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穩操勝券
在讓救援部隊固守待援的時候,帕特裏奇還給D集團軍下達了一道命令,即抽調一個美軍主力師,向一零五國道挺進,救援被圍的A集團軍。..
因為D集團軍留了一個美軍主力師充當預備隊,隻有兩個美軍主力師在前線作戰,所以帕特裏奇的這一命令立即得到執行。
也就是說,在帕特裏奇想明白是怎麽回事之前,D集團軍的救援部隊就出發了。
有意思的是,在帕特裏奇改變初衷,即命令A集團軍繼續挺進之後,他沒有讓D集團軍撤回救援部隊,而是讓其繼續沿著一零五國道挺進。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帕特裏奇主要有兩點顧慮。
一是A集團軍無法擊潰正麵的東北軍,因此D集團軍這個美軍主力師就成為了至關重要的力量。二是A集團軍在擊潰正麵的東北軍之後,戰鬥力嚴重受損,無法繼續向廊坊挺進,所以D集團軍這個美軍主力師也成為了決定性的力量。也就是說,不管能否頂住東北軍的這次反擊,D集團軍的增援部隊都很有價值。
客觀的講,帕特裏奇的這一部署沒有錯。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A集團軍能夠多堅持幾個小時,哪怕是頂到十日上午,D集團軍的增援部隊就將到達。因為D集團軍派出的是一個沒有在武清戰場上作戰的預備隊師,戰鬥力相當完備,所以就算沒有A集團軍協助,也能單獨擊潰第二十七集團軍。事實上,在十日上午,D集團軍的先頭部隊就遇到了突圍出來的第一裝甲師的散兵遊勇,並且將這一千多名官兵送到了後方。
可惜的是,A集團軍沒能頂住東北軍的反擊。
這樣一來,D集團軍的增援就變得毫無意義了。
要知道,僅僅憑借一個美軍主力師,D集團軍的增援部隊肯定無法穿過東北軍設在武清與廊坊之間的防區。更何況,隨著第二十七集團軍殲滅了A集團軍,還得到了數個新編集團軍的支持與配合,一個美軍主力師根本不可能擊潰東北軍的反擊部隊,甚至會步入A集團軍的後塵。
可以說,這個時候,帕特裏奇已經是進退失據了。
如果放棄救援行動,廊坊的那支美日聯軍肯定會全軍覆沒。別的不說,隻要知道援兵無法到達,被圍的部隊就會士氣大落,投降成為唯一選擇。如果繼續展開救援行動,就得增派救援部隊,可是當時帕特裏奇手裏已經沒有預備隊了。
最近的部隊,還是正在攻打武清的美日聯軍,也就是D集團軍。
問題是,第十六集團軍還在抵抗。可以想像,經過九日夜間的反擊,第十六集團軍肯定的是士氣如虹,真要讓這頭小老虎逮住機會,誰也防不住。也就是說,繼續從D集團軍抽調兵力,必然對武清產生影響。如果第十六集團軍趁機發起反擊,美日聯軍在天津這邊的戰線都將動搖,正在天津主城區裏與第二十六集團軍惡戰的E集團軍都會受到影響,甚至會讓唐山受到威脅。
從其他集團軍抽調兵力?
帕特裏奇根本沒有考慮過。C集團軍還在一百多公裏之外,而且薊縣與香河的戰鬥也進行得如火如荼,根本抽不出兵力。B集團軍在千裏之外,除了第二騎兵師之外,其他主力部隊都進了山,一時半會趕不過來。E集團軍還在天津主城區裏與第二十六集團軍激戰,而且已經將第二十六集團軍壓製在了南開區與和平區,再有幾天就能占領天津了,而且分布在城市裏的作戰部隊也很難及時集中到一起。
也就是說,當時帕特裏奇隻能從D集團軍抽調作戰部隊。
問題就在這裏,要抽調的話,也隻能抽調兩個美軍主力師。不管怎麽說,帕特裏奇對日軍的戰鬥力沒有任何把握,而且被困在廊坊的主要是美軍,日軍隻有一個師團,而且其中一半已經在機場被東北軍消滅掉了。在日軍眼裏,半個師團根本沒有拯救的意義,讓其去消耗東北軍的戰鬥力,才最有價值。
這樣一來,就得讓日軍在武清擔負起主攻任務。
為此,在十日天亮前,帕特裏奇就親自聯係了日軍的最高指揮官,征詢了日軍將領的意見,即日軍能不能在武清打出點名堂來。
毫無疑問,日軍將領做出了肯定答複。
對日軍來說,這既是考驗、又是機會,即展示日軍戰鬥力的機會。要知道,戰爭打了兩年多,美軍一直把日軍當成小跟班,而且日軍的表現也確實非常糟糕。在東北戰場上,日軍就陣亡了上百萬人,而在與日軍的戰鬥中,東北軍陣亡官兵還不到二十萬,日軍的傷亡數字是東北軍的五倍
顯然,這讓日軍高層很沒麵子。
更重要的是,此時武清的戰局對美日聯軍非常有利。
雖然第十六集團軍還在頑強抵抗,但是在退入武清中心城區之後,在戰線上作戰的主要力量就是新編集團軍,第十六集團軍主要用在關鍵地區,而且主要是在支持新編集團軍,增強新編集團軍的戰鬥力。更重要的是,此時呆在武清的不是一個集團軍裏的日軍,而是兩個集團軍裏的日軍,即A集團軍與D集團軍的日軍全都留在了武清。當時,至少有六個日軍主力師與十二個日軍二線師部署在武清附近,即便絕大部分二線師都在附近後勤保障,掩護從唐山到武清的交通線,而六個日軍主力師有分散協助美軍作戰,可是對日軍來說,這顯然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兵力。
不管怎麽說,將近二十萬日軍官兵可不是吃素的。
即便除掉二線部隊,六個日軍主力師也有將近十萬官兵。
受此影響,當時日軍司令官還認為揀了個大便宜。美軍已經通過數日激戰,把武清守軍消耗得差不多了,這時候讓日軍上陣,那不是揀便宜,還是什麽?
