除了中國人手中有足夠的硬通貨之外,還有完全可以生產出同類產品的技術。

“這將是我們的最後一次出擊了吧!飛完這一次我們就將被召回國內了吧。”鑽進自己飛機的坐艙,瓦裏德爾上尉充滿著倦意的對著自己身後的同僚說道。莫斯科已經對新德裏的新主人失去了耐心,他們要求印度軍方歸還所有的戰機和飛行員。但喬京德爾卻要求“殲星者”中隊至少要在印度陸軍主力成功撤出孟加拉地區之後才能離開戰區,因為在目前的印度空軍裝備序列中已經幾乎沒有可以拿的出手的戰機了。

“準備起飛!”聽著耳機裏塔台上傳來的指令,瓦裏德爾上尉機械的操作著自己的戰機。在出擊前他已經從那個說著一口蹩腳英語的印度空軍翻譯口中了解了今天任務的主要內容:由於中國海軍航空兵的複活,正在達卡外圍進行攻堅的印度陸軍正遭遇著猛烈的空中打擊。此刻印度空軍將出動東北特區各地軍用機場之上所有仍可以起飛的戰機起飛迎擊,而這其中“殲星者”中隊將是當之無愧的主力。

“進入射程後就把導彈打完,然後返航。我可不想和占據優勢的中國海軍航空兵纏鬥下去。”瓦裏德爾上尉一邊操控著自己的戰機進入跑道,一邊在心中默默的規劃著。4枚Р-33遠距半主動雷達製導空空導彈能在具有強大電子優勢的中國海軍航空兵麵前取得什麽樣的戰果,瓦裏德爾上尉的心中顯然並沒有底。但就在他將戰機剛剛駛入跑道的刹那,一陣陣密集的槍聲卻打斷了他的思緒。對於這種突然發生的情況,瓦裏德爾上尉並沒有更多的驚慌,畢竟這裏是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姆邦。

阿薩姆邦位於印度的最東部,同中國、不丹、錫金、孟加拉國、緬甸等國相鄰。麵積約為7.8萬平方公裏。人口3千多萬,主要以阿薩姆人和孟加拉人為主。阿薩姆人是一個民族長期融合的產物,雖然考古學家認定這個民族的祖先起源於原始澳大利亞,但是今天的阿薩姆人麵部已經有了明顯蒙古種人特征了。在很多生活習慣上也日漸受藏緬文化的影響。甚至有學者認為近代的阿薩姆人就是來自中國雲南的傣族分支。

曆史上阿薩姆人曾長期的在這邊土地上占據著主導地位,並且繁衍出了發達的農耕文明。但是隨著英國殖民者的到來,大批尼泊爾人和孟加拉人為了鋪就大英帝國進入緬甸的跳板而被強行遷徙到了這裏。阿薩姆人所zhan有的人口比重被不斷打低,而社會地位更是直線下降,在飽受歧視之中民族主義的思想開始萌發,而在一次又一次的抗爭中阿薩姆人獨立建國的訴求開始空前的高漲起來。

從英國人手中獲得了全麵獨立的新德裏政府本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這一曆史遺留問題。東北各邦不僅民俗風情上與印度斯坦相去甚遠,經濟上也相對落後,無論對於國民經濟還是國防戰略上都是一個無比沉重的包袱。新德裏完全有機會在獨立之初便給予高度的自治,以緩和當地已經日趨嚴峻的對立情緒。但是國大黨的政客們顯然被大英帝國昔日的輝煌以及剛剛萌發的大國情節衝昏了頭腦。在東北各邦的問題,新德裏選擇了照單全收,在字麵上國土麵積和人口增長的背後,卻為將來的後患無窮埋下伏筆。

在度過了獨立之初相對平靜的20年時光之後,一直在地下洶湧的分離運動之火最終在20世紀70~80年代全麵的爆發了出來,而導火索正是印度政府一直自詡為無上武功的、成功肢解了東、西巴基斯坦的“第三次印巴戰爭”。在孟加拉國成立的血雨腥風之中,有上百萬孟加拉難民逃到包括阿薩姆在內的印度東北各邦,這些難民的到來成為壓跨當地經濟的最後一根稻草。20世紀70年代後期,便在阿薩姆邦等地掀起的驅趕“外籍人”行動,最終演化成了武裝衝突。

1979年4月一個名為“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的政治派別正式進入了新德裏的視野,他們的政治訴求簡單而直接—就是要求把阿薩姆從“印度統治下解放出來”、建立獨立的“阿薩姆國”。在當時印度政府並沒有對這個毫不起眼的武裝組織給予更多的關注,畢竟在印度東北部各邦不斷發生的流血衝突中,這種揭竿而起的反政府武裝多如過江之鯽,僅在阿薩姆邦境內便出現了“卡爾比國家誌願軍”、“波多民族民主陣線”以及“卡塔普爾解放組織”等多個政治派別。整個印度東北部有上百股分裂勢力,最多的曼尼普爾邦盤踞著20個以上武裝分裂組織。

在已經雄心勃勃準備用武力解決一切的新德裏看來多打擊一個反政府武裝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是他們卻顯然錯誤的估計的形勢,“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不僅在印度政府先後動用了8個陸軍旅和4個陸軍師所實施的兩次大規模軍事圍剿行動中堅持了下來,還在不丹南部和緬甸西北的森林地區先後建立了13個營地,將其作為訓練武裝人員、儲存彈藥以及向印度實施突襲的基地,令印度政府頭疼不已。

