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七零八落的站著,他們個個睜大眼睛看著周圍的一切,說實話,都有點怕餘震襲來,怕自己客死他鄉。

他們也在等一個人,等第一輛車上的教育局長鄧卓筠。

金鹿車下來一個人,是師傅扶下來的,頭上戴著網狀的白色頭套,有白色的綁帶從下巴通過臉頰鑽進頭套裏,白秋上前一步,“是你,昨天好好的,”白秋忽然覺得語氣不妥,“哦,鄧局長,你咋受傷了?”

師傅給白秋遞眼色,叫他不要再問。

鄧局長在前麵走,其餘人等零零落落跟隨上樓下樓,誰也不說話。在操場上,鄧卓筠局長說:“白校長,先說說你的複課教室安排分布。”

白秋簡單說了打算後,十幾人又一次到學生食堂、綜合樓各樓層查看一圈,然後到校長辦公室聽白秋的複課方案:

“地震後率先複課,我們不是冒險。我們深感肩上的壓力和領導、社會及學生家長的擔憂。能否確保學生複課萬無一失,關鍵是人。雖然地震後有許許多多的不可知情況發生,比如有沒有大的餘震,餘震級別會不會比5•12更高,有沒有其它次生災害等,誰也說不清楚。但學生決不能因災誤學!這就是我們的出發點。我們的複課方案主要內容是:

一、學生的緊急避險。學生到新教學場地前,首先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防餘震應急演練,傳授必要的防震避險知識。到食堂、綜合樓實行大班上課後,學生教師的密度大了,危險因素也相應增加。學生座位一確定,我們立即安排專門時間進行疏散應急訓練。我們有針對性的設想了三種前提條件,一是學生在食堂、綜合樓的上課時間的緊急避險,二是學生在寢室睡眠狀態的緊急避險,三是學生在自由休息,人員分布呈分散狀態的緊急避險。一旦餘震襲來,學生怎樣進行科學有效的防災應急,自我保護?在第一第二種情況下,學生怎麽走,從哪裏走,每個人逃生順序是什麽,怎樣做到不慌不亂、高效有序到達避險場地。第三種情況主要訓練學生如何在短時間內自覺到達指定位置。訓練目標是:在任何一種情況下,九十秒內全校學生全部到操場各自點位避險。我們已經將各樓層有學生進出的每一道防火門、通道門、房門全部拆除,清除了所有通道所有東西。每一層樓設置安全崗,負責預警報警,信號傳遞,指揮疏散。

二、食宿安全:延長學生食堂供餐時間。一年級學生和女同學全部在一樓食堂領取飯菜,二、三年級男生到二樓食堂領取飯菜,學生一律不在食堂就餐,學生進食堂走前門,出食堂走後門

,最大限度減少學生在食堂停留時間和人數。在食堂操作間、飯菜發放間兩側,新增逃生門洞,緊急情況下便於滯留食堂的師生員工逃生。全校統一調整學生床位,小個子和病弱學生調整到一樓宿舍。午眠晚休時間,男女生宿舍各樓層,領導輪流值班,隨時檢查安全措施落實情況,及時發出避險指令,指揮安全疏散集結,針對情況調整安全措施。

三、心靈關懷。我們已經在全體學生會上宣布:今天下午到校後班主任要登記每個學生家庭受災情況,凡是父母或監護人遇難,生活無法保障的學生,學校發給一個月生活費,並發給男生二十元女生三十元零用錢,不用償還。此類學生節假日留住學校,學校安排領導、教師與這些學生結成臨時家庭,擔負起父母爺婆等監護人的責任。我們不能因災讓學生餓肚子,不能因災讓學生無零用錢,不能因災讓學生找不著家。”

“白校長,這個事情無可預料,無法進行匡算。假設經濟上學校無力承受怎麽辦?這個決定是不是有些冒失?”鄧卓筠局長插話。

其他人也竊竊私語。

白秋低沉的說:“大難臨頭。學生特別無助,大不了學校這麽多年的積蓄全部用出去。我們幾十歲的大人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大災難都特覺惶恐特別傷感。更不說,更不說十幾歲孩子們!”他低著頭,想起了早晨剛剛送走的父親,眼角有了淚珠,他沒有看會場裏任何人。

