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八路來了
縮頭是一刀,伸頭也是一刀,既然躲不過去,那就隻有拚上這條命了。連續出了這兩件慘事,各村的自衛隊的人員再次增多,已經有五個村莊加入了聯防,宣傳隊的影響也擴大了。這些都是在血淋淋的、無情的事實教育下的結果,誰敢再說日本人來了不會隨便殺人放火,起碼在十裏村便會被人狠揍一頓。
地道的挖掘進度出乎意料的加快了,在凍土層之下進行施工並不受寒冷的影響。看到了土門村的慘狀,百姓們才知道這地洞的好處,哪怕是把自家菜窖挖得深一些、長一些,在危急時刻興許也能保住一命。
而孟有田也有了些新的想法,那就是在電影裏看過的威力無窮的地道戰有些誇大其辭了。什麽高房工事、街心火力點、交叉射擊孔等等,在日本鬼子的炮火下變得有些紙上談兵了。連炸帶燒的情況下,村子的地麵建築很可能就是一堆堆瓦礫,你總不能把地麵捅成篩子網,用槍向上打鬼子的腳丫吧?
地雷作為一種價格低廉、簡單易造的窮人武器,越來越得到了孟有田的重視。給聘請來的良崗莊煙花高手孫起花很好的待遇,提高其研製地雷的積極性。孟有田分析過,雖然烈性炸藥不足,但用黑火藥製成的地雷也有殺傷力。況且地雷也不一定非要置敵人於死命,在某些戰鬥中,使用致殘性武器會更有效果,炸傷一個人需要幾個人照顧,使敵人整體作戰能力更快下降。
地雷的研製已經見到了曙光,而作為地雷的衍生品——子彈雷,已經搞了出來。這個東西隻需要一個比子彈直徑大點的竹筒或木盒,一塊帶著釘子的底板,準頭不佳的複裝子彈,甚至裝上棗核和木製彈頭一樣有殺傷力。如果子彈再在人屎馬尿中浸泡一段時間,如果被打中腳底板,截肢都算是好的結果。
子彈雷對付敵人的巡邏隊,或者在在山地作戰中應該很有效果。由於子彈射擊距離非常近,徒步行軍的敵人就算有防護作戰鞋也是抵擋不住。而在複雜地形條件下作戰,傷員的後送對哪一方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而這正是子彈雷最終的用意所在:腳掌受傷的人很難再繼續承擔山地進攻作戰任務,而為了將這樣的傷員後撤下去,又會有更多的士兵不得不從作戰一線被抽調下來。
而且,這種地雷的心理殺傷力更大,同伴被這種地雷暗算必然會在其他官兵心理投下陰影,又因其體積小,結構簡單,能夠自製,還可以隨處布設,故而比一般的地雷更加難防。
殺鬼子,殺鬼子,見過了同胞被屠殺,見過了血淋淋的慘景,孟有田現在滿腦子都是這個念頭。或許地道、地雷、子彈雷、四角釘等東西都是他的小聰明,但這種小聰明推廣開來,便會匯集成殺傷殺死日本鬼子的大殺器。想想吧,在被日寇侵占的祖國大地上,如果到處都有這些反抗侵略者的小玩藝兒,日本鬼子會丟掉多少狗命,又會如何惶恐地度過在侵略土地上的每一天。
多盡一分力,多發一分光,多想一個點子,或許就會多殺幾個鬼子,多挽救幾個同胞。孟有田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他不僅要把腦子裏的東西付諸於實際,還要把這些東西變成文字的資料,推廣普及開來。
精神的變化免不了影響到孟有田的情緒和表相,深沉、憂鬱、冷厲在平常更多地表現出來。當然,宋氏夫婦雙亡的變故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孟有田現在很為紫鵑擔心,她不僅變得形容憔悴,而且有些神情恍惚,易驚悸,愛哭泣,常拿著雙親的遺物喃喃自語。
唉,在父母精心嗬護下長大的她,就象一朵溫室裏的鮮花,在突然的狂風暴雨中最易受摧折。從這點來看,受過苦難,嚐過艱辛,未必不是一種磨煉和財富,堅韌的神經不是憑空就有的。
勸解、安慰,孟有田幾乎每天都去看望紫鵑,陪她一會兒,希望用自己的溫情和關懷盡快使她恢複過來。現在,雖然還沒結婚,孟有田也是紫鵑最親近的人了,他責無旁貸。
連番的變故,使十裏村的春節是在一種壓抑和沉鬱的氣氛中過去的。而一股清新而振奮的空氣在此時吹了過來,楊荊雲等人盼望的、期待的抗日隊伍終於開過來了,一二九師先遣支隊長途跋涉,在地方黨的接應下來到了這裏,分頭駐紮在幾個情況較好的村子裏。
十裏村一下子熱鬧起來,八路軍一進村,提前得到消息的楊荊雲等人已經布置下去,自衛隊隊員各家都燒好了開水,一桶一鍋的端了出來。開始村子裏人們還有點發慌著怕,雖然楊荊雲等人說得好,沒見過心裏還是不托底兒,可是一看這兵和別的兵不同,一不拉差搶牲口,二不入民房進家戶,一夥兒穿軍裝的外鄉人,見麵就喊“大叔”、“大娘”、“大哥”、“大姐”,這心也就慢慢安定下來。
阿秀早就燒開了一鍋水,可她咋也沒勇氣送出去,端起又放下,放下又端起來,目光隻往坐在炕桌前正寫得入神的孟有田身上瞟。直到孟有田收起了紙筆,才發現在地上直轉磨磨的阿秀。
“你咋啦,水還沒送出去呀?”孟有田有些疑惑地問道。
“俺,俺可不敢出去。”阿秀輕輕咬著嘴唇,低著頭小聲說道:“還是你,你送出去吧!”
“娘呢,她上哪去了?”孟有田四下看了看。
“和小嫚在給你收拾屋子,你不是要把那邊的房子讓出來讓當兵的住嗎?”阿秀回答道。
孟有田笑了笑,說道:“這樣啊,那俺送出去,你也跟著看看。外麵又不是鬼子,人家駐的又不是一天兩天,你還藏在家裏不出門了?”
阿秀看著孟有田端起鍋向外走,猶豫了一下,伸手抓起自己的槍背在身上,緊緊跟著他走出了院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