雖然印度政府努力開展外交攻勢,2003年11月在多次交涉之後終於獲得了不丹政府的幫助,派兵協同清剿將“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的武裝力量趕出了不丹南部,一度重創這一支長期活躍於阿薩姆邦叢林之中武裝力量,但是好景不長,就在新德裏堅信自己已經嚴重打擊了這些反政府武裝的有生力量,把這些組織主和派逼上談判桌之際。各地不斷爆發的暗殺、綁架、襲擊軍警等恐怖活動,卻明確的告訴著印度政府,他們的對手並沒有屈服隻是換了一種對抗的方式而已。

在此後的數年裏,雖然大規模的武裝突襲不複存在,但是印度東北各邦的駐軍和武裝警察卻依舊疲於奔命,而這種被冠以時髦的“反恐戰爭”的對抗形式顯然對印度軍隊來說並不熟悉。在這不斷的消長之中,印度政府又被卷入了與強大的中國對抗的旋渦。原先駐守印度東北部的各地的印度陸軍第4集團軍被調往孟加拉戰場,失去了這一有力的砝碼,印度東北部各邦的局勢正向著有利於反政府武裝的一側傾斜著。而填充正規軍調離所留下的真空的唯有一向聲名狼跡的準軍事武裝—“阿薩姆步槍隊”了。

“阿薩姆步槍隊”可以說也是一支擁有悠久曆史的部隊,雖然在它的曆史之上更多留下的是血腥屠戮和*婦女。但是在目前的形勢之下,新德裏也惟有依靠這支軍事力量暫時先維持東北部各邦的秩序。不過即便是這個並不複雜的要求,“阿薩姆步槍隊”也顯然無力勝任。

隨著印孟戰爭拉開序幕,東北部各邦的局勢便開始不斷惡化。不時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宛如各地印度政府統治的喪鍾一樣宣告著末日的到來,首先是廣大的農村地區失去了控製,被驅逐的各個反政府武裝開始重新在各地建立自己的根據地,一開始“阿薩姆步槍隊”還會組織力量進行清剿,但在幾次遭遇遊擊隊伏擊傷亡慘重的撤回之後,當地政府不得不放棄了努力,隻能集中更多的精力確保城市、軍事基地以及主要交通幹道的安全。

但隨著事態的進一步惡化,原本安全的城市和軍事基地也變的不再平靜。雖然印度政府加強了各地治安管理的力度,但是零星的暴力事件依舊不時有發生。甚至在鬧市中都發生了武裝分子襲擊巡邏隊和與安全部隊進行槍戰的惡性事件,最終當地政府不得不宣布各邦進入“緊急狀態”,關閉所有政府機關、商店和集市,並對進入各個城市的交通進行阻斷。試圖將每一座城市都建立成為鎮壓的堡壘。但是顯然這樣的行動並不能真正抵擋反政府武裝下一個階段的攻勢,因為他們已經與多年前的烏合之眾有了最根本的差別。在印度東北各邦近十萬的遊擊隊身後站立著的是一支規模不大,但卻足以顛覆整個戰場格局的中國軍隊,他們的名字叫“牙旗”。

“潛入提斯普爾空軍基地的偵察分隊已經進入了指定位置,30秒內將圖象和數據傳輸過來。”在位於阿薩姆邦西北部的叢林之中,一輛輛經過精心偽裝戰場C4ISR指揮車內,已經在印緬邊境的叢林裏潛行了近一個月的榮波大校正默默的注視著各種數字化設備緊張的運轉,由偵察小組攜帶單兵雷達、激光測距測向儀等偵察設備已經目標區域內的每一細節,通過數傳電台、移動電話、衛星電話等通信係統迅速顯示到指揮中心的電腦屏幕之上。而參謀人員依托數字化指揮控製係統,對這些情報進行分析處理,以供指揮官作出最後的決策,一組組參數正通過數據鏈飛快傳輸到部署在位於提斯普爾空軍基地20公裏外的炮兵陣地之上。

而在叢林之中6門國產車載式152毫米自行榴彈炮,正根據前方偵察設備傳回的目標信息在自動調整射角、射向,將炮口指向目標,這種新型的輪式自行火炮從外型上看似乎隻是原有牽引式榴彈炮和重型卡車的簡單嫁接。但實際上卻大幅提升中國陸軍炮兵部隊的戰場機動與生存能力。“牙旗”所配備的這種新型火炮是在國際軍火市場上被稱為“中國愷撒”的國產SH-1型155毫米車載加榴炮的自用版,隻是口徑由北約製式的155毫米改為了152毫米而已。

隨著一聲聲急促的轟鳴,炮群以每分鍾6發的射速同時向著目標地域展開了猛烈的炮擊。而這樣的炮擊僅持續了不過一分鍾,就在炮口的硝煙還未散去之際,所有的火炮又迅速轉換成了行軍狀態,消失在了密林之中,而在遠方的印度空軍基地之上,從天而降的災難已經將跑道上所有的目標炸成了碎片,包括那3架等待起飛的米格-31M型截擊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