得到日軍司令官的肯定答複之後,帕特裏奇也沒多想,就讓D集團軍將兩個美軍主力師抽調出來,順帶還讓兩個國民警衛隊師加入了救援部隊,然後將攻打武清的作戰行動移交給日軍。
帕特裏奇這麽做,也是別無選擇。
對他來說,救出廊坊的被圍部隊,不僅僅關係到個人榮辱,也關係到了這場戰爭的最後結果。
雖然當時還沒有人認為,美軍會在廊坊戰役失敗後退出這場戰爭,但是已經有很多的跡象表明,隻要廊坊會戰失敗,美軍就會逐步結束大規模作戰行動,甚至會因此無限期終止攻打北京的作戰行動。
真要如此,與退出戰爭又有什麽區別呢?
也就是說,帕特裏奇必須不顧一切的救出廊坊的美日聯軍。
事實上,日軍司令官的判斷沒有錯,第十六集團軍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別說在美軍撤走後發起反擊,能不能頂住日軍不要命的猛攻都是個問題。
隻不過,帕特裏奇與日軍司令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即殲滅A集團軍的第二十七集團軍並沒有失去戰鬥力,甚至沒有多大損失。如果算上協同作戰的三個新編集團軍,羅耀武手裏至少還有十三萬機動部隊。
更重要的是,迅速殲滅A集團軍之後,這十三萬機動部隊正在尋找下一個目標。
美日聯軍變陣之後,讓羅耀武看到了新的機會。
十日上午,第十六集團軍就在武清防禦作戰時發現,進攻的不是美軍,而是相貌與東北軍差不多的日軍。
這一消息立即反饋給了羅耀武與陳必時。
隻不過,在如何走下一步的時候,羅耀武與陳必時產生了分歧。
羅耀武的態度很堅決,即繼續盯著美軍打,用第二十七集團軍與三個新編集團軍,再從守衛武清的部隊中抽調兩個新編集團軍,加上之前已經動員起來的十多萬民兵,集中三十萬兵力,吃掉打算北上廊坊的D集團軍。
這次,陳必時的態度也很堅決,即認為應該圍殲武清外麵的日軍,再南下攻打雙街與大張莊,切斷D集團軍的補給通道之後,再集中兵力打擊美軍。為此,陳必時還提出了一個非常充足的理由,那就是隻留下第十六集團軍與一個新編集團軍,很難在武清擋住十萬日軍的猛攻,而且羅耀武集中的三十萬大軍的戰鬥力非常有限,很難在野戰中圍殲以三個美軍主力師為主的D集團軍。
用陳必時的話來說,如果打不好這場戰鬥,連已經到手的勝利都將失去意義。
雖然羅耀武仍然堅信隻有在重創美軍之後,才能擊潰美日聯軍,但是他最終還是采納了陳必時的建議,因為陳必時的話更有道理。
事實上,這個時候,沉著穩重的陳必時比羅耀武更適合擴大勝利果實。
不管怎麽說,在已經穩操勝券的情況下,穩重一點沒有錯。隻要不犯嚴重錯誤,不給敵人翻盤的機會,就算失去一些機會也不會對最終的結果產生影響。如果因為過於激進的戰術導致全盤失敗,那就太不應該了。
確定好戰術之後,第二十七集團軍與協同作戰的新編集團軍在十日中午就開始向武清北麵迂回,離開了一零五國道,將清掃戰場與守衛戰線的任務留給了十多萬民兵,而前來支援第二十七集團軍的第十五集團軍摩步師再次一馬當先的衝在了前麵。