他等著別人的詢問。

眾人看到了校長心裏的痛,沒有再問。誰也不知道,要不是今天學生要到學校,他今天肯定也不會到學校。要不是眾多外單位人在座,他一定要讓眼淚流出來。

會場裏出現了寂靜。

白秋猜測無人詢問,聲音小了些:“學校要求全體教師,對每一個學生心細一些,像爺爺婆婆那樣體貼入微關心每一個學生。學校要求每一個臨時認領喪失父母或喪失監護人的學生的老師,多陪學生走走路,多陪他們說說話,陪他們過星期天和節假日,協助他們聯係村社或居委會,處理災後各種困難。學校還成立以教導主任為主任的‘心靈驛站’,有計劃舉辦心理講座,進行個體心理輔導和不良心理矯正。他們人太小,沒有經見過這麽大的災難,這個時候很需要大人給他們撐著。”

他沒有說匯報完了,沒有感謝縣上專家、領導指導工作之類的話,會場裏又是一片安靜。

過了好一陣,鄧卓筠局長講話了,她聲音小,慢悠悠的,就像她的臉色一樣,沒有昔日的誘人光華,失去一種穿透力:“昨天,我們接

到學校報告,要求從今天晚上開始複課。我一局之長,不敢有此承受之重。昨天發生了一些事,晚上十點過我才有能力向縣委縣政府匯報,縣委縣政府當即開會討論,形成一致意見並於十二點通知我:為了提振全縣抗震救災的信心,為了鼓舞全縣人民鬥誌,同意今天約請各位專家領導現場辦公,聽聽專家們意見,然後形成意見並告縣委縣政府。”

又是一陣寂靜。

鄧局長說:“各位大哥,說說你們的看法吧,或者看看還有沒有需要向白校長谘詢的地方,說一說,都說一說,我怕,我怕大家不說話。”

還是寂靜。

鄧卓筠摸出坤包裏的中華煙,散了一圈。人們咂著煙,煙霧在屋裏升騰,有種淡淡的香味和尼古丁味兒。

可能是看在中華煙的盛情難卻,有人說:“白校長,你幾千學生上百個教師的米麵肉油這些大宗生活必需品如何解決?你學校有自備水井,但有沒有自備電機?天然氣斷了,生米咋能煮成熟飯?”

有人說:“平昌江陡起陡落後,要隨時觀察河岸岩石,要防止河岸崩塌滑坡等地震次生災害。”

“把你的教師宿舍樓圈起來,不要讓人靠近,防止掉落磚瓦更要防止房屋垮塌。”

看來通過複課方案有可能通過。

白秋說:“學校庫存米麵油肉夠全校師生吃一天,我們已經安排人員今天下午到南邊平壩鄉鎮去采購米麵油肉,他們受災可能輕一些,我們有自備柴油電機飲水不是問題,廚房鍋爐是煤柴兩用型……”

國土局地質工程師老馬說:“我同意白校長的複課方案。也同意五溝中學複課。”有人在笑。“笑什麽?同意方案是因為本人認為方案可行,同意複課是因為我了解白校長,他是個老實人,怎樣說就怎樣做,怎樣做就怎樣說,不像有的人言行隔條流沙河,相差很遠!隻是還有一點,我看教師宿舍已經嚴重震損,教師及教師家屬災後的油鹽柴米要解決好,不能讓他們大公而無私,不能要他們有後顧之憂!”

白秋說:“從十二號晚上開始,我們砌柴火灶炒菜燉菜,所有老師和老師家屬在學校吃飯。老師們的防震棚昨晚上就搭建完畢,每個家庭有二米寬三米進深的防震棚。七十歲以上的老人,產孕婦,傷員在綜合樓一樓五間功能室擠著住。”

馬工程師說:“我簽字了,我簽字!”因為他的老婆在學校教書,因為他看到了圍了操場大半圈的防震棚,這是他地震後第一次看到的簡易防震建築,這些事情可以看出校長的水平和能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